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极限水油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值叫水油比,参数符号为WOR,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值叫水油比,参数符号为WOR,单位为无因次量。
水油比=日产水量(吨)/日产水量(吨)
当水油比达到49时,称为极限水油比。这意味着油田失去实际开采价值。
2、问答题 根据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对其进行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可分为油田气、气田气、凝析气、水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可分为油田气、气田气、凝析气、水溶气、煤层气及固态气水合物。
(一)油田气是指与石油共存的天然气。其主要含甲烷,此外还有较多的重烃气。
(二)气田气是不与油藏伴生的单一天然气聚集中的气体。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其含量高达95%以上,重烃气含量及少。
(三)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
(四)水溶气溶解与水中的储量很大,但含气率低。
(五)煤层气是指煤层中的游离气合吸附气。
(六)固态气水合物多分布在气温较低的极地和冰冻地带。
3、名词解释 石油主要元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C)、氢(H)、硫(S)、氮(N)、氧(O)。微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C)、氢(H)、硫(S)、氮(N)、氧(O)。微量元素:如Fe、Mg、V、Ni等30多种。化合物组成:烃类化合物(C、H)、非烃类化合物(C、H、S、N、O)
4、问答题 简述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形成的沉积背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油气藏和透镜体油气藏两类。其形成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亦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
沉积过程中,因沉积环境或动力条件的改变,岩性在横向上会发生相变。当砂岩层向一个方向上变薄,直至上下层面相交于一点即尖灭在泥岩中,形成岩性尖灭圈闭,若向两边尖灭则形成透镜体圈闭。在成岩和后生作用期间,因次生作用改造亦可形成岩性圈闭。
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体岩性圈闭四周均为非渗透性岩层,无溢出点,圈闭的大小受非渗透性围岩所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
碳酸盐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型岩性油气藏的储集体也可以是碳酸盐岩—鲕粒、粒屑生物灰岩等。
河道砂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之一。
三角洲分流河道砂透镜体岩性油气藏: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有时沿岸带多种砂岩体类型互相叠置连片组成复合砂岩体,形成规模较大的复合砂体岩性油藏。
沿岸带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沿岸带附近常是透镜型砂岩体圈闭和油气藏富集地带。其中沿岸堡坝常大致平行岸线展布,有时不同层位的堡坝砂岩体及油气藏带的位置随岸线的迁移而改变其位置。
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油气仍成层状分布,圈闭的闭合面积由通过溢出点的储集层构造等高线和岩性尖灭线所圈定,两者在平面上必须闭合才能形成圈闭。
碳酸岩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储层为碳酸盐岩的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在数量上并不太多,但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胡果顿-潘汉德气田。
5、问答题 简述油气运移的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据目前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据目前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
(1)渗滤: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它是由于压力差的存在所引起的
(2)扩散: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称为扩散。它是由于浓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6、名词解释 储集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集体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称为念念单元。
7、名词解释 胶体矿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胶体溶液在凝聚后所形成的胶凝体矿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胶体溶液在凝聚后所形成的胶凝体矿物。
8、名词解释 接触胶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主要分布于颗粒彼此接触之处的胶结方式。
9、问答题 母岩风化的主要类型和产物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母岩风化的方式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主要的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母岩风化的方式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主要的产物有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
10、名词解释 开发层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一些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为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上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一些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为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上下又被不渗透层分割,而适宜于一套井网开发的一套油层。
11、名词解释 同质异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构造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构造上、形态上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12、问答题 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与粪粒、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与粪粒、生物颗粒等。
13、名词解释 标准剖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够代表某地区地层的一般特征的剖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够代表某地区地层的一般特征的剖面。
14、问答题 岩浆岩中的重要矿物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浆岩中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浆岩中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等。
15、名词解释 生油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
16、名词解释 微幅度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储层(油层)本身的的微细起伏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储层(油层)本身的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处的局部小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都很小。
17、问答题 什么叫水淹厚度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见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的百分数,叫水淹厚度系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见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的百分数,叫水淹厚度系数,它表示油层在纵向上水淹的程度。水淹厚度的大小反映驱油状况的好坏,同时反映层内矛盾的大小。
水淹厚度系数=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
18、问答题 海相组有哪些相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
19、问答题 油气藏形成所需的良好的保存条件都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①地壳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不大
②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没有影响
③水动力冲刷也没有破坏油气藏的存在。
20、问答题 油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包括宏观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包括宏观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砂体形态、分布、砂体类型
(3)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岩石孔隙结构、孔喉的配置、渗透率、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
21、问答题 碎屑岩的油层对比单元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型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油层、多旋回是我国陆相碎屑岩油气层的固有特征,根据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油层、多旋回是我国陆相碎屑岩油气层的固有特征,根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对比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四级、油层单元级次越小,油层特性一致性越高,垂向连通性真好。
1)单油层:又称小层或单层,是含油层系中的最小单元。单油层的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具一定的百度和分布范围,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连通面积。
2)砂岩组:又称砂层组、复油层,是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岩组内的油层其岩性特征基本一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3):油层组:油层组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盖,底层,且分布于同一岩相段之内,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底界。
4)含油层系:是若干油层组的组合。同一含油层系的油层,其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且一致性。
22、名词解释 裂缝性背斜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背斜圈闭中,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性或溶孔(溶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背斜圈闭中,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性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
23、问答题 反映暴露环境的构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泥裂、雨痕、鸟眼构造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泥裂、雨痕、鸟眼构造等
24、问答题 什么叫套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套管压力简称套压。它表示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油和气在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套管压力简称套压。它表示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油和气在井口的剩余压力,又叫压缩气俸压力。参数符号为Pof,单位为兆帕。在油井脱气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套压的高低也表示油井能量的大小。
25、名词解释 生物层序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门类的化石,而相同时代地层中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门类的化石,而相同时代地层中有门类相同的化石。
26、问答题 简述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方法、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
⑵对比方法: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等高程”对比法;
⑶对比步骤(程序):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连接对比线(或点—线—面)。
