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试述固沙种草的要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固沙种草方式在风蚀和流沙移动的地方,应种植防风固沙草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固沙种草方式在风蚀和流沙移动的地方,应种植防风固沙草带;在林带与沙障已基本控制风蚀流沙移动的沙地上,应及时进行大面积人工种草,进一步改善并利用沙地;对地广人稀、固沙种草任务较大的地方,采用飞播种草。
2.固沙草带设计草带方向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草带宽度和间距依地面坡度而定,地面坡度6度~8度时,草带宽度应为6~8cm,间距为30~40cm;地面坡度10~20度时,草带宽度为8~12cm,间距 91Exam.org为20~30cm。
3.固沙种草技术a整地为了减少风蚀,整地方式一般采用带状整地;在有中度以上风蚀和流沙移动的地方,严禁全面耕翻整地;整地时间宜选在春季或秋季,干旱地区可在雨季前进行。B播种和管理播种时不同种子应选用不同播种时期、播种深度和播种量,同时应注意田间管理、收割、种子采收以及适度放牧等管理措施。
2、名词解释 整治线(治导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河道经过整治以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河道经过整治以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
3、填空题 影响风力侵蚀的因素有()、()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力强弱;地表状况;颗粒大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力强弱;地表状况;颗粒大小
4、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三次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地被物)
(2)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3)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5、填空题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是()、()及(),涵蓄水分,固定土壤免受各种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减少;阻拦;吸收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减少;阻拦;吸收地表径流
6、问答题 植物的蓄水保土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拦截降水
(2)调节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拦截降水
(2)调节地表径流
(3)固结土体
(4)改良土壤性状
(5)降低风速,防止灾害
此外,森林还有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调节气温,防止干旱及冻害,净化空气,保护和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
7、名词解释 成林的树种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每一乔木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占全林总胸高断面积的成数表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每一乔木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占全林总胸高断面积的成数表示。或以每一乔木树种的蓄积占全林总蓄积的成数表示。
8、问答题 简述风沙对铁路的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路基风蚀;
2.线路积沙;
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路基风蚀;
2.线路积沙;
3.钢轨、车辆、机车的机械传动部分、沿线通讯设备的磨蚀。
9、单项选择题 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A.选地适树
B.选树适地
C.改地适树
D.ABC全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简述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较稀的密度范围内(立地未被充分利用),密度本身起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较稀的密度范围内(立地未被充分利用),密度本身起主要作用,林分蓄积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密度的竞争效益增强,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达到平衡,蓄积量就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再随密度增大而增大,这个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立地及栽培集约度等非密度因素。
11、问答题 简述沙漠化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表组成物质中细粒含量减少,粗粒含量增加,土壤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表组成物质中细粒含量减少,粗粒含量增加,土壤机械组成粗化,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透水性增加,保肥、保水性减弱。
(2)由于土壤风蚀,使得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肥力下降,而且这种下降程度随沙漠化程度加剧而加剧。
(3)原始地形破碎,利用的难度增加。
(4)植被退化,沙漠化不仅使植被盖度减少,而且使群落组成也发生变化,一般表现在利用价值高的成分减少,旱生盐生成分增加。
(5)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的、生产力较高的土地资源沦为难以利用或无法利用的流沙地,由于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减少,物理性状恶化及植被退化等,使得土地生产力减小,流沙和沙丘的出现,则使土地无法利用,沦为荒地。
(6)生态环境条件恶化,生态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一般随着植被的破坏,风蚀的产生和加剧,使风沙日增,空气尘埃含量增多,气候变干。
12、问答题 设置机械沙障时需要掌握哪些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械沙障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沙障方向、间距、高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械沙障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沙障方向、间距、高度、密度、埋深和材料。在设置沙障前必须合理确定沙障的行间距离、计算单位面积上沙障的长度和所需材料及用工等。沙障的方向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间距则取决于地面坡度、沙障高度和风力强弱,沙障高度要考虑沙粒在近地面的活动情况,沙障密度是设计沙障的孔隙度,一般采用25%~50%的透风孔隙,沙障埋深一般在20cm左右,沙障材料最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13、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林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
14、问答题 人工林的特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工选择的苗木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工选择的苗木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2)林木分布比较均匀,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3)空间结构合理,郁闭后分化比较小;
(4)集约程度高,生长速度快。
15、问答题 简述消减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消减洪峰的作用;
B.水源涵养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消减洪峰的作用;
B.水源涵养作用。
16、填空题 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的不同侵蚀形态,水蚀可进一步分为()、()、()、()和切沟侵蚀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
17、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
(2)按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
(2)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
(3)综合法;
(4)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
18、问答题 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几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改变地形条件;
改良土壤性状;
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改变地形条件;
改良土壤性状;
改善植被状况。
19、问答题 简述淤地坝枢纽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大件:土坝,溢洪道,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大件:土坝,溢洪道,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洪安全处理洪水以排为主,适用较安全。上游淹没损失较少,唯溢洪道工程量大,工程投资维修费高。
适用于:筑坝土料含黏粒量大,施工困难,土方造价高,流域面积大,洪流模数大,以排为主的情况。
两大件:土坝,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洪安全处理洪水是以滞蓄为主,坝高库容大,土坝工程量大,上游淹没损失比较多,但无溢洪道石方工程量小,工程总投资可能小。
适用于:筑坝土料透水性大,土坝施工用水坠法造价低,流域面积小,洪量模数小,以滞蓄为主的情况。
一大件:土坝。
方案特点:处理洪水全拦全蓄,安全性差,仅适用于小型荒沟或微型集水面积且无常流水的狗头防护上。
具体的组成方案选择从:
1.拦泥
2.工程投资
3.施工
4.综合分析
20、问答题 简述混交方法(参加混交的各个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株间混交:
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株间混交:
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多用于乔灌混交类型)。
(2)行间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即乔灌混交或主伴混交类型)。
(3)带状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树种混交。
(4)块状混交:
适宜于种间矛盾大的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5)星状混交:
杉木与檫树混交,杨树与刺槐混交。
(6)植生组混交:
应用不很普遍,多用于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及治沙造林等。
21、填空题 林木何时达到郁闭合理,要从()、()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树种特性;林地条件;育林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树种特性;林地条件;育林目标
22、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承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保持生态与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保持生态与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许的最大限度的生物生存量。
23、问答题 简述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冠幅与直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CW=0.6348+0.2481D
②在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③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还表现在直径分布上密度加大使小径阶林木增大,而大、中径阶林木的数量减少。
24、名词解释 进度安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资金,劳力等情况,安排每年造林面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资金,劳力等情况,安排每年造林面积。
25、名词解释 沙砾化面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土石山区的农地上,由于风化形成的土壤,其土层薄,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土石山区的农地上,由于风化形成的土壤,其土层薄,土壤中所含粗骨物质较多,在分散的地表径流作用下,土壤中的细粒、黏粒及腐殖质被冲走,沙砾等粗骨物质残留在地表,经耕作后又与底土相混合,耕作困难,最终导致弃耕,这种侵蚀过程成为沙砾化面蚀。
26、多项选择题 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A、适地适树
B、防护效能
C、林带的直接经济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填空题 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面蚀;沟蚀;潜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面蚀;沟蚀;潜蚀
28、问答题 修枝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度,增加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度,增加晚材率。)
②增加树干的圆满度③提高林木生长量
