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如何理解艺术美的审美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艺术的审美性:
①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艺术的审美性:
①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②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2、填空题 美学是研究()、()、()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美感;审美活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美感;审美活动
3、判断题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论艺术品的鉴赏过程?(结合实际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艺术品的鉴赏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
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艺术品的鉴赏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
1.⑴观。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直观地感受到美。
2.⑵品。“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3.⑶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使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悟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5、判断题 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判断题 艺术美和自然美都是由心灵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绘画艺术可以分为()、()、()、水彩画、水粉画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画;油画;版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画;油画;版画
8、问答题 优美的本质?论优美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
9、单项选择题 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亚里士多德
D.卢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判断题 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渗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
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
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丑的历史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原始时代。
②古典时代。
③西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原始时代。
②古典时代。
③西方现代主义时代。
13、问答题 谈谈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意象世界集中表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审美经验的传达要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意象世界集中表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审美经验的传达要借助意象作媒介,而艺术意象的审美特质是借助它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虚拟性,这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意象可以根据主题需要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艺术品可以表现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所应用的,甚至不可能有的东西,不必是符合实存的现实。艺术品即使表现现实,也采取一种非现实的形态,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
②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要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③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意象从感性层次上升到想象性层次,可以与接受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
④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的联系,情感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4、名词解释 游戏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席勒更认为,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有的理想活动。
15、多项选择题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
A、绘画
B、雕塑
C、摄影
D、书法
E、建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填空题 在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有几种主要的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其中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和(),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尔文;弗洛伊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尔文;弗洛伊德
17、单项选择题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A、优美
B、崇高
C、壮美
D、悲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问答题 理解美的本质界定的集体化的特征?(试以集合化的方式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我们不应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应以几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我们不应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应以几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集或命题群来涵盖美的本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体化的特征。
⑵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⑶凡是美都是形象。
⑷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之中
19、填空题 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环境的美,其中物质环境美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美、()美、()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文;社区环境;居室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文;社区环境;居室环境
20、判断题 建筑艺术主要以空间组合、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www.91eXam.org 21、判断题 古希腊人不重视人体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判断题 所有的自然风景都是美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位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
A、普林汉诺夫
B、赫尔岑
C、列夫·托尔斯泰
D、列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名词解释 直觉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觉说”也称“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
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25、判断题 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没有指引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27、单项选择题 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
A.鲍姆嘉通
B.黑格尔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柏拉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判断题 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30、多项选择题 美育的特点是()。
A.形象性
B.创造性
C.直观性
D.情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单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陈寅格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义宁人
B、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
C、古典文学研究家
D、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问答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不对。
(2)理由: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不对。
(2)理由: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33、单项选择题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名词解释 比德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比德,即是把自然看作人情感和精神的象征,用某种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比德,即是把自然看作人情感和精神的象征,用某种自然物来比拟人的品德、情操、抱负,把自然物拟人化和美化,开创比德观的是孔子,与之相关的还有兴,即感物起兴,兴与比可以联结在一起,成为比兴,比兴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周秦时代对自然界的一种审美方式。
主体并没有进入其中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其指向主要是人的道德和人格的精神,而不是对自然的纯审美态度,人在其中所达到的也主要是一种道德境界,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境界。
35、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时尚特点的是()。
A、影响面广
B、渗透力和扩张力强
C、具有时间性
D、地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判断题 艺术主要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问答题 欣赏者如何实现艺术重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通过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通过意象欣赏,接受者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艺术接受中的意象并不是直接传递的,而是需由接受主体的自觉运动所生成。
因为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感知、体验和欣赏。接受者必须借助艺术品为中介来接受艺术意象。接受者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导致了一个对符号的解读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接受主体所感受的意象,不同于创造者具体所创造的意象,它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重建的意象。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
