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化传统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化传统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其特点是,既因时因地面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是在每—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苷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足一成不变的.
2、填空题 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地势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高东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高东低
3、单项选择题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
A.礼
B.义
C.理
D.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火药的发明源于古代道士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炼丹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炼丹术
5、单项选择题 在中医诊断方法上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扁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填空题 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和超越意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象思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象思维
7、填空题 清王朝对内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最突出的就是文字狱,它主要发生在()三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康熙、雍正、乾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康熙、雍正、乾隆
8、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各朝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A、重农抑商
B、重商
C、轻农
D、重视工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填空题 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战国末年的孙武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辅而相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势
10、填空题 殷商人崇拜的玄鸟就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燕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燕子
11、单项选择题 周公辅政几年()。
A、4.0
B、5.0
C、6.0
D、7.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填空题 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维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维性
13、填空题 古代帝王陵园中分布于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等石刻有专门的术语,称为“()”,其中的石人称为“翁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像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像生
14、填空题 明代废爵堉著有《乐律全书》,他提出的“()”是对古代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十二平均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十二平均律
15、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本书中提出了华夏正统的说法?()
A、《春秋》
B、《左传》
C、《诗经》
D、《谷梁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
A、民法
B、刑法
C、工商法
D、宪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政事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政事堂
18、单项选择题 李山老师认为儒家是几把手的学问()。
A、一把手
B、二把手
C、三把手
D、四把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填空题 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 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表现在(),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卫祖国不受侵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0、填空题 兽首玛瑙杯是()代的文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
21、多项选择题 以下对“兼爱”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有()。
A.“兼爱”思想主张为天下人谋福利
B.墨家提倡学而优则仕
C.为了实现兼爱,墨家提倡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D.兼爱思想带有小农意识和手工业色彩
E.兼爱思想带有士大夫情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汉民族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艺术,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书法,玺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书法,玺印
23、填空题 吃重阳糕是()的节俗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阳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阳节
24、填空题 汉字的特点有: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属于()文字;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音节-语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音节-语素
25、单项选择题 唐寅、文徵明、()、仇英,以水墨写意见长,被称为“吴派四大家”。
A.黄公望
B.王蒙
C.沈周
D.吴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可以传达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和长期存在。
27、问答题 学习“中国文化概”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①使学习者树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①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②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③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④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28、填空题 ()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高祖刘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高祖刘邦
29、填空题 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朱柏庐;治家格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朱柏庐;治家格言
30、填空题 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制度文化主要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31、多项选择题 以下对“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A.“君子犯义,小人犯刑”,指的是“义”是约束君子而非约束小人的
B.“义”也是封建主仆之间仆人对主人尽心尽力的要求
C.朋友之间、普通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也称为“义”
D.“义”与“法”常常出现悖离
E.“义”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单项选择题 端木赐是谁()。
A、子由
B、子冉
C、子路
D、子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迄今为止最为结实的东西是()。
A、良渚玉
B、翡翠
C、金刚石
D、石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填空题 汉代张骞的西域之行被历史学家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凿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凿孔
35、填空题 孟子和荀子瞧不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管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管仲
36、单项选择题 古代最重的孝服是什么()。
A、侯服
B、甸服
C、斩衰
D、要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是哪个国家的().