27、问答题 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有何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大致包含三个方面,在地表及其近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大致包含三个方面,在地表及其近地表属于变温层,其温度受地理位置、季节、昼夜变化的影响;变温层下为恒温层,其温度不受昼夜与季节变化的影响;恒温层下为增温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在大约70km以上,地温梯度大一些,往下地温梯度变小。
28、问答题 什么叫综合生产气油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综合生产气油比(GOR)是指每采1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综合生产气油比(GOR)是指每采1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油田产气量与月产油量之比值。单位为立方米/吨。
生产气油比=月产气量(米3)/月产油量(顿)
式中,月产气量中不包含气井的产气量。
29、问答题 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态分析的方法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态分析的方法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
30、问答题 简述圈闭、油气藏类型划分的依据及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件、遮挡条件,烃类相态等方面的差别很大。为了便于研究和指导油气田勘探,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各国石油地质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油气藏分类的方案。有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Н.О.布罗德以储层形态为依据的分类;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М.Ф.米尔钦科提出的以圈闭成因为主、以油气藏形态为辅的分类;美国石油地质学家A.I.莱复生根据圈闭成因提出的分类等等。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上百种分类方案。
油气藏的分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科学性:充分反映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成条件、各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工作,比较简便实用。
本书的分为五大类: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
31、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32、名词解释 生油岩(烃源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曾经生成并排除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油气的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曾经生成并排除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油气的岩石。
33、问答题 请简答地球外圈层构造的划分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地表为界可分为外圈和内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地表为界可分为外圈和内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公里以上,没有明显的上界。
水圈是地球的表层的水体,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
生物圈是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34、问答题 碎屑湖泊相有哪些亚相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湖成三角洲、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湖成三角洲、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
35、问答题 什么叫局部舌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层内部在平面上存在非均质性,平面上各部分渗透率差别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层内部在平面上存在非均质性,平面上各部分渗透率差别大,造成注入水的水线推进速度不一致,沿高渗透带水推进快,这种现象叫局部舌进。
36、问答题 怎样识别剪裂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剪裂缝在地层中呈对出现,其中一组比另一组发育,两组相互交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剪裂缝在地层中呈对出现,其中一组比另一组发育,两组相互交叉,交角近于90度。通常具有封闭的裂口,裂缝面平直光滑,延伸较远,方向稳定。裂缝面上常见岩块运动的痕迹,如擦痕滑动的沟槽等。
37、名词解释 鲕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具核心和同心层及放射性包壳结构的球状颗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具核心和同心层及放射性包壳结构的球状颗粒。
38、问答题 “坳陷”的概念指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拗陷的概念从现代构造看它是复向斜或地堑;从古构造角度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拗陷的概念从现代构造看它是复向斜或地堑;从古构造角度看,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故沉积厚度最大;第三层意思它是沉积中心。
39、问答题 油藏动态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点分析的内容是:
(1)对注采平衡和能量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点分析的内容是:
(1)对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
(2)对注水效果的评价分析。
(3)对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
(4)对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的分析。
(5)对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对油藏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找出影响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40、问答题 浅海陆棚相的一般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位于波基面以下,大陆坡内缘以上,水深约200米;宽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位于波基面以下,大陆坡内缘以上,水深约200米;宽缓,坡度小于4度;水动力条件随深度发生变化,潮汐作用影响极弱;生物大量繁殖,尤以底栖生物较多,但随深度加深而减少,以致藻类生物绝迹。浅海陆棚相的生物繁盛,有机质丰富,且适合大量有机质堆积,埋藏,并有利于储集岩的发育,为油气的生成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1、名词解释 油层静止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投入生产后关闭油井,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以后测得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投入生产后关闭油井,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以后测得的井底压力。
42、名词解释 生产压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
43、问答题 简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二次运移是紧接着初次运移之后开始的。油气初次运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二次运移是紧接着初次运移之后开始的。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成岩过程的中期,即主要生油期。那么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应当是主要生油期之后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期。因为构造运动能使地层发生区域性倾斜、褶皱或断裂,为油气在储集层中上浮,并沿着上倾方向运移创造了地质条件。
44、名词解释 门限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
45、问答题 什么叫油藏剖面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上从某一方向的切面上反映构造形态油层发育状况的剖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上从某一方向的切面上反映构造形态油层发育状况的剖面图,叫构造剖面图,它是油田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重要图件之一。
46、名词解释 刺穿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刺穿油气藏。
47、问答题 简述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对油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对油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根据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和生排烃史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一)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
盆地沉降史分析实际上考虑到了盆地演化史、油气生成及排烃史、圈闭发育史,以此来分析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1.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发育史
通过回剥法来恢复埋藏史,由此也可以恢复构造演化史。这种方法也叫古厚度恢复方法。这主要考虑正常压实原理、古地层剥蚀恢复、地层欠压实现象。
2.构造发育史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与油气初次运移同时或早于油气初次运移的圈闭是有利的,特别是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圈闭最有利。一般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上限是圈闭形成时间(最晚),下限为油气初次运移时间(最早),且前者可早于或同时于后者。
(二)根据生油岩主要排烃时间确定
二、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由于地壳上所有油藏多少都含有天然气,且很多油藏都被气饱和或接近饱和,油藏的饱和压力与油藏的地层压力相等。与饱和压力(静水柱压力)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即为该油藏的形成时代。
三、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四、油藏地球化学方法
48、问答题 地下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温梯度或地温级度除受地下热源影响之外,还有如下因素: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温梯度或地温级度除受地下热源影响之外,还有如下因素:
(1)岩石导热率不同:岩性不同,导热率不同,影响了地温梯度的变化;
(2)地下水的循环:地下水是一种良好的载热体,在其循环过程中,把地层向斜深部的热量带到背斜顶部,将大大影响该地区地温梯度的变化;
(3)局部构造的影响:地温异常的存在与岩面隆起或背斜构造有关。此外,还有火成岩侵入,放射性元素蜕变等因素。
49、名词解释 岩浆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岩浆的形成、活动、冷凝、成岩的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岩浆的形成、活动、冷凝、成岩的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50、问答题 油田开发为什么要进行调整改造挖潜?怎样调整挖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对油层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造挖潜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对油层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造挖潜的过程。油田投入开发后,地下油水运动情况每天都在变化,油田开发部署和措施决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调整地下三大矛盾,调整注采平衡,调整地面流程。要开发中低渗透油层潜力、高渗透油层内部潜力和注水效果差的地区的潜力,使每个油层韵角角落落的储量都动用起来。挖潜也要通过压裂、酸化、堵水等工艺技来改造油层。在调整改造挖潜中,始终要把注好水放在第一位,只有充分发挥注水效果,保持油层有较高的压力水平,才能实现高产稳定。
51、名词解释 石油的凝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52、问答题 为什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常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不仅与盆地坳陷中的生油凹陷相毗邻,而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不仅与盆地坳陷中的生油凹陷相毗邻,而且更重要的是与生油凹陷同时形成并一起持续发育的.因此,它也接受了与凹陷相同时期的沉积,仅岩性和厚度等方面有所区别而已.即凹陷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而二级构造带则具备有利的储油条件,包括油、气区域运移指向上的古构造,加之储集层发育等等.因此,它常常形成高丰度的油、气聚集带.