④改善林内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⑤有益于森林健康
29、名词解释 水窖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修建与地面以下并具有一定容积的蓄水建筑物。由水源,管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修建与地面以下并具有一定容积的蓄水建筑物。由水源,管道,沉沙,过滤,窖体等部分组成。
30、名词解释 土壤分散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31、名词解释 降水历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2、问答题 简述根系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根型(深根型)、散生型、水平型(浅根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根型(深根型)、散生型、水平型(浅根型)。
33、问答题 简述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坡面形状:
(1)直线形斜率:
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坡面形状:
(1)直线形斜率:
从分水线到斜坡底部坡度基本一致,越往小径流汇合越集中,径流量增加,流速增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侵蚀形式由面蚀到沟蚀。由于侵蚀较轻,且分布比较均匀,应营造以乔木为主的乔灌混交林。
(2)凹形斜坡:
斜坡的上半部临近分水线,坡度较陡,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坡的中下部,流量集中,但由于坡度的减少,径流流速减少,土壤侵蚀现象也随之减轻,常出现泥沙淤积。由于上部较陡,土壤比较干旱,下部凹陷,水分条件较好。因此,上部营造与灌木为主的护坡林,下部凹地进而营造以乔木为主的混交林或果灌为主的混交林。
(3)凸形斜坡:
斜坡在临近分水线附近的地面坡度平缓,随着坡长的增加坡度也相应增大,径流量也迅速增加,土壤侵蚀严重。当坡面径流汇集到斜坡的中下部时,由于坡度更陡,径流流速更大,土壤侵蚀现象更严重,最终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在凸形坡中上部应营造乔灌混交林,灌木比重占60%以上。
(4)阶梯形斜坡:
斜坡是一种复合型斜坡,兼有上述三种斜坡的特点,斜坡随着坡长的增加和坡度的转折水土流失也有变化。在坡面长、坡度陡的地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凸形斜坡转变为凹形斜坡的转折处水土流失最严重。因此,应在凸形斜坡和凹形斜坡的转折处配置灌木混交林。
34、问答题 简述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适地适树,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2)细致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适地适树,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2)细致整地,改善立地条件;
(3)应用抗旱造林方法,采取科学栽植技术;
(4)加强抚育与保护,保证良好生长环境;
(5)营造混交林,提高生态经济功能。
35、问答题 简述进度指标的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度指标包括规划期间新增各项措施的开展(实施)数量、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度指标包括规划期间新增各项措施的开展(实施)数量、保存数量、年均治理进度、累计治理程度等四项。
1.规划期内各项措施的开展数量与保存数量的计算:某项治理措施的保存数量等于某项治理措施的开展数量乘以该项措施的保存率。不同措施在不同地区的保存率不同,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通过实际调查分别确定。
2.年均治理进度的计算:等于规划实施期内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之和与规划实施期的商。
3.累计治理程度的计算:规划期初原有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与规划期内新增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之和与未治理前规划范围内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商。
36、问答题 什么叫水的地球大循环?水文要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的地球大循环:
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水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的地球大循环:
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水从海陆表面蒸发,上升到大气中,成为大气的一部分。水汽随着大气的运动转移并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凝结,因重力作用降落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可被植物拦截吸收,另一部分降水到达地面,形成地面径流,渗入土中的水一部分以表层壤中流和地下水径流形式进入河道,,形成了河川径流。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面蒸发,一部分水响深层浸透,在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排出或成为不同形状的泉水。地面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重要流入大海或蒸发到大气中去。
水文要素:
降水,下渗,蒸发,径流,水位,流量,含沙量,水温,冰凌和水质等。
37、填空题 排导沟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挖填排导沟;三合土排导沟;浆砌块石排导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挖填排导沟;三合土排导沟;浆砌块石排导沟
38、名词解释 社会经济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口、耕地、劳动、交通、经济收入,农林牧生产现状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口、耕地、劳动、交通、经济收入,农林牧生产现状等。
39、问答题 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植技术。苗木的生活力与遗传特性、质量特征、含水量有关系。
苗木体内水分的损失苗木根系数量减少、吸收根减少、暴露于空气中的根系散失水分、茎叶持续蒸腾。苗木生活力丧失的速度与树种、器官、气候条件有关。
针叶树较快,阔叶树较慢;根系较快,地上部分较慢;高温、低湿、强风时较快。
40、问答题 水土保持林是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生物措施,其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枯枝落叶层消灭降雨动能,拦截、过滤、分散径流;
(3)树干对土壤起到机械固持作用;
(4)林冠及地被物对降雨的拦截;
(5)可以保护土壤免受雨滴的机械破坏作用;
(6)土壤具有较高的渗蓄能力;
(7)可以减少土壤结冻深度,延缓融雪,增加地下水贮量;
(8)林分的生物小循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41、问答题 常用的抗旱播种及保苗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顶凌播种
2.抢墒早播
3.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顶凌播种
2.抢墒早播
3.浸种催芽趁雨抢种
4.镇压保墒播种
5.深种
6.坐水添墒播种
7.秸秆造墒播种
8.打垄添墒,保墒播种
9.沟浇渗墒播种
10.水耧播种
11.洞灌抗旱保苗法
42、名词解释 临界坡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坡度增加到一定值,土壤侵蚀量不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反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坡度增加到一定值,土壤侵蚀量不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坡度就叫临界坡度。
43、填空题 农田防护林分为紧密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疏透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疏透结构
44、问答题 简述草原牧场沙化的防治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积极保护现有的天然植被;
2.严格控制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积极保护现有的天然植被;
2.严格控制牲畜头数,制定适宜的载畜量;
3.营造护牧林;
4.改革放牧制度,实行轮封轮牧制。
45、问答题 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原则:
以密度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原则:
以密度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
46、问答题 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促使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促使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形成地表轮廓和直接决定土壤的侵蚀形成的发生和其发展过程。
(1)内营力作用的表现按不同的成因可分为:
1.水平运动
2.垂直运动
3.褶皱运动
4.断裂运动
5.岩浆运动
6.地震
(2)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外营力作用的形式有很多,如流水、地下水、波浪、冰川、风沙等。
47、名词解释 简述混交林树种间关系调节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造林前:在选择主要树种的基础上,确定好混交类型、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造林前:在选择主要树种的基础上,确定好混交类型、方法、比例,预防种间不利作用的发生,以确保较长时间地保持有利作用;
(2)造林时:通过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苗木年龄、株行距等措施,调节种间关系;
(3)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平茬、修枝、抚育间伐,或环剥、去顶、断根、化学药剂抑制等。
48、名词解释 鱼鳞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多挖在石山区陡峭的梁峁坡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多挖在石山区陡峭的梁峁坡面上或是支离破碎的沟坡上。由于这些地区不便于修筑水平沟,因而采取挖坑的办法分散拦截坡面径流。
49、问答题 森林培育的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营造纯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营造纯林。
2.生态公益林:营造混交林。
3.防护林:营造混交林。
4.特种用途林:实验林、种子林—纯林。
5.风景林、国防林、环境保护林—混交林。
50、名词解释 淤地坝坝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小流域为单位,通过科学规划,在沟道中合理布设淤地坝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小流域为单位,通过科学规划,在沟道中合理布设淤地坝的沟道工程,以提高流域整体防御能力,为实现沟道水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合理利用而建立的沟道防治体系。
51、问答题 简述梯田土方量的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亩土方量的计算:
断面面积S=1/2H/2B/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亩土方量的计算:
断面面积S=1/2H/2B/2=HB/8(m^2)
每亩田面长度为:
L=666.7/B(m)
每亩土方量为:
V=SL=HB/8*666.7/B=83.3H(m^3)
52、判断题 开矿、采石、修路、建房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土、尾矿、矿渣等带来的泥沙流失属于人为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填空题 防风固沙基干林带,设在()外围的沙丘前缘与农田绿洲交界处,林带走向应()沙丘流动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田林网;垂直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田林网;垂直于
54、问答题 简述发生横向侵蚀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是河(沟)床纵向侵蚀的影响,由于河(沟)床下切而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是河(沟)床纵向侵蚀的影响,由于河(沟)床下切而使河(沟)床失去稳定。
2.是山洪、泥石流流动时水流弯曲引起横向冲刷所造成的。
55、问答题 结合实际阐述对小流域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设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
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
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①保塬,平整地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③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是“塬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的景象,一般暴雨时水不下塬,泥不出沟。
与单项治理相比,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实践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1)符合水土流失的客观规律,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安排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治理措施相辅相成的群体作用。
