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
A、直接性动机
B、替代性动机
C、预期性动机
D、外发性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较为有效
A、教育程度低的人
B、教育程度高的人
C、男性白人
D、家庭主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网络媒介,作为通过电脑和网络集声音、图、字、像诸多符号于一体,采、录、编、播各种手段于一身的电子传播媒介,它的显著特点不包括?()
A.高度的综合性
B.充分的交换性
C.方便性和快捷性
D.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 间、地点、速度和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判断题 选择性注意的意思,可以表述为“见仁见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A."信息论"和"控制论"
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C.二级传播理论
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简述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
(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
(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7、问答题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
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8、填空题 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这种信息积极主动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寻求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寻求者
9、单项选择题 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可以归纳为四种().
A、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传播性来源:91 考试网责任、国际性责任
B、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国际性责任
C、契约性责任、传播性责任、法规性、国际性责任
D、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传播性责任、国际性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受众的选择机制?()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接受
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记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参与传播也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体现。”这个观点出自下列哪个理论?()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类型论
C.社会参与论
D.社会关系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名词解释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l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或反社会的。后者主要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13、问答题 简述问卷的修定与发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问卷试填:30人左右;
2.问卷修改: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问卷试填:30人左右;
2.问卷修改:长度控制、沟通控制;
3.问卷发送:访员面访、邮寄问卷、报刊问卷。
14、单项选择题 控制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传播效果
B.受众
C.传播主体
D.传播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认为媒介就是信息这个观点的是以下哪个理论?()
A.媒介偏倚论
B.媒介决定论
C.媒介情境论
D.媒介失控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名词解释 大传播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新闻,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新闻,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17、填空题 传播学的体系组成()、()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播理论;传播模式;传播研究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播理论;传播模式;传播研究方法
18、多项选择题 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
A.传播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B.传播是一动态的过程
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
D.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封闭
E.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现代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媒介背景时期是().
A.政党报刊
B.黄色报刊
C.大众报刊
D.电子媒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 91eXAm.org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已是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1、名词解释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一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这个模式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但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缺陷。
22、填空题 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调查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82年北京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82年北京市
23、问答题 简述问卷调查中,答案设计的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共六种。
(1)二选一;
(2)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六种。
(1)二选一;
(2)多项选择;
(3)排序式;
(4)等级式;
(5)炬阵式;
(6)量表示。
24、单项选择题 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按照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A.客观、思辨、定性
B.实证、系统、定性
C.客观、系统、定量
D .实证、思辨、定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简述贝雷尔森-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③休憩的手段、
④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
⑤社交的手段、
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26、问答题 简述“培养分析”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
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27、单项选择题 “谁掌握了报业,谁就掌握了权利。”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A.哈罗德•伊尼斯
B.切特罗姆
C.马歇尔•麦克鲁汉
D.施拉姆•波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个不是受众的基本权利().
A.表达权
B.监督权
C.隐私权
D.合法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印刷媒介的特点有哪些()
①容纳的信息多
②能适应不同受众的兴趣和要求
③借助设备可以大量生产
④传播范围广阔无限,无处不在
⑤威望高,专业性较强
⑥可以长期保存
⑦声响并茂,视听兼容
⑧方便性快捷性
A.①②③⑧
B.①②③⑤⑥
C.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概念的是()。
A.拉斯韦尔
B.施拉姆
C.霍夫兰
D.凡雷尔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新闻学与传播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