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何谓三涂五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涂者:一、火涂,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血涂,畜生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涂者:一、火涂,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血涂,畜生道互相澉食之处。三、刀涂,饿鬼道被刀剑逼迫之处。又以:一者考对前非之涂,二者畜生偿酬往业之涂,三者饿鬼苦对最深,渴饮火精,饥则食炭之涂,号曰三涂。五苦者:一、刀山地狱之苦,二、剑树地狱之苦,三、铜柱地狱之苦,四、护汤地狱之苦,五、溟泠地狱之苦,是为五苦。
2、问答题 简述丘处机对全真道的贡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重阳死后,他隐居溪 (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重阳死后,他隐居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声名。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后还乡,隐居栖霞山。由于丘处机的经营,全真教鼎盛一时,《元史·释老传》说:"处机还燕,使其徒持其牒召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丘处机也说:"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元一统后,南北文化渐趋融合,全真道渡江南传。
3、问答题 何谓三皈五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也;五戒者:一戒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也;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不酒肉。此三皈五戒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首要遵守之规律也。
4、问答题 何为北极大帝和长生大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尊为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尊为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南极长生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夭祸福。
5、问答题 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因为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 案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因为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对于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说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之中,所以要求人们“深根固蒂”,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太平经》中主张乐生、重生。总之尊重生命是道教的一贯主张,主要包括:一,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反对轻生自杀,也反对杀害他人,要求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二,尊重动物的生命,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迟之分,所以修道阶次有快慢之别;三,尊重植物的生命,认为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也能够修炼成仙;四,尊重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上述四点既度己又度人,《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6、问答题 炼丹术中的几种主要矿物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银,铁,铜,硫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银,铁,铜,硫磺„„
7、问答题 葛玄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葛玄称“葛天师”。(164—244年)三国时的方士,字孝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葛玄称“葛天师”。(164—244年)三国时的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苏)人。葛洪的从祖父。《抱朴子•金丹》载: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后授弟子郑隐。于江西阁皂山修道,常服饵术,能用符,行诸奇术。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1104)封为“冲应真人”。淳佑三年(1243)封“冲应孚佑真君”。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8、问答题 什么叫守庚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分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谓“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所谓守庚申是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
9、问答题 什么是太平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17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172—178)年间,由张角创立,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张角以“太平”理想为号召,吸引了广大苦难的民众。张角将全国太平道的组织划分为“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职人员,称作“渠帅”;张角是太平道的最高领导,自称“大贤良师”。
太平道有其特定的宗教仪式。一种是以符水治病,大贤良师或渠帅持九节杖,为信徒用“符”祝祷,随后让病人饮下符水。另一种是跪拜首过,患有疾病或犯有过错的人,叩头跪拜,诉说自己的错误。
张角在经过周密的布署后,予定甲子年甲子日,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简称“黄天太平”。起义者皆著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后被镇压而失败。以后太平道在民间仍有秘密流传。
10、问答题 李铁拐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铁拐也称“铁拐李”。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日赴李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铁拐也称“铁拐李”。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日赴李老君之约於华山,属其徒曰:“吾魄在此,倘游魂七日不返,方可化吾魄也”。徒以母急病迅归,六日即化之,李至七日归,失魄无依,乃附一饿殍之尸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名。
11、问答题 老子是道士吗?他和道教有什么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子不是道士,但是他的思想和《道德经》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子不是道士,但是他的思想和《道德经》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问答题 王灵官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赤面,三目,被甲执鞭,为道教镇守山门护法神。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1100—1125)时人。曾从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谓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1403—1424)中封为“隆恩真君”。
13、问答题 刘长生真人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47—1203)金代道士。刘长生姓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47—1203)金代道士。刘长生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山东莱卅人,生於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事母至孝,立誓不婚不宦,清静固守。屡欲修道,其母不许。至孝宗五年,其母弃世。大定九年(1169)重阳祖师见其神采不群,引之入道。后常乞食炼形,离人远物。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二月初六日,处玄羽化登仙,行世五十有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其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为“长生辅化宗玄静明德真君”。俗称随山刘祖,留传随山派。
14、问答题 天干和地支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为六十甲子。
15、问答题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理教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信仰,对信仰的阐述即为教理。为方便宗教徒对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础上,总结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教徒记诵,作为指导教徒的日常修持称为教义。这些教义能契合于所有教理,并不与教理有矛盾冲突(陈撄宁)。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里,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到健康。古人说:救济受灾的人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如防患于未然,将灾祸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
16、问答题 何谓三清三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清系元始天王所化法身,而三境则是三清所居之境。《列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清系元始天王所化法身,而三境则是三清所居之境。《列仙传》云:元始天王在天地未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於三清。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元始天尊),即天宝君,是为太初之时,常住於清微天之玉清境。二化元始天尊(今称灵宝天尊),即灵宝君,是为太始之时,常住於禹馀天之上清境。三化梵形天尊(今称道德天尊),即神宝君,是为太素之世,常住於大赤天之太清境。
17、问答题 仙有五等,分为哪五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仙有五等,是根据修炼的等级而分的。一为鬼仙,二为人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仙有五等,是根据修炼的等级而分的。一为鬼仙,二为人仙,三为地仙,四为神仙,五为天仙。又按《传道集》中载:“五等神仙:第一,不持戒,不断酒肉,不杀生,不思善,为鬼仙之类;第二,养真气长命者,为地仙;第三,好战争,是剑仙;第四,打坐修行者,为神仙;第五,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救一切众生,断除十恶,不杀生,不食酒肉,邪非偷盗,出意天心,心正真,无私曲,名曰天仙。
18、问答题 现代有哪些著名宫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它们是:北京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它们是: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江苏句容县茅山道院、浙江杭卅市抱朴道院、江西贵溪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青岛市崂山太清宫、泰安市泰山碧霞祠、河南登封市嵩山中岳庙、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紫霄宫和太和宫(包括金项)、武汉市长春观、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四川成都市青羊宫、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华阴县华山玉泉院和镇岳宫及东道院、西安市八仙宫、周至县楼观台。
19、问答题 马丹阳真人事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23—1183)金代道士。丹阳真人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23—1183)金代道士。丹阳真人姓马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生於金天会元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子时。母梦麻姑赐丹一粒,吞之觉而有孕。遂名从义,字宜甫。兄弟五人,丹阳居其次,家财巨富。幼时常诵乘云驾鹤之诗。长娶孙氏女,生三子。年四十五,遇重阳祖,乃乞为师!授得真诀。孙氏亦好道。金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王重阳祖师自从终南山来宁海传播全真道,见面一句:“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宿缘仙契有知己之寻耳”。令丹阳大吃一惊,遂拉妻子孙不二拜于重阳祖师足下,以王重阳为师,出家学道,捐资为其筑庵,,名曰“全真庵”,从此,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全真道正式建立。後夫妇相继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俗称遇山马祖,留传遇山派。
20、问答题 为什么自明代八仙确定之后,再也没有造出新的神仙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成了统一的意识,《东游记》的影响很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成了统一的意识,《东游记》的影响很大。
21、问答题 在家居士怎样供祖师神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个问题经常被人问起,也就是说在家信道需要供奉祖师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个问题经常被人问起,也就是说在家信道需要供奉祖师么?如果需要该如何供奉呢?这就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住处小或是公共宿舍,当然不便设坛供奉祖师。可请一张祖师的照片或写一个祖师牌位,在早晚或初一、十五、祖师圣诞日,把祖师的照片或牌位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灯台,也不必供水、果、花、香,仅在神像前礼叩即可。或者把祖师像请到一个洁净的地方,或夹在书中存放起来。道法自然,心理长存善念即可,不必强行拘谨。家中窄小,只一人信道,也当比照在公共场所的办法,以免引起家人的反感。如果家人能理解并支持,住房又宽裕,可以设神位供奉。设置神位,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的位置。神像背不可临窗,面不可对厕所、炉灶或直接对自己的卧床。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一目了然。神像的其他供品要配置合适。请回的神像大,其他的供品也要相应的大些。请回的神像小,其他的供品也要相应的小些。所燃的香,以细清香为原则,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沉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而成的香。家庭可以用电灯代替蜡烛。应经常清理供桌、香炉、灯台,更换新的供品,每天要早晚一柱香,并要供水,外出之前,或回家之后应在神位前礼叩。
22、问答题 何为道教三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23、问答题 何谓四恩三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报恩为重,故以四恩应报。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君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报恩为重,故以四恩应报。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君主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凡此三者,道皆应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须念念不忘之也。
