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导管管尖培养阳性说明细菌菌落数超过()
A.每平板≥5cfu
B.每平板≥10cfu
C.每平板≥15cfu
D.每平板≥10cfu/ml
E.每平板≥15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导管尖端培养室,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每平板细菌数≥15cfu即为阳性。
2、单项选择题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A.0.5%
B.1%
C.7%
D.8%
E.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3、单项选择题 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污染的物品,下列消毒方法错误的是()
A.煮沸5分钟
B.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C.0.5%过氧乙酸浸泡
D.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
E.污染的废弃物品焚烧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应煮沸15分钟。
4、单项选择题 严 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 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 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5、单项选择题 外科监护病房空气消毒可选用()
A.层流通风
B.紫外线灯照射
C.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E.臭氧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外科监护病房属Ⅱ类环境,可选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
6、单项选择题 李某,男,8岁,发热4天,体温39.6℃,伴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考虑乙型脑炎,对该患者应施行()
A.呼吸道隔离
B.接触隔离
C.昆虫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消化道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乙脑是由昆虫传播的,应该实行昆虫隔离。
7、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0岁,病毒性感冒,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下列不正确的是()
A.注意多休息
B.多喝水
C.外出戴口罩
D.按疗程正确服用抗生素
E.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8、单项选择题 为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护理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正确进行吸痰操作
B.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C.每日更换湿化瓶中蒸馏水
D.定时引流声门下分泌物
E.防止冷凝水倒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呼吸机的湿化器须使用无菌水,并每日更换。
9、单项选择题 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10、单项选择题 结核病的常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11、单项选择题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B.损伤细胞膜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形成
E.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咪唑类药物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而影响其通透性。
12、单项选择题 医院Ⅲ类环境是()
A.重症监护病房
B.妇产科检查室
C.层流洁净病房
D.医院职工餐厅
E.传染病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等。4.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房、传染科检查室等。
13、单项选择题 留置套管针患者发生静脉炎后,对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A.抬高患肢
B.减慢输液速度
C.更换注射部位
D.局部50%硫酸镁湿热敷
E.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发生静脉炎时,应立即拔除导管。
14、单项选择题 属于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B.腮腺炎
C.气性坏疽
D.伤寒
E.非甲非乙型肝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2.血液、体液隔离主要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含表面抗原携带者)、非甲非乙型肝炎等。3.消化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腹泻等。4.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由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15、单项选择题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下列有关抗生素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一切感染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
B.使用抗生素需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C.有了各种抗生素,就不会发生医院感染问题了
D.抗菌药物可用于直接消毒皮肤伤口
E.发热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应用抗生素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符合标准的痰液涂片中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应不低于()
A.1:1
B.1:1.5
C.1:2
D.1:2.5
E.1: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
17、单项选择题 属于消化道隔离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B.腮腺炎
C.气性坏疽
D.伤寒
E.非甲非乙型肝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2.血液、体液隔离主要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含表面抗原携带者)、非甲非乙型肝炎等。3.消化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腹泻等。4.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由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18、单项选择题 油、粉、膏等灭菌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 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 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19、单项选择题 下列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尽量减少患者术后在监护室滞留的时间
B.伤口敷料湿透应立即更换
C.处理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伤口不必洗手
D.厌氧菌感染切口的脏敷料需焚毁
E.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更换敷料前应洗手,处理不同患者之间要洗手,处理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伤口之间也须清洁双手。
20、单项选择题 对百日咳患者应采用的隔离是()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呼吸道隔离是为防止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而设置的隔离,如肺结核、流脑、百日咳、腮腺炎、麻疹等,均应采取呼吸道隔离。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易在新生儿室造成暴发流行()
A.葡萄球菌
B.绿脓杆菌
C.克雷白杆菌
D.柯萨奇病毒
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柯萨奇病毒都容易在新生儿室形成暴发流行。
22、单项选择题 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
A.血液
B.汗液
C.胸腔积液
D.羊水
E.阴道分泌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体内物质隔离范围主要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心包液、腹膜液、胸膜液、滑膜液、羊水等。而不包括汗液、泪液、唾液、鼻腔分泌物、痰液、呕吐物、尿液、粪便等,除非明显带血。
23、单项选择题 属于中度危险物品的是()
A.胃镜
B.听诊器
C.穿刺针
D.导尿管