(2)能够合理确定农林牧用地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水土资源优势,合理地确定农业生产结构,有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做到水尽其用,土尽其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富裕起来。
(3)便于统一规划,做到上下游、左右岸治理中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效益。有利于解决上下游、左右岸的矛盾,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克服那种顾此失彼,一岸得利一岸受害、上游得利下游受害的弊端,从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4)便于统一领导,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使人力物力财力相对集中,做到协调治理。组织农林牧水等各方面的力量打总体战,集中攻克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发展主导产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更快更好地发展山区潜力大、见效快、产量高、质量优的商品经济。
56、问答题 简述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关键是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尽可能缩短苗木造林后根系恢复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关键是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尽可能缩短苗木造林后根系恢复的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
地上部分处理措施:
截干、去梢、剪除侧枝、除枝叶、喷化学药剂、蒸腾抑制剂等。
地下部分处理措施:
修根、蘸泥浆、浸水、吸水剂、激素蘸根。
57、问答题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有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效益蓄水种植土效益指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效益蓄水种植土效益指标体系,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社会效益指标体系和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四个方面。
58、填空题 影响森林立地的三大因子:()、()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59、问答题 简述固沙造林中乔、灌木品种选择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乔木树种应具有耐瘠薄、干旱、风蚀、沙割、沙埋,生长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乔木树种应具有耐瘠薄、干旱、风蚀、沙割、沙埋,生长快,根系发达,分枝多,寇幅大,繁殖容易,抗病虫害,改良沙地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等优。北方选拔的树种须耐寒,南方选择的树种须耐高温。
60、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B.枯枝落叶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B.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61、问答题 简述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冠截留作用
指降水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冠截留作用
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2)林冠截留量
在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水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
62、问答题 简述护坡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并控制坡面水土流失。也可减轻或防止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达到以林保林的目的。
(2)优点:
薪炭林是一种优质能源,与煤、石油相比,薪炭林几乎不含硫(含量﹤0.1%),薪炭材灰分少,且可做为肥料归还土壤;使用方便,低价安全,热值高于秸杆作物。
(3)造林技术与作业经营技术
①造林地的选择:靠近村庄且交通便利。
②树种选择:耐干旱瘠薄、萌蘖能力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易燃烧、热值高的乔灌木树种。
③薪炭林造林密度:营造薪炭林一般要求密度较高。一是为了提高干技的生物产量,二是薪炭林生长周期短,个体所需营养空间相对较小,只有密植才能充分利用空间。一般造林密度应在400-667株/亩,最大为1000株/亩(如灌木)。要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因树因地制宜的确定密度。
④造林技术:
A整地:鱼鳞坑、反坡梯田和水平沟等。整地季节,提前半年,最好在雨季以前进行整地。
B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
⑤薪炭林作业技术:根据薪炭林的经营目的和树种特性确定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以培养薪炭林兼水土保持的林分可实行矮林作业,以培育用材为主兼顾修枝取薪材的林分可采用乔林作业,以培育薪炭林及农用小径材为主的林分可采用中林作业。
63、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立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某一立地类型上生长不同树种的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立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某一立地类型上生长不同树种的各自的适应程度,因而,可在各立地类型上配置相应的最适的林种、树种,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适地适树和合理经营的目的。
64、填空题 人工林种植点配置: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配置形式有()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状配置;群状配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状配置;群状配置
65、问答题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与评价,水土保持“三区”和类型区分划,防御监督、监测与水资源规划,各业土地利用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单项治理措施涉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劳力、物资和经费计算、进度安排,国民经济评价和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规划方案决策与实施组织管理。
66、名词解释 跃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沙粒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进入气流后,降落到沙面时有相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沙粒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进入气流后,降落到沙面时有相当大的动能,能使其降落点周围的一部分沙粒受到撞击而飞溅起来,造成沙粒的连续跳跃式运动,沙粒的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跃移,跃移运动的沙土颗粒称为跃移质。
67、问答题 简述修枝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度,增加晚材率);
(2)增加树干的圆满度;
(3)提高林木生长量;
(4)改善林内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
(5)有益于森林健康。
68、问答题 简述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等高耕作。
技术要点:
a.适当的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等高耕作。
技术要点:
a.适当的土地平整。当土地有局部低洼时,等高行穿过时会发生急剧的弯曲,造成积水的危险地带,导致等高耕作失败。因此,应提前予适平整。
b.测定等高基线。实施等高耕作前,要先测定基线,根据基线来耕作、作畦和种植。
c.等高畦的犁筑。当设定第一条基线,即犁筑与该线平行的的畦,到坡度改变处,就停止犁筑,再在该处向上或向下与已经犁好的畦的等距离出,测出另一条等高线,并根据此线,再分别向上或下继续筑畦。
d.短行的排列。短行是积水的地带,他的位置会影响等高耕作的失败,所以要小心排列,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短行放在上下两基线的中间。
e.等高畦的配合应用。畦沟的的容水量是有限的,因作业等关系不容易保持整齐的断面。在土层较浅的、波度较大、土壤渗透性不良的土地,仅使用等高耕作法,往往不能达到保土蓄水的目的。所以必须配合山边沟和梯田等方法。
69、问答题 简述林木抚育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
是指在幼林时期对苗木、幼树个体及其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
是指在幼林时期对苗木、幼树个体及其营养器官进行调节和抑制的各种措施。
目的:
保证幼树更好地生长,迅速达到成林要求,增加林分的稳定性。
措施:
修枝、平茬、除萌蘖、间苗、间伐。
70、名词解释 挡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挡土墙。可防止坍塌小规模滑坡及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挡土墙。可防止坍塌小规模滑坡及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滑动,用于防止滑坡的挡墙,又称抗滑挡墙。
71、名词解释 反压填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滑坡体前面的阻滑部分堆土加载,以增加抗滑力,填土可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滑坡体前面的阻滑部分堆土加载,以增加抗滑力,填土可筑成抗滑土堤。主要分层务实,外露坡面应干砌片石或种植草皮。堤内侧要修渗沟,土堤和老土之间修隔渗层。填土时不能堵住原来的地下水出口,要先做好地下水引排工程。
72、名词解释 森林离地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进行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时,一般采用的立地因子主要包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进行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时,一般采用的立地因子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73、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74、名词解释 流域治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了充分发挥土地资料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流域为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了充分发挥土地资料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流域为单位,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因地制宜的布置综合治理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75、问答题 简述沟谷侵蚀制约因素及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降雨因素:大雨时,因为水量比较大,具有较大的能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降雨因素:大雨时,因为水量比较大,具有较大的能量,它冲刷沟谷,并通过溯源侵蚀向源头伸长。
2、地质因素:在基岩出露的地区,冲沟除沿原始凹地生成外,还常沿各种不同的构造线发展,包括节理、断层、岩层层面和不同岩性的接触面等。因此,其延伸方向,排列形式和密度等,往往与地质构造和岩性的特征密切相关。
3、地形因素:在岩性均一和地形相同的坡面上,冲沟的间距大致相似,排列形式主要由坡度决定,一般在>30度的坡地上多作平行排列,而在<30度尤其是<20度的坡地上,由于冲沟之间易于互相兼并,则多为树枝状排列。特别是在坡长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容易形成树枝状的冲沟网。
4、土壤因素:土壤对水分的渗透能力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土壤的透水性越好,越不易发生地表径流,侵蚀强度越小。
5、植被因素:植被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和流量,从而降低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和对泥沙的搬运能力。
76、问答题 简述谷坊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固定与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
②抬高沟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固定与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
②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及滑坡
③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灾害
④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坝阶地,为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
