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犯罪预防的间接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能对人们的客观行为与主观意图发生作用,使其服从法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能对人们的客观行为与主观 意图发生作用,使其服从法律,避免受到邪恶的诱惑,依靠人们的意志和知识进行自我约束的方法。
2、名词解释 必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之后必然地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之后必然地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3、问答题 简述犯罪人的年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犯罪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2.不同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犯罪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2.不同年龄的人犯罪类型倾向不同
3.犯罪人的年龄存在着区域 差异
4.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关系密切
4、多项选择题 犯罪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人物有()
A、菲利
B、迪尔凯姆
C、马克思
D、黑格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名词解释 周期变动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时间数列在为期较长的时间内呈现出有规则的上升与下降交替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时间数列在为期较长的时间内呈现出有规则的上升与下降交替循环变动形态。
6、名词解释 被害人的生活方式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
7、单项选择题 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A、荀子
B、孟子
C、管仲
D、韩非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多项选择题 社会基本制度对犯罪的影响()
A、决定了犯罪的方式
B、决定了犯罪的途径
C、规定 了罪与非罪的标准
D、规定了犯罪的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多项选择题 个人生活环境具有的特点是()
A、片面性和可置换性
B、直接性
C、唯一性
D、有限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简述功利主义学派的几本观点 。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功利主义学派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边沁等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功利主义学派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边沁等为代表,用功利主义原则取代理性主义原则,展开了对早期自然法学派的批判。认为社会行为是否犯罪,不是看他是否符合理性原则,而是看它是否违背功利性原则。所谓功利性原则,也就是合理利己主义,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也就是追求快乐。如果一种行为有助于增加快乐,避免痛苦,那么就不应当被认为是犯罪。功利主义犯罪社会学思想使四方犯罪社会学从理性主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沿着实证主义方向发展,为西方犯罪社会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方法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
11、单项选择题 冲突理论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不属于该理论的是()
A、群体冲突论
B、阶级冲突论
C、文化冲突论
D、种族冲突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简述犯罪控制的具体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围绕人的犯罪控制(对可能的犯罪人的控制和可能的被害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围绕人的犯罪控制(对可能的犯罪人的控制和可能的被害人的控制);围绕物的犯罪控制;对犯罪情景的控制。
13、多项选择题 文化对犯罪的影响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影响犯罪观
B、影响对犯罪的惩罚观
C、影响犯罪的类型和手段
D、影响犯罪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非随机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主观判断和愿望,从总体中选取某些单位作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主观判断和愿望,从总体中选取某些单位作为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
15、单项选择题 犯罪问题是指()
A、犯罪是一个需加以专门研究的问题
B、犯罪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演变为犯罪问题
C、越轨和犯罪同时爆发
D、越轨和犯罪交互影响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名词解释 犯罪组织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
17、问答题 简述实证排犯罪学与古典犯罪学派在关于犯罪研究和理论观点上的明显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研究方法的区别
2.犯罪原因的理论的区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研究方法的区别
2.犯罪原因的理论的区别
3.犯罪对策理论的区别
18、名词解释 犯罪成员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成员的生理及心理状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成员的生理及心理状况。
19、名词解释 既然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已经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或者承担了侵害后果的人,如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已经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或者承担了侵害后果的人,如被暴力伤害的人以及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亲属。
20、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揭示的犯罪的法律和社会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犯罪是具有社会来源:91exam .org危害的社会行为;
2、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的社会行为;
2 、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制裁的行为。
21、名词解释 犯罪的相关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距犯罪原因较远的但与犯罪原因又有关的犯罪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距犯罪原因较远的但与犯罪原因又有关的犯罪因素。
22、问答题 简述国外学者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犯罪生物学理论观点
2.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犯罪生物学理论观点
2.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
3.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
4.犯罪心理学理论观点
23、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犯罪学是以社会学、法学、心里学等学科为基础,并运用多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犯罪学是以社会学、法学、心里学等学科为基础,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其原因,探索防控犯罪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原因是:犯罪学以社会学、法学、心里学等学科为基础是由犯罪文艺的特点决定的;犯罪学的综合性是由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
24、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区别:研究范围和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联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区别:研究范围和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
联系:犯罪行为的概念是一致的;犯罪学对犯罪的认识是制定和实施刑事政策及刑事政策研究的基础。
25、单项选择题 “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是由()
A、墨子提出
B、管仲提出
C、老子提出
D、孔子提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名词解释 个人生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与个人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并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与个人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并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条件。
27、名词解释 暗数(黑数、影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
28、名词解释 犯罪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不同区域的犯罪分布情况,包括总分布和类型分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不同区域的犯罪分布情况,包括总分布和类型分布。
29、名词解释 犯罪手段预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对犯罪分子可能采取哪些手段进行犯罪,特别是可能利用那些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对犯罪分子可能采取哪些手段进行犯罪,特别是可能利用那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犯罪进行的预测。
30 、问答题 简述抑制犯罪的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控制人的主体需要,使之保持在人类所允许的范围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控制人的主体需要,使之保持在人类所允许的范围内;
2、提高满足人类主体需求的社会能力,以减少主体需求与社会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3、通过社会制裁的措施,扼杀人类社会中超越自己能力所能满足的主体需要。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犯罪社会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