E.腹腔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计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24、单项选择题 对患有炭疽的家畜的粪便进行处理,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按1:1的比例将含氯石灰加入粪便中
B.有效浓度为4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搅拌作用
C.放置2小时
D.深埋2m以下
E.不用作化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按1份含氯石灰加5份粪便的标准进行消毒。
25、单项选择题 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26、单项选择题 接触甲型肝炎患者后,下列可用于护士消毒手的消毒剂是()
A.0.5%氯己定
B.2%戊二醛
C.3%过氧化氢
D.二溴海因
E.含氯消毒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手和皮肤的消毒可采用0.5%碘伏或0.5%氯己定醇溶液或中效消毒剂消毒;2%戊二醛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3%过氧化氢主要用于伤口冲洗;二溴海因主要用于饮水、医疗卫生单位环境的消毒;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的消毒。
2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家畜
B.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可经呼吸道传播
D.可经消化道传播
E.伤口接触感染动物的排泄物后也可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主要传染源为野栖为主的黑线姬鼠和家栖为主的褐家鼠。
28、单项选择题 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静脉滴注法
B.静脉滴注时采用间歇给药的方法
C.每次药物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
D.每次给药时间为1~2小时
E.现用现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青霉素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每次给药时间应在0.5~1小时。
29、单项选择题 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腹痛,属于()
A.肾的毒性反应
B.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
C.肝的毒性反应
D.二重感染
E.过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第1题为使用抗生素治疗造成的菌群失调性的结肠炎。
30、单项选择题 属于血液、体液隔离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B.腮腺炎
C.气性坏疽
D.伤寒
E.非甲非乙型肝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2.血液、体液隔离主要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含表面抗原携带者)、非甲非乙型肝炎等。3.消化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腹泻等。4.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由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1、单项选择题 对破伤风感染患者采取如下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患者可与另外一破伤风患者同居一室
B.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C.伤口处敷料焚烧
D.进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
E.医护人员手有破损时可护理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破伤风属接触隔离的疾病,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须接触时需戴手套。
32、单项选择题 为患者输液后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33、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无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
A.0.5%
B.1%
C.7%
D.8%
E.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35、单项选择题 婴儿室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cfu/m3
B.≤100cfu/m3
C.≤200cfu/m3
D.≤500cfu/m3
E.≥500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化验室和换药室属Ⅲ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500cfu/m3;婴儿室属Ⅱ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属Ⅰ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10cfu/m3。
36、单项选择题 口腔和咽部局部涂抹消毒选用()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液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伏液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口腔和咽部局部涂抹消毒可用5000mg/L的碘伏液或硝酸银溶液。2.对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2分钟。3.对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冲洗3~5分钟。
37、单项选择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若疗效不显著,应在多少时间后考虑换药()
A.1~2天
B.2~3天
C.7~10天
D.2~3周
E.4~8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单项选择题 普通病房工作人员手的带菌量应()
A.≤15cfu/m3
B.≤10cfu/m3
C.≤5cfu/m3
D.≤0.5cfu/m3
E.≥0.05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Ⅱ类环境包括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0cfu/m3;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5cfu/m3。
39、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炭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炭疽的传染源是病畜和患者
B.炭疽杆菌只通过与破损的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而感染
C.患者使用的餐具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
D.病室空气可采用过氧乙酸3g/m3熏蒸1~2小时
E.炭疽患者用过的治疗废弃物应焚烧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人与带有炭疽杆菌的物品接触后,通过皮肤上的破损处或伤口感染可形成皮肤炭疽;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形成肠炭疽,及呼吸道感染形成肺炭疽。
40、单项选择题 对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选用()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液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伏液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口腔和咽部局部涂抹消毒可用5000mg/L的碘伏液或硝酸银溶液。2.对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2分钟。3.对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冲洗3~5分钟。
41、单项选择题 术前使用抗生素,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B.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时,术中加用一次
C.总的预防时间不超过24小时
D.高危剖宫产,术前开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万古霉素不可作为常规的预防性用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高危剖宫产,应在脐带钳夹后开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2、单项选择题 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是()
A.1~2天
B.2~3天
C.7~10天
D.2~3周
E.4~8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下列ICU的感染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A.病室定期消毒
B.限制家属探视及陪住
