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 nbsp;为恢复植被或人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提供饲料并防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把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把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
(4)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5)因地制宜;
(6)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7)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的综合整治与经营。
3、单项选择题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①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没有考虑生态成本
③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④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森林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是森林的()。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综合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名词解释 机能节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的机能节律也称之为律动,这种机能节律与环境因子的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的机能节律也称之为律动,这种机能节律与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机能节律也分为年周期、季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这些周期性变动称其为生物的机能节律。
6、单项选择题 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有哪两种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超渗产流理论,蓄满产流理论
超渗产流:降雨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超渗产流理论,蓄满产流理论
超渗产流:降雨强度超过地面下渗能力。
蓄满产流:在两种透水性有差别的土层,形成的相对不透水界面上,可形成临时饱和带,其侧向流动可形成壤中径流。如果该界面上土层透水性好于界面下土层,随着降雨持续,这种临时饱和带向上发展直到上层土壤全部达到饱和含水量,如果降水让有补给,则将出现地面径流现象。
8、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
A.造林为主
B.种苗为主
C.多种经营为主
D.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根据气候、自然地理概况、能源、国民生产总值等将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区划为()个生态类型区。
A.7
B.8
C.9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试述我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因和重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长期对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长期对森林的过渡开采,使森林植被大量减少;
(2)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导致保持水土能力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3)水库、河道损失调蓄能力,洪、旱、泥石流灾害频繁。
(4)阻碍和制约着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
重要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减少水土流失;
(2)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3)改善生态环境;
(4)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质量;
(5)促进区域生死存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单项选择题 人类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种()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A.灾害
B.因素
C.条件
D.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14、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具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
(3)时空分布特征;
(4)迟效性特征;
(5)负效应特征。
15、问答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陆续开展的生态工程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16、单项选择题 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名词解释 生物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制造人类所需产品、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应用技术领域。
19、单项选择题 人类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种()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A.灾害
B.因素
C.条件
D.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的原则。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何为共生?为什么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互利共生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本来“共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本来“共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应用互利共生原理,生态工程就要利用各种多样性,多样性、异质性越强,这种“共生”组合的可能性越多。生态工程的设计,首先要研究异质事物,甚至于矛盾事物之间的“共生”问题,用“共生”思想转化矛盾,常常是既节约而又有效。
22、单项选择题 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气候湿润、土壤水分条件好,但面积大、地处边远、人烟稀少的地区,可采用()方式造林。
A.人工造林
B.播种造林
C.飞播造林
D.植苗造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
A.协调和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大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土地的荒漠化。
2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之一”()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C.“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D.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什么是撵沙腾地造林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撵沙腾地造林可以概括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撵沙腾地造林可以概括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沙入林、以林固沙”。具体办法是:在一排排的流动沙丘中,把前后两排沙丘固定,中间的沙丘采取人为的措施如清除天然植物或大风时人工扬沙,使其迅速移动堆积在前一个固定沙丘上,中间的沙丘便变成宽阔平坦沙地,然后造林。
30、问答题 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31、问答题 森林的水文效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留,林地土壤水文特征,森林对地表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留,林地土壤水文特征,森林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森林对蒸发散的影响,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32、单项选择题 “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最近采用扎草方格阻止沙丘移动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什么生态作用()
A.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B.调节大气温度
C.吸收固定CO2
D.防风固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问答题 水源涵养林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调节水源流量,改善水质,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为目的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调节水源流量,改善水质,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为目的而经营和营造的森林。
36、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各种措施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其次效益的发挥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种特征是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
A.多样性特征
B.迟效性特征
C.时空性特征
D.负效性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单项选择题 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及控制坡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单项选择题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42、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与选择种养生物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多样性