39、问答题 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
(2)"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
(3)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
(4)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
(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40、问答题 简要说明社会美的审美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第二,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第三,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41、判断题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等于作品的意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主要强调()。
A、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
B、人体美
C、心灵美
D、人的风姿与风神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是()。
A.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
B.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接受
C.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
D.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填空题 人的外在美体现在()、()、()三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
46、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判断题 黑格尔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判断题 能否高价出售不是判断一件物品是不是艺术品的根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
C.观
D.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填空题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画面运动性;时空自由性;心理真实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画面运动性;时空自由性;心理真实性
51、问答题 审美中情感与想象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它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它主要受着情感的影响。
1.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当一个人情感充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便借助于想象力,通过虚伪的状态使情感得到满足。
2.形象随着情感的变化,而通过想象力来获得改变或夸大。为了适应情感的需要,我们在审美欣赏的时候,常常把普通事物的形象加以改变或夸大。
3.作为想象的特殊形式的幻想的作用。幻想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二是情之所至,化为无有。可见,推动着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创造。
52、名词解释 喜剧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审美范畴之一,与悲剧性相对。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喜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审美范畴之一,与悲剧性相对。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喜剧性所引起的效果是美,是笑,但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可笑的现象都具有喜剧性。
对象以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发笑,喜剧性的笑不但是生理性的反映,更是一种心理反应,从中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从本质上说,喜剧性就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53、填空题 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客观社会生活;审美理想;情感愿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客观社会生活;审美理想;情感愿望
54、填空题 音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性、意义的()性、形象的模糊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情感性;象征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情感性;象征性
55、问答题 美感中理解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
钱钟书曾这样说诗中的理性内容:“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这同样是美感中理的特征,它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参与对对象的感性体验。美感中的理解,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加以抽象的处理,。使它以某种具体的形势呈现出来是抽象与具象统一。
56、判断题 诗史意味着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实录来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问答题 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t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2)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
(3)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由物我分离、物我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审美的境界。
(4)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它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现象从认识论范围扩大到本体论范围,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无所谓美丑,一切都只是人的主观移情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是移情作用的基础,反而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过是“我”的移情的结果,这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了。
58、单项选择题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
A、胡适
B、冯友兰
C、牟宗三
D、成中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单项选择题 悲剧性冲突源于()。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
D.日常生活的不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问答题 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绘画艺术特征:
①追求视觉形式。
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绘画艺术特征:
①追求视觉形式。
②具有瞬间延展性。
③形神兼备性。
音乐艺术特征:
①丰富的情感性。
②意义的象征性。
③形象的模糊性。
61、名词解释 美在完满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通过其各部分之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通过其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多样统一的和谐关系,同它本身的概念或内在目的相一致,并同感受它的心灵形成和谐对应关系,就是完善的,也就是美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兹、鲍姆嘉登等。
62、问答题 为什么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我们在欣赏美时,差不多所有的感官都调动了起来。其次,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器官的帮助和补充。
再次,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63、单项选择题 “人类求知是出于本性”是谁的话()?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康德
D、尼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名词解释 蒙太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称两方面。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65、问答题 试论人的内在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 的美的决定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内在美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通过外在的言行来体现,内在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听其言,观其行,而后能窥见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社会美,人的美是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人的内在品质的社会价值是判断人的美的重要尺度。
2.具体而言,人的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1)人的美和崇高的理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理想就是人们在头脑中预想的。希望实现的目标。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的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体现。
(2)人的精神美还体现为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3)具有丰富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人格美的主要体现,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真挚的爱情、真诚的友情、令人感到温暖的亲情等,都是人物美的重要构成成分。
(4)聪明智慧、渊博的学识有助于增强人的美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性格美
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和心理风貌,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感情特征,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方面。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
66、问答题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艺术是美学的研究的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艺术具有4个重要特点:
①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可以最自由的、充分的表达人与现实的关系,及人的审美意识。
②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通过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美学研究者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③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这种高级形态的美,能更深刻揭示其基本特征。
