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河谷的基本形态包括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一般由河床和河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一般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上常发育一些阶地.
2、问答题 沼泽的成因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沼泽的成因:(1)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沼泽的成因:(1)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2)陆地沼泽化。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
沼泽的分类:(1)按照沼泽发育过程的形式与阶段划分出沼泽类型;按照沼泽体所处的地貌类型及水分养分状况划分亚型;按照植被及其在沼泽体发育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划分沼泽体。
3、问答题 褶曲的基本形态有那两种?如何根据核部及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褶曲的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褶曲的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从外形上看,背斜是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褶曲的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从外形上看,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向斜是岩层向下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
从本质上讲,应该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即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的新岩层,就是背斜;相反,褶曲核部是新岩层,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4、问答题 如何根据震中距的距离来划分地方震、近 震和远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通常把震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通常把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叫地方震;100—1000km的叫近震;超过1000km的叫远震。一般讲震中越远,地震危害越小。
5、名词解释 隘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谷坡陡峭或近于直立,谷宽与谷底几近一致,河谷极窄,谷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谷坡陡峭或近于直立,谷宽与谷底几近一致,河谷极窄,谷底全部为河床占据。
6、问答题 简述地质历史上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演化历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试题答案
7、多项选择题 下列符合冲积物特征的是()。
A、分选性好
B、磨圆度高
C、有层理
D、成分与下伏基岩一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名词解释 风积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风搬运再堆积的物质叫风积物,风积物有风成沙和风成黄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风搬运再堆积的物质叫风积物,风积物有风成沙和风成黄土两种,前者是跃移和蠕移的产物,后者是悬运的沉积物。
9、名词解释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浆侵入围岩时,围岩不仅受到温度影响,而且还受到岩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浆侵入围岩时,围岩不仅受到温度影响,而且还受到岩浆析出的高温溶液或挥发性气体的影响,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形成一些新的矿物,称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10、问答题 峰丛、峰林和孤峰在成因和形态上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百度百科: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形,它们是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百度百科: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峰丛、峰林、孤峰和溶丘形态不一,分别代表了一定的发展演化阶段。峰丛多分布于 91Exam.org山地的中心部分,峰林位于山地的边缘,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们都是岩溶中期阶段的地貌。孤峰位于比较大的岩溶谷地中或平原上,它是岩溶晚期的地貌。
(1)峰丛:峰丛顶部山峰分散,基部连成一体,地势较高,侵蚀较轻微,是位于垂直渗透带上的峰林集合体。
(2)峰林:成群的石灰岩山峰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接近地下水位线。是地壳长期稳定下石灰岩体遭受强烈破坏并深切至水平流动带所成的山群。与其相伴多是大型溶蚀谷地和深陷溶蚀洼地等。
(3)、孤峰:散立在溶蚀谷地或溶蚀平原上的低矮山峰,是长期喀斯特作用的产物。如桂林独秀峰,伏波岩(4)、三者联系
时间上:发育早期→中期→晚期(峰丛→峰林→孤峰)
空间上:中间→边缘→外缘(峰丛→峰林→孤峰)
11、问答题 陆地地貌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山地(2)丘陵(3)平原又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山地(2)丘陵(3)平原又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4)台地(5)高原
12、问答题 简述玄武岩、页岩、石灰岩的岩性特点及风化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玄武岩:主要矿物组成是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引进应景隐晶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玄武岩:主要矿物组成是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引进应景隐晶结构或斑状结构,常具有气孔构造。其容易吸热,很易发生化学风化,其风化产物多粘细;粘重度次于石灰岩的风化物。在湿热气候区,玄武岩风化作用强,常风化为富铁的硬壳,成为土壤中影响作物生长的铁盘。玄武岩上发育成的土壤,在南方为暗棕或棕红色,含丰富的盐基和矿质元素。但在北方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玄武岩以物理风化为主,往往形成的土层薄,营养元素释放不出来,发挥不了玄武岩的优势。
页岩: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吸水膨胀,失水收缩,页理薄,硬度小,很容易发生物理风化而破碎。由于粘土矿物在地表较稳定,不易进一步发生化学风化,故页岩的风化产物多为 页岩碎片,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肥力一般较低。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岩石碎块进一步化学风化、分解,也可形成深厚的土层,这时的风化产物粘重,矿质营养丰富,形成较肥沃的土壤。
