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2、名词解释 偶见种或罕见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本题解析:试题 答案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3、单项选择题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链)简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
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寄生植物说法不对的是()
A.完全没有叶绿素,自身不能独立生活
B.必须依附在寄主植物体上,夺取其的养分和水分
C.很多植物生物体简化、出现专性固定器官
D.具有非常大的繁殖力和很强的生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和农业污染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8、单项选择题 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下列特征不是生物对高温的适应的是()
A.植物矮小常呈匍匍状、垫状或莲座状
B.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
C.蒸腾作用旺盛
D.植物的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水鸟中DTT的浓度比水中高几百万倍属于()
A.生物积累
B.生物浓缩
C.生物放大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填空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结构、营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结构、营养
12、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名词解释 土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
14、单项选择题 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不会在群落交错区出现。
B.通常情况下,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往往比相邻的群落小。
C.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如森林边缘交错区。
D.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的地带,其中种群比相邻的群落中竞争紧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全球陆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大约为()t/a干物质。
A.120×109
B.120×108
C.50×109
D.50×108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净化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18、问答题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变化性;
2.单向性;
3.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变化性;
2.单向性;
3.流动过程中能量递减(10%定律);
4.质量逐渐提高。
19、名词解释 相对重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20、单项选择题 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北方针叶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生态入侵的危害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2)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3)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4)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问答题 何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主要的评估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人类生存而言,生态系统的许多功能是无法在市场上买卖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
(1)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法。
(2)环境偏好显示法。
(3)条件价值评估。
(4)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23、名词解释 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特征,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特征,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设计。
24、名词解释 生态死亡率生态寿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寿命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只有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寿命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只有一部分个体才能活到生态理寿命。多数死于捕食者、疾病和不良气候等。
25、名词解释 生态等值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生态监测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具有连续监测功能,用理化监测方法可快速而精确测得某空间内许多环境因素的瞬时变化,但却不能以此来确定这种环境质量对长期生活于这一空间的生命系统影响的真实情况。
(3)具有多功能性:通常,理化监测仪器的专一性很强,测量O3的仪器不能兼测SO2,测SO2的也不能兼得S2H4。
(4)监测灵敏度高,生态监测灵敏度高包含着两种含义。
28、单项选择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物种的性比率(雌性:雄性),比如人类,是()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生态危害,以及主要的防治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促进沙漠化的过程沙漠化的含义是“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促进沙漠化的过程沙漠化的含义是“生物的潜在生产能力降低、破坏,并最终变化消漠状态”。
(2)对大气化学产生影响:大气中的CO2、CH4和N2O是对地球温度和臭氧层产生主要影响的三种气体。
(3)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森林的减少将使这种调节功能大为减弱。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对策:基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快森林生态战略工程的建设,增大比例、改变格局,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人口集中或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恰恰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或生态脆弱、自然环境差的地区。
(2)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简称农林业,是把农、林、牧、渔等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的经营制度。
(3)尽快建立南方用材林基地,我国秦岭、大别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多为山区或半山区,其水热条件优越,林木生长块,树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的潜力很大,造林后稍加经营管理,10年就可望成林。
(4)加强科学管理、发挥现有森林综合效益潜力,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的观念现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30、填空题 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31、问答题 简述种群调节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气候学派、生物学派、食物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气候学派、生物学派、食物因素;
②内源性自动调节假说: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
32、单项选择题 ()在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A.鱼类
B.细菌
C.浮游动物
D.藻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名词解释 实际生态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34、名词解释 植被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35、名词解释 渐变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
36、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极地冻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填空题 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和偏害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竞争、捕食、寄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竞争、捕食、寄生
38、名词解释 基因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39、名词解释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生态环境质量给以数量化表征,并划分为一定的等级给予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生态环境质量给以数量化表征,并划分为一定的等级给予评价。
40、名词解释 生存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41、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预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根据环境质量的内在规律及现实状况对未来发展变化做出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根据环境质量的内在规律及现实状况对未来发展变化做出推断。
42、名词解释 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持续一定实践,有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持续一定实践,有易变性,发生一定的转化,进入环境后能够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物质。