④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7、判断题 大众文化就是大众传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问答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
(2)理由:这句话就 是强调客观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
(2)理由: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9、填空题 电影是将艺术与()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和()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科学;画面;蒙太奇;长镜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科学;画面;蒙太奇;长镜头
70、填空题 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和()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型喜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型喜剧
71、多项选择题 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有()。
A.社会性
B.精神性
C.自然性
D.物质性
E.历史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
A.克罗齐
B.弗洛伊德
C.朱光潜
D.布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名词解释 格式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型”,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式样,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
74、单项选择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问答题 美感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不是从理智上的概念分析入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不是从理智上的概念分析入手,而是直接面对形象,在直觉中去捕捉和玩赏形象。
⑵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时注意的集中,自有他自已的特点,审美欣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不是审美的对象,要把我们的思想感情,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其次,审美欣赏时的注意集中,用不着任何勉强,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自由的享受,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不是抽象的理解,而是形象的关照。
⑶感受的完整性。 每一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形象,都是一个有生命的自成一个小天地的整体,才能欣赏到它的美。不仅这样,我们欣赏者是把我们整个的身心意志和感情,全部地融化到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中去。作为整体的主体与作为整体的对象,二者交融契合,就形成了审美欣赏活动中感受的完整性这一心理特征。
⑷想象的生动性。欣赏美,事实上也是一种想象的思维活动。自然的物体,一旦加上了主观的想象,便忽然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美的形象。丰富多彩而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76、单项选择题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名词解释 艺术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它与生活丑不同,而且艺术作品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艺术丑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也指技巧上的失败。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山石以“丑”为美。
78、问答题 美和美感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是从各种各样美的东西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美感是人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是从各种各样美的东西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和评价,以及由此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它们之间的联系:美和美感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相互依存。
它们之间的差异:美是客观存在的,而美感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是对美的积极而复杂的反应,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完全属于人们内心的精神活动。对于同样的审美对象,不同的时代、民族和个人会产生不同的美感来,美感的范围比美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79、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A、静默
B、单纯
C、和谐
D、恐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问答题 简述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
81、名词解释 审美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
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82、多项选择题 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单项选择题 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
A.认识关系
B.伦理关系
C.精神关系
D.实用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5、问答题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86、问答题 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二。
(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87、填空题 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形体、节奏、()、()、()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色彩;质感;空间组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色彩;质感;空间组合
88、单项选择题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问答题 美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途径,来转移我们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第二,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第三,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90、判断题 一个人的审美格调是天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判断题 “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认为,视知觉的“完型”遵循“简化”和“张力”两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问答题 简述“距离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
(3)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 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
93、单项选择题 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单项选择题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古诗十九首》)这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喻象
C.兴象
D.抽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填空题 人类早期的舞蹈往往是()、()、()三者合一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歌;乐;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歌;乐;舞
96、单项选择题 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问答题 简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98、问答题 理解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人是从动物发展起来的,他身上有许多动物的、也就是非理性的东西。恶并不完全来自于外界,人自身就自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量不一定都是美的,他有丑的一方面。
⑵19世纪,20世纪都是人类遭灾遭难的时代。发动战争,人们不能不感到空虚、恐惧和荒唐,就是在这种价值观念转变的情况下,人们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摧毁,而且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
⑶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的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就宁愿追求丑。
99、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自然美说法有误的是()?
A、自然美是一个历史范畴
B、自然是全美的
C、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有高低之分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与人的审美意识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名词解释 优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一。
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
优美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美的形态,给人赏心悦目的愉快之感。
101、名词解释 美学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题与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题与客体的关系和当前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
一方面美学可以集中的研究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有所区别。
102、问答题 理解丑的美学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03、单项选择题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由德国哲学家于()年首次提出。
A.1750
B.1751
C.1752
D.175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4、填空题 在审美文化中,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105、判断题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判断题 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7、单项选择题 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在无意识
B.美在愉快
C.美在距离