B.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适应性
C.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多样性
D.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统一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问答题 试论述林业生态工程与造林和森林经营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以下区别:
(1)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是以林地为对象,在宜林地上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以包含多种地类的区域(或流域)为对象。造林与森林经营的目的在于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的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例如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2)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3)传统的造林与来源:www.91exam.org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4)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土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就是这种意思。
45、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单项选择题 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少,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力弱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力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单项选择题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问答题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三种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带的形式;
(2)林农间作形式;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带的形式;
(2)林农间作形式;
(3)林岛形式。
51、单项选择题 林带胁地现象是指林带树木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的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的现象,其影响范围为树高的()。
A.1-2倍
B.2-3倍
C.3-4倍
D.4-5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问答题 红树林的功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物质生产功能:即红树林具有多种经济价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物质生产功能:即红树林具有多种经济价值。
(二)景观美学功能: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
(三)环境生态功能:
①红树林湿地因其特殊的形态特性,是天然的海防林,有很好的保滩护堤作用;
②红树林湿地在维护海岸带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③红树林湿地又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在净化水源、保护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频频发生,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不断加剧。正如越来越多的人迹罕至的湿地被开发者所征服,湿地在干涸,在被侵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所有的生态系统提供无止境的商品和服务时不切实际的。因此促进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功能,事关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
53、单项选择题 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问答题 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55、问答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存在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严重不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存在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统一规划,生态系统脆弱,人为破坏严重,技术力量薄弱。
(2)对策:树立生态经济的思想意识,搞好总体规划,调整建设机制,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外援。
5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最有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实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防止环境污染
B.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问答题 试论述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湿地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最为重要的区域,是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此区人为干扰最少。缓冲区位于核心区的外围,其面积比核心区要大得多,但其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比核心区的不安全因素要高。它对核心区有较大的缓冲作用,是自然保护区与周围地区联系的纽带。缓冲区外围还要划出相当面积作为实验区,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的场地;也可作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基地;实验区还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各种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为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进行示范。此外,还可在当地推广实验区的成果,为当地人民谋利益。
(2)湿地立法
目前,我国有环保法、海洋污染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但是没有专门针对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危害自然保护区和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仍在继续。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湿地公约》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湿地保护法,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地方政府也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配套法规,使水利、航运、水产、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芦苇种植、候鸟保护以至旅游、文化景观的管理等都有法可依,依法管理。
(3)利用3S技术,建立实时湿地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RS、GIS、GPS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湿地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撑下,有效地控制和监测点源和面源污染,对湿地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正确指导湿地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4)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
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目前社会上对湿地的保护还缺乏认识。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各社会团体科普宣传的优势,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国家科技部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湿地形成、演化过程、生态功能和效益等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等应用技术研究;全面、深入、系统掌握我国湿地类型、特征、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等,建立我国湿地理论体系,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60、问答题 如何理解标准立地的?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标准立地理论有何应用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常立地也称标准立地,是指在生态序列处于正常位臵的立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常立地也称标准立地,是指在生态序列处于正常位臵的立地。标准立地理论对生态工程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把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联结起来,尤其对研究生态系统的空间相互作用与时间演替具有认识论意义。标准立地理论对于正确认识顶极群落及生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标准立地,就有可能通过人类与自然界合作共同创造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新自然环境,新的生态系统。