C.拔除有创导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D.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E.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安排在同一房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须安排在单人间,以使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得到保护。
44、单项选择题 对甲型肝炎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实行消化道隔离
B.患者的餐具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10分钟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D.接触甲肝患者前后可用0.5%氧己定醇消毒双手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1g/m3熏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患者的餐具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45、单项选择题 医院Ⅳ类环境是()
A.重症监护病房
B.妇产科检查室
C.层流洁净病房
D.医院职工餐厅
E.传染病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等。4.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房、传染科检查室等。
46、单项选择题 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
A.应从页面抓取
B.随意撕取
C.从第二页开始取
D.污染的手可直接掀开撕取
E.清洁的手不可接触避污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取用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取,而不可掀开撕取。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应洗手后抓取,以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
47、单项选择题 耐热、耐湿物品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48、单项选择题 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是()
A.工作人员认真洗手
B.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C.加强生活护理
D.做好环境监测
E.减少介入性治疗的使用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留置尿管的影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要特别加强生活护理,特别是口腔卫生和会阴部的卫生。
49、单项选择题 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的是()
A.75%乙醇
B.2%过氧乙酸
C.0.5%碘伏
D.10mg/L二溴海因
E.2%戊二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0.5%碘伏可用于术前刷手。胃镜消毒需要用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属于灭菌剂,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如内镜等。2%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二溴海因可用于饮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消毒和诊疗用品消毒,以及餐(茶)具、果蔬等的消毒。
50、单项选择题 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梅毒患者的内衣裤时,有效氯浓度为()
A.25~50mg/L
B.50~100mg/L
C.100~200mg/L
D.250~500mg/L
E.500~1000mg/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梅毒患者的内衣裤可采用煮沸或含氯消毒剂(250~500mg/L)浸泡的方法消毒。
51、单项选择题 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52、单项选择题 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53、单项选择题 床单位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灯管应位于()
A.床旁2m处
B.床面上2m处
C.床旁1m处
D.床面上1m处
E.在房间内吸顶安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紫外线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时,可安装在消毒面上方1m处;进行空气消毒时,可吸顶安装。
54、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单项选择题 使用磺胺类药物,患者出现紫癜,属于()
A.肾的毒性反应
B.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
C.肝的毒性反应
D.二重感染
E.过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第1题为使用抗生素治疗造成的菌群失调性的结肠炎。
56、单项选择题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采集的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单项选择题 可用于胃镜消毒的是()
A.75%乙醇
B.2%过氧乙酸
C.0.5%碘伏
D.10mg/L二溴海因
E.2%戊二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0.5%碘伏可用于术前刷手。胃镜消毒需要用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属于灭菌剂,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如内镜等。2%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二溴海因可用于饮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消毒和诊疗用品消毒,以及餐(茶)具、果蔬等的消毒。
58、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高危操作人群,不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些的医护人员是()
A.外科医生
B.外科监护室护士
C.血液透析室护士
D.儿科护士
E.心脏监护室护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外科医生、监护病房护士、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等属于从事高危操作的人员,应进行抗乙型肝炎的免疫接种。
59、单项选择题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备明确指征
B.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适应的抗生素
C.剂量适当
D.方法适当
E.疗程适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60、单项选择题 患者李某,40岁,因恶性淋巴瘤进行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进行保护性隔离。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隔离
B.病室内空气应保持正压通风
C.患呼吸道疾病的医护人员应戴口罩护理患者
D.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得带入病室
E.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保护性隔离时,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均应避免接触患者。
61、单项选择题 刘某,男,40岁,急性黄疸性肝炎,护理该患者时,下列做法中不妥的是()
A.给予低脂饮食
B.护理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C.患者剩余的饭菜可用漂白粉混合搅拌后倒掉
D.接触患者应穿隔离衣
E.患者的排泄物可直接倒入马桶冲入下水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黄疸性肝炎的患者须施行消化道隔离。患者的食具、便器以及吃剩的食物和排泄的粪便均须消毒。
62、单项选择题 存放HBV阳性血液制品的冰箱,冰箱解冻后的冰水,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A.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B.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5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C.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D.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5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E.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2的比例混匀作用后再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存放HBV阳性血液制品的冰箱,对冰箱解冻后的冰水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30分钟后再排放。
63、单项选择题 层流洁净手术室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cfu/m3