24、问答题 为什么道士们在炼丹术中对丹砂情有独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受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的思维影响。:“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受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的思维影响。:“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就是说,朱砂加热后可变成水银和硫,反过来水银与硫可合成朱砂。因此,服用朱砂炼制的丹药,人的生命就象朱砂与水银能互变那样,可往返循环,生生不息,青春永驻。这可能是为什么要用朱砂炼长生不老药的原因了。
25、问答题 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谁?他什么时候创立了五斗米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陵,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陵,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道。
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即张道陵)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弃官退隐,先后在北邱山,龙虎山学道,然后转入四川,在今大邑的鹤鸣山,吸取当地氏羌人的巫术创立道派(五斗米道)。张陵将信徒组织起来,划分24个教区,即"二十四治"。这些教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川北和陕西汉中地区
26、问答题 简述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思想渊源是“杂而多端”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思想渊源是“杂而多端”的,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因素:首先是道家思想。其次,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道教在产生过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由此可见,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
27、问答题 十方丛林中的常住道士如何分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十方丛林中的常住道士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十方丛林中的常住道士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监院(住持),即观主。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和号等八大执事,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28、问答题 朔,望,晦,电,是哪一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十四为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十四为电。
29、问答题 仙有五等是哪五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也。
30、问答题 道士们炼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际上是化学反应,理论上可以用贾谊的话来说。炼丹的理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际上是化学反应,理论上可以用贾谊的话来说。炼丹的理论基础,是术士们对生命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这五部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死士,是因于内气绝神散,于外血尽躯朽,所以,服用丹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肌体免于衰老、伤残。黄金,千年不朽,百炼不化,自然成为了术士的首选。
31、问答题 怎样许愿、还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诺言得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
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护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势,有许做多少善事的,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书赠送,捐资修庙等。
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必须兑现。
32、问答题 道教的经书知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文献。这些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文献。这些经典一些散落民间外,大都收录在《道藏》里。历史上的唐宋金元时期,历代的统治者曾下令修有《开元道藏》、《大宋天宫宝藏》、《万寿道藏》、《大金玄都宝藏》、《玄都宝藏》等《道藏》。
但遗憾的是,这些《道藏》都均已亡迭。现在我们还能见到的《正统道藏》是明朝第43代天师张宇初真人奉诏编修,明神宗后又敕令50代天师张国祥真人编成《续道藏》。这部《道藏》共收入道书1476种,5485卷,分装为512函,依《千字文》顺序标定函目。在当代,中国道教协会从一九九七年开始,联合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共同发起对《中华道藏》进行整理和点校。《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对原《道藏》所收各种道书作校补、标点、重新分类,并补入经书百余种,使之成为一部新的道教经典丛书。该书的编纂被学术界和道教界视为当代中国文化史和道教史上一件大事。
33、问答题 何为斗姥天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是北斗众星之母,故名斗姥。原为龙汉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是北斗众星之母,故名斗姥。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之妃,名紫光夫人。生九子,初生二子为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后生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星。四头八臂乘七豕之车,现紫金巨光,大施法力,而扶危护驾。以能消灾解厄,保命延生也。号曰:圣德巨光天后,圆明道姥天尊。
34、问答题 为什么会发生元代焚经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元之际,全真道教在北方兴起,由于元太祖成吉斯汗十分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元之际,全真道教在北方兴起,由于元太祖成吉斯汗十分器重当时全真道折领袖丘处机(道教称长春真人),因此全真道盛行于北方。自金宣宗贞祜年间(公元1213—1217年)南渡以后,佛教萧条,名兰精刹,半就荒芜,而全真道在金代贞元、正隆、大定年间(公元1153—1189年)便已遗民麕积,十分盛行,“情窳之人,翕然从之,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势如风火,逾扑逾炽”;在元初又受到元太祖的扶持,因而取代佛教而兴旺于北方。道徒恃势改佛寺为道观的有482年,这是发生在元太祖末年、太宗初年(公元1229年)的事,曾引起大臣耶律楚材等的强烈不满与关注;同时,全真道徒每以丘长春曾京戏诏西游雪山说成吉斯汗事,比喻为“老子”西行化胡,丘长春的弟子李志常刊行《老子化胡经》及全真道徒造作的《老子八十一化图》,这便引起元统治者的不安与佛教徒的反抗。早在金代章宗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4年),统治者便已警惕全真道生变,;到元代全真道更为日趋高涨,自然使统治者感到威胁,虑其有“张角斗米之变”。
到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佛教声势渐复,嵩山少林寺僧福裕(号雪庭,属曹洞宗)应诏赴京,讼全真道之事于宪宗,西僧那摩大师等为之搘拄,于是佛道之争激化。释祥迈《辩伪录自序》指责全真道:“邱处机妄言谄上,李志常矫饰媚时,萃逋役之罪徒,集排释之伪典,令狐獐首编妄说,史志经又广邪文。”佛道两教对于《老子化胡经》真伪之辩,又复掀起。元宪宗六年(公元1258年),佛教以释福裕为首,道教以张志敬为首,各十七人,辩论于上都,皇帝亲为裁判。结果判全真道士“大败”,勒令道士落发、恢复侵寺二百余所,《化胡》等经及雕板,尽令焚毁。这是元代的初次辩论及焚经。
二十一年后,即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会有言保定、真定、太原、平阳、河中府、关西等处经板尚存,“诏谕真人祈志诚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板”。即敕令自行选择焚毁。而至元十八年,“张易等言,参校道书,惟《道德经》系老子亲著,余皆后人伪撰,宜悉焚毁。从之。”这次是除《道德经》外,余悉焚毁。焚经的地点便在燕京之悯忠寺,即今北京的法源寺。道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本来自西晋《老子化胡经》行世以来,佛道辩论真伪已久,而且人知其伪,何须如此争论不休,更何必皇帝裁判呢?其实佛道势利之争,这时也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矛盾,元统治者之打击道教,乃是藉佛道矛盾而挫折道教之势,消除上的潜在威胁。
35、问答题 张紫阳真人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984—1082)北宋道士。悟真紫阳真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984—1082)北宋道士。悟真紫阳真人姓张名伯端,字平叔,浙江台卅天台县人。力习儒业,历久不第?改学玄道,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因未遇至人,常游西蜀。年八十二,感遇海蟾祖师,传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改名用诚,号紫阳。熙宁八年(1075)作《悟真篇》,宣扬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修炼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被全真尊奉为南宗五祖之首,紫阳派的祖师,称“紫阳真人”。
36、问答题 什么是道教五大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黄帝的《黄帝阴符经》、太上道君(老子)的《道德真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黄帝的《黄帝阴符经》、太上道君(老子)的《道德真经》、南华真人(庄子)的《南华经》,及魏华存夫人的《黄庭经》、文始真人关尹子所著的《文始真经》合称为道教五大经典。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真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为教内必修经典之一。
37、问答题 赵公明元帅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赵公元帅,亦称赵玄坛,讳朗,字公明。道教所奉的财神,秦时得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赵公元帅,亦称赵玄坛,讳朗,字公明。道教所奉的财神,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后为张道陵天师,收为守护丹室,天师丹成,分丹饵之。据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38、问答题 陶弘景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456—536年)道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456—536年)道士,是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研究。
39、问答题 寇谦之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寇谦之是北魏时(365—448年)道士。字辅真,上谷昌平(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寇谦之是北魏时(365—448年)道士。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学张鲁之道,经年无效。十八岁从成公兴入嵩山,修道七年。神瑞二年(415)托言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并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其“清整道教”;又授予导引,服气口诀。始光元年(424),由宰相崔浩之助,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天师道场,称新天师道(后人称之为北天师道)。太武帝尝亲至道场受道?,自称“太平真君”,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此后道教在北魏受到各代皇帝的崇奉。
40、问答题 道教为何提倡寡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寡欲”,就是少私欲或节欲。《老子》第十九章,在谈到治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寡欲”,就是少私欲或节欲。《老子》第十九章,在谈到治理社会时,要求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将“寡欲”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道教徒为人处世,应该时时节制个人的私欲。
唐宋以后,“寡欲”与内修术结合在一起,从而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达到“无欲”的清高境界。《道德经》所说的“寡欲”,其实并不是“绝欲”、“无欲”的意思,只不过是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即不极端、不奢侈、不过分。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学道者绝对“无欲”是不现实的。
41、问答题 四御是哪几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信奉的天神。御,对帝王的敬称。此指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信奉的天神。御,对帝王的敬称。此指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二,南极长生大帝;三,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四,承天效法土皇地祗。《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
42、问答题 道教为何诵早晚功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也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43、问答题 道教哲学是根据何种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於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分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於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分生阴阳两仪,而生四象,而成八卦。由阴阳二气变合,而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气)。而此五行,布於四方,运於四时,化育万物,变化而无穷尽。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谓道之理,即太极阴阳的原理也。
44、问答题 文昌帝君是何事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为掌禄籍之神。据明史礼志以:梓潼帝君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为掌禄籍之神。据明史礼志以: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教谓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旧时士人多崇祀之,以为可保功各,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45、问答题 何为道教七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七真是由王重阳祖师一脉传承者:一,邱长春、二,刘长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七真是由王重阳祖师一脉传承者:一,邱长春、二,刘长生、三,谭长真、四,马丹阳、五,郝广宁、六,王玉阳、七,孙不二、是为北派七真也。