61、单项选择题 根据气候、自然地理概况、能源、国民生产总值等将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区划为()个生态类型区。
A.7
B.8
C.9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问答题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导致多样性锐减。
(2)对生态群落、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是植物、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生存和基础和保障。
(3)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物种多样化的生境为物种进化和产生新物种提供基础。
(4)对其它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环境恶化影响农田、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
63、单项选择题 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及控制坡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森林是()
A.护坡薪炭林
B.护坡用材林
C.复合林牧护坡林
D.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生态系统这一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及能量交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生态系统这一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及能量交换,自发调整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的关系,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有序结构,且拥有不断向前发展和进化的自然过程和行为。
66、单项选择题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为干扰将引起环境的()变化。
A.一般
B.双向
C.可逆
D.不可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问答题 何为共生?为什么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互利共生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共生的生物含义是指不同种生物基于互惠关系而共同生活在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生的生物含义是指不同种生物基于互惠关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社会系统的共生则是指有关系统的成分通过小范围的耦合、互联、交流交换所达到的互惠共存的关系。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共生可以使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成本大大节约,产生多重利益。
68、问答题 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有何社会经济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重要的水源地
(2)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重要的水源地
(2)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
(3)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
(4)提供能源和水运条件
(5)景观与旅游
(6)教育与科研价值
69、单项选择题 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问答题 怎样理解生态工程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生态工程学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及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横向联系,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效应。
71、单项选择题 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遵循()模式途径进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名词解释 整体性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生物圈的等级组织中,不存在绝对的部分和绝对的整体。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生物圈的等级组织中,不存在绝对的部分和绝对的整体。任何一个等级,对比它低的等级来说,它是完整的整体;但对比它高的等级来说,它又是从属的部分。
75、问答题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具有的外部经济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业生态工程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业生态工程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1)下游或附近的防护区范围内的农业部门产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获得一部分超额利润;
(2)使环境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为下游地区的河道整治、交通、水电、水产业等工业部门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3)防灾抗灾能力增强,减少相关工业部门的经济损失,节约开支;
(4)给农业生产中的其它行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入。
76、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与大气质量有何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是主要的氧源;
(3)森林可减少臭氧层的耗损;
(4)森林可净化空气。
77、单项选择题 “生物圈2号”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下列哪项认识错误()
A.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B.自然界给人来提供的声明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C.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还是可以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D.人类没用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单项选择题 我国为改善水土流失、洪灾、干旱、泥石流频繁发生的恶劣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性情发展而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
C.沿海防护林工程
D.平原绿化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单项选择题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问答题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是可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3)是生物能源的主体。
8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名词解释 矿山废弃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采矿活动所破坏和占用、非经整治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采矿活动所破坏和占用、非经整治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裸露的采矿岩口、废土(石、渣)堆、煤矸石堆、尾矿库、废弃厂房等建筑用地,地下采空塌陷地及圈定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荒废地等。
83、单项选择题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效应是()。
A.防洪
B.防沙
C.防风
D.水土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问答题 何为种植业生态工程?种植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种植业有何本质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植业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在同自然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植业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在同自然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各种自然资源,栽培各种农作物、药用和观赏植物,生产食物、饲料、工业原料以及其他产品的技术与工艺流程。种植业生态工程就是要按照生态规律发展种植业,根据生态系统的共生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高产出,经济上可持续的种植生态系统,使其在长时间内对环境不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
85、单项选择题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人们已总结出()条基本原则,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必须遵从的理论,亦称“假性公理”。
A.4
B.5
C.6
D.7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问答题 简述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整地设计;
(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整地设计;
(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
(3)造林密度设计;
(4)幼林管理设计;(包括幼林抚育、造林灌溉、防止鸟兽害、补植)
88、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
A.加速恢复
B.缓慢恢复
C.加速破坏
D.缓慢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单项选择题 环境的不可逆变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主要是由()引起的。