石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强烈,主要发生溶解、碳酸化作用,风化产物多粘细,含钙质丰富,酸性较弱。在地形起伏大的石灰岩分布区,因裂隙、溶穴发育,地表水流缺乏,常常基岩裸露,土层浅薄,植被稀少;但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水分充足,风化物内含盐基丰富,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在干旱气候区,降水少,岩溶地形不很发育,又因为石灰岩矿物组成单一,结构致密,故难于风化,则形成陡峭的地形。
13、问答题 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如何防治滑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滑坡要素
1)滑坡体
2)滑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滑坡要素
1)滑坡体
2)滑动面和滑动带
3)滑坡床
滑坡治理措施:
1)消除和减轻水对滑坡的作用,即排除滑坡地表水,地下水和防止水对坡角掏蚀;
2)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即改变滑坡外形,降低滑坡重心和修建阻挡建筑物而增加滑坡抗滑力
14、名词解释 河流袭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的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15、名词解释 对流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圈的最下层,密度最大,平均厚度10~12km,赤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圈的最下层,密度最大,平均厚度10~12km,赤道地区约为16~18km,两极地区约为7~9km
16、填空题 三角洲的结构分为()、()、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
17、问答题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洋壳不断更新的论点,通过那些证据被证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海洋磁条带成因的推断与证实
a、地磁极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海洋磁条带成因的推断与证实
a、地磁极曾有多次反转,即磁南、北极调转;
b、海洋磁条带的证实
2)深海钻探和洋底年龄的证实
3)转换断层的推断和证实
18、单项选择题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mdas h;—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向源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进行,又称溯源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进行,又称溯源侵蚀。
20、问答题 什么叫条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痕迹的颜色。
21、名词解释 文化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22、名词解释 文化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23、名词解释 角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24、问答题 试从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不同结构、构造,说明为什么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其生成环境的综合反映?
点击 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说来,深成岩具有中-粗粒结构,而浅成岩具有斑状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说来,深成岩具有中-粗粒结构,而浅成岩具有斑状结构(基质颗粒较粗),而喷出岩则具有隐晶质或斑状结构(基质颗粒较小),有时还有没结晶的玻璃质结构;从构造上看,深成岩和浅成岩为块状构造,而喷出岩为气孔、杏仁和流纹构造。可见,不同深度、不同环境的岩石有不同的结构、构造,即具有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一般为深成岩,而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一般为浅成岩,而隐晶质结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及流纹构造则为地表喷出岩。因此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其生成环境的综合反映。
25、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几种岩石中: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页岩、砂岩、石灰岩、片麻岩、大理岩,属于岩浆岩的是();
A、页岩、砂岩、石灰岩
B、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
C、片麻岩、大理岩
D、玄武岩、安山岩、页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
A、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B、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C、固结成岩作用
D、压固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柱状节理常发育在()中。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简述地质作用的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b剥蚀作用:机械剥蚀作用、化学剥蚀作用;c沉积作用:大陆沉积作用、海洋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d成岩作用
(2)内力作用:a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升降运动;b岩浆活动:喷出作用、侵入作用;c变质作用;d地震
29、问答题 五种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V型谷:流水侵蚀——下蚀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V型谷:流水侵蚀——下蚀在河流的上游 以及山区河流,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
2、U型谷:流水侵蚀——侧蚀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
3、洪积(冲积扇):流水堆积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4、河漫滩:流水堆积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但相对高度要比平原河流河漫滩高
5、三角洲:流水堆积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30、名词解释 片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降雨后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上回承德沿斜坡表面流动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降雨后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上回承德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溪流。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地质地貌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