D.美在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填空题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和塑造完美人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
109、问答题 为什么要探讨审美欣赏活动的心理特征并不那么容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审美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审美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美感活动的奥秘,值得探讨。但是探讨它并不容易,存在诸多困难,原因主要有3点:
①它隐而不显,人们可以感受到,体会到,但不容易表达出来,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②它轻微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我们方才以为如此如此,但转眼之间,它又已如彼如彼。真令人有所谓“可望而不可即”之叹。
③它的差异性特别大,它有点像地理坐标上的经度和纬度,任何地点都要通过经度和纬度来测定它在地面上的位置,然而,经度和纬度相切的那一点,却是千差万别。审美欣赏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他们相交而构成审美欣赏的事实,也是千差万别。庄周等的做法,倒常常抓住审美欣赏的一些具体特点能够给人以某种启发。但是,他们所采取的是寓言的方式,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明确地描述审美欣赏的心理特征,因此也是不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的。
110、名词解释 美学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题与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题与客体的关系和当前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
一方面美学可以集中的研究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有所区别。
111、单项选择题 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D.性的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2、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
A.美的本制裁理论
B.艺术本质理论
C.美的规律理论
D.美和美感起源的理论
E.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3、名词解释 文化产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化产业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三大类:
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化产业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化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
第二大类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演出业、娱乐业、游戏业、策划业、经纪业等等;
第三大类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广义的文化产业还包括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等。
114、单项选择题 艺术的最高追求是()。
A.创造有我之境
B.创造无我之境
C.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
D.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5、问答题 请结合你的亲身体验,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美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美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通过学习美学理论,我们应该明确,自然美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体验到美感,是因为自然特征中蕴涵着人生哲理和社会生活的某种特质。因此,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2)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3)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116、问答题 天才的艺术家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
①艺术敏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
①艺术敏感(感受力);
②艺术想象力;
③艺术技巧;
④灵感。
117、名词解释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118、判断题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9、单项选择题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
D.生活的辩证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问答题 请论述艺术美与生活丑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活丑是从现实的角度说的,艺术美是从艺术的形象的角度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活丑是从现实的角度说的,艺术美是从艺术的形象的角度说的。生活丑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是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集中表现在:艺术可以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即化丑为美。如:法国雕塑家罗丹在他的著名雕塑《老妓》中把年轻时貌美的巴黎名妓欧米哀尔雕刻成年老色衰的丑陋形象,取得了成功,被评价为“丑得如此精美”。之所以“丑得如此精美”,因为:
1)艺术的美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是美,而在于艺术的独特审美创造。
2)把生活丑创造成艺术美,生活中的丑成为艺术中的美,不是丑变成了美,而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变得更典型了。罗丹把生活丑改造为艺术美,不是直接把丑妇变为美妇,而是把丑妇变得更典型了。
3)生活中的丑不仅常常不以丑的面目出现,而且作乖弄丑,把自己打扮的似乎很美。不知真情的人,常常为丑所惑。艺术把生活如实的写出来,使当事人变成旁观者,旁观者清,自然比较能够辨别美丑了。罗丹运用艺术手段去表现丑,有助于欣赏者明辩美丑,从而反过来产生美的感染力。
4)这表明生活丑与艺术美形成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在本质上不同;另一方面,又互有联系。这就要求艺术家具有三方面的能力:①赋予独特的创造性②揭示丑的本质③产生美的感染力
121、单项选择题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A.1725年
B.1735年
C.1740年
D.1750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问答题 试论康德的崇高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康德继承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把崇高范畴纳入到先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康德继承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把崇高范畴纳入到先验论的体系中进行论述。他把美和崇高都列入审美判断的范畴,认为它们符合审美判断的几个规定。美和崇高在形式上都以快与不快的感情作为判断的宾语,都具有普遍有效性。他认为崇高与优美不同,崇高是通过感性形式在心灵中激发出来的,涉及到理性的观念,而不包含在任何感性形式里,这就更突出了主观对对象的情感反应,对象的形式让人见到了伟大和力量。
2)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是指体积的大,比如大海。力学的崇高主要指能够引起恐怖的对象,在鉴赏过程中从人们内心激起一种不付诸实施的抵抗力量,即敬畏的感觉、望而生畏的感觉,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长江滚滚来”,面对滔滔的长江,赶到了长江力量的巨大,唤起了要去抵抗的意向,但又没有付诸实施,产生一种崇高感。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赞叹黄河力量的巨大,产生要去抵抗的欲望,但又不付诸实施,从而产生崇高感,因为感叹而化解了抵抗的欲望。当人们确信自己处在安全地带时,在精神上就会产生优越感,认为自己在精神上的抵抗力量超越了对象,从而进入审美状态,产生崇高感。
康德对崇高的研究继承了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对谢林、席勒、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人的研究产生影响。
123、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休闲文化重要内容的是()
A、酒文化和茶文化
B、健身
C、文物古董的收藏和玩赏
D、旅游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4、填空题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与()之情,能起“陶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学》;怜悯;恐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学》;怜悯;恐惧
125、单项选择题 关于席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他认为感性冲动就是审美冲动。
B、他认为人都具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C、他提出了游戏冲动的说法。
D、他认为在古希腊时期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是统一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6、名词解释 艺术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它与生活丑不同,而且艺术作品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艺术丑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也指技巧上的失败。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山石以“丑”为美。
127、问答题
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128、判断题 《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典型——杜十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9、判断题 真理具有相对性,依靠人的思维只能达到逻辑的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0、问答题 审美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生的意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在进一步延续自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生的意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在进一步延续自己的生存的同时还创造着和欣赏着,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
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人在立足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立足与人生应当美化
和高尚化的观点,站在生活的外面对生活进行反思和反悔,从而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也就是有意味的生活。
3、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最高价值之一,美的价值的实现,就显现为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不断发挥、提高和丰富。
131、名词解释 美学研究的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132、单项选择题 《格调》的作者是()?