A.自然干扰
B.人为干扰
C.自然促进
D.人为促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问答题 水分入渗特征曲线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个大气压下,当充分供水时,某特定土壤的入渗率随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个大气压下,当充分供水时,某特定土壤的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92、单项选择题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的是()
①协调与平衡原理
②个别与特殊的原理
③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④整体性原理
⑤能量循环流动原理
⑥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⑦因地制宜原理
⑧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⑤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单项选择题 由雷电引起的火灾、洪水、飓风、虫灾等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属于()。
A.自然干扰
B.人为干扰
C.自然促进
D.人为促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问答题 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有何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湿地能净化污水,预防洪涝,保护海岸线,以及补充地下水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地能净化污水,预防洪涝,保护海岸线,以及补充地下水的不足。最重要的作用是,湿地是景观中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居住地。湿地还有共同的功能是依靠水流和缺氧的生化过程,搜集并贮存无机营养,输出有机物质;供养了许多物种,提高了生物多样性,行程了高产的生态系统。
95、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单项选择题 ()营造的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A.防风固沙林
B.水土保持林
C.农田防护林
D.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是()环境。
A.自然
B.工程
C.社会
D.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
A.加速恢复
B.缓慢恢复
C.加速破坏
D.缓慢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单项选择题 林带胁地现象是指林带树木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的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的现象,其影响范围为树高的()。
A.1-2倍
B.2-3倍
C.3-4倍
D.4-5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1、问答题 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102、问答题 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初始含水量
(2)土壤理化性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初始含水量
(2)土壤理化性质
(3)降雨特性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
(4)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地形切割程度
(5)人类活动耕地,造林
103、单 项选择题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4、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名词解释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的结果,是在具体的生境,在光、热、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的结果,是在具体的生境,在光、热、水、气等因素作用下,生物个体和种群抢占和适应各种生态位,组成了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网络。是一个叠加在周围环境之上适应环境的生态系统,这也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
106、问答题 什么是林冠截留的综合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起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增加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起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增加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
(1)减少林地水分输入,并增加蒸发,引起深层土壤干燥化,而无林地侵蚀性降雨次数多,会产生大量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2)消弱了降水动能,加强入渗,减少了径流损失,减轻了土壤径流。
107、单项选择题 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适地适树及()。
A.良种壮苗、精细管理
B.合理稀植、营造混交林
C.合理密度、细致整地
D.良种壮苗、抚育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单项选择题 桑基渔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B.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单项选择题 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这一过程遵循的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0、问答题 简述人工湿地构成以及我国湿地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一般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一般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茳芏等)、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种群。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根据废水流径的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湿地(SFW)、潜流湿地(SSFW)、立式流湿地(VFW)。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111、单项选择题 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2、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
113、单项选择题 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名词解释 矿山复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矿山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15、问答题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有机质及较低的土壤密度,能将矿质元素吸收到地表并以一定的形式富集。最重要的是一些固氮植物能迅速提高原先土壤中缺乏的氮的储量,所以引入一些适宜的物种是非常必要的。矿地极端的土壤条件会阻碍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物理条件、营养的缺乏及毒性三方面。因此必须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才能保证整个恢复过程的有效进行。那些能耐强酸、重金属、耐盐的植物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极端酸性条件,通过产生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结合来减轻毒害,从而使土壤得到改善。
116、单项选择题 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7、单项选择题 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
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
C.原料一产品一产品一废料
D.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单项选择题 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称为()。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9、单项选择题 环境的功能特性是指环境的整体功能()各子系统和各组分功能之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选项中与城市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B.过度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植被减少
C.土木工程建设带来噪音污染
D.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1、名词解释 林种的水平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林种的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林种的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122、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实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3、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开发利用已变为经济形态的那部分效益指森林的()。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综合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4、单项选择题 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A.农田
B.湿地
C.森林
