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A.注射剂系指经皮肤或黏膜注入体内的药物无菌制剂
B.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和注射用无菌粉末4类
C.配制注射液用的溶剂是蒸馏水,应符合《药典》蒸馏水的质量标准
D.注射液都应达到《药典》规定的无菌检查要求
E.注射剂车间设计要符合GMP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注射剂俗称针剂,是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它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类型。注射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溶媒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并需采用避免污染或杀灭细菌等工艺制备的一种剂型。配制时用注射用水、注射用油等作溶媒,配制注射用油溶液时,应先将精制的油在150℃干热灭菌1~2小时,并放冷至适宜的温度。
2、单项选择题 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体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
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
C.水溶性基质中的水分易挥发,使基质不易霉变,所以不需要防腐剂
D.凡士林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型,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多种固体制剂。乳剂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比重不同,乳剂敖量过程中分散相上浮,出现分层,分层不是破坏,经振摇后仍能分散为均匀乳剂。絮凝剂作为电解质,可降低zeta电位,当其zeta电位降低20~25mV时,混悬微粒可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乳剂常因乳化剂的破坏而使乳剂油水两相分离,造成乳剂的破坏。乳剂破坏后不能再重新分散恢复原来的状态。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催化称为一般酸碱催化,而不是特殊酸碱催化。
4、单项选择题 硬脂酸镁通常在处方中起何种作用()
A.润滑剂
B.崩解剂
C.黏合剂
D.颗粒剂
E.稀释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硬脂酸镁是疏水性的润滑剂,有良好的附着性,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表面光滑美观。常用量为0.3%~1%,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片剂崩解迟缓,但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因硬脂酸镁呈碱性,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如乙酰水杨酸片、某些维生素片剂、多数生物碱药物片剂不宜用。
5、多项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可用于评价混悬剂质量的是()
A.分散相质点大小
B.分散相分层与合并速度
C.F值
D.β值
E.重新分散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E
本题解析: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主要是考察其物理稳定性: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方法:将100ml混悬剂置于刻度量筒中,摇匀。混悬剂在沉降前原始高度为H,静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沉降面不再改变时沉降物的高度为H,其沉降体积比为F=(H/H)×100%,F值在0~100%,F值越大,表示沉降物的高度越接近混悬剂的原始高度,混悬剂就越稳定)、重新分散试验、混悬微粒大小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β: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体积的增加程度,称为絮凝度,β升高絮凝效果好)。
6、多项选择题 (五)案例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0ml。
依据《中国药典》制剂规范要求,下列有关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入碘化钾,起增溶作用
B.复方碘溶液处方中,碘化钾是助溶剂
C.碘难溶于水,易挥发,加入碘化钾可与碘生成KI3络合物,该络合物易溶于水,不挥发
D.制备复方碘溶液时,溶解碘化钾的水尽量少,以使其形成高浓度溶液,碘才容易形成络合物而溶解
E.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碘化钾起潜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多项选择题 以下哪几条是药物被动扩散的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药物黏膜吸收机制可分为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膜孔转运以及胞饮和吞噬作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消耗能量,有部位和结构特征,有饱和状态,有载体参加。被动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扩散动力是膜两侧浓度差,没有部位特征,不需要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8、单项选择题 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B.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C.减 慢药物扩散速率
D.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E.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渗透泵控释片系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类制剂,以渗透压为驱动力,通过系统中水溶性物质或固体盐产生的高渗压将药物泵出。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其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的影响,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优越。以口服单室渗透泵片为例,其原理和构造:片芯由水溶性药物、具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或其他辅料制成,外面用水不溶 性的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包衣,形成半渗透膜,即水可渗透进入 膜内,而药物不能透过此膜。然后用激光或其他适宜方法在包衣膜一端壳顶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细孔。当与水接触后,水即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加之片芯内具高渗透压的辅料的溶解,渗透压可达4053~5066kPa(体液渗透压为760kPa)。由于膜内外渗透压的差别,药物由细孔持续流出,其流出量与渗透进入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全部溶解为止。片芯中药物未完全溶解时,释药速率按恒速进行。当片芯中药物浓度逐渐低于饱和溶液,释药速率也逐渐下降。控制水的渗入速率即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而水的渗入速率又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9、单项选择题 O/W水型乳化剂的HLB值一般在()
