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雅克萨之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7世纪80年代中国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17世纪40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7世纪80年代中国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17世纪40年代,沙俄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中国军民对沙俄的侵略进行了自卫反击。至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雅克萨一带和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者全部被肃清,不久,沙俄侵略者又卷土重来,在雅克萨故址筑堡盘踞,四出掠劫。清政府多次要求俄军撤出雅克萨,但沙俄置若罔闻。于是,清政府决定用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收复被占领土。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都统公彭春等奉旨率军从瑷珲出发,至雅克萨城下,清军先向俄军发出通牒,劝其投降,遭沙俄督军托尔布津拒绝,于是清军水陆列阵,开始攻城,敌军死伤惨重。托尔布津走投无路,向清军乞降,并退回尼布楚。同年,托尔布津背信弃义,再次率领侵略军乘隙占据雅克萨。次年,康熙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两千余人再次攻取雅克萨。托尔布津被清军炮弹击中,伤重毙命。俄军被围困五个多月,弹尽粮绝。正当孤城指日可下之际,清政府得知俄方同意举行谈判,乃下令撤雅克萨之围。历时两年多的雅克萨之战至此结束。但1858年沙俄又依《瑷珲条约》将雅克萨割占。
2、填空题 现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型火炮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元代火铳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元代火铳
3、名词解释 一司条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代法令之一种。宋朝廷内外各司和各路帅抚、监司管理财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代法令之一种。宋朝廷内外各司和各路帅抚、监司管理财赋、兵马的机构,皆制订“一司条法”,又称“一司敕”。如吕夷简编《一司一务敕》,后来的《熙宁新编大宗正司敕》、《司农寺敕》等。一司或一路条法与通行全国的敕令格式同时施行。
4、问答题 试述东汉初年对中枢决策机构进行的改革。(刘秀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退功臣,进文吏: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退功臣,进文吏: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
(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
(3)加强监察制度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4)集军权于中央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
5、问答题 简述新文书档案的产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壮大,代表和反映新 势力的 文书档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壮大,代表和反映新势力的文书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发展,包括专门档案、日常政务文书和民用契券,主要有刑书、计书、盟书、玺书、符节、移书、上书、檄文和券等种类。
①刑书的性质和作用:刑书是春秋中后叶出现的限制旧贵族特权,保护封建私有制为中心的成文法,他具有成文、公开和相对同等适用的特点。其作用是破坏和限制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旧贵族的斗争。公元前536年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作刑书,最先公布了成文法。
②计书的性质和作用:计书是战国时的赋税档案,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统治的依据。可知与西周版图的作用相似但版图是奴隶社会分封制下“授民授疆土”,国王按不同等级的奴隶主收取贡赋的凭据。而计书则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这就出现了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计书。所谓上计制度就是郡县长 官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树木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国君把木卷剖而为二,王执右卷,臣执左卷,当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称上计制度。上计制度实行后,每年造册形成的计书档案,郡县保留副本,正本交由中央存档。
③盟书的性质和作用:强国兼并弱国,或是弱国运用外交策略图存,或是各大国势均力敌暂时喘息,均运用了立盟这一手段,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会盟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档案多书于简策,是简策文字最盛时期。
6、问答题 评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的封建帝王。唐朝主要依靠他的谋略和武功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成为封建治世的模 范,因其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这治的主要内容:(1)以隋亡为戒,对统治集团的为所欲为有所节制,赋役较轻,人民稍得喘息之机;(2)任人唯贤,官得其人,不因政敌而舍贤才,从各阶层各方面搜罗了许多文武奇才,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房有谋略,杜能断事,被誉为“房谋杜断”;(3)善于纳谏,魏征改于直言上谏受到赞赏和信任,魏征以外还有一批重臣经常向太宗诤谏,太宗欣然接受;(4)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5)继续采用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庶族参政。
3.“贞观之治”的出 现,固然与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推动。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促进唐太宗居安思危,成为有远见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农民处境有所改善,但是所受压迫仍然很重,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地主阶级的永远富贵。
7、填空题 “土木之变”后,瓦刺军进围北京,明朝兵部尚书()主张坚决抵抗,率军击退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于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于谦
8、单项选择题 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
A、邗沟
B、都江堰
C、郑国渠
D、永济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判断题 鸳鸯火锅是粤菜的代表名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宋哲宗元祐年间,皇太后起用司马光等推翻王安石变法,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元祐更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元祐更化
