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疫源地是否已被消灭需依据以下几个条件加以判断:①传染源已被移走(指被隔离、治疗或死亡)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如已被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已将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彻底杀灭;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均已度过了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的病例或感染发生。
2、单项选择题 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内一所小学发生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学生共有585名,教师和工勤人员20名,患者均为学生,共有31例,首发病例于4月22日出现发热皮疹,当天最高体温达38.5℃,1天后热退,皮疹波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最严重部位是背部,皮疹持续2周,康复后5月8日上学。大多数患者集中在5月23~28日发病。
根据以上描述,引起该起症疫情的传染病是()。
A.药物疹
B.麻疹
C.风疹
D.流脑
E.水痘
F.腮腺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某市甲肝流行期间,有些人为了预防甲肝的发生,到防疫或医疗机构注射丙种球蛋白,这种预防接种方法属于()。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普及计划免疫目标为()。
A.在198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B.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1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C.2000年实现无脊灰证实标准
D.2012年实现麻疹消除标准
E.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2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关于率的标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
B.率的标准化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
C.率的标准化可按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法
D.标准化率要高于实际率
E.标准化率常用于反映总率间相互对比的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项不是包虫病的传染源()。
A.狗
B.狼
C.豺
D.狐
E.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 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用统计图示150例腰椎间盘后突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最宜用()。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E.圆图或百分比条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回归方程=b+bX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b>0表示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
B.回归直线未必过点(,)
C.b=0,b=0表示回归直线与X轴重叠
D.b表示X=0时的值
E.b<0表示回归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女性,42岁。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2周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肋下可及,脾肋下2cm,质中,无压痛。
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6个月后病人要献血,为防止献血传播疟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种药物()。
A.乙胺嘧啶
B.青蒿素
C.伯氨喹
D.氯喹
E.乙胺嘧啶加伯氨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下列SARS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止咳化痰对症治疗
B.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C.用抗菌药物治疗继发细菌感染
D.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
E.应用免疫抑制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SARS患者应用增强免疫的治疗,而不是抑制免疫的治疗。
11、多项选择题 同源暴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
A.第一个病例发病的一个潜伏期
B.最短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被2除
C.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D.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E.最后一个病例发病前的一个潜伏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对复治结核病人的以下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从未治疗过
B.既往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超过一个月
C.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治疗过
D.既往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超过一个月
E.以上都不符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是()。
A.一般人群的X线筛检
B.对有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痰涂片显微镜检查
C.依据症状、体征
D.结核菌素试验调查
E.流行病学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痰涂片检查作为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
14、单项选择题 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一组
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
C.多分几组
D.各组的例数相等
E.将体质弱的分入对照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15、单项选择题 女性,28岁。1年前左侧腹痛,伴腹泻,每天排便4~5次,不成形,有黏液及少量脓血,无发热、纳差、呕吐等症状,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3天,症状消失停药,此后,每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即增多,本次由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来诊。大便光镜检:WBC10~15/HP,红细胞5~6/HP。可能诊断是()。
A.慢性血吸虫病
B.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C.阿米巴痢疾
D.肠结核
E.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莱姆病持续感染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慢性游走性红斑
B.神经系统损害
C.循环系统症状
D.高热
E.关节损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即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18、单项选择题 性病淋巴肉芽肿多分布于()。
A.中国南方
B.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日本
E.寒带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夜间在荒漠地带野外工作的执勤人员,应防止传播黑热病的白蛉叮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A.蚊帐
B.蚊香
C.喷驱虫剂
D.裸露部位涂驱避剂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野外生存蚊帐、蚊香、驱蚊剂都不现实。
20、单项选择题 某科研人员 调查了某省各市县胃癌的发病情况,若要从该资料中了解该地各市县胃癌发病率的地理分布,宜绘制()。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统计地图
E.圆图或百分比条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多项选择题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
A.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炎症
B.起病急,早期与流感相似
C.临床表现差异大
D.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与流感相同
E.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随机选择2岁儿童10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某病的试验,观察10年,结果表明80%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较高的免疫率
B.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C.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20%儿童生病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E.不能下结论,因为10年观察时间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A.全病原体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DNA疫苗
D.成分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成组设计两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中,遇到A组和B组数值相等时,计算U值应()。
A.一个相同数据以0.5计
B.仍以1计算
C.舍去不计
D.如相同个数多时只计算1个
E.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对隐孢子虫病有一定治疗效果的药物是()。
A.螺旋霉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非甾体抗菌药
E.免疫抑制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某年3月在北方某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1个12口之家中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后的半个月之内,相继共有9人发病,经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家中饲养着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家禽、家畜,卫生条件极差,老鼠成灾,首例发病前2周的1天,在仓房内全家9口成人围捕老鼠百余只,鼠尿污染的尘埃大量飞扬。
传播途径可能是()。
A.经呼吸道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经伤口接触传播
D.经螨媒传播
E.垂直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三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相对危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罹患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28、多项选择题 计算相对数应注意()。
A.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B.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比可以反映率的变化趋势
C.率和构成比可以互相替代
D.计算相对数时分子分母必须是绝对数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在t检验中,当P≤0.05时,说明()。
A.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E.两总体差别有实际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病原体的毒力
E.病原体的侵袭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疾病控制(医学高级):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