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计算题:根据下列情况计算:(1)净投资;(2)国内生产总值;(3)储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300;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300;
(2)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46000;
(3)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消费支出+储蓄+净税收+进口,储蓄=9000。
2、判断题 既然名义GDP受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共同影响,那么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增加了,就意味着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都提高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佛兰德乐派又称()。
A.尼德兰乐派
B.勃艮第乐派
C.法-佛兰德乐派。
D.第二尼德兰乐派
E.第三尼德兰乐派
F.第一尼德兰乐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为什么说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后果作为研究对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后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一个经济社会的活动就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和劳务,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实体也是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就是国民收入。所以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关键。
(2)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进而能够比较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水平。可以说,没有国民收入的核算,宏观经济分析就 无法用于经济现实。
5、单项选择题 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于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若出租可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知应不应算入国内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试比较实际GDP、名义GDP、人均GDP、潜在GDP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DP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名义GDP反映的是当期货币价值,实际GDP反映的是与基年相比较的实际价值,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距,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富裕程度和水平,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的GDP,则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GDP;潜在GDP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缺口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失业状况。而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也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7、名词解释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以西方经济学为依据,认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以西方经济学为依据,认为所有经济活动均创造价值,所以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和劳务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的价值总和。
8、单项选择题 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哪种出素的变化而变化()。
A.商品的 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商品的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 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10、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部分收入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并没有拿到()。
A.社会保险税
B.工资和薪金
C.红利
D.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它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二是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2、多项选择题 GDP如果用收入法来衡量,则它等于()之和。
A.工资
B.利息和租金
C.利润
D.间接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交付
D.转移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0亿美元
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
D.17500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
A.私人储蓄
B.预算盈余
C.A和B的和
D.既不是A也不是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
(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
17、单项选择题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A.必须是有形的
B.必须是无形的
C.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D.无法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
B.使用增值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GDP缩减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GDP缩减指数就是一种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GDP缩减指数就是一种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指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用GDP来衡量的物价水平变动的程度,是一种全面反映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
GDP缩减指数=按基期价格计算的GDP/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实际G DP×100%。价格指数中还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等
20、单项选择题 家庭在产品市场上(),在劳动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
A.出售商品,出售劳动力,借入货币
B.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
C.购买商品,出售劳动力,贷出货币
D.出售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判断题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作为两种核算体系,都是核算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为什么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即现价)计算的最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即现价)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既反映实物产出的变化,又反映价格的变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实物产出的实际变动。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首要目的在于了解一国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可能是由于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价格变动,或者是由于数量和价格同时变动引起的。因此,当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发生变动,影响计量国内生产总值时,就需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实际国内产值,所以,有必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3、判断题 出于国民收入核算的需要,在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把折旧加入进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对于—家正在考虑进行投资的厂商而言,资金的相关成本是指()。
A.名义利息率减去实际利息率
B.实际利息率
C.名义利息率
D.通货膨胀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对。总投资等十净投资加折旧。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对。总投资等十净投资加折旧。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才能增加。
26、问答题 试比 91EXAM.org较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都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而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值中扣除了全部生产资料价值消耗即国民收入。
(2)在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有着比较广泛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I)五个总量概念都会包括到国民收入统计中来,尤其是GDP、NNP和NI都常被称为国民收入。可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有着严格的含义,仅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即产品价值构成中的V+M部分。
(3)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概念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概念比较接近于NNP和NI的概念。但与NNP和NI也有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西方学者认为,除了物质生产劳动,一切劳动,包括音乐、政府官员的服务等在内都会创造国民收入
27、问答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 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8、判断题 国民收入等于各种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乘积,所以无论是产量增加还是价格提高,都会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补偿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800和800
B.5500和5200
C.500和200
D.500和3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问答题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为什么要计入折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折旧是用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它实际上是固定资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折旧是用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它实际上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最终产品和劳务之中,不能算作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由NDP来反映。
(2)在GDP的核算中,由于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而任何一种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都包含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在按支出法核算GDP时,其价值总额中就必然包含折旧价值。而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是计算各种要素的报酬额(实际上是厂商使用各种要素的成本),似乎与折旧没有关系,但为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相一致,必须把折旧加进去,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不一致。从理论上说,它是补偿固定资产的成本。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经济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