B.≤100cfu/m3
C.≤200cfu/m3
D.≤500cfu/m3
E.≥500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化验室和换药室属Ⅲ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500cfu/m3;婴儿室属Ⅱ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属Ⅰ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10cfu/m3。
64、单项选择题 戴帽子、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B.口罩应罩住口鼻部
C.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D.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
E.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一次性口罩使用不应超过4小时,口罩潮湿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
65、单项选择题 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吸痰时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66、单项选择题 烧伤病房工作人员手的带菌量应()
A.≤15cfu/m3
B.≤10cfu/m3
C.≤5cfu/m3
D.≤0.5cfu/m3
E.≥0.05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Ⅱ类环境包括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0cfu/m3;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5cfu/m3。
67、单项选择题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68、单项选择题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规定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的有效控制。
A.资金回笼
B.还款来源
C.风险评价
D.授信额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单项选择题 下列疾病需采用严密隔离的是()
A.疟疾
B.破伤风
C.霍乱
D.肺结核
E.新生儿脓疱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用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
70、单项选择题 下列抗生素联合使用会导致抗生素毒性增加的是()
A.庆大霉素+青霉素
B.青霉素+红霉素
C.庆大霉素+红霉素
D.红霉素+磺胺
E.青霉素+头孢呋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庆大霉素属于氨基苷类药物,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71、单项选择题 静脉滴注抗生素,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两种抗生素可溶于同一溶液中
B.通常选用5%葡萄糖溶液滴注抗生素
C.头孢呋辛采用连续给药的方法
D.红霉素采取间歇给药的方法
E.链霉素采取一日量一次性给药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原则上两种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滴注;滴注抗生素的溶液原则上选择生理盐水;头孢呋辛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需采用间歇给药的方法;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可采用连续给药的方法;而链霉素属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可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或一日量一次性给药。
72、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使用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呼吸道的清洁污染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伤口污染严重的污染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术后感染可引发严重后果的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人造物修补手术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手术范围大、时间长的清洁手术不需要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手术范围大、时间长的清洁手术需要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73、单项选择题 根据医院环境的分类,普通病室属()
A.Ⅰ类环境
B.Ⅱ类环境
C.Ⅲ类环境
D.Ⅳ类环境
E.Ⅴ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医院环境分为四类,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Ⅳ类环境指传染科和病房。
74、单项选择题 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75、单项选择题 使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体温正常后1~3天方可停药
B.体温正常后7天方可停药
C.体温正常后7~10天方可停药
D.体温正常后4周方可停药
E.体温正常后8周方可停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可用于术前刷手的是()
A.75%乙醇
B.2%过氧乙酸
C.0.5%碘伏
D.10mg/L二溴海因
E.2%戊二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0.5%碘伏可用于术前刷手。胃镜消毒需要用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属于灭菌剂,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如内镜等。2%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二溴海因可用于饮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消毒和诊疗用品消毒,以及餐(茶)具、果蔬等的消毒。
77、单项选择题 化验室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cfu/m3
B.≤100cfu/m3
C.≤200cfu/m3
D.≤500cfu/m3
E.≥500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化验室和换药室属Ⅲ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500cfu/m3;婴儿室属Ⅱ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属Ⅰ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10cfu/m3。
78、单项选择题 对甲型肝炎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对甲型肝炎患者实行消化道隔离
B.患者的餐具应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
C.废弃物应进行焚烧
D.接触甲肝患者前后可用0.5%氯己定醇消毒双手
E.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可用过氧乙酸按0.1g/m3熏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不耐热的被污染物品应用过氧乙酸按1g/m3熏蒸。
79、单项选择题 手部有伤口而需要护理气性坏疽患者时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80、单项选择题 医院Ⅱ类环境是()
A.重症监护病房
B.妇产科检查室
C.层流洁净病房
D.医院职工餐厅
E.传染病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等。4.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房、传染科检查室等。
81、单项选择题 下列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性接触
B.同桌进餐
C.握手
D.拥抱
E.共用浴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HIV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如同桌进餐、共用浴具、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82、单项选择题 被乙肝患者血液污染的医疗用品,正确的消毒方法是()
A.用含有效氯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D.用含有效氯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E.用含有效氯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可用于水质消毒的是()
A.75%乙醇
B.2%过氧乙酸
C.0.5%碘伏
D.10mg/L二溴海因
