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预测性恐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预测性恐惧或称“想象性恐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预测性恐惧或称“想象性恐惧”,指1.5~2.0岁左右的婴儿,随着其想象和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开始产生对黑暗、动物等的害怕。如怕黑,怕坏人等。
2、单项选择题 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 ,其存在的时期为()。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正常儿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的月龄为()。
A.新生儿期
B.2~3个月
C.4~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
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
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
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
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最敏感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学习障碍儿童()。
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
B.视觉一空 间知觉障碍
C.注意力较集中
D.协调运动障碍
E.情绪不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老年骨质疏松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衰败为特征,伴有骨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进展性的代谢性骨病。其临床主要表现:腰痛和肌无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且多在夜间出现,清晨起床活动时疼痛加重。
8、单项选择题 全手握笔,自发乱画()。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简述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营养因素:营养是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如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营养因素:营养是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如营养素供给不足,或膳食结构不合理,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还会导致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素缺乏症。
(2)锻炼因素: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发育,在适当的营养保证下,还可提高体格(尤其是骨骼和肌肉)发育的水平。
(3)疾病因素: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但仍有一些重要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可影响青年期的生长发育,常见的有:慢性消化道疾患、寄生虫病、地方病(如甲状腺肿)、先天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及哮喘、结核病等。
(4)季节与气候:春季身高增长快,秋冬季体重增长快。不同的地区的气候不同,加上其他地区差异因素的影响,使机体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5)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不仅影响青年健康,引发各种疾病,而且明显阻抑其正常发育进程。
(6)家庭因素:包 91eXaM.org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素质、早期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7)社会因素: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城乡差异、战争、工业化等社会因素都会对青年期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10、多项选择题 筛查性测验包括()。
A.丹佛发育筛查法
B.绘人测试
C.格塞尔发育量表
D.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E.图片词汇测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名词解释 抑制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出现对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少,称之为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出现对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少,称之为抑制现象。胎儿末期刺激-应答反应的减少,自发性运动也随之减少。其生理意义是出生后运动发育使得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和新运动技能的获得。
13、问答题 简述婴儿笑的3个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笑的发展经历了下面3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笑的发展经历了下面3个阶段。
(1)第一阶段(0~5周),自发性的笑:婴儿初生下来就可以开始有笑的反应。婴儿出生2~12小时中,面部即有像微笑的运动。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2)第二阶段(5.0周~3.5个月),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这时人的声音和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无论是抚养者,还是陌生人,或无论是生气的面孔还是笑的面孔,婴儿均会报以微笑。
(3)第三阶段(3.5个月之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性的微笑。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的笑,对陌生人则带有警惕性注意,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14、问答题 简述原始反射的生理意义(原始反射在发育学上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婴儿出生后在一定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婴儿出生后在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原始反射的出现标志了运动发育的开始,由于反射的出现提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原始反射的消失则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的完成,标志着获得新的运动技能的开始。
15、单项选择题 正常儿立位时膝部与腰部屈曲,可以短暂支持体重的月龄为().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感情的功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容易适应环境
(2)作为交流的手段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容易适应环境
(2)作为交流的手段
(3)对行为的动机作用
(4)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5)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17、名词解释 精细运动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18、名词解释 畸 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畸胎是指身体有明显畸形的胚胎或新生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畸胎是指身体有明显畸形的胚胎或新生儿。
19、问答题 简述运动发育分析的基本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发育分析分为三个阶段:
1)结构和功能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发育分析分为三个阶段:
1)结构和功能分析
首先选择活动或行动的目标,明确这些动作或活动的功能和目的;其次对组合这种行动或活动的各种动作进行分析;根据选择目标的复杂程度,分析各种动作结构的隶属层次关系和功能情况。
2)顺序分析
记录随时间而出现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变化
3)转换分析
采用数据或可见形式的转换方法,分析个体在自我调节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变化原理、特征、机制。
20、单项选择题 关于学龄前期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A.学龄前期儿童身高每年平均增长5~7cm
B.学龄前期儿童体重每年平均增长7~8kg
C.学龄前期儿童骨硬度较大,弹性非常小
D.学龄前期跑、跳十分熟练
E.学龄前期儿童手的动作笨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简述家庭、心理及社会环境对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事实证明,贫穷、物质生活条件差、疾病和父母的不良心境如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家庭内部的社会心理联系失调,婴儿期困难气质较多,各种内外向行为问题的患病率是正常家庭儿童的2~5倍。
(2)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目前,强调出生后第1小时内的母婴接触,对小儿今后良好的性格、 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的母婴接触还会使婴儿增进食欲、体重增加较多,情绪紊乱发生也较少。