A、巴尔扎克
B、爱德华·傅克斯
C、保罗.福塞尔
D、维特根斯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3、名词解释 美感的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134、单项选择题 “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
A.哥白尼
B.谷鲁斯
C.泰勒
D.弗洛伊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5、问答题 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是怎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知觉与表象在美感的活动中,就是要发挥“完形”的作用,创造充满了生命力的感觉形象。
⑵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选择客观世界。人的知觉是随着对客观世界不同方面的选择,而构成不同的表象的。感受到千姿百态的美,产生无穷无尽的美感。
⑶意向作用。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的意向的。这一意向,虽然与个人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情况的心情。总之,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通过知觉和表象的桥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物质走向精神。然后又实现了两者的有机沟通。
136、问答题 简要说明社会美的主要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社会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事物中的直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社会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事物中的直接体现。
(2)社会美重在内容,突出体现为美与善的统一,与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
(4)社会美同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等相联系。
137、判断题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是形象的间接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8、填空题 -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等几大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
139、问答题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2)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
(3)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4)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
(5)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140、问答题 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2.艺术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2.艺术品是精神产物,而不是物质产品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141、单项选择题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问答题
请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审美特征。
附:《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形态表现现实事物,可以虚构、编造,其至违背常情常理;
(2)感性:指意象可为感官直接感知,体验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无须借助自学理性的反思;
(3)想象性:指借助想象把一股表象拓展、上升为审美意象的特征,这是艺术意象最重要的特征;
(4)情感性:指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情感因素而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43、名词解释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144、名词解释 生命的机械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145、单项选择题 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A.加汉姆
B.丹尼尔
C.马尔库塞
D.麦克卢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6、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7、单项选择题 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8、单项选择题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9、问答题 探讨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考古学方法。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考古学方法。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
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
③对儿童艺术心理学的探究。即通过对儿童艺术心理的研究,推测人类审美发生和艺术的起源。
150、问答题 简答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物质是在层是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物质是在层是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二、形式符号层是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向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如果说物质是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那么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它是艺术品动态结构中一个外在过渡层次。
三、意向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意向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意向世界层。
四、意境超验层是意向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意境超验层次又可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这两种含义又往往混合为一体,上述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151、名词解释 贺拉斯的美育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是,提出了著名的&l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及时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又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152、名词解释 观、品、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
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53、问答题 丑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原始时代。美丑不分,美丑混杂。
②古典时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原始时代。美丑不分,美丑混杂。
②古典时代。美丑分明。
③西方现代主义时代。美丑不分,把丑当做美。有人把古典时代的美称为“美好”,而把西方现代主义时代的美学称为“丑学”。
154、名词解释 “期待视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155、判断题 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一定有对对象道德的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6、问答题 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157、问答题 从主观心意状态探讨美有何积极意义和不良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积极意义:把美归结为愉快或无意识的欲望等人的心意状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积极意义:把美归结为愉快或无意识的欲望等人的心意状态,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不良后果:这一求解路径也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各人都会从个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美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158、问答题 简答意境与意向的区别(关系、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因为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因为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其主要区别在于:
首先,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表达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
其次,意境是印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意象一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又普遍性。
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向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这是意象所不及的。
159、单项选择题 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0、判断题 “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冯友兰说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填空题 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的()性、题材和内容的()性、审美情感的()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间接;广阔;共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间接;广阔;共鸣
162、单项选择题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
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3、判断题 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4、单项选择题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
B、生命
C、唯心
D、意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名词解释 艺术意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并非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并非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自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长的一种总和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另一方面,意象有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166、问答题 艺术的存在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②艺术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②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③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这样一个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
167、问答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
(2)理由:孔子提倡诗教和乐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