53、问答题 矿物的解理程度是如何划分的?它与断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的解理程度可分为四级:
(1)、极完全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的解理程度可分为四级:
(1)、极完全解理: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大而平坦,极光滑。
(2)、完全解理:破裂成规则小块,解理面不大但平滑。
(3)、中等解理:解理面平滑程度略差。
(4)、不完全解理:矿物碎块上以断口为主,偶见解理面。
解理和断口是互为消长的关系,解理越完全,断口就越不易出现。
54、问答题 何谓油层有效厚度?简述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的主要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油层有效厚度--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油层有效厚度--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储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厚度)。
⑵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包括孔隙率、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3个参数的下限。
①测试法--利用单层试油成果确定油层渗透率下限;
②含油产状法--划分岩心含油级别--试油确定岩性和含油产状的出油下限
--统计有效层物性下限;
③泥浆侵入法--当渗透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泥浆水不能侵入,
测出的含水饱和度SW是原始含水饱和度。
55、问答题 试从大地构造观点来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聚集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以背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以背离板块活动和拉张构造为主,由于地幔上隆,地壳变薄而沉降,也可以是由于盆地形成以前,高温热流使地壳隆起,后来随着高温岩石圈热力衰减而发生沉降。
根据裂陷阶段可分大陆内裂谷盆地、陆间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根据所处的位置有孤后(间)裂谷盆地、夭折谷和坳拉槽。
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压性盆地:多沿陆缘岩浆弧或造山带一侧分布,应力场以挤压作用为主,盆地的形成与聚散型板块活动有关。
压缩构造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弧—沟系:深海沟、火山弧(B型);褶皱冲断带、缝合带、消减带杂岩体(A型)。弧前地区:火山岛弧靠海沟一侧的地区。弧后地区:火山岛弧以后的地区。
与B型俯冲有关的盆地类型有:海沟、弧前盆地,与A型俯冲有关的盆地类型有: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缝间盆地)。
走滑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拉分盆地:转换断层:由侧向滑移(沿走向滑移断层),转换成沿倾向滑移(沿正断层或逆断层);或沿断层的水平剪切运动可以突然停止,转换成横越中央海岭的张性运动。拉分盆地的成因与转换断层和走滑移断层有关。由于强烈走滑运动使地壳弯曲,常伴有一定倾向滑动分量,在走滑断层一侧为沉降中心。可分走滑—拉分盆地:张扭性;走滑—挠曲盆地:压扭性。
56、问答题 简述油气储量的基本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探明储量
2.控制储量
3.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探明储量
2.控制储量
3.预测储量
4.远景资原量
57、问答题 什么叫比采液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液量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液量叫比采液指数。参数符号为JLS,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米,它表示每米有效厚度产液
能力的大小。
58、名词解释 油气运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壳中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位置移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壳中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位置移动。
59、问答题 简答波状层理的特点及代表的环境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特点是细层呈波状起伏、相互平行,且与总的层面平行。代表水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特点是细层呈波状起伏、相互平行,且与总的层面平行。代表水浅、动荡环境的沉积,常见于粉砂岩和细砂岩中。
60、问答题 试述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条件不同、沉积方式差异:如侧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条件不同、沉积方式差异:如侧积、垂积、前积等
⑵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①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改善作用、破坏作用);
②粘土矿物的产状、含量等对油层物性的影响;
③不同成岩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⑶构造作用的影响(对母岩性质、地热梯度、断层和裂缝等影响)。
61、名词解释 排替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
62、问答题 何谓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指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储层的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
63、问答题 简答相分析的基本思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沉积岩特征→推断沉积过程→确定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沉积岩特征→推断沉积过程→确定沉积环境(沉积相)。
64、名词解释 脉状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有利于砂质沉积和保存的情况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有利于砂质沉积和保存的情况下,因波峰处泥质缺乏或较薄,形成被砂质包围泥质的层理现象。
65、问答题 简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主要作用及其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覆盖区和海、湖地区广泛采用的勘探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覆盖区和海、湖地区广泛采用的勘探方法。
分为地球物理勘探法和地球物理测井法
66、名词解释 压力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压力波在空间能够扰动的范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压力波在空间能够扰动的范围。
67、问答题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苏林根据HCO3-、SO42-、Cl-和Ca2+、N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苏林根据HCO3-、SO42-、Cl-和Ca2+、Na+、Mg2+6种阴、阳离子的相对含量,以Na/Cl、(Na-Cl)/SO4和(Cl-Na)/Mg这三个成因系数,把天然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大陆水中的硫酸钠型(Na2SO4)、重碳酸钠型(NaHCO3),海水中的氯化镁型(MgCl2),深层水中的氯化钙型(CaCl2)。
苏林认为,在油田剖面上部以重碳酸钠型为主,随着埋深增加,过渡为氯化镁型,最后成为氯化钙型。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次之,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68、问答题 什么叫平面矛盾?如何表示矛盾大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一,连通性不同,使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一,连通性不同,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不同,注水后使水线在平面上推进快慢不一样,造成压力、含水、和产量不同,构成了同一层各井之间的差异叫平面矛盾。扫油面积系数表示平面矛盾的大小。
69、问答题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主要有颗粒、泥、胶结物、晶粒及生物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主要有颗粒、泥、胶结物、晶粒及生物格架五种。
70、问答题 地下构造图的绘制常用哪些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71、问答题 试区别基底式胶结和孔隙式胶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基底式胶结中胶结物的含量较多,而孔隙式胶结中胶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基底式胶结中胶结物的含量较多,而孔隙式胶结中胶结物的含量较少。
(2)基底式胶结中碎屑颗粒孤立地分布于胶结物之中,彼此不相接触,呈游离状;孔隙式胶结中碎屑颗粒呈支架状接触
(3)基底式胶结中胶结物与碎屑颗粒是同时沉积或后来沉积的;孔隙式胶结中胶结物是次生的。
(4)基底式胶结的碎屑岩一般储集性质较差;孔隙式胶结一般储集性质较好
72、问答题 简述声波时差曲线的应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判断岩性
(2)区分油气水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判断岩性
(2)区分油气水层
(3)划分裂缝性渗透层。
73、问答题 为什么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形成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地质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角洲(包括冲积扇、水下扇、深海扇)体系含有丰富的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角洲(包括冲积扇、水下扇、深海扇)体系含有丰富的油气,因为它具备了形成油气藏的各种有利条件。
油源条件:三角洲所处的河口位置,使其具有大量有机质和形成还原或弱还原环境,具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具油气转化条件;三角洲较高的沉积速率,常形成欠压实,有利于烃类早熟排烃,具排烃条件。因此,三角洲体系能形成巨大体系的母岩。
储集条件:三角洲区砂体类型多,有三角洲的分流河道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等,因处于双向水流的长期作用和水进、水退作用交替发生,分布多种储集物性良好的储集砂体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如互层式、指状交叉式、断层式等复式生储盖组合。
圈闭条件:三角洲区砂、页岩频繁交替,且常有巨厚的超压页岩,同生断层,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如地层超覆、岩性尖灭、底辟构造、盐丘构造、滚动背斜等;这些圈闭大多在沉积过程中形成,形成时间较早,有利捕集油气。
盖层条件:三角洲区沼泽沉积、分支间湾、前三角洲泥均为良好盖层。
74、问答题 简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重力、磁力、电法和地震等勘探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重力、磁力、电法和地震等勘探方法。
75、问答题 孔隙性与渗透性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都受岩石孔隙结构控制。对碎屑岩而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都受岩石孔隙结构控制。对碎屑岩而言,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储层孔径大、喉道粗、孔隙形状简单者渗透率高。
76、名词解释 原生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沉积岩有成因联系的构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沉积岩有成因联系的构造。
77、问答题 石英砂岩类特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英砂岩常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若为铁质胶结者呈褐色,海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英砂岩常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若为铁质胶结者呈褐色,海绿石胶结则呈绿色等。主要碎屑成分为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岩屑的含量分别小于25%,所含重矿物为稳定的锆英石、电气石、金红石等;胶结物多为硅质、钙质、铁质胶结,也有海绿石胶结,而泥质胶结的少见。一般分选性好,圆度也好,往往经过了长期的风化,长距离搬运后沉积而成。多形成于浅海、浅湖地区,常具交错层理及波痕等构造。
78、名词解释 水动力油气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79、问答题 某油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000米,生产时在800米处测的压力为8.36兆帕,900米处测的压力为9.18兆帕,求压力梯度和油层中部流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1-H2)
=(9.18-8.36)/(900-800)
=0.0082(兆帕/米)
油层中部流压(PwF.:
Pwf=9.18+(1000-900)×0.0082
=10.O(兆帕),
80、问答题 试述研究地层温度的意义及影响温度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研究意义:地温是有机质向油气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最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研究意义:地温是有机质向油气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最有效的因素;利用地温场的局部正异常可以寻找油气田;地热是一种宝贵的热能资源。
⑵影响温度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大地构造性质是决定区域地温场基本背景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②基底起伏--隆起区具高地温梯度特征,坳陷(凹陷)具低地温特征;
③岩浆活动--活动时期、规模大小等;