77、判断题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太阳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名词解释 截留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降雨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降雨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79、问答题 简述林冠截留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80、填空题 干砌石护坡主要由:(),(),()三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脚槽;坡面;封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脚槽;坡面;封顶
81、填空题 人为侵蚀指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和经济开发中造成的新的()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资源;土壤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资源;土壤侵蚀
82、问答题 简述林冠截流的水土保持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增加大气湿度;直接消减径流量;改变林下降雨的雨滴动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增加大气湿度;直接消减径流量;改变林下降雨的雨滴动能;相对延长降雨历时。
83、填空题 溅蚀的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破坏土壤结构;片蚀的主要物质来源;堵塞土壤孔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破坏土壤结构;片蚀的主要物质来源;堵塞土壤孔隙
84、名词解释 玔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质就是宽约一米的水平梯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质就是宽约一米的水平梯田。
85、问答题 简述三种林带结构及其适用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带结构可分为疏透型、紧密型、通风型三种结构。疏透型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带结构可分为疏透型、紧密型、通风型三种结构。疏透型适用于重度风蚀区农防护林网;紧密型适用于风口造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以及铁路、公路干线两侧林带;通风型适用于中、轻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和沿海岸线防风林带。
86、问答题 简述化学固沙的作用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地表面,水分迅速渗入到沙层以下,而那些化学胶结物质则滞留于一定厚度的沙层间隙中,将单粒的沙子胶结成一层保护壳,以此来隔开气流与松散沙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防治风蚀的作用。这种作用属于固沙型的,只能将沙地固定就地不动,而对过境风沙流中所携带的沙粒却没有防治效能。
87、问答题 简述草地管理的具体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田间管理播种后和幼苗期间以及二龄以上的草地,需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田间管理播种后和幼苗期间以及二龄以上的草地,需进行的田间管理工作有,松土和补播、中耕除草、草地保墒、灌水和施肥、防治病虫兽害、草地更新。
(2)收割a收割时间,一般应根据不同草类的生长特点和经济目的,分别确定其合适的收割时间,划分收割区,各区分区进行轮收。b留茬高度,衣草类和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草类的留茬高5~6cm,高大型草类留差高10~15cm,稠密低草留茬高3~4cm;第二次刈割留茬高度应比第一次高1~2cm。
(3)种子采收a采收时间采种应在种子蜡熟期和完熟期进行,不得在乳熟期采青。b采后工作种子采回后,要及时脱粒、晒干,含水量应小于13%.同时还应清选、分级和贮藏,严防种子混杂,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4)适度放牧应以不破坏牧草的再生能力为原则,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实行划区轮牧,放牧时间以秋冬季为宜。
88、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是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生物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枯枝落叶层消灭降雨动能,拦截、过滤、分散径流;
(3)树干对土体的支撑;
(4)林冠及地被物对降雨的拦截;
(5)土壤较高的渗蓄能力;
(6)生物小循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89、问答题 简述森林对枯水流量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原因:
增加流域的降水量,减少地面蒸发,增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原因:
增加流域的降水量,减少地面蒸发,增加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使降水有效地进入土壤层,同时通过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和林地土壤的入渗来改变流域内的水分在时空上分布。
90、问答题 简述水库河川防护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湿生和旱生的树草种相结合。
(一)水库防护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生和旱生的树草种相结合。
(一)水库防护林
可以固定库岸,拦截并减少入库泥沙,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削弱波涛的冲击力量,控制浪蚀。其配置包括三部分,即进水道过滤挂淤林、水库沿岸防护林(护岸防护林)、坝体前方低湿地防护林。
(二)河川护岸护滩林
护岸固滩、减少侵蚀。
91、问答题 简述树木根系对土体固持的影响实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改变了抗剪力对剪切力的比值,从而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改变了抗剪力对剪切力的比值,从而起到了防止边坡土体滑动,增强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92、名词解释 免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
其类型包括不耕、条耕、根茬覆盖及其他不翻动表土的耕作措施。
1984年土壤保护局再次修改免耕的定义,将所有耕作措施分为三类:免耕、少耕、常规耕作。
93、问答题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防治对象及任务:
害风及平流霜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防治对象及任务:
害风及平流霜冻。
主要任务是保证农田高产稳产,同时生产各种林产品和美化环境。
94、判断题 土壤侵蚀程度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现状,也是土地利用改良和防治土壤侵蚀的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问答题 简述冲淤平衡的类型及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纵向平衡: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河(沟)段挟沙能力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纵向平衡: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河(沟)段挟沙能力的平衡问题,一般包括不冲不淤平衡和冲淤平衡两种情况。
(2)断面平衡:断面平衡就是床面上水流的作用流速,与床面土质的抗冲能力,以及断面内的横向输沙,都能互相平衡,不致引起断面形状的改变。
(3)平面平衡:平面平衡主要指的是游荡型河流的稳定问题。
96、填空题 土坝的排水设施式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堆石排水体;贴坡斜卧式排水体;平垫式排水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堆石排水体;贴坡斜卧式排水体;平垫式排水体
97、单项选择题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三类措施是:植物措施、工程措施、()。
A、防护措施
B、种草措施
C、耕作措施
D、监测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问答题 简述集水面积计算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求积仪法
2.方格法
3.横断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求积仪法
2.方格法
3.横断面法
4.经验公式法
99、问答题 简述丁坝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改变山洪流向,防止横向侵蚀。
2.缓和山洪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改变山洪流向,防止横向侵蚀。
2.缓和山洪流势,使泥沙沉积并将水流排向对岸,保护下游的护岸工程和堤岸不受水流冲击。
3.调整沟宽,迎托水流防止山洪乱石流和偏流,阻止沟道宽度发展。
100、问答题 简述配置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行状配置:
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品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行状配置:
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品字形。
(2)群状配置:
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群间的距离较大。
特点:群内能很早达到郁闭,有利于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危害,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随着年龄增长,群内幼树间矛盾逐渐突出,株间竞争加剧,分化明显,可间伐利用,一直维持到群间也郁闭成林。
101、问答题 简述绘制规划设计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绘制
(3)ArcGIS制图
102、问答题 简述块状整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适用于坡度大、坡面破碎的地区,整地成本小,抗侵蚀能力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适用于坡度大、坡面破碎的地区,整地成本小,抗侵蚀能力差。排列方向应当与种植行一致,山地沿等高线,平原呈南北向。穴的直径一般为0.5-1.0m。适用于山地、平原各种地形,特别是风蚀严重、迹地伐根较多的地方。
①穴状整地:
穴径40~50cm,深度20cm以上。
②块状整地:
正方、长方形,边长40cm以上,深30cm,外侧筑埂
③鱼鳞坑:
近半月形的坑穴,长径(横向)0.8~1.5短径(纵向)0.6~1.0m,深45~50cm。
适用于:
黄土地区坡面陡、地形支离破碎、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03、名词解释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梁峁顶防护林、梁峁坡防护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沟边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梁峁顶防护林、梁峁坡防护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沟边防护林、沟头防护林、沟坡防护林、沟底防冲林、固沙护滩林、水库防护林、水土保持经济林和护牧林等。
104、问答题 比较梯田和山边沟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边沟
优点:省工经营,降低成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边沟
优点:省工经营,降低成本;
提高土地利用率,比梯田高26%;
交通方便,便于机械化作业。
梯田
缺点:
费工,成本高:在15-20度坡修梯田每公顷420-900工日,约8250-15000元;
土地利用率低:约64.8%。
105、问答题 简述谷坊的位置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口小,肚大,底坡缓。
②沟床基岩外露且完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口小,肚大,底坡缓。
②沟床基岩外露且完整。
③取用建筑材料比较方便。
④在有支流回合的情形下,应在汇合点的下游修建谷坊。
⑤谷坊不应设在天然跌水附近的上下游,但可设在有崩塌危险的山脚下,靠沟床淤积来加固不稳定坡脚。
106、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的作用与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调节地表径流作用、水源涵养作用、减灾作用、固持土壤、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调节地表径流作用、水源涵养作用、减灾作用、固持土壤、防止地表侵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作用。
107、问答题 简述森林下垫面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分的活动层比裸地厚得多;
(2)下垫面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分的活动层比裸地厚得多;
(2)下垫面粗糙度增加;
(3)森林有三个作用面,使辐射和热量交换更为复杂;
(4)林冠上层、林冠层、林下土壤层;
(5)随林分季相、林分结构、生长发育阶段变化。
108、问答题 简述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树种的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营造环保风景林的不同目的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营造环保风景林的不同目的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①厂矿周围:对污染物的抗性强而且能吸收这类污染气体的树种(银杏、柳杉、夹竹桃等能吸收氟,紫穗槐、加拿大杨能吸收致癌物质安息香吡啉,柳杉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很强)。