43、名词解释 生物测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或其它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或其它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
44、问答题 罗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建立有哪些假设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假设环境条件允许种群有一个最大值,此值称为环境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假设环境条件允许种群有一个最大值,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常用“K”表示,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种群则不再增长,即dK/dt=0。
(2)种群增长率降低的影响是最简单的,即其影响随着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
(3)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无时滞带的。
(4)种群无年龄结构及无迁出和迁入现象。
45、名词解释 相对密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46、多项选择题 植物种间对辐射强度反应的重要战略差异显示为(),它们分别具有是适应于高的和低的光辐射范围。
A.强辐射种
B.弱辐射种
C.阳地种
D.阴地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名词解释 阿伦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48、名词解释 最低死亡率(minimun mortality,or ecological moral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种群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个体都是由年老而死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种群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个体都是由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49、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B.水生群落按垂直方向,一般可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附底动物、底内动物。
C.一般来说,水热条件越优越,群落的垂直结构越简单,动物的种类也就越单调。
D.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指群落成层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问答题 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针对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根际过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针对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根际过滤;植物固化;植物辅助生物修复;植物转化。
(2)针对非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潜力评价法;自然会复法;限量控制法;协调促进法。
51、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名词解释 慢性毒性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低浓度,长时间的中毒试验,观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低浓度,长时间的中毒试验,观察毒物与生物反应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对生物无影响的浓度。
53、名词解释 种群的内分布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均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54、名词解释 阿朔夫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55、多项选择题 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
A.控制害虫的后果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壤侵蚀
D.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一个共性问题。
(2)生境的破坏:生境的破坏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生境的破坏。
57、名词解释 半致死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一定浓度下,试验动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一定浓度下,试验动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时间。
58、名词解释 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59、填空题 生物群落可简单地分为()、()和微生物群落三大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群落、动物群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群落、动物群落
60、名词解释 直接排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61、名词解释 基盖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62、填空题 种群密度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绝对密度、相对密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绝对密度、相对密度
63、单项选择题 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
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名词解释 生态环境脆弱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指生物链简单、易断裂、容易发生生态破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指生物链简单、易断裂、容易发生生态破坏、系统恢复力和抵抗力较差的地区。
66、填空题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气候恶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气候恶化
67、单项选择题 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
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填空题 生物测试方法有()和流水式生物测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静水式生物测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静水式生物测试
69、问答题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景观或典型的自然生态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景观或典型的自然生态类型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把相应受国家保护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珍贵稀有濒于灭绝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起来。这样划分出的地区范围就叫做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l.)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2.)自然保护区对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3.)自然保护区是科研、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基地
70、多项选择题 下面选项中属于种间相互作用的有()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自相残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名词解释 生物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72、问答题 引起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喷发、海陆变迁、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喷发、海陆变迁、雷击火灾、海啸地震、洪水和泥石流以及地壳变动等。这些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严重的,甚至可使其彻底毁灭,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这类因素是局部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
73、单项选择题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名词解释 -3/2自疏法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75、名词解释 零增长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须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须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
76、名词解释 内禀增长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种生物具有的为遗传特征所决定的潜在最大增长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种生物具有的为遗传特征所决定的潜在最大增长能力。