E.2%戊二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0.5%碘伏可用于术前刷手。胃镜消毒需要用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属于灭菌剂,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如内镜等。2%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二溴海因可用于饮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消毒和诊疗用品消毒,以及餐(茶)具、果蔬等的消毒。
8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口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
B.发生在术后30天内
C.切口红、肿、热、痛
D.细菌培养阳性
E.切口液体清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切口液体清亮是脂肪液化造成的,不属于切口感染。
85、单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下,不需要洗手的是()
A.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接触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的器械
B.护理两个患者之间
C.脱手套后
D.护理人员患者测血压后,进行导尿前
E.与患者交谈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均必须洗手;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洗手:①摘手套后;②接触患者前后;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86、单项选择题 手术前进行外科手消毒的范围是()
A.双手及手腕
B.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C.双手及前臂
D.双手、前臂及肘部
E.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无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围是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而外科手消毒的范围是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处。
87、单项选择题 医院Ⅰ类环境是()
A.重症监护病房
B.妇产科检查室
C.层流洁净病房
D.医院职工餐厅
E.传染病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等。4.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房、传染科检查室等。
88、单项选择题 传染病房工作人员手的带菌量应()
A.≤15cfu/m3
B.≤10cfu/m3
C.≤5cfu/m3
D.≤0.5cfu/m3
E.≥0.05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Ⅱ类环境包括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0cfu/m3;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5cfu/m3。
89、单项选择题 用下列方法消毒灭菌时,可以有人在室内的是()
A.臭氧消毒
B.甲醛熏蒸消毒
C.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E.电离辐射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而其他选项进行消毒灭菌时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得有人在室内。
90、单项选择题 使用四环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葡萄球菌性结肠炎,属于()
A.肾的毒性反应
B.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
C.肝的毒性反应
D.二重感染
E.过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第1题为使用抗生素治疗造成的菌群失调性的结肠炎。
91、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60岁,因肺炎住院治疗,因长期输液需要,留置了静脉套管针。留置第3天,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沿静脉出现条索状红肿、灼热,考虑患者发生了()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肺炎加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单项选择题 对患有炭疽的家畜的圈舍进行消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用2%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B.可用2%含氯石灰液喷洒消毒
C.每平方米地面喷洒15~30ml
D.每两小时喷洒一次
E.共喷洒3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患有炭疽的家畜的圈舍可用0.5%过氧乙酸或20%含氯石灰液喷洒消毒,喷洒时每平方米地面或墙面喷洒150~300ml;每1小时喷洒一次,共喷洒3次。
93、单项选择题 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产生()
A.抗菌性脂类
B.溶血性链球菌
C.过氧化氢
D.肠毒素
E.脑膜炎球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
94、单项选择题 败血症患者需在体温正常几天后停止使用抗生素()
A.1~2天
B.2~3天
C.7~10天
D.2~3周
E.4~8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单项选择题 对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的消毒选用()
A.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
B.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液
C.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伏液
D.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
E.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口腔和咽部局部涂抹消毒可用5000mg/L的碘伏液或硝酸银溶液。2.对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2分钟。3.对阴道黏膜及伤口黏膜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液冲洗3~5分钟。
96、单项选择题 属于低度危险物品的是()
A.胃镜
B.听诊器
C.穿刺针
D.导尿管
E.腹腔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计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97、单项选择题 换药室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A.≤10cfu/m3
B.≤100cfu/m3
C.≤200cfu/m3
D.≤500cfu/m3
E.≥500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化验室和换药室属Ⅲ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500cfu/m3;婴儿室属Ⅱ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属Ⅰ类环境,要求细菌总数≤10cfu/m3。
98、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应采取()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SARS是经飞沫传播的烈性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应采取严密隔
99、单项选择题 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原则是()
A.合理设计病室环境
B.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C.尽量减少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使用频率
D.制订防止感染的管理制度
E.合理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原则是提倡非介入性监护的方法,减少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使用频率。
100、单项选择题 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个部位可被视为清洁()
A.腰部以上
B.腰部以下
C.胸部以上
D.衣领
E.袖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隔离衣的衣领和隔离衣内面视为清洁面。
10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不耐受阳光和高热
B.患者吐出的痰液干燥后仍有传染性
C.患者痰液应用纸盒盛装后焚烧
D.碘伏和酒精不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E.排菌的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大量脂类,对消毒剂抵抗力较强,消毒应使用高、中效消毒剂,碘伏和酒精属于中效消毒剂,均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102、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手术无需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右肺切除术
B.胃大部切除术
C.甲状腺手术
D.开放性骨折