④岩性--岩石的导热能力;
⑤构造条件--断层、盖层褶皱;
⑥烃类聚集(油气分布);
⑦地下水活动。
81、问答题 简述地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是通过钻井所获取的地下岩芯、岩屑等实际资料和实验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是通过钻井所获取的地下岩芯、岩屑等实际资料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等其它方法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沉积、地层、构造和油、气藏形成条件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工作。
82、名词解释 初次运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烃源岩中生成的分散状态的油气向烃源岩外排出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烃源岩中生成的分散状态的油气向烃源岩外排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排烃。
83、问答题 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据主峰碳位置及形态,分3种基本类型:
①主峰小于C15,且主峰区较窄;
②主峰大于C25,且主峰区较宽;
③主峰在C15-C25之间,且主峰区较宽。
应用:与成油母型、成油环境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能反映三者的情况。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的成因和油源对比研究。
能反映成油环境: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有机质(菌藻类)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含量多。
能反映有机质演化程度: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质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正烷烃碳数偏高。
能反映成油母型: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
84、问答题 什么叫注采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注采比(IPR)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注采比(IPR)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
注采比=注入水 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产出水体积]
注采比分月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累积注采比(CIPR),用累积注水量、累积采油量、累积产水量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85、问答题 什么叫静压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每米(或每100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每米(或每100米)液柱所产生的压力叫静压梯度。其计算方法与流压梯度计算方法相同。
86、问答题 由断层的封闭作用而形成的油气藏可分为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
(2)由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
(2)由弯曲断层与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
(3)由交叉断层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
(4)由两条弯曲断层相交组成的油气藏
(5)由断层与倾斜地层岩性尖灭组成的油气藏
87、问答题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驱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把一种能使残余油流动的表面活性剂段塞注入到油层中,将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把一种能使残余油流动的表面活性剂段塞注入到油层中,将残余油驱替出来的过程就叫表面活性剂驱油。通常所说的洗涤剂驱、磺酸盐驱、微乳液驱、乳状液驱、胶束驱都属于表面活性剂驱油。
88、名词解释 微体古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古生物中,将那些个体微小,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研究的古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古生物中,将那些个体微小,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研究的古生物或其某一部分器官。
89、问答题 试述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
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
90、名词解释 异常地层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91、问答题 含油气盆地内划分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地层的层序、厚度及变化规律;基底的时代、结构、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地层的层序、厚度及变化规律;基底的时代、结构、岩性、起伏 及断裂情况;基底以上的沉积地层的构造形态,形成时期、分布规律;区域构造发展史;构造变动的成因类型。
92、名词解释 旋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使偏光面发生一定角度旋转的特性。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使偏光面发生一定角度旋转的特性。
93、问答题 试叙述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下九个方面: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①储层的构造形态、倾角、断层分布及其封闭性、裂缝的发育程度;
②储集层的岩性、岩石结构、几何形态、连续性、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的空间变化,即储层各项属性的非均质性;
③隔(夹)层的岩性、厚度及空间变化;
④储层内油、气、水的分布及相互关系;
⑤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油田内的变化;
⑥油气藏的压力、温度场;
⑦水体大小、天然驱动方式及能量;
⑧石油储量;
⑨与钻井、开采、集输工艺有关的其它地质问题;
94、问答题 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沉积有机质来源提供最多的生化组成是:类脂化合物、蛋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沉积有机质来源提供最多的生化组成是: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
类脂物质的特征是抗腐力较强,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保存起来,其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最接近于石油烃,是生成油气的主要原始物质。
95、问答题 你怎样理解沉积相概念?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相是沉积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相是沉积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相”与环境密切相关。一定的沉积环境具一定的沉积特征,即形成一定的沉积相组合。反之一种特定的沉积相组合,又是在特定的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它“标记”了特定的沉积环境。例如: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因频繁改道分叉、迁移、冲刷,故在剖面中反映出冲刷面频繁出现。故它“印”有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环境“标记”。
96、问答题 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分成哪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已开发探明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已开发探明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
③基本探明储量
97、问答题 什么叫采水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水量叫采水指数,参数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水量叫采水指数,参数符号为JW,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它表示油井产水能力的大小。
计算方法:
采水指数=日产水量/生产压差
98、问答题 动态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态分析所需基本资料有三类:
(1)油田地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态分析所需基本资料有三类:
(1)油田地质资料:包括如下六项:
①油田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分层岩相图、油藏剖面图、连通图等。
②油层物理性质,即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原始地层压力、
油层温度、地层倾角、泥质含量等等。
③油、气、水流体性质,即密度、粘度、含蜡、含硫、凝固点;天然气组分;地层水矿化度、氯离子含量;高压物性资料。
④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
⑤油层有效厚度。
⑥有关油层连通性和非均质性的资料。
(2)油水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油气水产量、压力、井口及井下温度、动液面、含水、气油比、注水量、吸水剖面、出油剖面、含砂量等。这些资料要整理、加工,编绘成图、表、曲线。
(3)工程情况:包括钻井、固井、井身结构,井筒状况、地面流程等。
99、问答题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可分为几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初期压实阶段:沉积物的孔隙度为80~30%,埋藏深度小于1500米,油气生成量很少。
第二阶段,即中期压实阶段:沉积物的孔隙度降至30~10%,埋藏深度超过1500米,沉积物中有机质已经成熟,并有大量油气生成。
第三阶段,即后期成岩重结晶阶段:沉积物已经完全固结成岩,孔隙度极小,埋藏深度超过3000米,由于有机质已成熟过度,生油量很少。
100、问答题 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温度
化学动力学定律的一级反应方程: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温度
化学动力学定律的一级反应方程:
阿氏方程求得速度常数k:
2、时间
一级反应方程积分:
阿氏方程取对数:
上式代入下式整理得:
反应时间的对数与反应温度成反比,表明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互补。
从以上化学定律的原理可以得出:
①有机质在反应过程中,温度起决定作用,时间有补偿作用。
②时间的补偿是有限的,温度所产生的热量应超过活化能E。
③细菌活动
④催化作用
⑤压力大阻碍有机质转化,但影响不大。
101、问答题 在野外如何判断断层的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观察断层擦痕和断层角砾岩,有柱状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观察断层擦痕和断层角砾岩,有柱状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岩层露头突然中断,或者沿走向不同岩性的岩层突然接触,造成构造上不连续,产状突变;有地层的重复或缺失;地形上有断层崖、谷、湖、泉等
102、问答题 简述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几种,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缝合线。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是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
103、问答题 试述碎屑岩胶结类型可划分为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划分为下列四种:
(一)基底式胶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划分为下列四种:
(一)基底式胶结
胶结物含量较多,这种胶结物是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或后来沉积的。这种形式胶结的碎屑岩一般储集性质较差。
(二)孔隙式胶结
胶结物含量较少,多为次生的,分布不均,多充填于较大孔隙中。一般储集性质较好。
(三)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含量很少。这种胶结类型一般储集性质最佳。
(四)杂乱式胶结
胶结物含量最多,常为泥质,尤其重要的是还有基质。此种胶结类型的碎屑岩储集性质较差。
104、问答题 盆地中三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级构造也叫局部构造。它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的背斜、向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级构造也叫局部构造。它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的背斜、向斜和鼻状构造等等。其中背斜和鼻状构造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构造。
105、问答题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
106、问答题 写出作图法进行井斜校正的基本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首先设井口位置;B求斜井段水平投影值;C作地层走向线;D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首先设井口位置;B求斜井段水平投影值;C作地层走向线;D求斜井段垂直投影值;E求斜井段在剖面上的投影。
107、问答题 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大地构造条件
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大地构造条件
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长期处于还原环境,并提供足够的热能供有机质热解需要,地壳必须有一个长期持续下沉,以及沉积物得到相应补偿的构造环境。只有盆地的下降速度与沉积速度大致相当时有机质才有可能大量堆积和保存,才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这种大地构造环境主要分布在:板块的边缘活动带,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2.岩相古地理条件