77、名词解释 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ecosyste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78、问答题 请简单介绍指示生物的选择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现场比较评比法: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现场比较评比法: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选取排放已知单一污染物的现场,对污染源影响范围内的各类生物进行观察记录。对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植物来说,特别要注意叶片上出现的伤害症状特征和受害面积,比较后评比出各自的抗性等级,凡敏感植物(即受害最重者)就可选作指示植物。动物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在种类的选择上,人们更注重一些着生种类,在水体中则注重底栖动物;在受害程度的衡量上,多注重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变化。相对说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受野外条件下各种因子复杂作用的影响,易造成个体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影响选择结果,另外,对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高。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适用于动、植物。将各种预备筛选的生物进行栽培或饲养,然后把这些生物放置在监测区内观察并祥细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及受害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评定各种生物的抗性,选出敏感生物。这种方法可避免现场评比法中因条件差异造成的影响,虽然免仍有一些干扰因子影响指示生物选取的准确性,但由于环境条件比较一致,对敏感种类的筛选效率比现场评比法高。
(3)人工熏气法:动、植物均适用,将需要筛选的生物移植或放置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熏气室内,把所确定的单一或混合气体与空气掺混均匀后通入熏气室内,根据不同要求控制熏气时间。动态熏气室是用抽吸的方法,使污染气体不断地进入熏气室,接着又不断被抽出,始终让室内保持浓度一度的污染气体的动态平衡。熏气室装置改进和发展很快,现已有开顶式熏气罩或田间全开放式熏气系统,这些装置更接近于自然状态。人工熏气法的优点在于能人工控制试验条件,能较准确地把握生物的反应症状或观察和其它指标,受害的临界值(引起生物受害的最低浓度和最早时间)以及评比各类生物的敏感性等。
(4)浸蘸法:人工配制某种化学溶液、浸蘸生物的组织或器官,如浸蘸严硫酸可产生二氧化硫的效果,浸蘸氢氟酸可产生氟化氢的效果等。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所获结果与人工熏气法基本相符,而且具有简便省时和快速的优点,在没有人工熏气装置时可采用此法。浸蘸法适用于植物,特别是适用于对大量植物的初选。
79、单项选择题 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
A.流动
B.扩散
C.死亡
D.隐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问答题 种群密度的调节有哪些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它包括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它包括种内、种间、和食物调节三个内容。
种内调节,是指种内成员间,因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制约性调节方式。
行为调节,是种内个体间通过行为相容与否调节其种群动态结构的一种方式。
生理调节是指种内个体间因生理功能的差异,导致生理功能强的个体在种内竞争中取胜,淘汰弱者。
遗传调节是指种群数量可通过自然选择压力和遗传组成的改变而加以调节的过程。
种间调节是密度调节内容之一,它是指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共同资源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制约过程。
食物因素是一种种间关系,动物是异养生物、以动、植物为食。捕食和被食、寄生以及草性动物和植物的关系,都是食物联系。
81、问答题 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其产出的危害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世界而言,工业用材、薪柴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开垦是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世界而言,工业用材、薪柴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开垦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世界森林木材的总储量为3400—3600亿立方米,而每年的自然增长量可达66.1亿立方米。据1993年的统计,全世界圆果木总消费量为30亿立方米,其中54%用作薪柴或木炭,这个数字表明,森林的年自然增长量本来是可以满足世界木材需求量的。但从客观上看,由于许多木材生长在无法采伐的地区,从而使世界所有增产的木材没有被全部利用,加之世界森林分享的不均匀性,导致了森林资源破坏的加速。森林资源的破坏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快,在这些国家一些城市和广大农村中,薪柴仍是主要能源。森林被砍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开垦农业用地。尤其是当缺少耕地时,小规模生产的农民移向新的森林边缘地区,在砍伐后的林地上耕种粮食,但在一些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地区,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农业的产量少而人口却不断增加。
(1)促进沙漠化的过程。
(2)对大气化学产生影响。
(3)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82、问答题 分别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指系统内所包括的若干类相互联系的各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指系统内所包括的若干类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讲,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可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它们各自的生物种类和环境要素也存在着许多差异,然而,各类生态系统却都是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所组成。两大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或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四个基本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或称环境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包括生物活动的空间和参与生物生理代谢的各种要素,如光、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种矿质营养物质。生命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按营养方式的不同,这些生物可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大类。
83、单项选择题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问答题 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伐和开垦;污染;采集;菜礁;狩猎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 伐和开垦;污染;采集;菜礁;狩猎和捕捞。
85、名词解释 种群的性比(性别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群的雌雄比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群的雌雄比例。
86、问答题 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看,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主要是:
(1)维持生物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主要是:
(1)维持生物圈的正常功能;
(2)减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3)保留更多的遗传基因库,造福于子孙。
87、单项选择题 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8、名词解释 间接排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89、名词解释 受损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并发生了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90、问答题 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影响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影响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
(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的变化;
(5)人类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理论):单元顶极,多元顶极,顶极格局假说。
91、问答题 请论述生态系统中四个基本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其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而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
(2)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
(3)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因为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它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
(4)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否则,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
92、名词解释 自然保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人类自觉和有意识地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人类自觉和有意识地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93、名词解释 有害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同方法威胁人类健康、舒适或安宁的生物。
94、单项选择题 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名词解释 趋异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96、名词解释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97、名词解释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98、单项选择题 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
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名词解释 捕食性食物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生物间以捕食关系而构成的食物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生物间以捕食关系而构成的食物链。
