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资格:经济基础总论考试题(题库版)
2019-05-25 03:00: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初级会计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初级会计资格:经济基础总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针对横向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政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降级
B.记大过
C.撤职
D.没收违法所得


点击查看答案


3、多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A.返还财产
B.没收非法财物
C.赔偿损失
D.罚款


点击查看答案


4、多项选择题  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点击查看答案


5、多项选择题  2014年5月20日,恒远公司与大通公司签订了500万元的货物买卖合同,6月10日,双方因为合同发生经济纠纷,经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调解后,恒远公司因不服调解,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恒远公司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B.恒远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予受理该复议申请
D.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该受理该复议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组成合议庭的成员,应该是3人以上的单数
B.针对延付或者拒付租金提起的诉讼, 诉讼时效期间是2年
C.因不可抗力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D.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选择题   91Exam.org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项选择题  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的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丙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点击查看答案


9、单项选择题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点击查看答案

91ExaM.org

10、单项选择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行政复议机关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的是()。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害
C.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D.罚款


点击查看答案


12、多项选择题  下列案件中,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

A.公民名誉权纠纷案件
B.企业与银行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C.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税收征纳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点击查看答案


13、判断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则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随之失效。()


点击查看答案


14、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金
B.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点击查看答案


15、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对甲省乙市国税部门给予其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各项中,应当受理该企业行政复议申请的机关是()。

A.乙市国税部门
B.乙市人民政府
C.甲省国税部门
D.甲省人民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16、多项选择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当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A.甲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侵犯他们合法权益
B.乙税务局工作人员吴某认为税务局对其作出记过处分违法
C.丙公司认为工商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
D.丁商场认为某教育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购货款


点击查看答案


17、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仲裁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18、判断题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点击查看答案


19、判断题  有效的仲裁防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间是()。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点击查看答案


21、判断题  对于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而言,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辖权。()


点击查看答案


22、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A.自然灾害
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
D.提起诉讼


点击查看答案


23、多项选择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


点击查看答案


24、判断题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点击查看答案


25、多项选择题  关于民事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相关内容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民事经济纠纷实行或裁或审制度
B.民事诉讼与仲裁均实行回避制度
C.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仲裁实 行一裁终局制度
D.民事诉讼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仲裁不公开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地域管辖的说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B.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
C.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D.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管辖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项选择题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规定周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点击查看答案


28、多项选择题  北京的甲公司和长沙的乙公司于2014年4月1日在上海签订一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货物,双方应于2014年4月10日在厦门交货并付款。双方就合同纠纷管辖权未作约定。其后,甲公司依约交货,但乙公司拒绝付款。经交涉无效,甲公司准备对乙公司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地方的人民法院中,对甲公司拟提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有()。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厦门


点击查看答案


29、判断题  法律权利和义务作为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共同处于法律关系这一统一体中。()


点击查看答案


30、多项选择题  根据规定,下列对法的形式理解正确的有()。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法律的法律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据
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也能作为法的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初级会计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初级会计资格:经济基础总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整形外科学(医学高级):强化在线..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