A、中国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填空题 华北平原直接与()()()相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
39、单项选择题 子皮力荐谁()。
A、鲍叔牙
B、子产
C、管仲
D、钟子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单项选择题 藏传佛教也称为喇嘛教,“喇嘛”藏语,它的意思是()。
A.大海
B.大
C.上师
D.学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单项选择题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
B.法、术、势
C.兼爱
D.无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真龙天子”最早指的是()。
A.秦始皇
B.刘邦
C.周文王
D.赵匡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填空题 汉语的声调是一种()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构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构词
44、填空题 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学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朱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朱熹
45、填空题 比较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史记》中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货殖列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货殖列传
46、填空题 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藏地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藏地区
47、填空题 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的领袖是()、王世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攀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攀龙
48、单项选择题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什么也不用做
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
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填空题 在传统的五行系统中,与金相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四方神是白虎,五音是(),五常是义,四方是西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商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商音
50、单项选择题 古代被称为“国瓷”的著名瓷器品种是()。
A.青花瓷
B.珐琅瓷
C.五花瓷
D.粉彩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填空题 北宋的运河以汴京为中心,主要以汴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梳凿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52、填空题 中国统一文化的历程开始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
53、单项选择题 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迦叶,中年的名()。
A.韦驮天
B.阿难
C.观世音
D.弥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问答题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55、问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
①北方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
①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②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
③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56、单项选择题 依照《周礼•春宫》规定,天子或诸侯实施征伐行动时举行的军礼是()。
A.大师之礼
B.大封之礼
C.大均之礼
D.大役之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名词解释 “七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古代的一种节日,农历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古代的一种节日,农历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织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
58、填空题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它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质产品、精神产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质产品、精神产品
59、填空题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上层文化中,还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政绩观、勤农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政绩观、勤农观
60、名词解释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以西周的宗教为例,西周的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祀,用以表明天帝是周王室的保护神,周王室与天地有特殊的关系。为了保持天帝特殊的神性,规定除了王室,他人无权祭祀天帝。周代统治者还利用天命迷信和上帝的威力整饬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要求以敬天、保民、保命来约束自己。又如,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主要是用来对付其统治下的人民和奴隶。殷商的奴隶不能祭祀上帝,也无法进行龟卜,他们受到统治者散布的上帝崇拜、天命迷信等说法的愚弄,往往自卑而驯服。
61、填空题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越王勾践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越王勾践剑
62、填空题 人们观察文化现象,在诗歌题材的问题上,得出这样的结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
63、填空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曹上之风,必偃。”《论语》这段话的思维模式属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类比思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类比思维
64、填空题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裴氏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裴氏祠
65、单项选择题 《明夷待访录》是()的政论和史论专著。
A.王守仁
B.王夫之
C.顾炎武
D.黄宗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问答题 试论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公有制度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民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使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富有天道人伦色彩。这种生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有一定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更多地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建立的。这也使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
67、填空题 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青铜大立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青铜大立人
68、问答题 简述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是元杂剧的成功宣告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开始成为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是元杂剧的成功宣告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元杂剧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者两方面都进一步走向了民间。
(2)是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精神。如《窦娥冤》里的窦娥、《西厢记》里的白衣秀士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以及崔家婢女红娘。红娘成了主要人物,闪现出了民主思想的光辉。
(3)是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善判若泾渭,这种体现着多数人意志的价值判断具有民主倾向和进步意义。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和公孙许臼等仁人志士,体现的是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和中国儒家的道德信念。
(4)是元杂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即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69、填空题 在中国古代的四种园林中,出现最早的是()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方,而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南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皇
70、填空题 汉语的特点有:借助于()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而声调又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汉语的词在句子里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虚词和词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虚词和词序
71、填空题 ()时代已经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神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神农
72、问答题 简述魏孝文帝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内迁民族中,以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内迁民族中,以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逐渐拓跋氏开始抛弃自己的习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均田制,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孝文帝的改革,带有浓郁的“南朝化”特征,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最带模仿南朝痕迹的是定族姓,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孝文帝的措施,无疑是积极而开明的,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孝文帝的措施多是不计后果的。迁都洛阳,使北魏政权失去了稳固的部族基础,定族姓也无形中把部族中的不平等表面化、合法化。特别是迁都以后,南迁的鲜卑贵族与留在北方的贵族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异。加之奉行排抑武人的做法,最终导致了部族内部的分化,以致六镇武人的起兵。汉化的趋势~时间出现逆转。
73、单项选择题 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的是()。
A.吊脚楼
B.北方四合院
C.徽派民居