100、问答题 水体热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热污染会造成严重后果,首当其冲的是水生生物,水体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热污染会造成严重后果,首当其冲的是水生生物,水体温度升高含氧量会降低,同时还可以加速其他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导致水质恶化,降低或丧失水体自净能力,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也威胁着陆生生态系统,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水温升高也降低了水的冷却效率,使工业运转率下降,造成国民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生活。
101、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nvironmentalqualityassess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environmentalqualityassessment),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 预测。
102、单项选择题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3、单项选择题 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4、单项选择题 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斯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名词解释 负反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107、问答题 富营养化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108、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
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问答题 简答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湖底开始的水生群落的演替,属原生演替类型,现以淡水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湖底开始的水生群落的演替,属原生演替类型,现以淡水池塘或湖泊演替为例。
其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4)挺水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
110、单项选择题 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
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1、名词解释 似昼夜节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112、单项选择题 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3、问答题 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生物的生境与小环境,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物的小环境。显然,研究生活在地表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物的小环境。显然,研究生活在地表凋落物层的甲虫,是没有必要了解树林20米高度以上的温度情况的。此外,即使生物是处于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和同一天气类型之中,但由于小环境的不同,它们实际上是受到彼此不同的小气候影响而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例如,在严寒季节,即使雪被上的气温是零下60-70度,雪被下土壤表面的气温仍维持在10-20度;雪上生活的动物忍受着低温,而雪下生活的动物,实际上是生活在类似南方的小气候中,它们是因为有了适宜的雪下小环境,才能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生活下来。植被个体表面不同部位也存在着不同的小环境。
114、问答题 环境问题的特点、实质、原因。
91EXAM.org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
实质:经济与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
实质:经济与社会问题、文化与价值问题
原因:生态破坏与污染、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资源浪费、管理不善、观念错误
115、单项选择题 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6、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
117、单项选择题 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
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
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单项选择题 狼和兔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9、名词解释 生态演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的、单方向的、有顺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的、单方向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
120、填空题 森林受到破坏后,其恢复过程较缓慢,一般都要经过()、()和盛林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草本植物期、灌木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草本植物期、灌木期
121、单项选择题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
A.河口湾
B.大陆架
C.海藻床或珊瑚礁
D.大洋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问答题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主要是靠叶面进行的;
(2)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绿色植物都有滞尘的作用,其滞尘的大小与树种、林带、草皮、面积、种植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3)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大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通常尘粒上附有不少细菌,通过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
(4)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123、问答题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以绿色植物为中心的情况截然不同,使自然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形成的生态金字塔呈现出倒置的情况。
(2)系统能量、物流量巨大,密度高且周转快: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流强度是自然生态系统无可比拟的。
(3)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主体的食物链常常只有二级或三级,即植物—人;植物—食草动物—人,而且作为生产者的植物,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围其他系统,系统内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地位和作用已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124、名词解释 退化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类“病态”生态系统,是指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类“病态”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125、问答题 受损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主要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结构受损是导致功能衰退的基本原因;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结构受损是导致功能衰退的基本原因;
(2)胁迫方式是影响生态过程变化的决定因素;
(3)干扰强度和频率是制约系统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
126、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7、名词解释 伴生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128、名词解释 静态生命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根据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的调查,并根据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根据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的调查,并根据其结果编制而成。
129、填空题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生性、后生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生性、后生性
130、问答题 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黑白瓶测氧法测定水体生态系统植物初级生产力;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黑白瓶测氧法测定水体生态系统植物初级生产力;
(2)测定色素含量。
131、问答题 生态系统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有机质的产生与生态系统产品;
②生物多样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有机质的产生与生态系统产品;
②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
③调节气候;
④缓解灾害;
⑤维持土壤功能;
⑥传粉播种;
⑦控制有害生物;
⑧净化环境;
⑨感官、心里和精神调节;
⑩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
132、名词解释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