D.草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5、单项选择题 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遵循()模式途径进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6、单项选择题 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7、名词解释 防护林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它林种相结合的总体。
128、单项选择题 由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矿山开发等造成的大面积裸露坡面,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可采取()措施防治。
A.营造水土保持林
B.工程护坡
C.工程护坡与营造水土保持林结合
D.营造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9、单项选择题 由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矿山开发等造成的大面积裸露坡面,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可采取()措施防治。
A.营造水土保持林
B.工程护坡
C.工程护坡与营造水土保持林结合
D.营造护坡经济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0、单项选择题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1、单项选择题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2、单项选择题 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繁育的环境而营造的防护林是()。
A.防风固沙林
B.水土保持林
C.农田防护林
D.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3、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林种构建是以()为主体,各林种合理配置与组合构建而成。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4、名词解释 共生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利共存关系。
135、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款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生态系统。
A.森林
B.山地
C.复合
D.单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6、问答题 已退化的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湿地生态系统受损害没有超负荷并且是可逆的情况下,干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湿地生态系统受损害没有超负荷并且是可逆的情况下,干扰和压力被解除后,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在进行围栏保护后,几年之后草场即可恢复。另一种是超负荷的不可逆退化,仅领先自然过程是不能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必须施以人力与自然力结合的生态工程措施才能促其迅速恢复。
137、问答题 耐碱树种选择的原则?盐碱地造林方法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则:
(1)耐碱能力强,与造林地土壤含量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则:
(1)耐碱能力强,与造林地土壤含量一致,考虑对不同盐分的适应性。
(2)抗旱耐涝能力强,盐碱地分布区多为干旱低湿盆地,径流与洪涝旱碱并存。
(3)易繁殖,生长快。
(4)经济价值高。如白榆、胡杨、白蜡、枣、枸杞。
造林方法特点:播种困难,插条易烧死芽苞,所以一般采用植苗造林。
(1)围埝、挖坑、压盐、秋冬栽树法深挖浅埋,浇足底水,覆盖干土。
(2)客土法,整地造林井状或穴状换土,使局部地块图壤盐分得到调整。
(3)垄沟整地造林沟深度大于地下水临界深度。
(4)沟底造林春季人工或机引开沟,夏季利用伏水灌溉排盐,秋季适时造林。
(5)沟畦(台、条田)整地造林
138、单项选择题 在高山远山的水源地区,由于不合理利用,植被状况恶化而引起坡面水土流失,可通过()逐步恢复植被。
A.营造用材林
B.营造经济林
C.营造水土保持林
D.封山育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9、问答题 简述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五个基本要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资源的承载力;
(2)区域的生产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资源的承载力;
(2)区域的生产能力;
(3)环境的缓冲能力;
(4)进程的稳定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
140、问答题 生态工程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奥德姆和密奇以及尤曼先后在其著作中都定义了“生态工程”。早在50年代,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就提出生态工程这一名词,在1984年给生态工程下了更为明确的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 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由于生态工程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其发展历史较短,它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还正在逐步成熟之中。
141、单项选择题 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A.整体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工程学原理
D.少消耗高产出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单项选择题 “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3、单项选择题 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的,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以热的形式消散,并由太阳不断的补给热量。
A.单向
B.双向
C.多向
D.平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4、单项选择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称为()。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5、单项选择题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6、问答题 试论述选择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原则和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选择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原则和依据:
(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选择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原则和依据:
(1)根据不同林种目的要求,结合立地条件,设计适宜的树种。不同的林种对树种有不同的要求,防护林要求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寿命长、树冠枝叶茂盛、根系发达、能固土保水或防风固沙的乔木和灌木树种;经济林要求生长迅速、结实性能好、丰产、稳产、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各种经济树木;薪炭林要选用适应性和萌芽力强、速生、丰产、热值高的乔木和灌木树种;风景林选用树姿优美的常绿或落叶乔木和花色鲜艳的灌木等。
(2)掌握适地适树原则,即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设计当地能很好生长的造林目的树种。一般要注重选用乡土优良树种,也可采用引种后表现良好树种。
(3)在适应立地条件和符合造林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经济价值和生态、社会效益较高,又容易营造的树种。同时,注意选用种苗来源充足、抗病虫害性能强的树种。
(4)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设计针阔叶树混交林,以达到改良土壤、提高林地肥力、防止病虫害和山火蔓延,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目的。为便于施工,相邻小班可设计不同树种,形成自然块状混交或带状混交。如有成功经验,也可设计行间混交,主要是乔灌木混交。
147、单项选择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称为()。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8、单项选择题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9、名词解释 邻接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
150、名词解释 林种的立体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林种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林种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
151、单项选择题 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2、问答题 林地土壤的吸持贮存和滞留贮存有什么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吸持贮存,其上限是田间持水量,下限是永久凋萎点。滞留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吸持贮存,其上限是田间持水量,下限是永久凋萎点。滞留贮存,其上限是饱和含水量,下限是田间持水量。吸持贮存与滞留贮存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有利于涵养水源。
153、单项选择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选项中与城市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B.过度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植被减少
C.土木工程建设带来噪音污染
D.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4、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5、问答题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对气流结构、对风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对气流结构、对风速)
