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我国教育事业能够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依法施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依法施教
2、填空题 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一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涂尔干;《教育社会学概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涂尔干;《教育社会学概论》
3、问答题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的现代化与教育。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教育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赶超型现代化需要最大限度地积累各种社会动力资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赶超型现代化需要最大限度地积累各种社会动力资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积聚所有的社会动力资源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跳跃性、革新性和借用性的特征,而产生这些特征的先导力量来自科技。,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结构度能使科技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社会的精神、文化因素同样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动力资源。
(二)人的现代化是赶超发展的社会动力之源。现代化最终需要有人来承担,但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要的经济发展基础;二是国民的现代化选择动机和素质准备。后者就是“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资金、事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实业家,具有熟练能力的工人,具有购买力、作为买主而出现在市场上的消费者,。我国在实现赶超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资金等都是有限的,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可以成为最大的替代资源。为此,同社会的客观发展进程相比,我国在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上应保 持一定的超前势头。
(三)中国现代化对具有的需求,我国的赶超型现代化必须实现”双重跨越”,与此相应,对教育也有双重要求。但是,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不仅同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同时,由于新旧因素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严重,导致教育现代化的阻力和挑战更多。因此,要实现赶超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尤其表现在
1、需要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
2、教育系统需要应对三种压力(解决多文盲、半文盲的扫盲问题;解决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输送问题;承担其发展高科技、培养高科技人员的艰巨任务。
3、区域教育的发展应与区域发展相辅相成;
4、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5、保持社会的持续稳定
4、单项选择题 德国社会学家()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A.恩格斯
B.涂尔干
C.韦伯
D.马克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填空题 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手段使用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评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评价
6、名词解释 人口素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口素质就是获得人体中存在的体力、智力同他赖以运用并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口素质就是获得人体中存在的体力、智力同他赖以运用并发挥出来的客观条件适应且把这种关系保持下去的一种能力。
7、单项选择题 ()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合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 www.91eXam.org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
A .个性化
B.社会化
C.集体化
D.群体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为什么说课程是国家控制的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课程实质上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课程实质上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是体现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即通过对学科课程的选择以及课程知识的取舍表达主流价值观和重要意识形态;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即通过对课程中各类知识重要程度的取舍来传递价值和意识形态
9、问答题 简述社区教育的功能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以技术教育为主,突出实用性;<
本题 解析:试题答案(1)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以技术教育为主,突出实用性;
(2)教师的任职资格具有松散性、多元性;
(3)教育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4)教学方法注重演示、直观。
10、名词解释 教师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角色行为所构成的文化,包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角色行为所构成的文化,包括规范文化和非规范文化。
11、单项选择题 教育制度实现其功能的最佳表现期是()
A.形成时期
B.萌芽时期
C.过渡时期
D.发展成熟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简述班级组织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归属功能
(2)管理功能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归属功能
(2)管理功能
(3)角色社会化功能
(4)选择功能
13、问答题 课程的社会控制整合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德育课的内容通过灌输能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一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德育课的内容通过灌输能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2)德育课程能使道德同质化;
(3)课程本身的分化也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
14、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一定数量的特定教育社会角色扮演者及相应的教育社会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一定数量的特定教育社会角色扮演者及相应的教育社会环境资财和文化信息,适应一定的社会功能要求,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组合而成的定型化的教育社会角色整个系统。
15、名词解释 伴生性教育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
16、单项选择题 将教育社会物质产权分为教育社会资产权、社区设施产权和教育劳务产权的分类依据是()
A.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性质
B.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特征
C.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内容
D.教育社会物质设施的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通信业务、家务等产业属于()
A.第一次产业
B.第二次产业
C.第三次产业
D.第四产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问答题 简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1)教育行动:所有的学校教育现象,从最简单、最零散的到最复杂、最系统的,实际上都源于师生来源:www.91exam.org的行为与活动。一个完整的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2)教育活动:一种教育行动需要以一定的活动形式、一定的活动内容才能发生。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活动内容主要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3)学校组织:学校中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才能进行。
(4)教育制度:所有的学校组织,都制度化的结果。教育制度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制定,表明了教育制度是从对行为的制约发展了对组织的制约
19、名词解释 社会化失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社会目标的背离。
20、问答题 简述教育制度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包括社会的进步与退步、整和与解体。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有三类:
1、从社会变迁对教育制度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2、从教育导致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3、从教育对大多数社会变迁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21、单项选择题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这反映了文化具有()
A.限制的特性
B.社会的特性
C.适应的特性
D.安全的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规范系统,有四个基本要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备、象征的标识以及教育组织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备、象征的标识以及教育组织系统
23、问答题 为什么说学校在选择和分配的全过程中占据着中心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知识和技能对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知识和技能对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学校通过对知识的控制间接的控制取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人数;
(2)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终结性的选拔机构;
(3)学校对“教育资格”的认定,与社会资格制度和考试制度结合,发挥其选拔和分配功能。
24、 名词解释 文化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冲突、变迁等社会过程系统的管理和操纵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冲突、变迁等社会过程系统的管理和操纵的科学活动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保存,新文化增加的过程
25、多项选择题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根据组织的功能目标将组织分为三类()
A.生产组织
B.整合组织
C.政治组织
D.公益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依法施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依法施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依法施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依法施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依法施教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4)加入世贸,我国必须进行依法施教,加快了中国依法施教的过程。
27、填空题 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评价手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评价手段
28、填空题 在教育社会学史上,()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涂尔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涂尔干
29、问答题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整体性:在研究教育现象时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整体性:在研究教育现象时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0、填空题 一般来说,教师的控制手段包括:作为一种硬性控制方式的课堂纪律;作为一种软控制方式的()依靠教师权威;作为课堂控制保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课堂气氛;奖惩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课堂气氛;奖惩措施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教育社会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