②城市附近:为了提供旅游休息场所而营造人工林时(建立森林公园及市郊绿化),除了树种的保健性能外,还要考虑美化的要求及游玩和休息活动的需要。桦树、柠檬、新疆圆柏等的叶子能分泌出杀菌的挥发物质,如丁香酚、天竺葵油,柠檬油等具有杀菌作用。
109、填空题 合理的林分结构是()的重要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森林效益最优发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森林效益最优发挥
110、问答题 简述播前的种子处理目的及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的:
为完成发芽作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的:
为完成发芽作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幼苗出土整齐,以及预防动物、病虫危害。
措施:
消毒、拌种、浸种、催芽。
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111、问答题 简述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造林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造林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
(2)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3)密度对干型材质的作用
(4)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5)造林密度对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112、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年()月()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91;6;29;2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91;6;29;20
113、问答题 简述我国流域治理的发展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现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已成为中国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现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已成为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形式。流域治理规划随着我国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而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域综合调查,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流域规划方法,效益评价和决策。
2.发展趋势:今后在流域治理规划的目标上着眼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规划指导思想,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航空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建立流域治理与规划信息系统进行流域综合调查,系统分析、效益评价、设计、监测调控和管理,在具体设计和治理措施的配置布设上,从水土保持科学理论出发,以实现流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的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14、问答题 什么叫水源涵养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森林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的作用称为水源涵养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森林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的作用称为水源涵养作用。
115、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2、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制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的实施办法和有效途径;
4、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5、分析和估算水土保持效益。
116、填空题 水库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措施,除灌溉农田外,还可以(),(),(),()等,改变自然面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防洪;发电;发展养殖业;水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防洪;发电;发展养殖业;水运
117、名词解释 图面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形图、卫星遥感像片、航空摄影像片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形图、卫星遥感像片、航空摄影像片等。
118、名词解释 横向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指河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的侵蚀,如河案崩塌河道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指河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的侵蚀,如河案崩塌河道被冲刷而变宽等现象。
119、问答题 什么叫谷坊?根据谷坊所用的建筑材料的不同有哪些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名防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是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名防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是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建的横向挡拦建筑物,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谷坊所用的建筑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土谷坊;干砌石谷坊;枝梢(梢柴)谷坊;插柳谷坊(柳桩编篱);浆砌石谷坊;竹笼装石谷坊;木料谷坊;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钢料谷坊。
120、多项选择题 水土保持工程类型分为()
A、坡防护工程;
B、山沟治理工程;
C、山洪排导工程;
D、小型蓄水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1、问答题 简述滑坡治理的主要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削坡反压;(2)排除地下水;(3)滑坡体造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削坡反压;(2)排除地下水;(3)滑坡体造林;(4)抗滑桩;(5)抗滑墙;(6)其它,如灌浆。
122、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体系的空间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间配置的三大层次:
林分—小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间配置的三大层次:
林分—小流域—空间。
(1)水平配置
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水平配置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形特征和水土流失特点,以土地合理利用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处理好上、中、下游,坡、沟、川和左、右岸之间的关系。
(2)立体配置
是指合理搭配的乔灌草种在林分分层配置,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123、单项选择题 土壤侵蚀强度()容许流失量的土地不计入土壤侵蚀面积。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4、填空题 根据外营力性质,土壤侵蚀类型可分为()、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等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蚀
125、问答题 简述幼林抚育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从造林后至郁闭以前这一时期所进行抚育管理技术的统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从造林后至郁闭以前这一时期所进行抚育管理技术的统称,包括土壤管理技术和林木抚育技术,以及幼林保护和造林检查验收等。
所要达到的目标为通过幼林抚育可使苗木渡过成活阶段,促进适时郁闭,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126、问答题 简述拦沙坝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拦蓄泥沙(包括块石)以免除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拦蓄泥沙(包括块石)以免除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整治。
2.提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了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径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少了水流的侵蚀能力。
3.淤积物淤埋上游两岸坡脚,由于坡面比高降低,坡长减小,使坡面冲刷作用和岸坡崩塌减弱,最终趋于稳定。
4.拦沙坝在减少泥沙来源和拦蓄泥沙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127、问答题 土坝的渗透分析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渗流出逸点的位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渗流出逸点的位置。
2.确定坝体与坝基的渗流量,以便估计水库的渗漏损失和确定坝体排水设备的尺寸。
3.确定坝坡出逸段和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坡降,以判断该处的渗透稳定性。
4.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由此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供上游坝坡稳定分析之用。
128、问答题 简述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
(2)进行林木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
(3)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4)检查验收新造林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
129、填空题 我国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管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管理
130、名词解释 植物固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通过封育和栽种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通过封育和栽种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
131、判断题 水土保持不等同于土壤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2、问答题 简述人工林种植点配置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造林密度必须以某种配置方式来体现,如造林密度相同配置方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造林密度必须以某种配置方式来体现,如造林密度相同配置方式不同,由于植株的受光、营养空间分配状况不同及植株间的关系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及经济效果。
一般将种植点配置方式分为行状和群状(簇式)两大类。
133、问答题 简述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①密度↗,根系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①密度↗,根系数量↘。
地上部分:随密度↗,树冠↘,枝叶↘,抑制根系的生长;
地下空间:随密度↗,个体间根系争夺地下营养空间激烈。
②密度过大,影响根系发育,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
③一般来说,随密度↗,总根量、各级根量都↘。
(2)密度对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①林分过密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
②林分过稀要视地区条件而论。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只要树木能在和其它植物竞争中站得住脚,即使孤立木也能健康成长。在水分不稳定地区,林分需要有一定的郁闭度才能保证林木在群落中占优势,并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因子影响。在极端干旱地区,旱生树种有首先发育庞大根系的适应性,只有稀林才能正常生存。
134、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地域上,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各业用地,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地域上,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各业用地,确定林业用地和数量。在时间上,根据经济条件和人们的需要,做出合理进度安排。
