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述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传播是从动物传播进化和发展而来的,每种动物都有独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传播是从动物传播进化和发展而来的,每种动物都有独自的信息传递,接收和反馈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在维持动物社会的生存和进化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一句话,动物传播知识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地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2、填空题 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初具规模则在20世纪()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4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40
3、多项选择题 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
A、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B、建立与他人社会协作关系
C、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D、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与心理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拉斯韦尔的一句话三种功能不包括().
A.监视社会环境
B.控制社会受众
C.协调社会关系
D.传衍社会遗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简答主客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我即“I”:
是意
本题 解析:试题答案主我即“I”:
是意愿和行为的主体,
客我即“Me”: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6、单项选择题 有两个科学家在1895年为无线电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
A.兹活里金
B.费森顿
C.尼普科夫
D.波波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长期的预期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8、单项选择题 提出“媒介即讯息”的麦克鲁汉认为().
A.媒介是重要的,讯息是次要的
B.讯息是重要的,媒介是次要的
C.媒介和讯息都是一样重要的
D.媒介和讯息都不重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简述编码的含义与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
对传播者来说,是一个如何传情达意的创作过程,也是讯息符号化的制作过程。大众传媒要发布讯息,还必须经过一个集体的创作过程。
10、单项选择题 根据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以下哪句话是不正确的().
A、媒介是人类生理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延伸
B、媒介是重要的,讯息是次要的
C、卡通画是热媒介
D、戴墨镜的女孩属于冷媒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在申农—韦弗模式中,被称为“不速之客”的要素是()。
A、媒介
B、讯息
C、噪音
D、信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传播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并请写出一个传播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的定义。
(2)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的定义。
(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定义。
(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的定义。
13、单项选择题 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往往在于该广告()。
A、播出次数太多
B、播出次数太少
C、画面切换太快
D、画面切换太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首届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2003年12月10日在日内瓦举行,会议的主旨是缩小横亘在全球贫富国家之间的“()”。
A、财富鸿沟
B、数字鸿沟
C、信息鸿沟
D、媒介鸿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受众的基本权利的是()。
A、选择权
B、知情权
C、反论权
D、名誉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播媒介的效果与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是
本 题解析:试题答案传播媒介的效果与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是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够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与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来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观点和思路的目的。
18、问答题 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13.内容分析法的种类?①实用语义分析②语义分析③符号载体分析
19、问答题 简述传播学理论的四种建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归纳式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归纳式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演绎式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3)机能式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强调数据,也重视演绎。
(4)模型:针对较为复杂,难细分的客观对象,设计出一种模型,加以描述。
20、填空题 马歇尔·麦克鲁汉的重要理论包括: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冷媒介与热媒介()和“地球村”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媒介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媒介冷热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媒介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媒介冷热论
21、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本书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
A.大众传播的责任
B.大众传播
C.传播学手册
D.传播学概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下列受众的基本权利中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是()。
A.反论权
B.表达权
C.隐私权
D.监督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控制研究中的“施控”主要指的是()。
A.外界因素对传播者的控制
B.传播者对传播过程施以控制
C.传播者对被采访者的控制
D.传播机构对传播者的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美国最佳卖座影片《帝国的反击》一片,主要 演员约39人,而其他制作人员却多达到271人。这表现了传播者的什么特点().
A.代表性
B.专业性
C.集体性
D.复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及塑造者,葛伯纳于是选择了传媒作为他的研究重心,他的文化指针研究共分为三个部份:传 媒体系()分析、传媒讯息系统分析及涵化分析。
A.传播过程
B.制作过程
C.效果产生
D.受众心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略称为()。
A.“M—S—R—C”
B.“S—M—C—R”
C.“S—R—M—C”
D.“M—R—S—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填空题 ,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提示的意见容易被当作()或()所认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数;优势意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数;优势意见
28、单项选择题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
A.艺术
B.信息
C.符号
D.媒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包括了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包括了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三个内容。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拥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不是时代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了任何能够眼神人体功能的事物。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都实质都是从人的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的一种感觉的发展。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这个观点并不是严格的科学考察的结论,只是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过多的感官或联想活动就可理解,而冷媒介则传达较少而模糊的信息,需接受者动员感官配合与丰富联想才能理解。这一理论的启示意义是:不同媒介作用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
30、问答题 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些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什么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效果而论,
①由“魔弹论&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效果而论,
①由“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
②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
③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理论”。
关系:
1.“魔弹论”与 20世纪初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成为大众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一历史环境有关,其背后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
2.“有限效果”理论与大众传媒的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以及实证主义行为科学的流行相对应。
3.70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论则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新闻学与传播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