46、问答题 北天师道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如何改造天师道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北天师道得到寇谦之的改革。寇谦之早年信仰天师道,修张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北天师道得到寇谦之的改革。寇谦之早年信仰天师道,修张鲁之术,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他假托自己在嵩山见到太上老君,老君封他「天师之位」,并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启示他:今运数应出,你宣传我的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应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这是寇谦之清整改革道教的总纲,一是废除常规五斗米道的「伪法」,创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新科」,二是新道教「专以礼度为首」,即采取儒家的礼教为道教的第一要义。清整改革道教的目的是辅佐太平真君实现天下太平,维持统治秩序。寇谦之改造道教主要是制定了一套戒律轨仪,从组织上进行清整,革除早期道教和国家争租税的经济措施,在教理上没有什么新的制作。此后,北天师道再也没有像在寇谦之时期这样兴旺。
47、问答题 道教为何提倡不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道教教义中,“不争”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道教教义中,“不争”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老子想尔注》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并指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云笈七签》有:“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是以有兵甲而无所陈之,以其不争。夫不祥者,人之所不争;垢辱者,人之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大家都知道,俗人所不争的事物,一般都是不祥的;俗人所不欲的事物,基本都是垢辱的。道教徒的“不争”,还不仅仅是谦让,而且还得一心为善,绝不造恶。道教认为,一个为善的道教徒,即使“不争”,也不会不胜利;即使“不言”,也会有响应的人。这是因为,“不争”的高尚行为,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不争”本身是无声的语言,标志着一个道教徒的思想境界。
48、问答题 何谓道教三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
49、问答题 谭长真真人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23—1185)金代道士。长真真人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23—1185)金代道士。长真真人姓谭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河南洛阳人,后迁山东宁海卅,生於金天会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时失足堕井,坐於水而不警,后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风痹疾。大定七年(1167),闻马丹阳拜王重阳为师之事,遂弃家往拜重阳为师学道,宿疾顿除,后授道诀。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春正月赠封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武宗加封为“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为南无派祖师。
50、问答题 韩国国旗的主要图案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八卦,据韩国的解释,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八卦,据韩国的解释,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而整个国旗则代表韩国人民永远与宇宙协调发展的理想。
51、问答题 是谁创立了全真道?他收的七个弟子是谁?全真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创始人王喆(1112~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创始人王喆(1112~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
52、问答题 全真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道德经》则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道德经》则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
53、问答题 上殿诵经有什么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丛林宫观一般每日早、午、晚三次上殿诵经,也有早、晚两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丛林宫观一般每日早、午、晚三次上殿诵经,也有早、晚两次的。这种诵经叫做早晚功课、日诵功课或玄门功课。一般以钟鼓为号。全真道早坛功课程序是先起澄清韵、吊挂、提纲、中起请等韵。后接着念有净心、净口、净身、安土、安天地和祝香等神咒,然后诵《常清净经》、《消灾护命经》、《禳灾度厄经》和《玉皇心印妙经》及三清、四御、南极、南五祖和北七真、雷祖等宝诰。拜诰是遇到哪一位祖师或圣人圣诞,就礼拜他的宝诰。平时主要是礼拜玉帝和雷祖两个宝诰。晚课首起步虚韵、吊挂、提纲、和中启请等韵,接念《救苦拔罪妙经》、《升天得道经》、《解冤拔罪经》及斗姥、三官、玄天、吕祖、邱祖、萨祖、灵官和救苦等真诰。平时也是拜两个诰,即斗姥和救苦宝诰。早坛经是延生保安,以《清净经》为主。晚坛经主要是超阴度亡。道教逢“戊日”不焚香诵经,不鸣钟鼓,不申表文,不作吉祥事,名曰“鬼哭日”.
54、问答题 汉钟离系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钟离系古仙人,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即正阳帝君也。其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钟离系古仙人,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即正阳帝君也。其事迹详於(正阳祖师传略)。
55、问答题 老子的“道”是指什么?道教的“道”是指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子的“道”即“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子的“道”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的“道”即“万法自然”。
56、问答题 明正统《道藏》分类有,三洞,四辅,十二类,其名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十二类是: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
57、问答题 蓝采和之行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蓝采和是唐时逸士也,常着破烂衫,夏则加絮,冬则卧雪,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蓝采和是唐时逸士也,常着破烂衫,夏则加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时携篮唱踏踏歌於长安市,歌词多神仙意。其踏歌云:“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彦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苍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后得钟离祖师度引,在濠梁间酒楼,酒醉乘鹤仙去。
58、问答题 孙清静仙姑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19—1182)金代女道士。清静仙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19—1182)金代女道士。清静仙姑姓孙名不二,号清静散人,山东宁海人,生於金天会二年正月初三日,母梦六鹤飞舞於庭,一鹤入怀,觉而遂生。孙姑性慧聪明,温和慈善,严於礼法。长适马丹阳,克尽妇道,生三子。与夫丹阳拜重阳祖为师,筑全真庵学道。后孙姑从风仙姑居洛阳风仙洞,修炼七年,道成。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赠为“清静渊真顺化真人”。元武 宗加封为“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俗称清静孙祖,留传清静派。
59、问答题 子午时是什么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深夜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深夜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每隔二小时为一个时辰)
60、问答题 供奉道祖能消灾免难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宇宙,天地的变化,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万物的化生,都离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宇宙,天地的变化,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万物的化生,都离不开“阴阳”,离不开“道”的制约,灾难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都是“大道”的赏罚。善因的赏就是富贵延寿,恶业的罚就是灾难、病厄。所以,信道者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就是信奉道祖,祛恶扬善。祈求消灾延生在于忏悔、发善愿。应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在忏悔心生,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会随着转变。祈求消灾延生的人祈求消灾延生,不要一边祈求一边继续做恶,这就是忏悔。而且尊从道祖之训,供奉道祖,助大修行的人成真得道,修桥、铺路等善事祈求消灾延生。如此做法即有前世冤家债主来索债,有千真保佑,使之心开意解,不在索还旧债。再者,由于发愿的原因,而将没发生事件的因素改变,若继续做恶则与灾难的原因相应,若弃恶向善,便消灭了灾难的因素,从此远离灾难困苦,可高枕无忧矣。所以,供奉祖师自然得到万神保佑,发愿行善,潜心修真,定能改变未来的命运,其中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61、问答题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怎么回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在佛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在佛道典籍中都有记载。如佛家的《业报因缘经》中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寸。”“举头三尺有神明”,经上讲不是三尺,是三寸。一般的人头顶上都有光,光的大小不一样,色彩也不一样。人看不到,鬼神可以看到,现在一些气功爱好者以及修道有一定功夫的人,也能看到。光的颜色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最差的是灰色、黑色。到黑色这个气,人的寿命差不多将要尽了。道家劝善书《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三台北斗”是中国民间道教供奉的四尊神明。“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报,“下台”管人的禄命。一个人生死寿夭,富贵穷通,都有鬼神在掌管。在道教除了北斗星君,还有南斗星君。南斗主人生,北斗主人死。人到阳间来投生,南斗星君他来记录此事,人到寿终死亡的时候则由北斗星君来记录。这些天地鬼神常常轮流降临在世间。一切众生,包括人、畜生、饿鬼、地狱在内,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有天地神明鉴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原因就在这里。
62、问答题 孙思邈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药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医孙思邈。《旧唐书》说其为京兆(今陕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药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医孙思邈。《旧唐书》说其为京兆(今陕西耀县)人。北周宣帝时(579年),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后期隐居终南山,行医修道。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赠封为“妙应真人”。孙思邈擅长阴阳术,主张治病时必须天人合一,认为“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寝”为之应;天转运,“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谓此为“天地之常数也”,人“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营)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称此为“人之常数也”。二者相结合,“阳用其神,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提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圣德,辅之以人事”,最终使“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后人以此理论治病,救活了许多人,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又称之为“真人”。
63、问答题 作为初入道门的人,看些什么经典比较好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是想向道家哲学方向走的可以选择《老子(道德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是想向道家哲学方向走的可以选择《老子(道德经)》、《关尹子(文始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这些先秦道家典籍和东晋葛洪《抱朴子》等。这部分哲学也是道教思想的核心部分。
如果是想从道教教典方向走的可以选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臧第一篇经文)、《道德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作为入门持诵的经典。
如果是想向内炼修养方向走的可以选择《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作为入门的经籍。
64、问答题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身心的修炼,使人人健康长寿,达到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身心的修炼,使人人健康长寿,达到住世安乐,与道合真,世界大同的神仙世界。
65、问答题 道教是何时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于其间,化名为盘古;经过五太(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轻清上浮、重浊 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云、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人伦兴远。至此,老君返于天宫,以太虚为体,太微为宅。而后老君数次化身,历经八十一化。轩辕黄帝时,化身为广成子,授予黄帝养生之道;春秋时化身为老子,传下《道德真经》,教关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脉兴矣。
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降于蜀都,授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经》,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天师道教。春秋时期,老君復授道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汉代,东华帝君授道于正阳祖师钟离权;至唐代,正阳祖师授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时至北宋末年,钟吕二仙降于甘河桥上,授予重阳祖师以至道。重阳祖师汇四海宗风于一坛,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炼,传道于山东,全真七子再续宗风,传于后世,教法大兴。