A.7—9
B.5~20
C.8~16
D.3~8
E.15~18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HLB3~8是W/O型乳化剂,如Tween、一价皂;HLB8~16是O/W型乳化剂,如Span、二价皂。
10、单项选择题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调节pH宜选用()
A.枸橼酸
B.缓冲溶液
C.盐酸
D.硫酸
E.醋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配制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时,其酸度须用0.1M的盐酸调节,使得pH为3.5~5。
11、单项选择题 不能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措施是()
A.增大粒径分布
B.减小粒径
C.降低粒径与液体介质间的密度
D.增加介质黏度
E.加入絮凝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混悬剂物理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絮凝与反絮凝、微粒的沉降、微粒长大和晶型转化等。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有:减小微粒半径、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加入絮凝剂一般应控制z电势在20~25mV范围内使其恰好能产生絮凝作用、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增长等。
12、多项选择题 (四)案例摘要:处方:水杨酸50g,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00g,白凡士林120g,液体石蜡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g,蒸馏水480ml。
下面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分子量
B.药物油/水分配系数
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粒子大小
E.透皮吸收促进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气雾剂中最常用的抛射剂是()
A.氦气
B.甲烷
C.氧气
D.氟氯烷烃
E.氮气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气雾剂中最常用的抛射剂有:①氟氯烷烃类,俗称氟里昂,为药用气雾剂最常用的抛射剂。常用F11、F12和F1123种。②碳氢化合物类,主要是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局部气雾剂中常用。③氢氟氯烷烃类和氢氟烃类,常用三氟一氯乙烷、七氟丙烷和一氯二氟乙烷等。
14、单项选择题 CPVP属于哪一类辅料()
A.稀释剂
B.润湿剂
C.黏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CPVP(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不溶解于水,但有引湿性,吸水量能超过其自重的50%,仍能保持完整而不溶解。用作崩解剂、赋形剂、骨架材料,在作片剂的崩解剂时,遇水使其网状结构膨胀产生崩解作用。又因其吸水后不形成胶状溶液,不影响水分继续进入片芯,故崩解效果较淀粉或海藻酸类等为好。
15、多项选择题 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达是()
A.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
B.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于黏合剂”使用
C.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微晶纤维素的缩写为MCC
E.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微晶纤维素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黏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微晶纤维素的缩写为MCC,国外产品商品名为Avicel,是片剂的优良辅料,但不能用于薄膜衣材料。
16、多项选择题 (三)案例摘要: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5%~17%)85g,滑石粉25g(5%),轻质液体石蜡2.5g,酒石酸2.7g,制成1000片。
下列哪些结晶药物可直接压片()
A.红霉素
B.氯化钠
C.溴化钠
D.碳酸氢钠
E.维生素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多项选择题 微丸剂的制备方法常用()
A.沸腾制粒法
B.喷雾制粒法
C.高速搅拌制粒法
D.挤出滚圆法
E.锅包衣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微丸的制备方法有: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粒法等。
18、多项选择题 (四)案例摘要:处方:水杨酸50g,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00g,白凡士林120g,液体石蜡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g,蒸馏水480ml。
下面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
A.月桂氮革酮
B.聚乙二醇
C.樟脑
D.表面活性剂
E.苯甲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多项选择题 (一)案例摘要:注射用葡萄糖50g,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下面哪些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A.10%葡萄糖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0.9%氯化钠注射液
D.10%氯化钠注射液
E.冰点为0.52℃的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多项选择题 药物浸出萃取过程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A.粉碎
B.溶解
C.扩散
D.浸润
E.置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浸出过程即是指浸出溶剂润湿药材组织,透过细胞质膜、溶解、浸出有效成分获得浸出液的过程。一般分为浸润、溶解、扩散、置换4个阶段。
21、多项选择题 下列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的因素中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药物分子量和药物的熔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
B.药物的水溶性越强,透皮吸收越好
C.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经皮吸收将增加