在海相环境中,主要有浅海区,三角洲区,滨海区,深海区,大陆架,海湾及澙湖。其中浅海区及三角洲区是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古地理区域。
大陆环境中,主要有深水、半深水湖泊,浅水湖泊和沼泽地区。其中深水、半深水湖泊是陆相生油岩发育区域。
108、名词解释 定向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预定的目的层段和井下目标(靶位)的井。
109、问答题 简述生油层的岩性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沉积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沉积岩中细粒的,如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均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泥质生油岩;另一类是碳酸盐岩生油岩
2.作为生油岩的颜色以褐、灰褐、深灰、黑色等暗色为好,灰、灰绿色次之
3.生油层中富含生物化石或有机质
110、问答题 什么叫单层突进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油层油井内渗透率最高的油层的渗透率与全井厚度权衡平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油层油井内渗透率最高的油层的渗透率与全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的比值,叫单层突进系数。它反映层间矛盾的大小。
单层突进系数=油井中单层最高渗透率/油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
111、名词解释 重力异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与标准重力值不符合时,称为重力异常;比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与标准重力值不符合时,称为重力异常;比标准重力值大的称正异常,比标准值小的称负异常。
112、问答题 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的远景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二次运移的方向,遵循沿着阻力最小的途径,由高势区向低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二次运移的方向,遵循沿着阻力最小的途径,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这一基本规律,位于生油凹陷内部的隆起区及生油凹陷四周的隆起区和斜坡区,特别是其中的长期继承性隆起区,往往是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在沉积盆地中,生油区一般位于凹陷的最深处,与之相邻的斜坡和隆起是二次运移的主要指向。有利含油远景区:隆起带的高点、断层两侧、不整合面上下、大型储集体系分布区。
113、问答题 单层突进对油田开发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小层渗透率差别很大,注入水往往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小层渗透率差别很大,注入水往往沿高渗层推进速度最快,这种现象叫单层突进。
单层突进以后,油井过早见水,影响中、低渗透层发挥作用,使油井过早水淹,降低油田采收率。解决单层突进的措施是分层开采。
114、名词解释 递变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层内没有细纹,且由底至顶颗粒逐渐变化的层理现象(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层内没有细纹,且由底至顶颗粒逐渐变化的层理现象(可以是由粗变细,也可是由细变粗)。
115、名词解释 测井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116、问答题 什么叫老井产油量自然递减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自然递减率计算公式:
Dt自=A*T-(B-C-D./A*T*10%或Dt自=[1-(B-C-D./A*T]*100%
式中:
Dt自——自然递减率(%);
D——老井当年l~n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计算年递减时,用老井年措施增产量。
其他符号的解释同综合递减率,老井是指去年12月末已投产的油井,新井是指当年投产的油井。
117、问答题 简述钻井液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钻井液即泥浆,是水与粘土的混合液,其作用有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钻井液即泥浆,是水与粘土的混合液,其作用有三:
(1)通过不断循环钻井液,将岩屑携带到地面保持井底清洁;
(2)钻头的高速旋转 与岩石摩擦生热,通过钻井液循环冷却钻头延长钻头寿命;
(3)井筒内钻井液液柱支撑了井壁,压住了高压油、气、水层,保证钻井施工顺利进行。
118、名词解释 自生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中自生矿物所具有的颜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中自生矿物所具有的颜色。
119、问答题 试述引起油气藏破化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起油气藏破化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剥蚀作用、水动力冲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起油气藏破化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剥蚀作用、水动力冲刷、氧化作用和扩散作用。
(一)剥蚀作用:地壳的构造运动可使地壳相对抬升,将已经形成的地下油气藏上升到地表遭受剥蚀而被破坏。
(二)水动力冲刷: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使背斜油气藏的一翼相对抬升,导致闭合高度减小,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致使水动力冲刷破坏了原来的油气藏。
(三)氧化作用: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使地下油气或与地下水接触,或沿断裂上升到地表,都会因氧化作用而分别形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高分子含氧化合物导致油气藏的破化。
(四)扩散作用:天然气通过盖层扩散也能造成散失。
120、问答题 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岩作用、热力和生化作用、渗析作用、剥蚀作用与测压面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岩作用、热力和生化作用、渗析作用、剥蚀作用与测压面的影响、构造作用、流体密度差异
121、问答题 利用油井采油曲线能分析什么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曲线的应用:
①进行油井动态分析:选择合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曲线的应用:
①进行油井动态分析:选择合理工作制度。
②了解油井生产能力,编制油井配产计划。
③判断油井存在问题,检查措施效果。
④分析注水效果,研究注采调整。
122、问答题 什么叫流度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度比的符号M,单位是无因次量。分为如下两种流度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度比的符号M,单位是无因次量。分为如下两种流度比:
(1)油水流度比:
油水流度比=油的流度/水的流度
(2)水油流度比:
水油流度比水的流度/油的流度
123、名词解释 成岩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种松散的沉积物,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使沉积物逐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种松散的沉积物,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使沉积物逐渐形成坚硬的岩石。
124、问答题 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成烃是个连续过程,分四个阶段:
A、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成烃是个连续过程,分四个阶段:
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成岩作用阶段。在深度0~1500米,T<60℃、低压条件,以细菌活动为主,原始生物有机质通过水解、微生物酶作用变成可溶生物单体有机质。
B、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度>1500-200m,温度:60℃~180℃,粘土矿物作为催化剂,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加大,加快了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速度,降低有机质成熟的温度。
热催化作用结果:长链烃类裂解成小分子烃,烯烃含量相对减少,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量相对增多。
C、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在H:>3500~4000m,T:180℃~250℃。大量C—C链断裂及环烷烃的开环和破裂,液态烃急剧减少,C25以上趋于零,C1~C8的轻烃将迅速增加。
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在H>6000~7000m,T>250℃。石油潜力枯竭,残余的少量烷基链,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热力学上的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的结构进一步缩聚形成富碳的残余物质——碳沥青或石墨。
对不同的沉积盆地而言,由于其沉降历史、地温历史及原始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可能只进入了前二或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深度和温度界限也可能略有差别。此外,由于源岩有机显微组成的非均质性,不同显微组成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别,决定了有机质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生烃界线,不同演化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烃机制。
125、名词解释 小层平面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单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及其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变化的图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单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及其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变化的图件。
126、问答题 试叙述多油层砂岩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油层数少,厚度小,产能会低些;但层数多,厚度大,层间矛盾也会大些。因此,必需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作到两者兼顾。
②同一开发层系内的油层性质应相近,主要要求油层的渗透率相近,原油粘度相近,油层的压力和分布状况不能相差太大。
③两个开发层系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隔层,保证注水开发条件下,各层系间严格地分开,防止不同层系之间发生水串,一个开发层系应是一个水动力系统。如果两个开发层系之间串通,必然相互影响其开发效果。关于隔层的厚度界线,应以保证不水串为原则。
④同一开发层系内单油层应相对集中,开采层段不宜过长和分散,以利于井下工艺措施的顺利进行。
总之,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应全面考虑,不能太粗,也不宜过细。如果开发初期划分过粗,开采中往往矛盾较多,在开发中后期再来调整也很复杂。当然划得过细,钻得井很多,单井产量低,增加了油田初期的投资,地面地下管理也有困难。一个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27、问答题 矿物的解理一般分为几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的解理一般分为五级,即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的解理一般分为五级,即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
128、问答题 什么是水驱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驱指数是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驱指数是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它表示每采出1吨油与地下存水量的比例关系。指数越大,需要的注水量越大。
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
129、问答题 长石砂岩类特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长石砂岩类常为肉红色、灰白色等。长石含量占碎屑总量的25%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长石砂岩类常为肉红色、灰白色等。长石含量占碎屑总量的25%以上,主要以钾长石为主。胶结物一般为泥质和钙质,也见有铁质。分选性和圆度变化大,多形成于富含长石母岩的风化产物,经较短距离的搬运,较快速沉积而成。多形成于大陆沉积盆地或河流中。
130、名词解释 孔隙成因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孔隙大小分类: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孔隙大小分类: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
131、问答题 什么叫层内矛盾?如何表示矛盾大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条带,低渗透层中有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由于地下水、油的粘度、表面张力、岩石表面性质的差异等形成了层内矛盾。层内水驱油效率表示层内矛盾的大小。
132、名词解释 叠层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碳酸盐岩中由暗色的富藻纹层和浅色的贫藻纹层交替叠置而成的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碳酸盐岩中由暗色的富藻纹层和浅色的贫藻纹层交替叠置而成的沉积构造,其形态特征取决于形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
133、问答题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类。