(2)农田防护林带对温度的影响;(对气温、对土温)
(3)农田防护林带的水文效应;(对蒸发蒸腾、对空气湿度、对土壤湿度、对降水和积雪、对地下水)
(4)农田防护林带对农作物的增产效应;(国外的、国内的)
(5)农田防护林带胁地与对策。
156、单项选择题 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157、单项选择题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A.高投入
B.高污染
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D.高产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8、名词解释 森林的社会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认识、且已为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认识、且已为社会服务的那部分效益。
159、问答题 简述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设计指标体系和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标体系:富营养化;溶解氧;水质;沉积物毒性;鱼体化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标体系:富营养化;溶解氧;水质;沉积物毒性;鱼体化学含量;外来物种
策略: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减少点源、非点源的污染;迁移富营养化沉积物;清楚过多草类;生物调控。
160、单项选择题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的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
A.造林为主
B.种苗为主
C.多种经营为主
D.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2、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4、单项选择题 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这一过程遵循的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单项选择题 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6、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禁止燃烧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农业是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的
B.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
C.以高投人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D.生态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8、问答题 为什么要在农区发展牧业?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生物群落、具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并能取得高产高效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农牧业的有机结合、互相依存和促进。
当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
1.粮油种植——饲料生产——养畜——畜粪肥田模式
2.非粮食饲料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1)林网牧草化模式;(2)过腹还田模式;(3)粮草间作喂养奶牛模式
169、单项选择题 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的,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以热的形式消散,并由太阳不断的补给热量。
A.单向
B.双向
C.多向
D.平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0、单项选择题
下列引起荒漠化的因素中,按其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过度樵采
③过度放牧
④盲目开垦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单项选择题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大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土地的荒漠化。
172、单项选择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称为()。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3、单项选择题 由雷电引起的火灾、洪水、飓风、虫灾等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属于()。
A.自然干扰
B.人为干扰
C.自然促进
D.人为促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5、问答题 简述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缺水,没有水也就不能成其为湿地.因此,对这部分湿地实施生态补水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湿地污染控制:湿地面临的另一个最大威胁是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水污染,如何控制污水排放与减缓富营养化过程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3)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对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已被开垦占用或其他方式改变用途的,规划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176、问答题 试论述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建立绿洲外围的灌草固沙带、沙漠边缘阻沙林带和绿洲内部的护田林网等3大部分构成。
(1)绿洲外围的成片固沙林,是使绿洲和绿洲周围的防护林带免遭沙压沙埋的保障,是保卫绿洲的第一道屏障。固沙林可以通过营造沙拐枣、梭梭等灌木来形成,也可以采用引水灌沙、封沙育草等办法来形成。固沙林应当是越宽越好,其最小宽度应不低于200m。
(2)防风阻沙林带,在绿洲周围,农田与沙漠、戈壁的交界处营造,这是保卫绿洲的第二道屏障。林带的宽度可因地制宜,视农田与沙漠之间的空地宽度和水源条件而定。如果某一段有宽的空地,而且水源充足,就可宽些,可以营造中间有间距的多带式防沙林带,间距50~l00m,总带宽500~1000m;若空地较少,就可窄些,但最窄不应小于10行树。另外由于沙丘前移,靠沙丘背风坡造林时为避免幼树被埋死应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阻沙林带的树种,要选择枝叶稠密、生长高大、抗风力强的树种。如沙枣、新疆杨、银白杨、箭杆杨、白榆等。
(3)护田林网,沿灌溉渠道和田间道路营造。这是绿洲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在减免风沙及干热风危害、改善田间小气候中,起着直接的作用。
177、问答题 目前我国养禽生态工程有几种基本模式?其设计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养禽业生态工程是以家养动物为主,应用生态学、生态 经济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养禽业生态工程是以家养动物为主,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的精华,将人工养殖的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组合起来,形成良性、减耗型的食物链。这一工程既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多种可饲资源,深入揭示生物种群的遗传因子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与关系;也可以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开发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还能防治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建成人和自然共生的稳定复合养殖生态系统。根据饲养畜、禽种类及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养殖业生态工程的类型可分为陆地、水体、水陆复合型三大类,每一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模式。
1、湿地恢复:所谓湿地恢复,一方面指受损湿地通过保护,自然恢复的过程;另一方面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湿地或消失的湿地进行恢复与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如通过提高地下水位以养护沼泽,改善水禽栖息地;拓深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充湖容,增强其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和为鱼类提供适宜栖息地的功能;去除湖泊、河流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及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恢复泛滥平原以利蓄纳洪水等。目前的湿地恢复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滩及河缘湿地。
2、湿地: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m以内,积水期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它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3、植物吸附:农植物吸附直接发生在植物根(或茎叶)部表面。植物表面吸附是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最便捷的措施。它是由络合离子交换和选择性吸收等物理和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要求生物活性,在死去的植物体表面也可以发生。沉水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是典型的用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的植物。
4、核心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最为重要的区域,是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此区人为干扰最少。