本题解析:试题答 案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133、名词解释 生态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概念包括生态修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言理解为通过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概念包括生态修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言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建,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34、单项选择题 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5、单项选择题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6、问答题 简述内稳态的保持机制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形态和生理适应,通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形态和生理适应,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如动物的羽和毛起保温隔热作用,高代谢率增加体内产热),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动物最普遍的方法是行为适应,如动物洄游、迁徙、迁移;建造巢穴等;爬行类改变姿势接受太阳辐射。高等植物叶子和花瓣的昼夜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行为适应。如豆叶的昼挺夜垂,向日葵的花序随太阳的方向转动等。
137、名词解释 人为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起起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形成的环境。
138、名词解释 纬度地带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性的变异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性的变异特点。
139、问答题 请论述如何利用边缘效应的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其形成需要一定条件,如两个相邻群落的渗透力应大致相似;两类群落造成的过渡带需相对稳定;各自具有一定均一面积或只有较小面积的分割;具有两个群落交错的生物类群等。边缘效应的形成,必须在具有特性的两个群落或环境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因此,不是所有的交错区内都能形成边缘效应。在高度遭受干扰的过渡地带和人类创造的临时性过渡地带,由于生态位简单,生物群落适宜度低及种类单一可能发生的近亲繁殖,使群落的边缘效应不易形成。
发育较好的群落交错区,其生物有机体可以包括相邻两个群落的共有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这种仅发生于交错区或原产于交错区的最丰富的物种,称为边缘种。在自然界中,边缘效应是比较普遍的,农作物的边缘产量高于中心部位的产量。
人们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以增加边缘的长度和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说明,鹌鹑放养中对边缘效应原理的应用,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同样量的植物,利用增加边缘长度的方法,可提高鹌鹑的饲养群数。我国南方在水网地区修造的一种桑基渔塘,便是人类因地制宜建立的一种边缘效应,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对于自然形成的边缘效应,应很好去发掘利用。对于本不存在的边缘,也应努力去模拟塑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运用自然边缘效应所给予的启示,将有助于对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140、名词解释 自养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中绿色植物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中绿色植物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无机等无机物造成有机物,并释放氧供异养生物使用。
141、名词解释 限制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142、问答题 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因受环境复杂性和生物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因受环境复杂性和生物适应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监测结果的变异幅度往往很大,要使监测结果准确可信,除监测样点调协和采样方法科学、合理和具有代表性外,样本容量应该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对监测结果原则上都需要进行统计学的检验;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如生理节律、日、季节和年周期变化规律等;
(3)综合分析:对监测结果要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做综合分析;
(4)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143、问答题 生态学金字塔的概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介绍生态系统能流模式时曾提到,当能量由下一营养级传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介绍生态系统能流模式时曾提到,当能量由下一营养级传递到上一营养级时,势能会逐级减少,直到系统中全部能量变为热能散失到环境中,如果变化这个图的坐标,以纵轴为营养级,横轴为各营养级所含的势能。因为食物链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上一个营养级中少数消费者的需要,至使营养级的能量呈阶梯状递减,于是形成了这种底部宽,顶部窄的圆锥状,称做“生态锥体”,因其形似塔,又被称为“生态学金字塔
144、名词解释 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被吸收后,随血液和体液循环分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被吸收后,随血液和体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
145、问答题 生态系统有哪些调节生态平衡的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反馈机制: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反馈机制: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
(2)抵抗力:是生态系统抵抗外干扰并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状的能力,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
146、单项选择题 白天,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7、名词解释 超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148、单项选择题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9、名词解释 环境容纳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150、单项选择题 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1、单项选择题 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2、问答题 请问种群的密度调节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它包括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它包括种内、种间和食物调节三个内容。
153、问答题 试用高斯实验说明竞争排斥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讨论的种间竞争,不包括捕食与寄生现象,而是专指两种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讨论的种间竞争,不包括捕食与寄生现象,而是专指两种生物因为具有共同的食物、空间、水分等所产生的竞争关系,生物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两个生态上接近的种类激烈竞争,其结果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或使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和食性上的特化,或其它生态习性上的分离,通称生态分离,也可能是两种之间形成平衡而共存。
154、问答题 人类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概括三大方面:
一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渣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概括三大方面:
一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渣以及农药、化肥等水体的污染;
二是对水生生物资源的过捕;
三是围湖造田及不合理的水利工程。这也是我国水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人为干扰和遭受破坏的根源。
155、填空题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臭氧、氮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臭氧、氮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156、问答题 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时空结构特性;
(2)物质循环功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时空结构特性;
(2)物质循环功能;
(3)生态位理论;
(4)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理论的运用;
(5)生态场理论的开拓。
157、填空题 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城市垃圾所采用的方法有()、()、()以及用来制作沼气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填埋、焚化、堆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填埋、焚化、堆肥
158、名词解释 补偿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
159、单项选择题 对于植物,下面选项中()是可以被消耗掉的。
A.温度
B.太阳辐射
C.盐度