(1)酸盐岩的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可划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前一种是受岩石结构构造控制的,而后一种是溶解作用形成的。
(2)碳酸盐岩的裂缝
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缝合线。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是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
134、名词解释 剩余可采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135、问答题 指数递减规律有什么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四方面应用:
(1)可用于分析油田动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四方面应用:
(1)可用于分析油田动态。
(2)预测今后任意一年的产量,对第二年的配产有重要意义,为原油生产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预测产量达到某一极限时需要的开发年限。
(4)预测最终采收率。
136、问答题 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分为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又进一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又进一步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继承色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矿物碎屑的颜色,常为碎屑岩所具有;自生色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由自生矿物造成的,为大部分粘土岩、化学岩所具有;次生色是在沉积岩形成后由于次生变化而产生的。次生色常沿裂隙、孔洞和破碎带分布,呈斑点状。原生色分布均匀、稳定,且与岩层的界线一致。
137、问答题 什么叫静止压力?对油田开发起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静止压力也叫油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静止压力也叫油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的压力,简称静压。参数符号为PR,单位为兆帕。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静压是衡量地层能量的标志。静压的变化与注入和采出油、气、水体积的大小有关。如果采出体积大于注入体积时,油层产生亏空,一般情况下,静压就会比原始地层压力低。为了及时掌握地下动态,油井需要定期测静压。
138、名词解释 裂缝性储集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139、问答题 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步骤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
(2)利用沉积旋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
(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
(3)利用岩性各厚度对比单油层
(4)连接对比线
(5)制表
140、问答题 双曲线递减规律的方程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双曲线递减方程式是:Q=Qi/(1+nait)1/n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双曲线递减方程式是:Q=Qi/(1+nait)1/n它不同油田的递减规律表现为ai和n值的不同,主要取决于n值的变化。影响n值的因素很多,所以n值的选择比较麻烦。
141、问答题 以地球动力学背景考虑其所处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些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在通常综合地球动力学背景,再依据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在通常综合地球动力学背景,再依据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板块边界类型分为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和走滑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
142、名词解释 压力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43、问答题 划分开发层系应考虑哪些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矿场地质因素
②生产动态因素
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矿场地质因素
②生产动态因素
③技术工业因素
④经济因素
144、名词解释 生物沉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和生物遗体而堆积形成的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和生物遗体而堆积形成的岩石或者矿床的作用。
145、问答题 生物的演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质时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化石的构造越简单,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质时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化石的构造越简单,越低级;地质时代越新的地层,化石的构造越复杂、越高级,说明生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
(2)、生物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
146、名词解释 烃源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 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147、问答题 电潜泵井可采用什么清蜡方法?不允许采用什么清蜡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电潜泵井采用刮蜡片或化学清蜡,不允许采用热洗清蜡,以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电潜泵井采用刮蜡片或化学清蜡,不允许采用热洗清蜡,以免附着在油管外的电缆受损
148、问答题 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1)埋深:0-10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1)埋深:0-1000米;
(2)温度:10-60度;
(3)演化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
(4)作用因素: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
(5)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
(6)烃类组成特征:烃类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
(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1)深度:1500~2500—3500米;
(2)温度:50~60—150~180度
(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的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
(4)作用因素:热力+催化作用;
(5)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
(6)烃类组成特征: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减少,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成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的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
(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1)深度:4000-6000米;
(2)温度:180-250度;
(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成熟时期;
(4)作用因素:石油热裂解、热焦化阶段;
(5)产物: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热裂解产生凝析气、湿气及干酪根残渣;
(6)烃类组成: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为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
(四)深部高温生成气阶段
(1)深度:>6000米;
(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
(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
(4)作用因素:热变质;
(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
149、问答题 如何判断井下是否存在断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层缺失,表明有正断层存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层缺失,表明有正断层存在
(2)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层重复,表明有逆断层存在
(3)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现断层角砾岩,表明有断层存在
150、问答题 油层连通图的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层连通图的用途:
①确定注采井别:从油层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层连通图的用途:
①确定注采井别:从油层连通图上可以了解注水井与油井之间油层的连通情况;哪个方向渗透率高、水容易突进,哪个方向渗透率差、水不容易推进。
②分析小层动态:油田投入开发以后,油层内的油、气、水分布在不断变化,相继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要掌握小层的动态规律,首先要了解小层的静态特点。应用连通图可以对每个区、每口井的小层进行分析,了解射开油层数,有效厚度,地层系数,以及各射开层的类型(是水驱层、弹性层,还是土豆层、尖灭层)以利于管井和挖潜增产。
③研究分层开采措施:应用油层连通图可以了解注水层位与采油层位是否对应,以便充分发挥分层注水效果;了解隔层条件,选择合理的卡封隔器位置;按照小层渗透性,连通性和分层配产配注的需要,采取分层增产增注措施。
151、问答题 论述沉积环境与沉积岩特征的辨证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环境是形成沉积岩特征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则是沉积环境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环境是形成沉积岩特征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则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本条件,后者乃是前者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152、问答题 生储盖组合的类型及形成大型油气藏必须具备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储盖组合类型:
(1)根据三者之间的时空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储盖组合类型:
(1)根据三者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正常式组合:生下、储中、盖上
侧变式组合:指由于岩性、岩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而导致的生、储、盖在横向上渐变而构成。
顶生顶盖式(顶生式):生油层与盖层同属一层,储层位于下方。
自生、自储、自盖式:本身具生、储、盖三种功能于一身。
(2)根据生油层与储集层的时代关系划分为新生古储式、古生新储式和自生自储式三种型式。
(3)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连续性可将其分为连续性沉积的生、储、盖组合和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
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的富集条件就不同。生、储互层式组合,生与储接触面积大最为有利。生、储指状交叉的组合,生油层与储层的接触局限于指状交叉地带,在这一带最有利;向盆一侧远离此带,因缺乏储集层,输导能力受限;而另一侧则缺乏生油层,油气来源又受限制。砂岩透镜体从接触关系上来说,应该是油气的输导条件最为有利,但油气的输导机理,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三种组合关系是最有利的或较为有利的。
生储盖组合是否有利主要是看是否具有最佳的排烃效率,它与组合型式、烃源层的单层厚度和砂岩百分率有关。单层厚度在30~50m的烃源层排烃效率较高,而砂岩百分率适当的区带则有利于油气由烃源层排入储集层进入二次运移。
153、名词解释 石油颜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154、名词解释 预测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地震详查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地震详查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155、问答题 简答矿物的集合体形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
显晶质集合体: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
显晶质集合体:
(1)、规则集合体
(2)、不规则集合体,如粒状、针状、片状集合体,晶簇等。
隐晶质集合体:
(1)、分泌体:晶腺、杏仁体。
(2)、结核体:可分为豆状、肾状和鲕粒状
(3)、钟乳状体,被膜,土状体。
156、问答题 怎样用三角网内插法绘制等值线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井位图上把绘等值图的数据标在每口井的旁边,把相邻最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井位图上把绘等值图的数据标在每口井的旁边,把相邻最近的井位用铅笔连成三角井组,构成三角网(注意连三角网时,连线不能交叉);再用内插法确定两口井之间连线上内插值点;然后再把相同内插值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绘成了等值线图。
三角网法适用于绘制各种类型的等值线图,制图前,应准备一张井位正确的底图。
157、问答题 盆地中一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时期的沉降中心或沉积中心.一般是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时期的沉降中心或沉积中心.一般是盆地中沉积地层最全,也是地层最厚的地方,其中心是秉油的有利地区.