D.基质不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E.皮肤的角质层厚度、水化及温度均可影响经皮吸收数药物的皮肤吸收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下述哪几类药物需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
A.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及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
B.剂量-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
C.溶解速度缓慢、相对不溶解或在胃肠道成为不溶性的药物
D.溶解速度不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
E.制剂中的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药物包括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的药物;剂量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溶解速度缓慢的药物;某些药物相对不溶解,或在胃肠道中成为不溶性的药物;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制剂中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
23、多项选择题 与滚转包衣相比,悬浮包衣具有如下哪些优点()
A.自动化程度高
B.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C.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
D.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
E.对片芯的硬度要求不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与滚转包衣法相比,悬浮包衣法具有如下一些优点:①自动化程度高,不像糖衣锅包衣那样,必须具有特别熟练的操作技艺,当喷入包衣溶液的速度恒定时,则喷人时间与衣层增重将有线性关系,即衣层厚度与衣层增重量的立方根值成正比,这对于自动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包制一般的薄膜衣只需1小时左右即可完成,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③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并且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当然,采用这种包衣方法时,要求片芯的硬度稍大一些,以免在沸腾状态时被撞碎或缺损,但应注意:片芯的硬度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崩解迟缓。
24、单项选择题 片剂中加入过量的硬脂酸镁,很可能会造成片剂()
A.崩解迟缓
B.片重差异大
C.粘冲
D.含量不均匀
E.松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硬脂酸镁可作为片剂制备中的润滑剂,如加入过多,可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
25、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可逆的
B.是不可逆的
C.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D.可影响药物的转运
E.可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E
本题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保持一定的浓度和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致因很快消除而作用短暂。毒性作用较大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若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药理作用将受到显著影响。特别是临床要求迅速起效的磺胺类和抗生素,形成蛋白结合物往往会降低抗菌效力。
26、单项选择题 淀粉在片剂辅料中可用作()
A.填充剂、崩解剂、防腐剂
B.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C.填充剂、黏合剂
D.崩解剂、黏合剂
E.黏合剂、防腐剂、润滑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淀粉在片剂辅料中可用作: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27、多项选择题 在片剂中兼有稀释和崩解性能的辅料为()
A.硬脂酸镁
B.滑石粉
C.可压性淀粉
D.微晶纤维素
E.淀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E
本题解析:片剂中的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甘露醇。片剂中的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海藻酸盐类等。
28、单项选择题 在包糖衣片时,下列关于糖衣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要包10~15层
B.在包完糖衣后还要再加入适量滑石粉,直到片剂棱角消失
C.糖衣层增加了衣层的牢固性
D.糖浆在片剂表面缓缓干燥,形成细腻的蔗糖晶体衣层
E.在糖衣中可以加色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片剂的制备过程中,粉衣层包在隔离层的外面,一般需包15~18层,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片子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因此再包糖衣层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操作要点是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湿润片面即可),在低温(40℃)下缓缓吹风干燥,一般包制10~15层。
29、多项选择题 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的片剂类型是()
A.舌下片
B.分散片
C.植入片
D.咀嚼片
E.泡腾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植入片是将无菌药片植入到皮下后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的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需长期且频繁使用的药物制成植入片较为适宜,如避孕植入片已获得较好的效果。舌下片是将片剂置于舌下,药物经黏膜直接且快速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作用。
30、多项选择题 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下列条件中可以彻底破坏热原的是()
A.180℃,4小时
B.250℃,45分钟
C.650℃,1分钟
D.100℃,4小时
E.180℃,2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但在180℃3~4小时,250℃30~45分钟或650℃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药剂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