E.器官移植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清洁无菌手术(如甲状腺手术、疝修补术、输卵管结扎术等)无需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03、单项选择题 对医院污水的处理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 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 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104、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65岁,因脑出血住院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出现吞咽困难,给予留置胃管。患者留置胃管期间,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A.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B.鼻饲液应少量多次给予
C.使用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D.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E.使用H2受体阻断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选项A,B,C,D都是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措施。使用H受体阻断剂可导致胃内pH2升高,细菌浓度增高,增加内源性感染的机会。
10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12岁,因“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来诊。6个月前患者家中不慎失火致全身多处烧伤,经当地医院治疗4个月后好转出院。现在全身多处瘢痕增生突起,瘙痒。整个面部均见红色瘢痕,鼻翼缺失,左、右两侧上睑和下睑外翻,双眼闭合不全,小口畸形。颈部瘢痕挛缩致颏颈粘连,颈颏角消失,能闭口。双手呈“爪形手”,腘窝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直立行走受限。腋窝瘢痕挛缩,双上肢外展受限。会阴部瘢痕挛缩,部分遮盖尿道口。
不需要立即手术矫正的畸形是()
A.下睑外翻
B.爪形手
C.小口畸形
D.腘窝瘢痕
E.颈部瘢痕挛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单项选择题 张某,男,30岁,电工,三度烧伤,烧伤总面积70%,对该患者应采用()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接触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应给患者提供保护性隔离。
107、单项选择题 护士在对患者留置套管针部位进行护理时,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A.选择口径合适的导管
B.局部使用透明敷料
C.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D.每3~5天更换导管插入部位
E.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导管入口应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敷料,但不提倡局部涂擦抗生素或消毒软膏。
10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臭氧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Ⅲ类环境的消毒
B.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
C.消毒完毕后人即可进入房间
D.消毒时间为20分钟
E.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有拮抗作用,不可同时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臭氧消毒适用于Ⅱ类环境的消毒;消毒完毕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30分钟左右);消毒时间为30分钟;紫外线和臭氧有协同作用,可选用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加强消毒效果。而臭氧消毒对人体有损害,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
10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80岁,因COPD合并肺部感染入皖治疗,在使用抗生素7天后,患者出现了发热、腹痛、腹泻,为水样便。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考虑该患者出现了()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
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D.病毒引起的腹泻
E.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用药情况,考虑该患者发生了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其他选项均与患者情况不符。
110、单项选择题 可被皮肤上痤疮丙酸杆菌杀死的是()
A.抗菌性脂类
B.溶血性链球菌
C.过氧化氢
D.肠毒素
E.脑膜炎球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
111、单项选择题 孙某,40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下列对该患者的健康指导不恰当的是()
A.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B.定期随诊,复查,避免复发
C.不可擅自停药
D.经常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避免劳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一般情况下不因预防目的而使用抗生素。
112、单项选择题 可被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杀死的是()
A.抗菌性脂类
B.溶血性链球菌
C.过氧化氢
D.肠毒素
E.脑膜炎球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
113、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到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单项选择题 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 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 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115、单项选择题 普通病房中进行无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围是()
A.双手及手腕
B.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C.双手及前臂
D.双手、前臂及肘部
E.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无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围是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而外科手消毒的范围是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处。
116、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40岁,两周前在家捕鼠时,被鼠咬伤,3天前出现高热、全身疼痛、乏力,遂来院就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对该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患者的衣物、床单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B.患者的排泄物中须加入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C.便器可用过氧乙酸消毒
D.患者家中应用含有效氯100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E.患者伤口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被鼠咬伤的伤口用0.5%碘伏消毒。
117、单项选择题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118、单项选择题 张某,50岁,结肠癌,行手术治疗,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万古霉素作为术前预防性用药
B.术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性足量抗生素
C.手术过程中给予抗生素,以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
D.术前进行清洁灌肠
E.甲硝唑可作为术前预防性用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万古霉素不作为常规的预防性药物。
119、单项选择题 子宫切除术患者应在术前多长时间给予抗菌药物()
A.0.5~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子宫切除术一般在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择期结直肠手术前,应通过导泻或灌肠剂进行肠道准备,在术前24小时开始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共3次。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