2.隆起盆地中相对于坳陷的隆起较高的地方.一般沉积地层不全,即某一时期的沉积地层缺失或被剥蚀,因而厚度不大,一般不利于生油.
3.边缘斜坡盆地中坳陷与边界的过渡地区.其沉积地层一般是由老到新层层超覆的接触关系.超覆带往往是储集油、气的有利地带。
158、问答题 什么叫采油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O,单位为立方米/(兆
帕·天)
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
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
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n日产油量/生产压差n
式中n——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
159、问答题 简述热催化主要生油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细菌活动逐渐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细菌活动逐渐减弱,这时进入地热起主导作用的阶段。有机质(主要是干酪根)在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热催化降解。这个阶段不仅有气态烃,而且有大量的液态烃。因此称为主要生油阶段。
160、问答题 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大地构造单元----油气聚集单元
2.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大地构造单元----油气聚集单元
2.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
3.一级:坳陷、隆起----含油气区
4.二级:长垣、凸起
背斜带、凹陷------油气聚集带
5.三级:背斜、鼻状构造----油气田
6.圈闭----油气藏
161、问答题 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油气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162、问答题 交错层理按层系形态分为哪几种?各自特征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交错层理按其层系形态可分板状、楔状、槽状3种基本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交错层理按其层系形态可分板状、楔状、槽状3种基本类型。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也为平面,但互不平行。槽状交错层理的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
163、问答题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质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其二,矿物颗粒与流体的吸附力大小。一般性质坚硬、遇水部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砂岩,其储集性好;反之则差。
(2)碎屑颗粒分选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3)碎屑颗粒的圆球度
一般颗粒球度越好,其孔隙度、渗透率越大。
(4)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
胶结物含量高,则储集性质变坏。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类型中,其中接触式胶结的储集性质最佳。
164、问答题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碳酸盐岩中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可将碳酸盐岩储集层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碳酸盐岩中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可将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四种类型
a)孔隙型储集层
主要发育粒间孔隙、晶间孔隙等颗粒之间的孔隙的碳酸盐岩皆属此类。
b)溶蚀型储集层
主要发育各种溶蚀孔隙,常分布在不整合及大断裂带附近。
c)裂隙型储集层
主要在致密、性脆、质纯的碳酸盐岩中发育各种构造裂缝,它们既可作为油气储集空间,也可成为渗滤通道。
d)复合型储集层
实际上多数碳酸盐岩储集层是属于复合型的,原生孔隙、溶蚀洞穴、构造裂缝三者常同时出现,或同时发育其中的两种。
165、问答题 如何解决三大矛盾,提高采收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决层间矛盾要细分层系或在本层系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决层间矛盾要细分层系或在本层系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调整分层注水量、采油量,使高、中、低渗透率油层同时都发挥作用。
解决平面矛盾除了分层注水、采油外,还要打调整井,调整完善注采系统。解决层内矛盾,就是增加水洗厚度,采用注高效驱油剂,堵塞大孔道,增大水洗厚度,注表面活性剂,调整注采层段、注水强度等。
166、名词解释 地层圈闭(油气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沉积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沉积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成为地层油气藏。
167、问答题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在工业及交通运输上作为燃料,称为工业的血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在工业及交通运输上作为燃料,称为工业的血液;
②在轻纺工业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称为工业食粮;
③在农业上,为农机燃料,化肥、农药的原料,是良田沃土;
④在军事上,为战略资源和物质基础。
168、问答题 什么叫饱和压力?饱和压力与油田开发有何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油层原始条件下,天然气溶解在原油中。当压力降到一定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油层原始条件下,天然气溶解在原油中。当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就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参数符号为Pb,单位为兆帕。
169、问答题 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a)受浮力运移的条件是浮力一定要大于毛细管力。毛细管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张力和孔径的大小;而浮力的大小则主要受密度差和体积大小的影响。
b)在水压头的作用下,地层水流动,从而携带油气一起运移。因此,水动力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
170、问答题 什么叫流动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参数符号为K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参数符号为Kh/υ,单位为平方微米·米每毫帕·秒(μ㎡m/(mPa·s)。
流动系数=地层系数/地下原油粘度
171、名词解释 交代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物与周围溶液互相交换物质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物与周围溶液互相交换物质的作用。
172、问答题 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Ⅰ型干酪根:称腐泥型,富含脂肪族结构,直链烷烃多,多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Ⅰ型干酪根:称腐泥型,富含脂肪族结构,直链烷烃多,多环芳烃及含氧官能团很少,主要来源于藻类、细菌类等低等生物,富氢贫氧,H/C高:1.25~1.75,O/C低:0.026~0.12,生油潜能大,生烃潜力为0.4~0.7。
Ⅱ型干酪根:属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含中等长度直链烷烃和环烷烃很多,也含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来源于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和微生物组成的混合有机质。H/C较高,约1.3~1.5,O/C较低,约0.1~0.2,生油潜能中等:生烃潜力为0.3~0.5。
Ⅲ型干酪根:称腐殖型。以含多环芳烃及含氧官能团为主,饱和烃链很少。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H/C低,通常<1.0,O/C高,可达0.2~0.3,生油不利,利于生气,生烃潜力为0.1~0.2。
173、问答题 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
Q=Q-Dt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
Q=Q-Dt
ie
经取对数整理后得:
1gQ=lgQi一Dt/2.3或lgQ=B-At
式中Q——t时间的产量;
QI——初值产量(开始递减时的产量,t=o),
B——直线的截距;
A——为直线的斜率;
D——递减率,D=A×2.3。
174、问答题 简述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主要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地下有油、气藏存在时,油、气就会向上扩散,尽管数量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地下有油、气藏存在时,油、气就会向上扩散,尽管数量有限,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总会在地表土壤或岩石中出现一些烃类气体、微量沥青以及与烃类有关的细菌、元素和盐类等等,用以进行含油性的预测和远景评价。
175、问答题 简述钻井的种类及其各自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参数井任务是在区域勘探阶段,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参数井任务是在区域勘探阶段,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特征、生、储盖层以及各种参数资料, (包括生油层的地化指标和储集层的物理参数等)。
2.探井任务是在工业勘探阶段,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3.生产井任务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为了采油或注水所钻的井
176、名词解释 断层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177、问答题 地层油气藏按圈闭成因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及其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圈闭成因不同,地层油气藏又进一步分为不整合覆盖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圈闭成因不同,地层油气藏又进一步分为不整合覆盖油气藏和地层超覆油气藏两种。
(一)在侵蚀面上由于长期的风化、淋滤和剥蚀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发育的风化孔隙带。在该地区再度下降时,这个风化剥蚀面上覆盖了不渗透地层,就在不整合之下形成了不整合覆盖圈闭。
(二)当沿着沉积凹陷边缘沉积了孔、渗性较好的砂层之后,随着水体的扩大,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由于其前缘总是呈不整合接触,这就在不整合之上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
178、名词解释 原生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原始的颜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原始的颜色。
179、问答题 试述综合开采曲线的编制方法及用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综合开采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座标,以月产油、月注水、注采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综合开采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座标,以月产油、月注水、注采比、累积产油、累积注水、地下亏空、静压、平均油阻、油水井开井数、日产油、日产液、日注水、综合含水;平均流压、平均单井日产量、气油比为纵座标的关系曲线。利用开采曲线。可以分析了解以下问题:
(1)了解和掌握油田区块的开发形势和变化趋势。
(2)分析油田驱动类型的变化。
(3)观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效果。
(4)分析增产效果。
(5)划分开发阶段,预测油田动态。