亲子关系对幼儿情绪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婴幼儿亲子关系不良如何影响和导致情绪障碍的机制有各种学说。有学者提出养育态度与儿童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此外,家长养育态度不一致,也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父母对儿童的过分控制、排斥等态度与儿童情绪障碍有关。但父母与婴幼儿的亲子交流、密切接触和相互游戏能使其体验到父母的关爱,有利于婴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3)家庭、心理环境特点:幼儿期的生活仍以家庭为重心。愉快、和谐的家庭生活,充分的亲情给予对其情绪发展影响极大。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如婚姻不和谐、矛盾冲突多、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必然影响父母的养育技能和亲子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形成,容易造成幼儿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乃至形成不良个性。
儿童应对压力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天生的气质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受到父母提供帮助的方式的影响。如果缺乏这种支持和帮助,如虐待,儿童就很难发展必要的情绪自控能力。同样,在一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儿童不断目睹消极情绪的爆发,他们就不会有控制自己情绪的动机。有抑郁等情绪问题的父母,儿童很可能会在情绪发展上出现不正常。
此外,父母的情绪示范作用也很重要。1~3岁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模仿能力强,日常生活中若成人经常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情绪,对幼儿今后情绪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将会助长不良情绪的形成。父母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情绪情感感染儿童,例如当面临危险时父母表现的临危不惧,孩子也会以父母的行为表现为榜样,变得胆大起来。
另外,依据幼儿身心特点制定的合理生活制度,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一般来讲,单调、枯燥的环境,容易使幼儿疲劳,从而产生厌倦、不愉快的情绪。相反,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会使幼儿产生兴趣,感到快乐和满足。为此在家庭中还应该为孩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生活在轻松活泼的多样化生活环境之中。
(4)社会、环境因素:幼儿的情绪发展离不开幼儿的生存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社会化环境主要是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进行社会化交往的丰富机会,让幼儿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
儿童成长所处的环境能够解释情绪能力的差别。以贫穷环境为例,低收入带来的压力对父母的情绪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这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与贫穷相伴的经济担忧、过分拥挤的住所和家人生病会造成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反应性较低和情感冷酷,从而导致父母与婴幼儿之间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由于劳累和焦虑、母亲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因而不能与他们讨论在情绪上有意义的事件。当然,如果要理解儿童在此背景下情绪能力的差异,还应考虑儿童成长所处的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22、问答题 视觉的作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识别能力;
节省能量:可以节省更多的能量供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识别能力;
节省能量:可以节省更多的能量供给精神活动,促进大脑活性化;
远眺作用,使得人类可以避开危险的环境,保护个体的生存;
调节觉醒状态和稳定情绪。
23、问答题 简述运动障碍的多样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脑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导致运动障碍的特点不同。如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脑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导致运动障碍的特点不同。如锥体系损伤呈痉挛性瘫痪;锥体外系损伤呈不自主运动、肌阵挛或强直;小脑损伤呈平衡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等。
24、问答题 简述中年期心理变化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智力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中年期的智力变化很复杂,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智力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中年期的智力变化很复杂,那些直接与神经系统状态相联系,而较少依赖于后天经验的智力因素有下降趋势,如机械记忆能力、快速反应、注意分配或高度集中能力等。那些较多依赖于教育和实践经验的智力因素,如词汇、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中年人的成绩要优于青年人。
(2)情绪稳定、心理平衡:人到中年,应该是一个金秋收获的季节,自然会有许多喜悦和令人振奋的事情,但同时也会遇到许多麻烦和棘手的问题,产生许多紧张的压力,体验到烦恼和焦虑等情绪与情感。
(3)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中年人的自我意识明确,对自己的才能、学识、地位等均有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根据自己和社会的要求支配调节自己的言行。
(4)个性成熟、特点鲜明:中年阶段是自我与社会相互作用,自我走上成熟的过程。在几十年奋斗过程中,以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体系建立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完成工作任务及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5)压力增大、心理冲突增多: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可以讲,中年期是一生中价值体验的高峰期,是人生中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最重要时期,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冲突,形成有碍其心身健康的各种心理问题。
25、名词解释 踏步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 肢。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存在于0~3个月。
26、问答题 简述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年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①扮演多重社会角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年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①扮演多重社会角色,在人际关系的范围上较广泛;
②在生活中要交结三教九流,因而在人际关系的层次上显得较复杂;
③时间长、经历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的结构上较稳定;
④经历各种成败的考验,在人际关系的情感上比较深刻;
⑤存在着纷扰和内耗,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上比较谨慎。
27、单项选择题 记忆出现的时间规律是()。
A.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到12个月开始出现形象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B.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到12个月开始出现形象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C.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形象记忆,6个月到12个月开始出现情绪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D.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到12个月开始出现逻辑记忆,1岁出现形象记忆
E.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形象记忆,6个月到12个月开始出现逻辑记忆,1岁出现情绪记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运动发育的异常性表现为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原始反射亢进和残存;
②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原始反射亢进和残存;
②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或不出现;
③肌力和肌张力异常;
④运动的不规律和不协调;
⑤病理反射的出现等。
运动发育的异常性可表现为运动的原始模式、整体模式、联合反应模式、代偿性的异常模式等。
29、单项选择题 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
A.0~3个月
B.4~6个月
C.7~9个月
D.10~12个月
E.15~12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多项选择题 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
A.胎动
B.反射
C.笑
D.吸吮
E.排尿排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基础医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基础医学:人体发育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