(2)把水土保持整地工程技术和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安排到山头地块,实行科学造林,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生产力,保证了造林质量。
(3)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增强造林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35、问答题 简述混交林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数量,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由于混交林大多立体利用光能,因此,综合光合产量较高。
(4)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在滞蓄径流、拦截泥沙、抗蚀抗冲方面的作用大于纯林。
(5)可有效地提高林木的抗逆性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系统,食物链较长,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鸟兽栖息和寄生性菌类繁殖,使众多的生物种类相互制约,因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如松栎混交林。
(6)混交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136、问答题 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的配置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考虑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合理的水平配置和布局,达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考虑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合理的水平配置和布局,达到与土地利用等的和理解和,分布均匀有一定的林草覆盖率,各林种见间生态效益互补,形成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功能。
二,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立体配置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具有生物学上的稳定性,达到加强水土保持林体系生态效益和充分发挥其生物群体的生产力,以创造持续、稳定、搞笑的林业生态经济功能。
137、问答题 简述调查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图面资料检查;
②资料检查;
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图面资料检查;
②资料检查;
③调查资料整理。
138、问答题 简述沟头防护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沟头兴建的拦蓄或排除坡面暴雨径流,保护村庄,道路和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沟头兴建的拦蓄或排除坡面暴雨径流,保护村庄,道路和沟头上部土地资源的一种工程措施。
作用:
防止坡面径流由沟头进入沟道或使之有控制进入沟道,从而制止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拦蓄坡面径流泥沙,提供生产和人畜用水。
根据对沟头上部来水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1.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a沟埂式
b围埂蓄水池
2.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a悬臂跌水
b台阶跌水
c陡坡跌水
d竖井跌水
139、填空题 水库对天然来水调节的程度不同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年调节水库;多年调节水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年调节水库;多年调节水库
140、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141、判断题 理论上“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是相等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问答题 简述播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覆土厚度:
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土壤水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覆土厚度:
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土壤水分、树种特性和播种期的早晚来决定。
大粒种子覆土5~7cm,中粒种子2~5cm,小粒种子1~2厘米。一般粒径的2~3倍。
(2)放置方式:
种子的缝合线垂直于地面(核桃、胡桃楸);种子的 91eXAm.org缝合线平行于地面(栎类、板栗)。
(3)种子要放置均匀。
143、问答题 水土保持工程分哪几种类型及作用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山坡防护工程:
作用:用改变小地形的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山坡防护工程:
作用: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和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和防止形成坡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作用。其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水窖,蓄水池等。
(2)山洪排导工程:
作用:在于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冲积锥上的房屋、工矿企业、道路及农田等具有重大意义及社会意义的防护对象。属于山洪排导的有排洪沟,导流堤等。
(3)山沟治理工程:
作用: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其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淤地坝及沟道防岸工程。
(4)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作用: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工程有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
144、问答题 简述抗旱丰产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技术要点:
从坡耕地下边开始,离地边约30c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技术要点:
从坡耕地下边开始,离地边约30cm,沿着等高线开挖宽约30cm的沟,深20~25cm,将挖起的表土暂时堆放在沟的上方;将沟内生土挖出,堆在沟下方,形成第一条土埂;松翻沟边20~25cm深度土壤,将沟边上方暂时堆放的表土填入沟中,同时从沟的上方宽约60cm、深约20cm的原地表取土把沟填满;在60cm宽去掉表土的地表上,将上半部30cm宽位置挖一条深20~25cm的沟,挖出的生土堆在下半部30cm宽的位置,作为第二条埂,并将第二条沟底翻松20~25cm深;再将第二套沟底上方约60cm宽的表土取起约20cm深,填入第二条沟中。按此过程继续操作直到整个坡面都生成土作埂,表土入沟,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40~50cm,保水保肥,有利于作物生长。
145、问答题 简述护岸工程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由于山洪泥石流冲击使山脚遭受冲刷而有山坡崩塌危险的地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由于山洪泥石流冲击使山脚遭受冲刷而有山坡崩塌危险的地方。
2.在有滑坡的山脚下,设置护岸工程兼起挡土墙的作用,以防止滑坡及横向侵蚀。
3.用于保护谷坊,拦砂坝等建筑物D沟道纵坡陡急两岸土质不佳的地段,除修谷坊防止下切外还应修护岸工。
146、问答题 简述树种选择的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生物学特性(指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遗传学特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生物学特性(指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遗传学特性)
(2)生态学特性(指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3)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147、问答题 简述拦砂坝坝高的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坝址处地基及岸坡的地质条件
2.坝址处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坝址处地基及岸坡的地质条件
2.坝址处地形条件
3.拦砂坝的设计目标
4.工程量和工期
5.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6.坝下消能设施
148、问答题 简述梯田的规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耕作区的规划。
2.田块规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耕作区的规划。
2.田块规划。
3.田块的平面形状,应基本顺等高线呈长条形,带状布设。
4.当坡面有浅沟等复杂地形时,田块布设必须注意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不强求一律顺等高线。
5.如果田块的地形有自流灌溉条件,则应在田面纵向保留1/500~1/300的比降,以利行水。
6.田块长度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300~400m一般是150~200m。
7.在耕作区和田块规划中,如有不同镇乡的插花地,必须进行协商和调整,便于施工和耕作。
149、问答题 论述土壤侵蚀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侵蚀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减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侵蚀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减少,造成土地质量逐渐下降,耕地表层有机质和养分减少,土地肥力变差,进而导致单面积产量下降。森林、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后,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削弱,导致气候异常,旱涝风沙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人口增加,人们不断追求增加畜产品,往往不顾草原本身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增加牲畜头数,过度放牧,致使草原超载,加速了土壤侵蚀,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和沙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50、问答题 简述小班区划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班界线要与明显的地物标志(山脊、水系、地类界、道路等)相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班界线要与明显的地物标志(山脊、水系、地类界、道路等)相一致。
①按地类划分:农田、牧场、有林地、疏林地、宜林地;
②有林地、疏林地按树种、林种、郁闭度等划分;
③宜林地按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151、名词解释 附属工程规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路、排灌渠、通讯、防火工程等规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路、排灌渠、通讯、防火工程等规划。
152、问答题 简述林地土壤入渗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地土壤特点:枯枝落叶分解,土壤中的树根、草根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地土壤特点:枯枝落叶分解,土壤中的树根、草根腐烂更新,土壤动物或微生物多。(肥沃橡胶林:500~700万个蚯蚓/ha,贫瘠无林地1~10万个/ha。)
(2)林地土壤入渗的一般规律:初始入渗率和稳渗率都升高,曲线上移;入渗率随时间增加而平缓降低,曲线呈圆滑形;土壤积水前时间明显延长;单位时间内的入渗量提高,对暴雨、大强度降雨的作用明显。
153、填空题 沟头防护工程根据防护工程的作用,将其分为:()和()沟头防护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蓄水式;泄水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蓄水式;泄水式
154、问答题 小型水库库址的选择有哪些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库址选择是水库工程中有关全局的问题,应从经济、安全、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库址选择是水库工程中有关全局的问题,应从经济、安全、合理几方面考虑。根据经验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地形要肚大口小。
(2)有适宜的集水面积。
(3)坝址和库址地质良好,基础稳固,无下陷情况。
(4)库址靠近灌区且比灌区高。
(5)坝址附近要有足够和适用的建筑材料。
(6)坝址附近要有适宜开挖溢洪道的山垭。
(7)水库上游宜草木丰茂,因光秃的山岭易受雨水冲刷,水库容易淤积,影响水库寿命。
除以上各点外,选择库址还要考虑施工、交通运输等条件。
155、问答题 简述蓄水池(涝池,塘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蓄水池定义:
在地面挖坑成以拦蓄地表径流为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蓄水池定义:
在地面挖坑成以拦蓄地表径流为主而修修的,蓄水量在50~1000m^3的蓄水工程。