D.苏杭大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填空题 唐代出于科考的需要,由孔颖达等人编成《()》,将汉代以来的经学作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梳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经正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经正义
75、填空题 ()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代
76、填空题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王道之三纲”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77、填空题 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徒
78、单项选择题 儒家对礼节最看重的有几点()。
A、1.0
B、2.0
C、3.0
D、4.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填空题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佛经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80、填空题 喝腊八粥是()的节俗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腊八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腊八节
81、填空题 南朝的重要城市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建康、荆州、益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建康、荆州、益州
82、问答题 简答我国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表现及产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思想,由于它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经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思想,由于它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因而对上、下阶层的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隋唐后,实行科举,寒士崛起,更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在社会各阶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进己的途径。这就造就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奋斗传统,使他们蔑视社会等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放的爱国激情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雍容、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
83、填空题 清朝文学艺术有巨大成就,其杰出代表作品如曹雪芹小说《红楼梦》、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小说《儒林外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吴敬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吴敬梓
84、问答题 简述清代学风变化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2、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
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正、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85、填空题 我国发明的火药用于军事是在()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北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北宋
86、填空题 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孟子;孟子.尽心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孟子;孟子.尽心篇
87、单项选择题 三省六部制是哪个时代开始实行的?()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8、名词解释 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89、单项选择题 哪一个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A、英
B、美
C、法国
D、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填空题 如果说皇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那么中国的“人文始祖母”就应当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嫘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嫘祖
91、单项选择题 被推为“天可汗”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淳
D、李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提高自身修养,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93、单项选择题 以下被推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顺总
D、唐德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名词解释 “四书五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书”指《论语》、《孟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95、问答题 试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
字辈谱:这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
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
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
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
人生仪礼:一个家庭成员的诞生、成年、婚配、寿诞和丧葬五个人生阶段的仪礼活动。
血缘凝聚力: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
地缘凝聚力: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另外,人们还会以传说中的某一共同祖先为祭祀对象,巩固地缘感情,增强本土文化意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甚强,它不依赖于丰厚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精神传承来创造家的文化记忆。中国人认同家庭的共同意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96、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A.造纸术
B.《甘石星经》
C.《氾胜之书》
D.《九章算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单项选择题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提出与下列哪位人物无关?()
A、斯宾塞
B、白哲特
C、索姆奈
D、达尔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填空题 唐代的()、()、()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燕乐;曲子;变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燕乐;曲子;变文
100、填空题 日本的平安二宗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台宗;真言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台宗;真言宗
101、填空题 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贡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贡监
102、填空题 孔颖达等人合编《()》,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经正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经正义
103、名词解释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重要命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关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的重要命题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关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的重要命题有:
①诗言志;
②文以载道;
③乐以教化。
104、单项选择题 “春秋无义战”是谁说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填空题 藏传佛教的最后教派是()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格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格鲁
106、填空题 《童心说》的作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贽
107、单项选择题 仁者最高标准是()。
A、劳而不厌
B、博施暨众
C、欲而不贪
D、威而不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问答题 论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亡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科举制培育和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这是其正面作用。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I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109、多项选择题 “天下第一泉”共有四处,下列各项名列其中的有()。
A.庐山谷帘泉
B.北京玉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中冷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0、名词解释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
111、填空题 元朝设立“儒户”这个社会阶层,是()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耶律楚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耶律楚材
112、填空题 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两大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讲史话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讲史话本
113、名词解释 君主专制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114、单项选择题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5、填空题 《()》是一部总结先秦文献的著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吕氏春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吕氏春秋
116、多项选择题 下列乐器中属于弹弦乐器的有()。
A.琴
B.箜篌
C.琵琶
D.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7、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代,与儒家学说并称为两大显学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问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丈化史的区别是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丁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119、名词解释 《木兰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它歌颂了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它歌颂了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
