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温病学试题预测(每日一练)
2019-05-06 01:58: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基础医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基础医学:温病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试述秋燥肺胃阴伤证的临床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2、问答题  如何理解“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点击查看答案


3、问答题  试述伏暑暑湿积滞,郁结肠道证候,治法和常用方剂。


点击查看答案


4、问答题  如何理解“白虎四禁”?


点击查看答案


5、问答题  何谓“瘛疭”?


点击查看答案


6、填空题  湿温的发病特点,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故病湿热。”


点击查看答案


7、填空题  证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等。治宜:()


点击查看答案


8、问答题  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9、问答题  湿热病,湿热结于下焦,而表阳暂亡,见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为何不治以温阳法,而主以五苓散加减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10、填空题  证见壮热,恶热,汗大出,渴喜冷饮,苔黄而燥,脉浮洪。其病机为()


点击查看答案


11、问答题  如何理解三焦传变的“始上焦,终下焦”。


点击查看答案


12、填空题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令(),(),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待()如常矣。


点击查看答案


13、问答题  简述温病邪留阴分证候表现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14、问答题  何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点击查看答案


15、填空题  证见低热,干咳,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其病机为()


点击查看答案


16、问答题  试述温病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17、填空题  湿热疫,初始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午后尤甚,头身疼痛,脉不浮不沉而数,舌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绛。其选方为()


点击查看答案


18、填空题  风热病邪 侵袭肺卫出现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者,宜用()


点击查看答案


19、填空题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点击查看答案


20、填空题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21、填空题  一般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苔薄白,舌边尖红等症者,多属()


点击查看答案


22、问答题  试述秋燥的临床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23、问答题  吴鞠通认为温病热厥有哪三等,分别适用于什么治法?


点击查看答案


24、问答题  简述暑温的一般传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的治疗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25、问答题  伏暑邪在气分有哪些证型,如何辩治?


点击查看答案


26、问答题  何谓“出表”。


点击查看答案


27、填空题  湿温病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以何方主治()


点击查看答案


28、填空题  肾阴耗损证 的辨证要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29、问答题  斑疹的病机及治疗原则怎样?


点击查看答案


30、填空题  大头瘟特殊的临床表现是(),烂喉痧特殊的临床表现是().


点击查看答案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基础医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基础医学:温病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地面气象测报上岗考试:地面气象..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