180、问答题 简述天然气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聚集型:指呈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天然气。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聚集型:指呈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天然气。
包括纯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
2.分散型:在地下呈分散状态的天然气。
包括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吸附气)和固态气水合物。
181、名词解释 短轴褶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为5比1至2比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为5比1至2比1。
182、问答题 怎样识别张裂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张开的裂口,裂缝面粗糙不平,裂缝面上无擦痕,常分布于褶曲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张开的裂口,裂缝面粗糙不平,裂缝面上无擦痕,常分布于褶曲的轴部、转折端及附近,且与岩层面垂直,裂缝中常为别的物质充填,形成岩脉或矿脉。
183、问答题 论述异常高压在油气藏(生成、运移、聚集)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欠压实异常高压,在油气生成、运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欠压实异常高压,在油气生成、运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欠压实使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不同程度的延缓,如果流体的排出正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
(2)欠压实还使更多的水较长时期处于高压下,这有利于促进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在水中的溶解。
(3)欠压实地层中流体的异常高压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这种异常高压远远超过一般正常压实地层的剩余压力,使岩层产生微裂隙,给油气运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2、压实使非烃源岩层成为最好的压力封闭盖层,从而阻止油气向上运移,促进了油气的聚集过程。
184、问答题 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下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下来的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而形成的圈闭,分为潜伏剥蚀突起圈闭及其油气藏和潜伏剥蚀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水进→超覆→退积层序水退→退覆→进积层序水进时,沉积范围不断扩大,较新沉积层覆盖了较老地层,原在坳陷边部的侵蚀面沉积了孔隙性砂岩,后来在其上沉积了不渗透性泥岩,就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形成了地层超覆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生物礁圈闭是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体岩性圈闭四周均为非渗透性岩层,无溢出点,圈闭的大小受非渗透性围岩所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储集层可以是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型岩性油气藏的储集体也可以是碳酸盐岩—鲕粒、粒屑生物灰岩等。
河道砂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之一。
三角洲分流河道砂透镜体岩性油气藏: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有时沿岸带多种砂岩体类型互相叠置连片组成复合砂岩体,形成规模较大的复合砂体岩性油藏。
沿岸带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沿岸带附近常是透镜型砂岩体圈闭和油气藏富集地带。其中沿岸堡坝常大致平行岸线展布,有时不同层位的堡坝砂岩体及油气藏带的位置随岸线的迁移而改变其位置。
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油气仍成层状分布,圈闭的闭合面积由通过溢出点的储集层构造等高线和岩性尖灭线所圈定,两者在平面上必须闭合才能形成圈闭。
碳酸岩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储层为碳酸盐岩的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在数量上并不太多,但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胡果顿-潘汉德气田。
185、问答题 简述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选择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或平行于地层走向,以便真实地反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或平行于地层走向,以便真实地反映地下构造。
2)应尽可能的穿过更多的井,以便提高精度,
3)应尽量均匀分布于构造上,以便全面了解。还可加探井类条件。
186、名词解释 荧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油及其衍生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石油及其衍生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187、问答题 井组注采反应曲线有什么用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井组反应曲线可以分析以下问题:
(1)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井组反应曲线可以分析以下问题:
(1)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强度、分层注采平衡状况、,压力变化。
(2)分析井组内各油井见效状况,生产变化趋势。
(3)分桁各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水线推进变化及原因。
(4)提出调整措施。
188、名词解释 油气藏原始地层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打开油气藏而未开发之前所测的的油气层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打开油气藏而未开发之前所测的的油气层的压力。
189、名词解释 火山碎屑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由火山喷发物组成的具碎屑结构的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由火山喷发物组成的具碎屑结构的岩石。
190、问答题 什么是测井相?可以用那些方法进行测井相研究,进一步分析沉积微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要素、星形图等半自动化和计算机全自动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要素、星形图等半自动化和计算机全自动化及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成果进行研究。
191、问答题 论述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整合面上下有丰富的油气聚集,聚集在不整合面之下的比之上的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整合面上下有丰富的油气聚集,聚集在不整合面之下的比之上的更多(如:基岩油藏、潜山油藏),其原因:
长期的风化剥蚀使孔隙性增强。不整合代表曾经长期上升、风化、淋滤、溶蚀,形成了大量的裂缝、溶孔、溶洞,为油气极好的通道或聚集空间。
不整合常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孔渗高,为油气渗流的最佳通道;不整合面常凹凸不平,上面覆盖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大,易产生次生孔隙;不整合面上常有风化残余碎屑,固结后为高孔渗的岩石;不整合代表了一次区域性构造运动,使地层产生变形,促使油气运移;不整合面面积较广,延伸长,可使油气作长距离运移。
不整合是联系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桥梁。由于不整合面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且为沉积间断面,所以它能将距离较远或时代相差较远的生油岩和储集岩联系起来。
不整合面常是大范围的沉积间断,岩相突变界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遮挡面,形成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
192、问答题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和粘土矿物脱水作用以及甲烷气作用。在地静压力影响下的压实作用,使沉积物逐渐被压实固结成岩;热膨胀作用促进了压实流体运移的过程;伴随沉积压实而进行的粘土矿物脱水作用,在中期压实阶段也开始了;甲烷气的作用既能形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又可作为初次运移的“运载体”。
193、问答题 简述何为有效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有效圈闭是指那些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有效圈闭是指那些形成时间早于或同时于油气运移时间的、位于油源区相对较近的和水动力冲刷影响不大的圈闭。它们不仅具有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而且有条件形成油气藏。
194、问答题 井径测井曲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判断岩性
(2)计算平均井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判断岩性
(2)计算平均井径
(3)做为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解释参考资料
195、名词解释 油气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196、问答题 论述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地处还原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地处还原和弱还原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是良好的生油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暗色粘土岩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浅湖亚相和湖泊三角洲亚相,地处氧化及弱氧化环境,生油条件较差,但常发育有厚度大而分布广的砂岩体,距油源区近,是油气储集的有利相带。滨湖亚相为氧化环境,因沉积厚度小,变化大,分布不稳定,缺少泥岩盖层,离生油区远,一般生储油条件都差。湖泊三角洲亚相中的三角洲砂体是良好的储集层。
197、名词解释 地层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储层的岩性、物性变化,或纵向上地层缺失所形成的圈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储层的岩性、物性变化,或纵向上地层缺失所形成的圈闭。
198、名词解释 探明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评价钻探(详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评价钻探(详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
199、问答题 油田开发,油田的地饱压差大可以用较大的油嘴放大生产压差开采,油层内不易脱气,可以大大提高油井产量和油田的采油速度,但油井自喷能力弱。104.什么叫油管压力?对地下动态分析起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管压力简称油压,它表示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能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管压力简称油压,它表示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能量,可以通过井口压力表测出。参数符号为Ptf,单位为兆帕。
油压的大小,与油井流压的高低有关,而流压又与油层压力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油压的变化来分析地下动态。
200、问答题 鼻状构造在构造图上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等高线三面封闭,一面不封闭;一端倾伏,而另一端开启;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等高线三面封闭,一面不封闭;一端倾伏,而另一端开启;有半背斜构造特征。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油田开发地质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