120、问答题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121、填空题 唐宋时期,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比重增大,所以就出现了新的货币,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僦柜、飞钱、交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僦柜、飞钱、交子
122、填空题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属于花鸟画的有()、《百骏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牛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牛图》
123、填空题 六艺:《诗》、《书》、《礼》、《乐》、《易》、()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春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春秋》
124、填空题 礼的标准与保障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125、单项选择题 迄今发现的铭文最多的古代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大禾鼎
C.大盂鼎
D.毛公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6、填空题 从()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秦始皇;太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秦始皇;太庙
127、填空题 北宋()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陈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陈旸
128、填空题 ()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仁
129、填空题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淮南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淮南子》
130、填空题 纪事本末体史书以()为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历史事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历史事件
131、填空题 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时期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秦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秦汉
132、单项选择题 大蒐节在秋天举行叫什么()。
A、狩
B、猎
C、蒐
D、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3、填空题 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与字的联系,姓与名的联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与字的联系,姓与名的联系
134、填空题 贵族有()重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两
135、问答题 汉字有什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字的特点有:
①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字的特点有:
①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②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一语素文字。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又往往代表一个语素。
③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136、填空题 使人脱离了动物属性具有了文化属性的特征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用语言,制造工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用语言,制造工具
137、问答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r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这四个地区是: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138、问答题 为什么说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
②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黍、稷、麦、稻等多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实行分类栽种。
③殷商时还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时法。
139、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大蒐礼被什么取代?()
A、成文法
B、战争
C、规约
D、刑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0、单项选择题 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
A.宋画的淡远
B.宋诗的浅易
C.宋词的俚俗
D.宋文纡徐委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1、问答题 汉语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语的特点有:
①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语的特点有:
①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
③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142、填空题 元朝统一中国后,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地位最底下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南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南人
143、问答题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证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证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
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
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容结合实现的。
144、填空题 设道始于()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
145、多项选择题 现今世界佛教的三大系统是()。
A.由西域传入中原的大乘佛教
B.由陆路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的大乘佛教
C.由水路传入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的小乘佛教
D.越过印度北部高山传入我国藏区的藏传佛教
E.由水路传入中原的大乘佛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6、填空题 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人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刘禹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刘禹锡
147、填空题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148、名词解释 传统科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149、单项选择题 “东作”一词在中国的意思是()。
A、朝东方走
B、畜牧
C、农耕
D、面向东方耕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0、单项选择题 理学家以()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A.道家思想
B.佛教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1、填空题 府试第一名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府案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府案首
152、多项选择题 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恭敬之心”
D.“是非之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3、填空题 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涮羊肉、广州龙虎斗、天津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狗不理包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狗不理包子
154、填空题 “初唐四杰”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勃
155、单项选择题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
B.道学
C.据学
D.宋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6、名词解释 《易》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易》总结的事物转化(即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一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易》总结的事物转化(即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一是相反而相成;二是“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指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地顺应四时的节律而变化。
157、多项选择题 下列文物中,属于陶器的有()。
A.秦始皇兵马俑
B.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C.击鼓说唱俑
D.人面鱼纹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8、填空题 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三种思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综合创新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综合创新论
159、填空题 周代对女子的教育讲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德言工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德言工容
160、单项选择题 汉高祖、唐太宗等称号是()。
A.谥号
B.年号
C.庙号
D.尊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问答题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举个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例子说,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多是半地穴式的,而在江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结构的居巢。很明显,气候的干湿起决定性作用。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这是因为它们的海洋环境。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之说,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晋商在明代兴起的原因很多,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连陕西,东邻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内丰富的食盐资源,不能不说是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西周分封了许多国家,一开始或许不能完全照顾每个国家在地域上的相对独立,但是随着春秋战国的互相兼并,七国各自的范围,则都是m一定山川条件为依托的。如燕国北据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韩居黄河、伊水、洛水,即所谓三河之地;秦占据雍州,楚以古荆州为£达的基地,齐则始终居青州。列国并立,激发出的是竞争意识,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依据着各自的地利、人和条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以竞强为目标的建设运动。如魏国针对自己的耕地条件“尽地力之教”;秦国大晕开垦土地,发展小农,来实现“驱农归战’’的目标;齐国则以自己的富裕,广招天下的士人,成为文化中心;赵国则进行军事改制,实行所谓的“胡服骑射”。这个时代,不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而是一方的生存经验成就着一方的强大的问题。没有哪一次成功的变革,不是有效利用了本土条件和本地人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发是深广的,极具区域特色的。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它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深深的乡土意识。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灿烂的文化高潮。