66、问答题 什么是正一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一道又称“正一教”、&l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一道又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东汉顺帝时张陵所创。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符?派的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的两大派。宋理宗封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位居江南各道派之首;元世祖敕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此后凡是道教的符?各派统称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可以不居宫观,拥有妻室。
67、问答题 邱长春真人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48—1227)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48—1227)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卅栖霞(今属山东)人。十九岁在宁海昆嵛山(今山东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入蹯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随后赴陇卅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召之,翌年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同往西域雪山。太祖问为治国之方,丘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赐居太极宫,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赠为:“长春主道演教真人”。元武宗时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是为龙门派祖师。清乾隆皇帝赞其曰:“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止知济世有奇功”。
68、问答题 何为道教五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据吕祖全书仙派源流云:“大道之传,始於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五祖有南北二派。据吕祖全书仙派源流云:“大道之传,始於太上老君,而盛於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也。两传而得吕祖云。盖少阳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云房。钟离祖传孚佑帝君吕纯阳。吕祖传海蟾帝君刘成宗;又传重阳帝君王德威”。按此系为北派五祖,系出少阳祖师一脉传承者也。
69、问答题 什么是戊不朝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烧香、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烧香、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日,这叫“明戊”。《抱朴子》云:“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念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
70、问答题 道教的宗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r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炼形存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乐生贵生”。道教是对生命积极追求的宗教,而且对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性非常注重。
救人、拔幽多是表现在对道教医药的钻研追求和在度幽法事上对幽魂的济拔上。那些一提起道教就想起降魔驱鬼、祈福禳灾的人其实是受一些小说或者影视所误导的。
71、问答题 道教的基本信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内容非常驳杂,但其核心为神仙信仰,就是追求长生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内容非常驳杂,但其核心为神仙信仰,就是追求长生不死。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同一,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如外丹、内丹等等。
72、问答题 什么是三元五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元节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元节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五腊节日是: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初五日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
73、问答题 怎样行道教礼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礼叩姿势有二:
(一)三礼三叩道教礼叩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礼叩姿势有二:
(一)三礼三叩道教礼叩所谓“八十一化”即:足踏八卦,怀中抱一,手按十字。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其具体拜法: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足离跪垫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二寸,足间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字状。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指节,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内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左环绕,同时躬身。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时着垫上,二肘间与二个膝盖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双手背上,头叩下身如伏蟾一样。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如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动作自始至终要慢、圆、连,无有间断停留。如此三礼三叩毕,足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二)三礼九叩三礼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礼。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等道教节日,住观道众做祈祷、祝寿接驾道场时,方丈、监院拈香行此三礼三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礼三叩是一礼一叩。三礼九叩是一礼三叩,即跪下后磕三个头(磕头时轻点三下,不可大起大落)。如此伏拜三次即三礼九叩。三礼九叩后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礼九叩完毕。
74、问答题 何为天皇大帝和土皇地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尊为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尊为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75、问答题 简述炼丹术的西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的炼金术起源于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城,是他们独立发明的还是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的炼金术起源于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城,是他们独立发明的还是从中国学到的,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没有炼丹术则是无疑的。西方后来流行的炼丹术是从中国传入的,这是可以肯定无疑的。
中国的炼丹术先传到了阿拉伯,然后再传到了欧洲。在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一些著作中,开始出现有关炼丹术的内容,这表明:至迟在公元8世纪时,炼丹术已经传到了阿拉伯。而向西传的开始,肯定还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很可能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了这种西传,只是悄然无迹而已。公元1187年,意大利人克瑞蒙纳基拉尔用拉丁文翻译了阿拉伯人拉茨的《秘书》,炼丹术正式传到了欧洲。在炼丹术的基础上,终于产生了近现代的化学科学。
76、问答题 道教对现代人生有哪方面的启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不仅存在着生命伦理,而且包含丰富资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不仅存在着生命伦理,而且包含丰富资源。道教生命伦理的形成与生存环境的危机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基于人生悲剧的现实认识和精神体验,道教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从而祈求生命健康与完善。在道教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关系。保持自身形体的完整与健康,这不仅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天道流转人间的必然体现。
道教生命伦理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劝善成仙”精神奠定了道教生命伦理的主调;神明监督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强化手段;在道教劝善成仙与神明监督的生命伦理中还有配套的符号示范。道教生命伦理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强调行善去恶对于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注重药物治疗,这种内心道德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思想为现代生命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道教生命伦理建立了修道的整体性原则,把个人的身心健康置于宏观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这为当今人类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道教生命伦理,强调阴阳协调,和合美善,这对于维持社会人口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言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功效。道教生命伦理以“尚黄”为道德实践的符号法象,倡导身国共治与太平世界,这对于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而言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道教生命伦理以“自然无为”作为道德实践的基本理路,这对于维护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而言具有深刻的道德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77、问答题 何谓三障与十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一、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一、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二、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三、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十恶者: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贪,嗔,痴。身有三恶:杀,盗,淫。合为十恶也。
78、问答题 全真道哪三大祖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祖);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祖);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师);北京的“白云观”(丘祖)。
79、问答题 什么叫炼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认为,通过符?或内丹术可使亡魂受炼,消除罪业,重获神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认为,通过符?或内丹术可使亡魂受炼,消除罪业,重获神形,获得度化,故称炼度。炼度,是超度亡魂中的一种科仪。
80、问答题 陆修静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陆修静是南朝宋时(406—477)道士,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陆修静是南朝宋时(406—477)道士,早期“道藏”的编辑者。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笃好文籍,旁究象纬。早年弃家修道,好方外游。元嘉末(453)在建康(今南京)卖药,后去庐山修道。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奉命至建康,居崇虚馆广收道经,加以整理甄别,集经戒、方药、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分为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宋徽宗(1100—1125在位)尊信道教,封为“丹元真人”。
81、问答题 何为南五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南宗五祖系由海蟾祖师所传之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南宗五祖系由海蟾祖师所传之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玉蟾等五位真人为南五祖。
82、问答题 道教关于修道的主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追求长生,追求成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追求长生,追求成仙。
83、问答题 解释“神”与“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天庭授了位的被称为“神”,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天庭授了位的被称为“神”,比如“太乙救苦天尊”,没有授位的,有一定法力的,称为仙,比如“镇元子”“云中子”。
84、问答题 何为碧霞元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奶奶”。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
