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三角洲有哪些沉积相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决口扇、水上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决口扇、水上沼泽、水上湖泊微相);水下平原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缘席状砂、远砂坝、河口砂坝);前三角洲亚相。
2、名词解释 磁偏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交角称为磁偏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交角称为磁偏角。
3、问答题 在绘制构造剖面图时应如何选择剖面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剖面线的位置尽可能垂直或平行构造轴向;剖面线尽可能穿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剖面线的位置尽可能垂直或平行构造轴向;剖面线尽可能穿过更多的井,以求高精度;剖面线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构造上;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的目的,剖面线可作特殊的安排。
4、问答题 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a)受浮力运移的条件是浮力一定要大于毛细管力。毛细管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张力和孔径的大小;而浮力的大小则主要受密度差和体积大小的影响。
b)在水压头的作用下,地层水流动,从而携带油气一起运移。因此,水动力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
5、问答题 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
6、问答题 碎屑岩的成分分类方法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以杂基含量以15%为界,分杂砂岩和净砂岩。再按碎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以杂基含量以15%为界,分杂砂岩和净砂岩。再按碎屑三大组分:Q、F、R的相对含量分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三大类。
7、问答题 试叙述油层水淹的一般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井网控制不住的地区,水驱控制程度差,油层动用不好,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井网控制不住的地区,水驱控制程度差,油层动用不好,多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如注采井网中的非主流区,注水二线地区中间井排水线汇合处的“滞留区”,远离注水井的边、脚地区,生产井网稀、单井控制储量大的地区等,这些地区注入水作用较弱,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②条带状砂体的主体带部位层厚,渗透率也大,往往是注入水优先推进和强水淹区;而砂体的边缘、边角、尖灭线附近往往是水淹不到的剩余油富集区。
③断层附近油层动用不好,存在“滞留区”;裂缝存在时,注入水沿裂缝水串,使大量的原油仍饱含在孔隙和微裂缝中采不出来而形成“滞留区”。
④油层大面积连片分布地区,注入水控制强,剩余油低;油层零星分散分布的地区剩余油含量高。
⑤油层微幅度构造中的正向构造,如小高点、小鼻状凸起、小构造阶地等多为水淹程度低的剩余油分布区;而负向构造,如小沟槽、小凹地等多为水淹程度较高的地区。
8、问答题 解释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主要有正常压实排烃模式、异常压力排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主要有正常压实排烃模式、异常压力排烃模式、扩散模式。三者在相态、动力、途径均有差异。
(一)未熟—低熟阶段正常压实排烃模式
正常压实的作用下,油气溶解于水中,呈水溶液随水一起被压实出来。
介质条件:孔隙水较多,渗透率高,
驱动因素:正常压实作用,
相态:水溶相和部分游离相态,
通道:孔隙、微层面。
(二)成熟—过成熟阶段异常压力排烃模式
介质条件:孔隙小,含水少,渗透率低。
动力条件:异常高压——油气大量生成、蒙脱石脱水、热增压作用等因素。
相态:以游离相为主
排烃过程:
a.连续的过程:
当生油岩孔隙网络内部压力还不足以引起岩石产生微裂缝时,如果孔隙喉道不太窄,或因为存在着连续的有机质相和有干酪根三维网络而使得毛细管压力并不太大,那么,油就可以从生油岩中被慢慢驱出,不需要裂缝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在异常压力作用下被驱动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道:孔隙、微层面
b.脉冲式:
当孔隙流体压力很高而导致烃源岩产生微裂缝,这些微裂缝与孔隙连接,则形成微裂缝—孔隙系统。在异常高压驱动下,油气水通过微裂缝—孔隙系统向烃源岩外涌出。当排出部分流体后,压力下降,微裂缝闭合。待压力恢复升高和微裂缝重新开启后,又发生新的涌流。这一阶段,油气水就是以一种间歇式、脉冲式不连续的方式进行混相涌流。
这两种连续油气运移过程和脉冲式不连续相运移过程是异常压力增高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周期性发生,且以后者为主。
(三)轻烃扩散辅助运移模式
轻烃特别是气态烃,具较强的扩散能力。尽管这是一种分子运动,效率较低,但在烃源岩中具有普遍性,因此不容忽视。对非常致密储层,或处于异常高压状态的地层,渗流作用几乎不可能进行,扩散作用尤显重要。
9、名词解释 极限含水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含水率达到98%时称为极限含水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含水率达到98%时称为极限含水率。
10、名词解释 生物沉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和生物遗体而堆积形成的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和生物遗体而堆积形成的岩石或者矿床的作用。
11、问答题 简述影响裂缝发育的构造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控 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一般情况是受力强、张力大、受力次数多的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相反则差;同一碳酸盐岩中,在常温常压的应力环境下裂缝发育,在高温高压下则发育较差;在一次受力变形的后期阶段,裂缝的密度大、组系多,前期阶段相应的较小或少。
12、名词解释 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地质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同源石油所含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的类型和含量比较相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同源石油所含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的类型和含量比较相似,因此可作为油源对比的标志或“指纹”。
13、问答题 有体积相等的矿物标本6块,分别是石英、重晶石、方解石、斜长石、白云石和板状石膏,请回答用肉眼鉴定(包括用稀盐酸)的思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密度大小,最重的是重晶石;滴冷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密度大小,最重的是重晶石;滴冷 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方解石;再滴热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白云石(或滴冷盐酸,粉末能剧烈起泡的是白云石);相互刻划,硬度最小的是板状石膏;剩下的,有解理的是斜长石,无解理的是石英。
14、问答题 试述石油的物理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油的主要物理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油的主要物理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油的颜色变化很大,由浅到深都有。主要与其胶质、沥青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二)石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它的大小取决与其化学组成。它的大小可反映其工业价值,一般密度小、颜色浅的石油工业价值高。
(三)石油粘度的大小决定了石油流动能力的强弱。它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加大而增高。
(四)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成凝固点。石油的含蜡量高,则凝固点高。
(五)石油还具有导电性、溶解性、荧光性和旋光性。
15、问答题 地下构造图的绘制常用哪些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 、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16、问答题 什么叫老井产油量自然递减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自然递减率计算公式:
Dt自=A*T-(B-C-D./A*T*10%或Dt自=[1-(B-C-D./A*T]*100%