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鼐。所以,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162、单项选择题 天命之谓性”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周易》
D、《中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3、填空题 佛家首分“大乘”与“小乘”,历史上流行于中日朝三国的佛教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乘佛 91ExAm.org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乘佛教
164、填空题 中国五岳是()、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岳泰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岳泰山
165、填空题 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安、鸠摩罗什、僧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安、鸠摩罗什、僧肇
166、填空题 德国传教士()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汤若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汤若望
167、多项选择题 王行使王权的形式有()。
A.誓
B.诰
C.命
D.令
E.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8、填空题 方向和颜色迷信,中国自古以南向和东向为尊,以()两色为贵,贬低北和西,轻贱黑和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和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和红
169、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时代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A、万历以后
B、清朝后期
C、明朝末期
D、清前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0、填空题 《汉宫春晓图》是()的作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仇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仇英
171、填空题 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172、多项选择题 秦长城实际上是把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修建的长城连在一起。
A.秦国
B.燕国
C.赵国
D.齐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3、填空题 朴学是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被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质朴之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质朴之学
174、多项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选官制度,主要方法有()。
A.荐举
B.察举
C.军功
D.考试
E.游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5、填空题 宋元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是向西方传播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纸和造纸法;火药;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纸和造纸法;火药;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176、填空题 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考古发掘出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二里头文化遗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二里头文化遗址
177、填空题 从唐朝中期以后,维系唐帝国命运的经济交通线是大运河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济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济渠
178、单项选择题 谁是殷商的始祖()。
A、尧
B、契
C、后稷
D、颛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9、填空题 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潮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
180、填空题 宋代画家文同一生爱竹,画竹,提出了“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见解,其代表作是著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墨竹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墨竹图
181、单项选择题 老子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A、无为
B、虚无
C、道
D、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2、单项选择题 唐代对边疆民族采取的政策时什么?()
A、羁縻政策
B、军事政策
C、文化政策
D、经济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3、单项选择题 中华民族的融合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A、春秋
B、西周
C、东周
D、秦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5、单项选择题 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
A.麒麟
B.龙
C.凤
D.貔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6、填空题 “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谢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谢赫
187、填空题 元代人周达观的《()》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腊风土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腊风土记
188、填空题 中国的哲学内容主要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189、问答题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有那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第二,他还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不仅是他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历史观。第三,对于人君的统治,他主张效法天道,人君的统治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
190、单项选择题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出自哪里?()
A、《礼记•中庸》
B、《礼记•礼器》
C、《士冠礼》
D、《士丧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1、问答题 简述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
(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
(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
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192、填空题 天师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他儿子张衡和孙子()都被尊为天师,称为“三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鲁
193、问答题 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们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或叫“事类”),首先,文字是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们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或叫“事类”),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在产生文字之前,人类已经有了记录思想的需要,并创造了契刻记事、结绳记事等方法。当人类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以后,日常生活中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时,结绳记事等方法已不敷使用,于是有了创造文字的需要,文字也应运而生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又对文字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就促进文字的不断发展。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各民族都会依据本民族的文字特点形成许多文化事象。如汉民 族根据汉字可拆可合的形体特点,造成特有的字谜游戏和姓氏避讳中的缺笔避讳;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这些由文字直接衍生的文化事象,使文字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194、单项选择题 大同观念主要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佛教四大菩萨的有()。
A.观音菩萨
B.弥勒菩萨
C.地藏菩萨
D.文殊菩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填空题 君子的根本标志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仁
197、问答题 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士张同罪异罚。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封建伦理特性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法律逐渐儒家化,礼法结合,古代法律既有明显的残酷性和严苛性,又保留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原则。皇帝为中心的统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权,强调家族内部的身份区别,家国相通,君父相联,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
198、单项选择题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实际上使用的是()。
A.铅活字
B.泥活字
C.木活字
D.锡活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9、问答题 简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200、填空题 “一分为二”之说的提出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朱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朱熹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民族学与文化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民族学与文化学:中国文化概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