85、问答题 道士服饰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刘宋陆修静始,道教服饰有了规定。现在道装有:大褂,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刘宋陆修静始,道教服饰有了规定。现在道装有: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道袍或称“得罗”(得读“朵”音),袖宽一尺八寸,袖长随身;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黄色黑边,受戒时穿;法衣,花衣,或称“班衣”。大褂为日常服,法衣是作法事或宗教大典时高功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86、问答题 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曰:“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洪曾对弟子解释云: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道教修道时强调“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87、问答题 什么是五斗米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顺帝时学道于鹤鸣山(今四川)中,称得到太上老君亲授,制订了一系列宗教仪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病人请医生诊治也要出五斗米,以符水为医疗手段。后人称张陵为“天师”,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被称为“系师”和“嗣师”。五斗米道的组织系统称作“治”。在巴蜀一带设立了24个“治”,这是处理道教事务和祭神的地方。仪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常仪式,静室思过,让病人或教徒在静室忏悔自己的过失。第二种是请祷仪式,称“三官手书”,即在纸上写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种是祭神仪式,偶像是太上老君及九卅土地之神。
主要教义思想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五斗米道的尊神。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为南天师道。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到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88、问答题 海蟾祖师仙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时道士。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以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时道士。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以号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为辽进士,又说名哲,字元(铉或玄)英。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好黄老之学。一日,有道人自称正阳子来谒,海蟾待以宾礼。道人为演清静无为之宗,金液还丹之要,并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于金钱上,若浮图状。海蟾惊曰:“危哉!”道人曰:“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尽以其钱劈破掷之,辞去。海蟾“大悟”,遂弃官隐于华山,终南山。相传得道仙去。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89、问答题 白玉蟾真人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94—1229)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讳长庚,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94—1229)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讳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卅(今海南岛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卅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武夷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90、问答题 纯阳祖师圣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众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母之房中,随即吕祖降生。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人。传说咸通三年(862)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彦,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北宋宣和元年(1161年)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91、问答题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其含义是说宇宙最初有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之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在老子的法眼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创造者,道虽然看起来很恍惚,但在恍惚之中有图像,有物体,有精神,有灵性。“对天地万物的起源,我是从道开始认识到的,”有了这个道,宇宙的秩序就建立了,这个秩序就是统领宇宙万有的一,有了这个一,代表天地父母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二就诞生了,有了天地父母阴阳就产生了联系二者的气(子),阴阳与气构成了三,由这个三生成了宇宙万物,所以老子接着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三的含义是阴、阳、气,万物是由阴、阳、气三者生成的。
92、问答题 道教八仙是哪八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八仙,因元时人集八大仙人,作为“八仙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八仙,因元时人集八大仙人,作为“八仙庆寿”剧本,世俗乃有八仙名词,为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仙是也。
93、问答题 简述炼丹术的发展历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到了东汉,方士们的神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到了东汉,方士们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道教,炼丹的风气便深入民间。后晋末至晚唐期间中国炼丹术进入黄金时代。著名炼丹术家、医药家和药物学家贡献至极,他曾为梁武帝萧衍炼丹,传有《道藏》中《三十六水法》的书,对研究化学中以水为媒介的无机反应颇有帮助。与此同时,炼丹术家楚泽编订了苏元明的著作《太清石壁记》,记载了各种丹药的成份和炼制方法,如九鼎丹法,苏在"金英丹方"中也解释当时化学家所用的隐名。
许多皇帝因服食丹药中毒身亡,如晋哀帝、唐宪宗、唐穆宗等,因此许多专家均提出方术丹药不可尽信的警告。如金英丹含水银和砷,含有毒素,但中国人仍坚持炼丹,因不是所有丹药都是有毒的,有人亦以金丹毒为戒,改用其它方法追求长生,而且中国人"以毒攻毒"的观念在现代医学上是成立的。
94、问答题 何谓三界十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界者有三: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界者有三: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也。十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天也。
95、问答题 张三丰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三丰本为宋、明间道士,名通,字君实,号玄玄子,因为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三丰本为宋、明间道士,名通,字君实,号玄玄子,因为他平时不修边幅,人们又称他“张邋遢”。据《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称,北宋时的张三丰北赴汴京的一个晚上,梦见真武大帝降临,传授给他一套奇掌神拳。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强盗打家劫舍,张三丰便用此拳掌打败了这伙强盗。此后,他来到武当山继续修炼拳法掌诀,并将所炼之术定为武当内家拳,不久便以此闻名于世。明英宗天顺(1457—1465)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明世宗加封为“清虚玄妙真君”。
96、问答题 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云笈七签》引《真文经》之说:“人之生也,头圆像天,足方法地,发为星辰,目为日月,眉为北斗,耳为社稷,口为江河,齿为玉石,四肢为四时,五脏法五行。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人体所有的部位,不仅与天地相对应,还和“四时”、“五行”相联系。所以,治国就好像治身,都应当贯穿于“天道”。第二,是从神仙与世人相通这方面来解释。《神仙可说论》说:“五脏六腑,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属,各有主守”。所以,人的内丹修炼可以与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华。第三,是从人的言行受到天的监视这方面来解释。
97、问答题 接驾是什么时间举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道教宫观都举行&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道教宫观都举行“接驾”仪式,在腊月二十四日半夜子时举行。
98、问答题 什么是全真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讲道时创立。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记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重阳仙迹记》载:“尝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王重阳还亲自创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等组织,供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和孔子。诗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即表达了这个思想。
正当全真道在北方兴盛时,南宋统治下的神霄派受到朝野摒弃,也出现了一个主张内修的道派,相传是吕洞宾传于张伯端,再传石泰,又传薛道光…元代道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张伯端所传,统归全真道,追溯王传为北宗,张传为南宗。南北宗的谱系是: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洞宾、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即北七真)。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被奉为全真道北宗七祖。后五十余年,丘祖曾被元太祖召见,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乃广泛传布,盛极一时。
南北宗都有轻符?,重炼养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南宗强调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并留下许多内修典籍,有详尽、系统的内修方法,其提倡和光混俗,修道者不必出家,组织比较松散;北宗主张以性为主,先性后命,强调斩断情欲,立志苦行,绝对禁欲,道士出家居宫观,组织比较严密。
99、问答题 丘长春祖师是怎样使全真教走向全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丘祖拜王重阳祖师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丘祖拜王重阳祖师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蟠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随后赴陇卅龙门山修道,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1191年后,他以栖霞县太虚观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受到金章宗重视。他广结高官显贵,又大力拯救民众苦难,获得极大声誉。于1220年率徒一行十八人应成吉思汗之召,不远万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宫。他三次晋见成吉思汗,太祖问他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无为清静”为要。劝不可杀人,禁止不孝和色欲,深得欢心。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令丘祖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诏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赐丘祖金虎牌,由于成吉思汗的支持,后道侣云集,全真教大兴。主张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即为修道成仙之根本。
100、问答题 东岳大帝是何神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岳大帝,或称“东岳天齐大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岳大帝,或称“东岳天齐大帝”。道教所奉泰山神,是五岳之首,为五岳神之尊。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多以祭泰山为重要祀典。唐玄宗(712—756在位)封为“天齐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为“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掌人世民贵贱高下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真簿籍,七十二司生死之期。
101、问答题 什么是十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十方,即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十方,即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故称为十方天。
102、问答题 土地公与财神爷是为何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地社神,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r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地社神,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公羊传注:“社神者土地之主也”。盖各地凡有里社必祀土地之神,称为“福德正神”,亦称为“土地公”。按俗以土地神之像,老而须发皆白,左手端一大元宝,右手扶杖,以能招财与守财,因又称为财神爷,今凡庙宇亦皆祀之。
103、问答题 三茅真君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梁书•陶弘景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故谓之茅山”。他们大约是汉景帝时候(前156—前140年)的人。南北朝时,民间则传说三兄弟俱成神仙。宋时,太宗、真宗封他们为“真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后世称之为“三茅真君”。
104、问答题 道教为何提倡清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认为,“清静”是&l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来居。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跟寻源,还是出自《道德经》。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教强调“清静”,目的是为了“真思志道,学知清静”。《老子想尔注》主张:“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还指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这是说,学道的人只有“无欲”而“清静”,才算符合“道”的规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认为,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欲”和“无为”,才有做到“清静”的可能。
105、问答题 什么是道教的四恩三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报恩为重,故以四恩就报。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君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报恩为重,故以四恩就报。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君主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凡此三者,道皆就就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须念念不忘之也。