功能:
1.拦蓄地表径流
2.充分和合理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
3.就近供耕地经济林果灌溉和人畜饮水需要。
4.减轻水土流失。
位置选择:
1.乡村附近,路边,梁峁坡和沟头上部2池址土质应坚实,最好是黏土或黏壤土。
2.应该注意以下1有足够的水源来水量2池底高于被灌溉的农田地面,以便自流灌溉3离沟头的距离为沟深的2~3倍,以防渗水引起坍塌。
156、单项选择题 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A.选地适树
B.选树适地
C.改地适树
D.ABC全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7、名词解释 水的损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截留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截留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坡地径流损失。
158、问答题 说明各种人工种草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直播是种草的主要方法,又分为条播、穴播、撒播、飞播、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直播是种草的主要方法,又分为条播、穴播、撒播、飞播、混播。条播适应地面比较完整、坡度在25度以下的种草地,穴播适应于地面比较破碎、坡度较陡的山坡荒地,以及坝坡、堤坡、田坎等部位,或播种植株较大的草类时采用,撒播在退化草场进行人工改良时采用,飞播适用于地广人稀、种草面积较大的地区,混播适用于建立长期草地或放牧地时采用。
(2)移栽主要用于草地补植,一般在定苗时分株移栽,有条件的可先覆膜育苗,然后移栽。
(3)埋植用于有些草类需采取地上茎或地下茎埋压繁殖,如芦苇、芭茅、象草、小冠花等。
(4)插条用于某些草类的繁殖,如葛藤、小冠花等。
159、问答题 简述林冠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冠是否可以起到消能的作用,决定于林冠的特性与高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冠是否可以起到消能的作用,决定于林冠的特性与高度;
(2)在林冠 截留未饱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能作用;
(3)一般在高强度降雨时可以起到消能作用,在低强度降雨时作用有限;
(4)当林冠高度达到8-9m以上时,V→Vk;
(5)水土保持林配置:复层结构,垂直郁闭度、降低林分高度,保护枯枝落叶层。
160、问答题 简述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5、水土保持法律性措施。
161、问答题 简述人类加剧土壤侵蚀的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破坏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工业交通及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破坏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工业交通及其基本建设工程的影响。
162、问答题 简述立地因子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线路调查
(2)典型样地
(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线路调查
(2)典型样地
(3)立地因子调查
163、问答题 如何做到适地适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根据地面水分状况选择
a干旱、半干旱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根据地面水分状况选择
a干旱、半干旱地区选种根系发达、抗寒耐旱的旱生草类。
b一般地区选种对水分要求中等、草质较好的中生草类。
c水域岸边、沟底等低湿地选种耐水渍、抗冲力强的湿生草类。
d水面、浅滩地选种能在静水中生长繁殖的水生草类。
e风沙区选种固沙能力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沙埋、耐高温干旱的草种。
(2)根据地面温度状况选择低温地区选择喜温草类,其特点是耐寒怕热,高温则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高温地区选种喜温热草类,其特点是在高温下能生长繁茂,低温下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3)根据土壤酸碱度选择在ph值为6.5以下的酸性土壤上,选种耐酸草类,在ph值为7.5以上的碱性土壤上,选种耐碱草类,在ph值为6.5~7.5之间的中性土壤上,选种中性草类。
164、问答题 简述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枝叶量:多>少。湿润程度:干>湿。
(2)林分特征
树种:针叶>灌木>软阔>硬阔。郁闭度、林龄。
(3)雨量、雨的性质
雨量与截留量:正相关关系、非直线性。(当林冠截留量IC<C林冠贮水量时)林冠贮水量C:一次降雨中林冠所能容纳的最大降水量。降雨性质与截留量:雨强越大,降雨越集中,截留量越小;雨强越小,历时越长,有利于林冠充分吸水和吸水后蒸发,截留量越大。另外,由于“附加截留”的存在,林冠的总截留量有可能超过林冠的饱和截留量的那个极限值。
附加截留指的是对于历时长的降水在这个阶段中枝叶体还将水继续蒸发到大气中去,它由湿而变干,这样一来又增加了截留雨水的潜力,这种因蒸发而增加的截留称为“附加截留”。
(4)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和林冠截留
在雨前林冠愈干燥,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愈大;反之,与前次降水相隔的时间愈短,则林冠含有较多的未来得及蒸发的前次截留量,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就小了。
165、问答题 简述拦砂坝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拦蓄泥沙调节沟道内水砂,以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拦蓄泥沙调节沟道内水砂,以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
2.提高坝址处得侵蚀基准,减缓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小水流的侵蚀能力。
3.因沟道流水侵蚀作用而引起的沟岸滑坡,其剪出口往往位于坡脚附近,拦砂坝的淤积物掩埋了滑体剪出口,对滑坡运动产生阻力,促进使滑坡稳定,减小泥石流的冲刷及冲击力,防止溯源侵蚀,抑制泥石流发育规模。
166、名词解释 下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下渗是指水分通过土壤表面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运动现象及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下渗是指水分通过土壤表面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运动现象及过程。
167、问答题 简述坝的稳定与应力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座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破坏,有以下几种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座拦砂坝在外力作用下遭破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坝基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水平推力,因而发生滑动破坏。
2.在水平推力和坝下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坝体绕下游坝址的倾覆破坏。
3.坝体强度不足以抵抗相应的应力,发生拉裂或压碎。
168、名词解释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山区沟道内及荒溪冲积扇上,为防止山洪及泥石流冲刷与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山区沟道内及荒溪冲积扇上,为防止山洪及泥石流冲刷与淤积灾害而修筑的沟道治理工程及排导工程等建筑物。
169、填空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70、名词解释 投资与效益估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种苗费、运输费、投劳费等估算投资费用。同时估算经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种苗费、运输费、投劳费等估算投资费用。同时估算经济和生态效益。
171、名词解释 透绘外业调绘底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图面资料检查无误,则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重新编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图面资料检查无误,则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重新编小班号,小班外业调查时的编号也要相应的变动,试图面编号与调查卡片编号一致。然后以乡或小流域为单位进行透图。
172、多项选择题 水力侵蚀类型区的五个二级类型区是()和西南土石山区。
A、西北黄土高原区
B、东北黑土区
C、北方土石山区
D、南方红壤丘陵区
E、长江上中游地区
F、黄河中游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3、问答题 简述坡面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地多残存次生林或草灌等植物,采用封山育林以达恢复水源涵养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地多残存次生林或草灌等植物,采用封山育林以达恢复水源涵养林并形成稳定林分的目的。因为此类坡面虽水土流失严重,但保留着质量较好的立地和乔灌草植物等优越条件,只要采用的封山育林措施合理,再加人为的合理干预,可较快地达到恢复森林之效果。
174、问答题 简述排水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减免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坡体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减免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坡体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能提高现有条件下坡体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允许坡度增加而不降低坡体稳定性。
包括:
1.排除地表水工程
a防渗工程。
b水沟工程。
2.排除地下水工程
a明沟和暗沟。
b渗沟。
c排水孔。
d泄水隧洞。
e截水墙。
1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拦截病害斜坡以外的地表水,二是防止病害斜坡内的地表水大量渗入,并尽快汇集排走。
2的作用:排除和截断渗透水。
175、问答题 简述风沙区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气候干旱、雨量稀少;
(2)植被覆盖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气候干旱、雨量稀少;
(2)植被覆盖度低、风沙活动频繁;
(3)风沙危害严重。
176、名词解释 现有林经营规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有林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划分林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有林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划分林分经营类型;针对不同经营类型进行经营措施规划设计。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177、名词解释 集水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干旱地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为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服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干旱地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为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服务的一种技术措施。
178、问答题 简述适地适树的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一般标准(客观标准)
用材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一般标准(客观标准)
用材林:
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衡力);
防护林:
防护效益能充分发挥出来。
(2)数量化标准:
①立地指数;
②平均材积生长量;
③立地期望值:相当于一定的使用期内立地的价值。
用以评价经济效益水平。
179、填空题 水流可分为()和()两种基本流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层流;紊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层流;紊流
180、问答题 简述森林对土壤水文性质改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次再分配。
先后产生入渗、填洼、贮存、径流以及蒸发、蒸腾等水文过程。这些过程在流域的水文循环中对贮存量和输出量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通过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再分配之后,一部分水分将进入土壤中被贮存,被林木及植物吸收蒸腾或通过地面直接蒸发掉;或者作为土内径流流走或渗入到地下浅水层中;而另外一部分将作为直接径流从地表流走,参与流域的汇流过程形成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量。
降雨第三次再分配的效果不仅是影响坡面径流和流域出口流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蚀强度的重要因素。
181、名词解释 自然条件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降雨、气温、光照、地形地貌、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降雨、气温、光照、地形地貌、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植被、水土流失、人为活动。