(2)理由:孔子提倡诗教和乐教,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使人受到感动,引发伦理情感;“礼”能够使这种伦理情感转化为行为准则,树立人的思想道德准则;“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为一个不仅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而且真正懂得生活意义的、优秀的人人。这一观点充分强调了培养有教养的人,离不开美育。
168、问答题 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和美和东西的差异:
①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和美和东西的差异:
①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如唐诗的美就不同于《红楼梦》的美;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同样的雨,久旱的大雨是美的,而洪涝时的大雨肯定不是美的;
③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如大海与小溪,都有各自独特的美;
④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⑤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美必须超脱于可欲。
美于美的东西的这些差异,正印证了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169、问答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后现代文化的两大特征是“消解”和“复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
(2)理由: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后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
(2)理由: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与过去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消解”和“复制”这两大特征。
170、多项选择题 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问答题 简述喜剧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取得“寓庄=ril}”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第二,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172、名词解释 集体无意识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173、名词解释 实用艺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174、单项选择题 不能用来代指“美感”的概念是()。
A、审美经验
B、审美意象
C、审美意识
D、感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5、名词解释 毕达哥拉斯学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识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着世界的数。
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音乐就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人体的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76、单项选择题 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一致的
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7、填空题 蔡元培提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178、问答题 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哪些主要心理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1)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4)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179、问答题 在美的观念问题上应实行怎样的变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们在探求美的本质问题时,就要打破传统的那些形而上学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们在探求美的本质问题时,就要打破传统的那些形而上学的美的观念,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充分考虑到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多种层次来深究美的形成和创造。
应该牢固树立“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一句话,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180、判断题 形象性是美育的首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1、名词解释 表现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18、19世纪浪漫广义思潮,标榜“自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18、19世纪浪漫广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感情为主。
182、单项选择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D.问题悲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3、判断题 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名词解释 审美心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185、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6、名词解释 模仿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
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广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187、问答题 试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审美发生其实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审美发生其实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得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有了主体和客体之分。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自然界)之间,才逐渐形成了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在内的各种现实关系,审美关系也是主客体价值关系中的一种。
2.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意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转变成的“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对象化”,则是指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因此说 ,审美客体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3.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审美客体;另一方面,实践又创造了对象的主体,主体的五官感觉也相应地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生了关系,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关系中,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
4.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仅是客体的自然属性;审美价值不是主观的产物,但它又并不是与主体无关。审美价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因此,我们说,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客观世界的美,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
188、问答题 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
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1 89、单项选择题 美学研究的问题是()。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0、判断题 社会美往往能够引发人对命运的体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1、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禅宗美学的特点:()
A、人格主义
B、象征主义
C、自然主义
D、理事无碍自由创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2、问答题 喜剧性的本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喜剧性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喜剧性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193、问答题 如何理解悲剧性的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悲剧由痛感到快感。当我们猛然感受到悲剧主人公的悲惨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悲剧由痛感到快感。当我们猛然感受到悲剧主人公的悲惨境遇时,我们的心情很沉痛,一旦把这沉痛的感情升华到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其精神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有了然之悦,有会心之悦。通过关照,可以彻悟人生。
⑵要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就这一大背景上去理解,这样,有限的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便同无限的人生追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⑶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主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194、问答题 试论优美与崇高的联系与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2)崇高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
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第四,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
195、判断题 审美心胸是进入审美活动的前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填空题 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三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197、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8、判断题 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9、问答题 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美和美和东西的差异:
①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美和美和东西的差异:
①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如唐诗的美就不同于《红楼梦》的美;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同样的雨,久旱的大雨是美的,而洪涝时的大雨肯定不是美的;
③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如大海与小溪,都有各自独特的美;
④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⑤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美必须超脱于可欲。
美于美的东西的这些差异,正印证了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200、单项选择题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哲学:美学原理》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