106、问答题 简述道教与中国岁时节日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各个节日庆祝的对象不同,其始年并不一样。据现存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各个节日庆祝的对象不同,其始年并不一样。据现存资料看,三会日、三元日、五腊日等是较早的节日,其余皆后起。由于各派在信仰上的差异,所崇奉的神灵和祖师即有同有异。一般说来,各派共尊的最高神三清、最高天神玉皇,及历史悠久的三官、社会影响很大的西王母、东岳大帝、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之“诞辰”日,是各派共奉的节日。各派所奉的祖师,如正一派的张陵、三茅真君、许真君,全真道的吕洞宾、王重阳、邱处机等之诞辰日,则是分奉的节日。
107、问答题 道教何时传入朝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元七世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元七世纪
108、问答题 为什么戊不朝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戊日是道教的重要忌日。教内称之为“戊不朝真”。即每逢戊子、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戊日是道教的重要忌日。教内称之为“戊不朝真”。即每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戊日不上香,不诵经,殿堂门上挂戊字牌。按《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
109、问答题 老子是否即太上老君,其事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子生於商武丁庚辰岁(公元前一三00年)二月十五日,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子生於商武丁庚辰岁(公元前一三00年)二月十五日,母(玄妙玉女元君)怀孕八十一年,於李树下,破腋而出。指李树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名耳,字伯阳。唐为元始天王所化神宝君之化身。道书以元始八十一化,至老子是为弟十八化,世乃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出生於,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110、问答题 为什么鲁迅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舶来的“二西之教”(佛、耶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舶来的“二西之教”(佛、耶两教)相比,道教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诚然,“儒教”也是土产,但是儒家更多影响社会的“上层”和知识阶层,“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就是“权势者”和读书人,也无非把孔夫子当“敲门砖”使,“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这一论述鞭辟入里。
道教则不然。道教与中华民族民俗关系密切,其“群众基础”非同寻常地广泛。作为典型多神教,道教的信奉者不分阶层、行业、年龄:就年龄言,幼童醉心神仙传奇,中年迷恋房事养生,老人痴望长寿不死;就行业言,铁匠崇老君,染匠崇梅葛,刺绣崇妃绿,墨匠崇吕祖,乞丐、剃头匠崇罗祖,文具商崇文昌帝君;就阶层言,下焉者普通民众,中焉者举子士人,上焉者皇帝老子„„总之,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要长生的,迷上了炼丹术;要财宝的,迷上了点金术;想当官的,夜半去打醮祭神;要治病的,请道士来设斋上章;想使亡灵安宁,则让道士来作法事;想使活人无恙,则叫道士来画符念咒,道士可以给你驱邪捉鬼,也可以给你玩两套戏 法;可以给你消灾,也可以代你祈福。”总之,道教完完全全表达了一颗“中国心”。
111、问答题 道士可以结婚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规定皆为出家道士,有四点基本要求:即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规定皆为出家道士,有四点基本要求:即第一,不结婚;第二,不食荤;第三,平时也必须着道装;第四,束发面须。基本上都住在宫观里。
正一派道士按传统皆为不出家道士,但也为住观道士和散居道士之分,都可以结婚生儿育女,过家庭生活;可以食荤,但有(四不吃:狗(义),牛(忠),大雁(节),黑鱼(孝));住观道士在道观中必须穿着道装,散居道士除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之外,平时可以穿俗装,不留胡须,发式随俗。俗称“火居道士“。
112、问答题 石杏林真人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22—1158)宋代道士。翠玄杏林真人姓石名泰,字得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22—1158)宋代道士。翠玄杏林真人姓石名泰,字得之,号翠玄子,号杏林,常卅(今属江苏)人。性好黄老之道,宋神宗元丰年间,得遇紫阳师,授以大丹秘法,修之。经常行医救人,不受答谢,惟愿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之为“石杏林”。主张以修炼内丹(亦称“修性命”)为主。强调“只寻身内药,不用检丹书。”至崇宁丙戍年,时八十五岁,绿发朱颜,神宇不凡,苦修道成,又号紫虚子。
113、问答题 关圣帝君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关圣帝君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汉大将,河东解县(今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关圣帝君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汉大将,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五月十三日生,长者美髯而丰厚,有胆力,好读春秋,秉性忠直。尊称为关公、关帝。与刘先主同张飞在桃园行结义,情若兄弟。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为“崇惠真君”,宣和五年(1123)封“义勇武安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114、问答题 中国道教协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6年11月,道教界著名人士岳崇岱、陈撄宁、易心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6年11月,道教界著名人士岳崇岱、陈撄宁、易心莹、乔清心、孟明慧等在北京举行发起人会议,进行协会的筹建工作。次年4月,全国各道派、名山宫观及道教学者等各方代表在北京举行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道教协会
115、问答题 雷公是何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雷公是中国古代雷神。雷神起源很早。《山海经•海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雷公是中国古代雷神。雷神起源很早。《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最早的雷神呈兽形。后不断人格化,成为雷师或雷公,画成半人半兽形或鬼形。道教吸收了雷公为黄帝部下的说法,塑造了道教的雷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称他“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并建立了雷神体系。
116、问答题 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117、问答题 何谓三业与六根及六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六根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谓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谓六根。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谓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谓六尘也。
118、问答题 何为昊天玉皇上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玉皇上帝乃元始天王所化法身,为太极界最高之神。道经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玉皇上帝乃元始天王所化法身,为太极界最高之神。道经以:玉皇上帝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总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主也。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皇”。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119、问答题 扁鹊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扁鹊是我国古代的名医,《史记》称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扁鹊是我国古代的名医,《史记》称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莫人(今河北任邱)。他精通医道,闻名天下,被誉为神医。因医术神奇,医德高尚,遂被封为药王。祭祀扁鹊的药王庙,以其墓所在地河北任邱。
120、问答题 近代何时成立全国性道教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12年,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以全真派为主的“中央道教会”,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12年,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以全真派为主的“中央道教会”,发起人为白云观方丈陈毓坤。同年,上海成立以正一派为主的“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任主持。
1957年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代表会,会长岳崇岱;1961年召开第二届代表会,会长陈樱宁;1980年召开第三届代表会,会长黎遇航;1986年召开笫四届代表会,会长黎遇航;1992年召开第五届代表会,会长付元天;1998年召开第六届代表会,会长闵智亭。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在北京市白云观。
121、问答题 道教究竟是张道凌创的?还是“老子”创的?道教的教义与老子的“道”有什么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发源于中国,始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早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发源于中国,始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早在张陵天师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方仙道、黄老道、太平道等等。早期的道士称为方士或者羽士。只是现代历史上以张陵为“道教”正式成立的标志人物。道教以道祖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道教的核心教理教义基本上皆是由此而出。尊奉“道”为最高信仰,道是凌驾于所有尊神之上的。但由于“道”一气而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代表了道教宇宙生成的三个时期即混元、洪元、太初,是道教宇宙生成论的具体体现,所以三清至尊直接代表着道,是代表道这一本体的不同方面,因此又常说三清即是“道”。以后便衍生了天地三界等道教神明,是诸神的根本。
122、问答题 什么是道不言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修道之士,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是因为“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修道之士,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因为道教的思想基础是悦生恶死,而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寿也。
123、问答题 何为三官大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官,亦称“三元”即上元天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官,亦称“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上元天官,为玄都元阳一品,居紫徽宫中,部三十六曹,主宰众生善恶之籍,致诸仙升降之司,号曰:上元九气赐福天官,紫徽大帝;中元地官,为青灵洞阳二品,居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八极四维五岳,考众生祸福之机,核男女善恶之籍。号曰:中元七气赦罪地官,青虚大帝;下元水官,为肠谷洞元三品,居青华宫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万灵,掌死魂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之条,号曰:下元五气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传说,尧帝乃天官所降生,舜帝为地官所化身,大禹系水官所降生。
124、问答题 郝广宁真人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40—1212)金代道士。广宁真人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40—1212)金代道士。广宁真人姓郝名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山东宁海人,生於金熙宗天会十八年正月初三日。初名玲,号恬然。事母至孝,有出尘修真之志,好读易,晓卜筮。年二十八,遇重阳祖於宁海州,背坐於石。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祖曰:“君何不回头”?郝忽惊异!遂拜为师。重阳授以二词,郝大悟曰:“有母在,未能即入道”!次年母终,遂弃家寻师,入昆仑山受道真诀,后乃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赐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时加封为“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俗称华山郝祖,留传华山派。
125、问答题 道教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的出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的出现。
126、问答题 太岁君是何神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岁君岁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由天干地支循环,六十年为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岁君岁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由天干地支循环,六十年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岁轮值,能祛除邪魅,奖善罚恶,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
127、问答题 什么是太一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太乙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所创立于卫卅(治所在今河南汲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太乙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所创立于卫卅(治所在今河南汲县),道教宗派之一。因传“太一三元法录之术”,或称“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故名其教曰“太一”。教旨以老子之学修身,认为“做仙做佛不难,只依一弱字便是”。又以巫祝之术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其教传嗣有秘录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因其以符?济人,故与全真道、真大道教相异。四祖萧辅道,五祖李居寿(入道改姓萧)。因元朝重视,其教进入全盛时期。太一教传至六、七祖后,逐渐融合于正一教派。