5、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通过植物的生理功能,挥发、稳定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毒性,以达到清除污染、净化水质的技术。
178、单项选择题 由过度放牧、樵采等导致原有植被严重破坏,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需()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
A.营造用材林
B.营造经济林
C.营造水土保持林
D.封山育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0、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1、单项选择题
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包括()
①造成土体、土壤、植被的破坏
②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③影响土地景观
④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2、问答题 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与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与理化性质有很大关系;土壤抗冲性指土壤抵抗径流的机械破坏和搬运作用的能力,与根系密度有很大关系。
183、单项选择题 由过度放牧、樵采等导致原有植被严重破坏,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需()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
A.营造用材林
B.营造经济林
C.营造水土保持林
D.封山育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单项选择题 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过程中,()所引起的干扰作用应首先考虑。
A.人类活动
B.环境因素
C.自然灾害
D.政策导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5、名词解释 森林蒸发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森林植物中的全部物理蒸发和生理蒸腾的总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森林植物中的全部物理蒸发和生理蒸腾的总和。
186、单项选择题 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7、单项选择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8、问答题 简述营造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破坏严重,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坡面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破坏严重,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坡面营造水土保持林可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并获得一些小径材;
(2)在小流域的高山远山水源地区破坏严重的坡面,可通过封山育林恢复植被,起到涵养水源和生产木材的作用;
(3)由于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山区矿山开发而出现的大面积坡面裸露的地方,配合必要的工程护坡,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
189、单项选择题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0、问答题 举例说明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对具体的中、小流域应以其山系、水系、主要道路网的分布,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根据当地发展林业产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的特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防灾和改善各种生产用地水土条件的需要,进行各个水土保持林种合理布局和配置,在规划中要贯彻“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林种配置的形式上,在与农田、牧场及其他水土保持设计的结合上,兼顾流域水系上、中、下游,流域山系的坡、沟、川,左、右岸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应考虑林种占地面积在流域范围内的均匀分布和达到一定林地覆盖率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山区、丘陵区土地利用中林业用地面积大致要占到流域总面积的30%--70%,因此,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林地覆盖率可在30%~50%。所谓林种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根据林种的经营目的,要确定林种内树种、其他植物种及其混交搭配,形成林分合理结构,以加强林分生物学稳定性和形成开发利用其短、中、长期经济效益的条件。根据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产条件以及经济开发需要和土地质量、植物特性等,林种内植物种立体结构可考虑引入乔木、灌木、草类、药用植物、其他经济植物等,其中,要注意当地适生的植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经济开发的价值。
“立体配置”除了上述林种内的植物选择、立体配置之外,还应注意在水土保持与农牧用地,河川、道路、四旁、庭园、水利设施等结合中的植物种的立体配置。
19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2、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的原则。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3、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4、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矿区废弃地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成了土体、土壤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大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问答题 举例说明生态工程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城市生态系统因而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城市生态系统因而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并不舒适。生态工程是解决城市生态系统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技术。也就是说,要把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整体上规划设计和解决人口与资源、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生产与生活、近期与长远、城市与郊区的多种矛盾,使其互相有利、协调发展。生态工程在上述领域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实际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
196、单项选择题 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7、问答题 何为自然原型?为什么说自然原型是天然合理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类长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多见。但可以根据生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类长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多见。但可以根据生境条件,推断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称其为自然原型。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设计,保证了生物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结合经济要求,才能最终设计一个理想的既符合自然界自组织原则、又能为社会生产更多物质财富的生态工程建设方案。
198、名词解释 物种耐性限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种生物有一个生态需求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两量之间的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种生物有一个生态需求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两量之间的幅度。
199、问答题 根据分类经营的理论,可将森林分为哪两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公益林,商品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公益林,商品林。
200、问答题 简述生态工程在中国的应用拓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业生产方面: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业生产方面: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使土地总的生产力得以提高,使农林(牧)复合经营;
(2)生物多样性方面:通过增加生物组成种类,建造稳定性较强的复合生态系统;
(3)工厂无(或少)废工艺系统方面:如废热源的再利用,工业废物净化循环等;
(4)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方面:使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级产生的废物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5)城乡结合生态工程方面:如城市粪便,垃圾,饲养场家禽粪便等制作沼气,再做农田肥料;
(6)生态旅游方面:将对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体现在旅游过程中,在不改变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资金。此外,生态工程在绿色化学生态工程也有所应用拓展。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生态工程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