D.负反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0、名词解释 生活史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161、单项选择题 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2、名词解释 蓄水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163、名词解释 最小有作用剂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只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只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能使生物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164、单项选择题 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名词解释 生物学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下限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下限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
166、填空题 ()和()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散利用、集群的共同利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散利用、集群的共同利用
167、名词解释 临界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68、名词解释 频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169、名词解释 相对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
170、填空题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和陆地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17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型是针对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而言的。
B.生态型越少的生物种其适应性越强。
C.生态型是被固定在基因水平,是可以遗传的。
D.生态型是发生趋异进化的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2、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的关系为斗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3、名词解释 群落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群落概念的产生,使生态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群落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群落概念的产生,使生态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174、填空题 光照强度达到()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饱和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饱和点
175、单项选择题 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6、名词解释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中,各种元素运动路线所包含着的活有机体的有机阶段和由各元素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的阶段所组成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77、名词解释 光合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地、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C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地、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178、问答题 离散增长模型分析及生物学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根据此模型可计算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增长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根据此模型可计算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增长情况。
⑵根据λ值可判断其种群动态。
当λ>1,种群增长;当λ<1,种群衰退;当λ=1,种群稳定;当λ=0,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下一代灭亡。
179、填空题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初级生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初级生产
180、填空题 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漫流或溢流、灌溉、渗流或渗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漫流或溢流、灌溉、渗流或渗漏
181、单项选择题 生物群落是()。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2、填空题 人们习惯上根据植物的形状、大小、分枝等外部特征及植物生命期的长短,把植物分为()、()、()、()和草本植物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乔木、灌木、藤木、附生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乔木、灌木、藤木、附生植物
183、问答题 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
结构缺损:四大要素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
结构缺损:四大要素中缺少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
结构变化:生物种类减少,种群数量下降,层次结构变化。
2)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
①能量流动受阻:初级生产者的生产力下降,各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消失。
②物质循环中断。
184、名词解释 乔丹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185、名词解释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措施,是受到损害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措施,是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过程。
186、名词解释 伴随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从内的植物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从内的植物种。
187、单项选择题 下列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分解速率最快的是()
A.木质素
B.纤维素
C.单糖
D.半纤维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8、问答题 污染的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及食物等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及食物等环境介质进入人体、生物机体后产生急性或慢性、短期或长期的毒性影响,且影响面大而范围广;
(2)污染物一般以浓度低、持续时间长,并以多种每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危及健康;
(3)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发生转化,其毒性增加减少或富集,使污染物原有性状和浓度发生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
(4)生态系统统遭到扰乱,稳定性降代低。
189、问答题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190、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荒漠
D.冻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1、单项选择题 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2、名词解释 露点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193、名词解释 成层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的动、植物生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植物各有其生活型,其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也各有差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排列在空间的不同高度和一定土壤深度中,群落这种垂直分化比就形成群落的层次。
194、单项选择题 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于1953年提出来的。
A.Fisher
B.Tansley
C.Vickerman
D.Mobiu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单项选择题 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7、单项选择题 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K/2
B.K
C.K/4
D.K/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8、名词解释 自养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199、问答题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年降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蒸发量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初级生产者的组成主体为草本植物,这些草本植物大多都具有适应干旱气候的构造,如叶片缩小、有蜡层和毛层,借以减少蒸腾,防止水分过度损耗。
200、问答题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超载过牧:所谓超载过牧,就是指牲畜放牧量超过了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超载过牧:所谓超载过牧,就是指牲畜放牧量超过了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生产的承受能力。
(2)不适宜的农垦: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开垦草原一直是增加农田耕种面积的主要途径之一。
(3)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农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农学:环境生态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