182、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的技术深度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程序:
1.进行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程序:
1.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调查分析规划设计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2.规划设计区域系统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规划设计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及其水土流失特征。
3.水土保持区划和类型区划分。在水土保持战略规划或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发展等规划中,要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监督区和预防保护区。在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范围内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若干不同的类型区,各区分别提出不同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防治措施布局。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资源评价,考虑人口发展情况与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商品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研究确农村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作为部署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
5.进行防治措施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利用土地上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对有轻度以上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荒地、沟壑和风沙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并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对坡度在15°以上的林地、草地等流失轻微但有流失潜在危险的区域,采取“预防为主”的保护措施。在发展战略规划中,对大片林区、草原和大规模开矿、修路等开发建设项目地区,应分别列为重点防护区和重点监督区,加强预防保护工作,防治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对有一定植被郁闭度的疏林地、幼林地、荒草地等,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但达不到水土保持要求的地类,应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
6.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规划区面源污染、江河水质、生态环境等环境现状,预测、评估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和减免对策,得出规划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7.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投入指标、进度指标、效益指标三方面。三项指标互相关联,根据投入确定进度,根据进度确定效益。
8.整理规划设计成果。写出规划设计报告,同时完成必要的附表和附图。
183、名词解释 常态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自然条件下,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所发生的侵蚀过程。常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自然条件下,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所发生的侵蚀过程。常态侵蚀即流水侵蚀。戴维斯在论述地貌发育理想模式侵蚀轮回时,专门把流水侵蚀称为常态侵蚀,而把冰川、风、海水等等侵蚀称为非常态侵蚀。
184、名词解释 山坡截流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防止局部冲刷,充分利用降雨径流二修筑的采流、导流的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防止局部冲刷,充分利用降雨径流二修筑的采流、导流的沟渠。
185、问答题 简述调查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林生长情况,是探索适地适树的主要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调查方法有:
(1)单因子对比法:就是在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调查方法有:
(1)单因子对比法:就是在其他因子相同而只有一个立地因子不同的情况下,对比调查相同树种人工林生长效应的方法。
(2)立地类型对比法:采用分类型(或等级)对比调查人工林生长效应的方法。
(3)运用多变量的分析方法:应用大量样地调查,然后进行多变量分析的方法。此法既可了解各因子对林木生长的作用程度和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可配制各因子综合作用于林木生长的数学模型,用于立地评价和生长预测,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
186、填空题 造林树种组成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林时的树种组成;成林的树种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林时的树种组成;成林的树种组成
187、填空题 造林前在选择主要树种的基础上,确定好()、()、比例,预防种间不利作用的发生,以确保较长时间地保持有利作用;造林时通过控制造林时间、()、()、株行距等措施,调节种间关系;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平茬、修枝、抚育间伐,或环剥、去顶、断根、化学药剂抑制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混交类型;方法;造林方法;苗木年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混交类型;方法;造林方法;苗木年龄
188、问答题 简述影响土壤入渗的自然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含水量:前期含水量小,土壤干燥,吸水能力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含水量:前期含水量小,土壤干燥,吸水能力强,初始入渗率大。
(2)土壤理化性质:孔隙度、结构、质地、团粒结构、表面结皮等;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可溶性的遇水后被溶解,有利于入渗,如遇水发生凝结作用时,则入渗率减小。)
(3)降雨特性:降雨强度、历时、降雨过程分布等。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减小
(4)流域地形:同一地面的土壤入渗速率随坡度、坡向、坡位等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稳渗率越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189、名词解释 土壤抗蚀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愈粘重,胶结物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愈粘重,胶结物愈多,抗蚀性愈强;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抗蚀性强。
190、问答题 简述拦砂坝的坝址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质条件坝址附近无大的断裂通过,坝址处无滑坡崩塌,岸坡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质条件坝址附近无大的断裂通过,坝址处无滑坡崩塌,岸坡稳定性好,沟床有出露或基岩埋深较浅,坝基为硬性基岩密实的老沉积物。
2.地形条件:坝址处沟谷狭窄,坝上游沟谷开阔,沟床纵坡较缓,建坝后能形成较大的拦淤库容。
3.建筑材料坝址附近有充足的或比较充足的石料,砂等当地建筑材料。
4.施工条件坝址离公路较近,从公路到坝址的施工便道易修筑,附近有布设施工场地的地形,有可供施工的水源。
191、问答题 简述树种的混交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混交类型:
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混交类型:
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
(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乔木混交类型)
特点:可充分利用地力,同时获得多种木材,并发挥其他有益效能。种间矛盾出现的时间和激烈程度随树种特性、生长特点等而不同。应选良好的立地条件,同时选定适宜的混交方法,预防种间激烈矛盾的发生。
(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伴混交类型)
特点:林分的生产率较高,防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林相多为复层林。
(3)主要树种+灌木树种(乔灌混交类型)
这种树种搭配组合,树种种间关系缓和林分稳定。
(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的混交(综合性混交类型)
兼有上述3种混交类型的特点,一般可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不管哪种混交类型都要求主、伴树种之间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有合理搭配,种间有利关系多、斗争不突出或较易调节。
192、问答题 治滩造田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造田
4.堵叉造田
5.箍洞造田
193、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数据质量衡量准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准确性: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正确性: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准确性: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正确性:无遗漏无重复正确表示各类属性的编码
完整性:具有同一准确度和精度的数据在类型上和
特定空间范围内完整的程度;
一致性:同一或同类现象表达的一致程度;
现势性:数据反映客观现象目前状况的程度。
194、问答题 简述树木根系对土体固持的实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改变了抗剪力对剪切力的比值,从而起到了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改变了抗剪力对剪切力的比值,从而起到了防止边坡土体滑动,增强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195、问答题 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植技术。苗木的生活力与遗传特性、质量特征、含水量有关系。
苗木体内水分的损失苗木根系数量减少、吸收根减少、暴露于空气中的根系散失水分、茎叶持续蒸腾。苗木生活力丧失的速度与树种、器官、气候条件有关。
针叶树较快,阔叶树较慢;根系较快,地上部分较慢;高温、低湿、强风时较快。
196、名词解释 鳞片状面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非农耕地的坡面上,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或放牧,使植被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非农耕地的坡面上,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或放牧,使植被情况恶化,植被种类减少,生长不良,覆盖度趋于稀疏,以至使得有植被覆盖处和无植被覆盖处受径流冲刷的情形不同,形成了鱼鳞状的侵蚀形态。
197、名词解释 经营措施规划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幼林抚育、间伐抚育等方法、强度、次数、间隔期等技术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幼林抚育、间伐抚育等方法、强度、次数、间隔期等技术措施。
198、名词解释 复合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侵蚀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侵蚀类型。
199、填空题 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水土保持林对这些要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进行()、(),最终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从而改变水文过程,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改变;调控;分配比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改变;调控;分配比例
200、问答题 谷坊的类型,如何计算谷坊水平间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谷坊的类型:
按建筑材料分:
土谷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谷坊的类型:
按建筑材料分:
土谷坊、石谷坊、植物谷坊;按使用年限:永久性谷坊、临时性谷坊;按透水性质分:透水性谷坊、不透水性谷坊;
计算:
谷坊间距与谷坊高度及淤积泥沙表面的临界不冲坡度有关,根据谷坊高度H,沟底天然坡度I,以及谷坊坝后於土表面稳定坡度I0。按下式计算:L=H/(I-I0)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林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林学:水土保持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