式中:
Dt自——自然递减率(%);
D——老井当年l~n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计算年递减时,用老井年措施增产量。
其他符号的解释同综合递减率,老井是指去年12月末已投产的油井,新井是指当年投产的油井。
17、问答题 油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包括宏观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包括宏观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砂体形态、分布、砂体类型
(3)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岩石孔隙结构、孔喉的配置、渗透率、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
18、名词解释 欠压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孔隙中流体在排出过程中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度不能随上覆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孔隙中流体在排出过程中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度不能随上覆沉积物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孔隙中的流体将具有高于静水压力的异常值。
19、问答题 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有何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选好、堆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选好、堆积疏松、圆度好、胶结物少的碎屑岩,储油物件较好。如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的、颗粒较大的、分选较好的砂岩具有较高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而基底胶结和镶嵌胶结的,胶结物为硅质、铁质的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差。
20、问答题 什么叫油藏剖面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上从某一方向的切面上反映构造形态油层发育状况的剖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上从某一方向的切面上反映构造形态油层发育 状况的剖面图,叫构造剖面图,它是油田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重要图件之一。
21、名词解释 裂缝性储集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22、问答题 未来石油发展的领域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1.在地域上,扩大海上及沙漠勘探,从海上和沙漠地区寻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地域上,扩大海上及沙漠勘探,从海上和沙漠地区寻找发现油气藏。
2.在纵向上,利用高新科技,加大深部勘探力度,从较深部位寻找油气藏。
3.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也成为前景巨大的新能源而日益受到关注。
23、问答题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大都是形成于湖盆的古斜坡、古河道和三角洲沉积中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大都是形成于湖盆的古斜坡、古河道和三角洲沉积中砂、泥岩相互交错地带。
(二)岩性油气藏的油气聚集具有原生性,即砂岩尖灭或透镜体中的油气,不需经过二次运移,直接来自生油泥岩,只经初次运移聚集而成,表现圈闭封闭性良好,油气未经氧化,原油性质较好,即密度、粘度不大,含胶质和沥青质也相对较少。
(三)原始油层压力较高。
(四)砂岩尖灭和透镜体油气藏的圈闭条件主要是由于岩性变化而形成,一般不受构造因素所控制。
24、问答题 简述圈闭、油气藏类型划分的依据及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件、遮挡条件,烃类相态等方面的差别很大。为了便于研究和指导油气田勘探,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各国石油地质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油气藏分类的方案。有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Н.О.布罗德以储层形态为依据的分类;苏联石油地质学家М.Ф.米尔钦科提出的以圈闭成因为主、以油气藏形态为辅的分类;美国石油地质学家A.I.莱复生根据圈闭成因提出的分类等等。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上百种分类方案。
油气藏的分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科学性:充分反映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成条件、各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工作,比较简便实用。
本书的分为五大类: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25、问答题 注水开发油田按产量和含水各分为几个开发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产量分为四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准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产量分为四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准备到全面投产阶段
第二阶段是高产稳产阶段
第三阶段是产量递减阶段
第四阶段是低产收尾阶段
按综合含水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水采油阶段
第二阶段是低含水采油阶段(20%以下)
第三阶段是中含水采油阶段(20~60%)
第四阶段是高含水采油阶段(60~80%)
第五阶段是特高含水阶段(80%以上)
26、名词解释 孔隙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连通的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连通的关系,是影响储集岩渗透能力的主要因素。
27、问答题 什么叫存水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叫存水率。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叫存水率。
存水率=(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28、问答题 粉砂岩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粉砂岩由粉砂级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组成的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粉砂岩由粉砂级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组成的细碎屑岩称为粉砂岩。其碎屑成分较单纯,以稳定的石英为主,白云母较多,长石较少,岩屑极少或无;碎屑颗粒分选好,磨圆差;常含稳定重矿物(含量可达2%—3%)。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铁质和硅质较少。
29、问答题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有C12、C13、C14三个同位素,前两者为稳定同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有C12、C13、C14三个同位素,前两者为稳定同位素,第三者为放射性同位素。碳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中确定绝对年龄,但因半衰期太短(C14的半衰期只有5568年),放射性碳不能用于第四纪以前的古代沉积,此法可测定的最大年龄为30000~45000年。年代越老的石油,C12越富集,C13越少。
目前在石油地质学领域内还可以使用C 的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来研究油气的成因类型,可以区分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
碳的稳定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结合,广泛用于地层对比,确定地层的年龄和地质时代。
碳同位素的分馏还可用于研究古气候的变化。
30、问答题 某油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000米,生产时在800米处测的压力为8.36兆帕,900米处测的压力为9.18兆帕,求压力梯度和油层中部流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1-H2)
=(9.18-8.36)/(900-800)
=0.0082(兆帕/米)
油层中部流压(PwF.:
Pwf=9.18+(1000-900)×0.0082
=10.O(兆帕),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油田开发地质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