128、问答题 道教之学术思想以何为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哲学思想,是根据易之太极原理,已如上述。至其学术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哲学思想,是根据易之太极原理,已如上述。至其学术思想,则以道教《五大经》为修奉的中心经典。
129、问答题 许逊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许逊称“许天师”,为晋代道士,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许逊称“许天师”,为晋代道士,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晋太康(280—290年)元年(280年),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明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东晋宁康(373—376年)二年(374年)举家从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白日飞升。乡人与其族人共立祠以祀之。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二年(1112年)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万寿宫”(江西南昌西山)。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创立“净明忠孝道”。后来道教将其与张道陵、萨守坚、葛玄共为四大天师。
130、问答题 什么是内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内丹是道教修炼功法的一种,相对外丹而言。即把人身当成“炉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内丹是道教修炼功法的一种,相对外丹而言。即把人身当成“炉鼎”,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烧炼,凝聚结成圣胎,从而超脱三界,达到与道合真的境界。
131、问答题 简述火药的西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早在八、九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早在八、九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他们仅知道用硝来治病、冶金和做玻璃。公元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希腊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火药。火药武器是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例如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132、问答题 什么是承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讲“承负”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讲“承负”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这种理论。
133、问答题 道士为什么穿古装,蓄头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装,又称为唐装或汉装。道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装,又称为唐装或汉装。道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而道服宽松、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道士均穿古装,以显示其从事职业的传统性和民族性。
道士蓄留须发,一是作为从道的标志,二是为了顺应自然规律,三是为了表示尽孝之意,胡须鬓发父母所授,不得轻易毁埙。四是为了养生保健,人蓄头发,必须要经常梳理,经常梳理头发有助于大脑血液循环。大脑为人身之主,大脑健康,人亦少病,因此,道士常蓄须发。
134、问答题 陈泥丸真人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代道士。泥丸翠虚真人姓陈名楠,字南木,号翠虚,广东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代道士。泥丸翠虚真人姓陈名楠,字南木,号翠虚,广东惠卅博罗县白水山人。好黄老道学,先遇黎母山灵人,授景霄火雷琅书,能捏土为药医人,故号泥丸翠虚。政和(1111—1118)中,擢道院录事。后遇薛道光真人,授以刀圭大丹,居罗浮山,炼成仙去。
135、问答题 薛道光真人事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78—1191)宋代道士。道光紫贤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78—1191)宋代道士。道光紫贤真人姓薛名式,字道源,陕西凤翔府宝鸡县鸡足山人。初为僧,居福安寺,参修长老,深明佛法。宋徽宗大观时,忽念谈禅不能长生,志向金丹玄学。丙辰岁得遇石翠玄真人,因语昔时传道之故,道源闻言,即稽首皈依,求受玄功。翠玄真人见其诚意,乃授以丹道,后改名道光,号紫贤。成道后人称为道光紫贤真人。
136、问答题 简述火药的发明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37、问答题 张果老来历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代人,姓张名果,隐居中条山。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屡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代人,姓张名果,隐居中条山。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屡遣使召之,问治道神仙事,语秘不传。欲以玉真公主嫁之,果笑,固不奉诏。擢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恳辞还山,玄宗为之建栖霞观。《太平广记》卷三十载: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馔之,还成驴矣。
138、问答题 什么是真大道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别之一。金初,刘德仁所创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别之一。金初,刘德仁所创立,后传至郦希诚,受到元宪宗(1251—1260在位)的赏识与支持,被赐名为“真大道教”。遵循老子“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诚谦,去恶扬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不尚符?,不提倡“飞升化炼,长生久视”之术。六传至孙德福,至元五年(1268)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又三传而至张请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教徒遍及黄河流域与江南一带,经十余传而衰落,后来也许并入了全真教中。
139、问答题 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悉宗道教学术思想,信仰崇奉,普及於中华民族,故道教是为中国固有的宗教。
140、问答题 何谓三灾八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
141、问答题 老子道德经之旨要及定义为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其旨要在於&l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其旨要在於“自然、清静、无为”,乃为道教修奉的中心,尊为圣典。上下两篇计分八十一章。上篇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为“上经”,开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为“下经”,头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142、问答题 是谁创立了茅山宗?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了专门记述上清派早期教义、方术及历史的《真诰》以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实际上,当时茅山已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后来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茅山宗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在隋唐时期成为道教的主流,而且对道教理论和修炼方术也有较大贡献,组织制度也较健全。因而它在诸符箓派合并为正一道之前,能与龙虎宗、阁皂宗鼎立为符箓三宗之一,合并以后,又能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代。
143、问答题 少阳帝君仙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为第一祖。姓王讳诚,字玄甫,号少阳,又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为第一祖。姓王讳诚,字玄甫,号少阳,又号东华子。系天仙东王公所降生,乃亦称为东华帝君,生於战国时。据《金莲正宗记》云:东华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道,授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东华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尽得其妙。遂隐居於昆仑山烟霞洞,结草奄以自居,额曰东华观。度门人正阳子钟离云房,嗣弘法教。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正月诏封其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144、问答题 道教仙境的两个发源是哪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青城山,武当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青城山,武当山。
145、问答题 十二黄道日歌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加寅,辰戍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加寅,辰戍龙位上,已亥午中行。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
此亦即: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黄道法。
146、问答题 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主要教义信仰“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主要教义信仰“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宇宙万物皆从“道”演化而来。
147、问答题 简述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形成于东汉的中后期。它之所以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形成于东汉的中后期。它之所以产生, 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所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思想渊源,并经长期的酝酿和积累的必然结果。
造成人民深重苦难的现实世界,是宗教赖以滋生的气候和土壤。一方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摆脱秦王朝的奴役之后,又受到新建的汉王朝日益沉重的压榨而痛苦不堪。但他们当时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局限,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十分贫乏,人民群众既无法避免、也无法理解封建压迫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社会不平与人世苦难的根源,他们渴望摆脱苦难,而又找不到出路。
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种超人间的力量来伸张正义,并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护皊上。这是产生宗教的内在条件;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在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时候,也极力企图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扬君权神授,借以消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人民抗争的风暴,同时也希望宗教成为他们统治的后盾,祈求“长治久安”和个人的福寿康宁。在上列两种条件下,宗教的产生,就成了客观的社会需要。第二,汉代统治思想的宗教化,也直接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148、问答题 何谓万法宗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原有四派法坛,龙虎山天师派是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君派则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原有四派法坛,龙虎山天师派是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君派则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称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号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天下道教事,故三山法?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
149、问答题 何为道教音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它包括道教科仪音乐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它包括道教科仪音乐以及道士在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使用的音乐。可见,道教音乐也是道士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为了“绝尘欲,炼心性”,每日早晚必须面对神灵,上殿诵经。道众把这种早、晚功课经,视为识心见性、延生保安的炼养实践,亦即养生之道也。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150、问答题 道士戴的冠子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黄冠(即月牙冠或称偃月冠)、五岳冠(覆斗形,上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黄冠(即月牙冠或称偃月冠)、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戒的方能戴)、星冠(覆斗形,上刻五斗星形,老修行拜斗时戴)、莲花冠(也称上清冠,一般是高功才戴)、五老冠(莲瓣形,中绣五老像,亦为高功做超度时戴)。
151、问答题 道教五岳名山在什么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西岳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北岳恒山(在河北曲阳或山西浑源)、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
152、问答题 道教的主要宗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据清未时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簿》的手抄本记载,有名称记录的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据清未时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簿》的手抄本记载,有名称记录的道派有八十六派,估计还有一些在民间未有书面记录。当代主要的道教教派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宗派下又有多个支派。
153、问答题 道教的五行与相生相克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木、水、火、土,为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木、水、火、土,为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道教还把人体的五脏,也以“五行”来解释: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所谓“相生”是: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所谓“相克”是:肾气克心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
“五行”与“五方”也有关系: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154、问答题 道士戴的巾有九种是哪九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士戴的帽,称“巾”有九种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士戴的帽,称“巾”有九种称“九巾”是: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155、问答题 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守一。二,存思。三,导引。四,吐纳。五,胎息。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守一。二,存思。三,导引。四,吐纳。五,胎息。六,服食。七,外丹。八,内丹。九,房中。十,起居
答:道教中有许多养生术,我们在此不可能对之作面面俱到地阐述,而只能拣出其中最富特色、对今天最有价值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守一存思之术。旨在集中精神意念,遣除思虑杂念和情欲,进而达到控制身心的目的。实践证明,长久练习此类集中意念的方法,可以使人排除干扰,控制自身情绪,使心情处于平静状态,从而有益健康。第二,服气术。服气调息,道门认为,这是一种极佳的健身养生的功法,其基本做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静安心神,集中念虑;第二步是以意念引导气液至身体各部位,或攻治疾病,或结丹于身;第三步是收功,提升心理到无为境界,意气合一。这种气息锻炼之法能够调整呼吸节奏,增强肺的吐纳功能,使呼吸转缓而深长,从而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三,内丹功法。内丹功法的基本原理是以身体为修炼之基,它把身体比喻成“炉鼎”,把体内的精、气、神比喻成丹药,认为通过精神意识的导引和控制,使精、气、神所结就之丹运转体内大小周天,就会造就“圣丹”,此“圣丹”在体内长存则可以致人不老不死,从而长生成仙。
第四,道教房中术。道教房中术又称为黄赤之道,讲的是男女性生活技巧以及禁忌等问题。道教房中术有两个基本的态度,一是顺欲但不纵欲,二是节欲但不能绝欲。它在肯定男欢女爱是人之自然之道的同时,又指出不可过分纵欲,而应以此作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方技加以对待,这样方可有利于形体的维护与长存。
除以上所讲之外,道教还有其他许多养生法门,比如啸法以及导引、武术、体操等动功之法等等,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道教的诸般养生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和吸收,以便服务于今天的人类生活。
156、问答题 什么是三洞四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三洞四辅,是《道藏》中的分类方法。三洞为:洞真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三洞四辅,是《道藏》中的分类方法。三洞为: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三洞下又细分为十二小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四辅是指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因此,道教经典又被称作“三洞真经”或“七部经书”、“三十六部经”。
157、问答题 什么是三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业者,即身业、口业、意业,称之为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我们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业者,即身业、口业、意业,称之为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我们修道者平时要紧守此三意,身不妄行,口不妄说,心不妄想,才能做到内心澄虚,不为外物所惑。
158、问答题 城隍爷是何神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城隍爷为地方神灵也。周礼蜡祭八神之一(即水庸)而变化者,盖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城隍爷为地方神灵也。周礼蜡祭八神之一(即水庸)而变化者,盖水为隍,庸为城,乃曰城隍。记载最早的是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所建芜湖城隍。唐以后郡县皆祭城隍,张说、韩愈、杜牧等皆有祭城隍文。宋以后祀遍全国,如苏卅祀春申君,杭卅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大率以有功于当地者为该地城隍。道教以城隍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称他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谷丰民足。又以城隍为管领亡魂之神,当建醮“超度亡魂”,须发文书“知照”城隍(叫《城隍牒》),方能“拘解”亡魂到坛。
159、问答题 曹国舅得道之事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姓曹名景休,宋徐卅人。据续文献通考云:“曹国舅宋曹太后之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姓曹名景休,宋徐卅人。据续文献通考云:“曹国舅宋曹太后之弟,因称国舅,学道山岩间,遇钟离权吕洞宾辈,引入仙班”。一日吕祖同钟离权问曰:闻子修养!所养何物?对曰:养道!曰:道何在?曹因指天。曰:天何在?曹又指心。二祖笑曰:天即道,道即心,子亲见本来矣!遂授以还真秘旨,令其修炼,未几道成,二祖来引之去。
160、问答题 道友相遇怎样称呼和礼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称道长、仙长、师兄、师父、师傅、大师、爷。因道士不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称道长、仙长、师兄、师父、师傅、大师、爷。因道士不改姓氏,也可带姓称呼,向某道长、某爷。另外有职务可称会长、方丈、监院、知客等。
见面一般用传统礼节,抱拳恭手,称作揖。打招呼时,可称“无量天尊”,一般就称“慈悲”、慈悲等。
161、问答题 正一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其标志与什么?该道派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正一道的特点是:第一,以张陵后嗣为首领。自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大德八年作“正一教主”后,后继的历代天师皆袭此职。其次,许多正一道士亦受明王室的尊崇。
162、问答题 何仙姑是何出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何仙姑名琼,为唐广东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何仙姑名琼,为唐广东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俄失伴独行,迷归路。见东峰下一人,修髯绀目,冠高冠,衣六铢衣,盖即吕祖也。仙姑始仆仆亟拜之。吕祖与一桃曰:食此尽,他日当飞升,不然只居地中也。仙姑仅食其半,祖指以归路。仙姑归,自谓只一日,不知已逾月矣,自是不饿,无漏。洞知人事休咎,后尸解去。此为何仙姑得吕祖之度而成道的事实也。
163、问答题 什么是外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服铒的丹药。亦称炼丹术、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服铒的丹药。亦称炼丹术、仙丹术、金丹术。这种烧炼药物的外丹术,成为了近代化学、药物学的先驱。现存《道藏》中的众多外丹经籍,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化学宝贵的原始资料。
164、问答题 吕洞宾仙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吕洞宾即孚佑帝君,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其事迹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吕洞宾即孚佑帝君,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其事迹详於(纯阳祖师圣迹)。
165、问答题 重阳祖师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创立者。原名中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创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门,伪齐阜昌(1130~1137)时曾应礼部试未第,金熙宗天眷(1138~1140)时应武举,中甲科。年四十七,顿猛省,解组归。弃妻儿,拂衣尘外。游终南山,遇正阳祖同纯阳祖二师,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诀。次年复遇二师於醴泉观,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间创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主张儒、道、释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炼外丹,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为“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度化弟子有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等,后世称“北七真”。又分别创立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极大地弘扬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66、问答题 葛洪是何来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葛洪是东晋道士(284—364年),是道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葛洪是东晋道士(284—364年),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从孙。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著有《抱朴子》,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并和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宣扬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习,也不能成仙,对道教的理论有一定发展。
167、问答题 道教为何提倡无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的《老子注》声称:“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可见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168、问答题 八卦的称呼和代表的涵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相传“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后道教经籍吸收阴阳八卦思想以衍经义,特别用以指导修炼内外丹。
169、问答题 全真道土为什么要冠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出家道士正式成为道士的仪式。冠巾又称“小受戒”,凡出家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出家道士正式成为道士的仪式。冠巾又称“小受戒”,凡出家者,度师必亲为诵经礼忏。如自悟大成,未请科事,不妨道友代诵经礼忏。先令罪过消除,方可穿戴太上巾袍。次奏疏文,上达三官大帝,牒移太乙灵官部下,即当拥护。
行冠巾礼,有数师,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髻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的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170、问答题 何谓斋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以祷神灵。斋者,戒洁行事,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斋,斋必有戒,故亦云斋戒。醮者、祭也,祈祷也。道教所建祈禳法事道场,皆曰建醮,又统称为“斋醮”。
171、问答题 何为三皇五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皇是古时代帝王。道教供奉为神。《史记•三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皇是古时代帝王。道教供奉为神。《史记•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载:为“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为道教供奉五位天帝,据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一名珠宫玉历记载:“东方苍帝,东海君也”,“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西方白帝,西海君也”,“北方黑帝,北海君也”,“中央黄帝君也”,“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
172、问答题 塑像仪有哪些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向神位或木料供奉,焚香、诵经、礼拜。“开脸”后神像头部要用红布或红纸蒙上。还要将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或香灰等放入神像体内。塑像造好后,还要进行开光点眼仪式,举行祭祀庆祝活动。
173、问答题 玄天上帝来历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玄天上帝乃北极玄武星君之化身也。北方之神,即二十八宿中之北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玄天上帝乃北极玄武星君之化身也。北方之神,即二十八宿中之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作护卫神,以壮威仪。开皇元年三月三日,降诞於王宫,既长舍家弃国,辞父母下入武当山修道,度世济人,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帝封为“玄武真人”。唐贞观二年,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称号:佑圣真武玄天上帝,终劫济苦天尊。
174、问答题 何为道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历为道教专用之历纪也。系按我国夏历为准,用六十甲子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历为道教专用之历纪也。系按我国夏历为准,用六十甲子以纪年。推算之法,由黄帝纪元(公元前二六九七年)开始,迄今(公元二00二年)道历为四六九九年。唐朝曾因老子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公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但至宋以后,则仍以黄帝纪元为用也。而道教斋醮道场,所用表奏文牒等,则皆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对神明故不用道历纪年也。
175、问答题 正阳祖师传略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正阳帝君,姓钟离名权,五代京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正阳帝君,姓钟离名权,五代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面容慈善,身材魁梧,美髯俊目,身长八尺。历仕汉、魏、晋为将军,后因兵失利,退隐终南山,得东华帝君授道真诀,复隐晋卅羊角山,於正阳洞修炼登仙。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侯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176、问答题 何为道教五大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以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道德经》,庄子之《南华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以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道德经》,庄子之《南华经》,及《黄庭经》(金阙后圣君著),与《文始经》(关尹子作)为五大经。而此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与必修之经典。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宗教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宗教学:道教文化》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