11、填空题 南明福王政权中抗清最突出的是坚守扬州,战败遇害的是兵部尚书史可法。清军破城后大肆屠杀,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扬州十日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扬州十日屠
12、填空题 西周灭商后,基本废除了商朝的奴隶占有制,将封建领主制推行全国。国王自称()是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又是最高政治统治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子
13、填空题 元代来华的欧洲人中其著述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威尼斯人()和他的旅行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马可.波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马可.波罗
14、名词解释 宫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时宦官承办宫中用品,在市场以低价强购掠夺人民资财之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时宦官承办宫中用品,在市场以低价强购掠夺人民资财之方式。始见于天宝中。贞元时,宫市使置白望数百人于东西两市及要闹坊曲,凡见所需之物,倚势强令卖者送往皇宫,给价十不偿一。且多以绢绫或红、紫色染旧衣、败缯,尺寸裂之以酬。每至宫门,尚强索门户钱、脚价银,稍不逊,有殴打至流血者,至卖者重负入市,空手而归。每宦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撤肆塞门。顺宗即位,与五坊小儿等同罢。
15、填空题 清代著名思想家____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批判了程朱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戴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戴震
16、填空题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巨鹿之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巨鹿之战
17、填空题 三国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曹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曹丕
18、名词解释 更名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初,政府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产改归原耕种佃农所有的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初,政府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产改归原耕种佃农所有的土地,又称更名地。清初原明代藩封之产有些因战乱荒芜;有些因藩王勋戚逃亡,为农民占有,或为豪强侵占。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廷为了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下诏将废藩田房变价,照民地征粮。次年,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这些改入民名的田土,称为更名田。虽然诏谕中宣布更名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有的百姓得到更名田,是要向封建国家纳价的。清朝政府通过更名田形式把一部分藩产无偿地交与原耕佃农承种,使其成为拥有合法土地所有权、只缴纳封建国家赋税的自耕农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9、填空题 最先来到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葡萄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葡萄牙
20、问答题 简述明末农民战争的背景、特点及其失败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皇帝荒废朝政,国家机构瘫痪,宦官专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皇帝荒废朝政,国家机构瘫痪,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土地高度集中令大批农民破产。明政府又因军费等原因面临财政危机,遂以用兵为由向民间加派三饷,数额超过正常赋税一倍以上,社会矛盾激化。土地集中和赋税加派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加上天灾频繁,更使得民不聊生,农民战争爆发。
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起义军转战大河南北。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和赋役繁重的弊端,李自成提出了“贵贱均田”、“均田免粮”的口号,触及了社会矛盾激化的总根源,直接冲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榨有机结合起来。各家起义军首领会聚荥阳,把分散作战变为协同作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一个创举,在战略战术和军事组织上也有很多创造,组织严密。
这次农民战争所以最终失败,主要有下列四个原因:第一,由于清军入关,满、汉地主阶级逐渐结合起来,整个国内形势起了不利于农民军的变化。第二,农民军、特别是张献忠的农民军流寇主义作风严重,不重视根据地和政权建设。第三,农民军李自成部的主要将领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进北京后,无组织,无纪律,生活腐败。李自成、张献忠死后,农民军内部不能团结,争权夺利,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第四,农民军在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一些错误。大顺政权在北京对降官、降将和顽固抵抗的官员不加区别地追赃比饷,不利于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维护局势的稳定。
21、判断题 贞观之治是唐朝统治的鼎盛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青铜铸造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青铜铸造业
23、填空题 元代_______的身份比佃农还低,可以公开买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驱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驱口
24、名词解释 开元之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为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为巩固封建统治,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唐朝进入亟胜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25、填空题 公元()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年,又签订了(),确定了中俄中段边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727;布连斯奇条约;1728;恰克图条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727;布连斯奇条约;1728;恰克图条约
26、问答题 简述《尚书》、《春秋》的编纂与档案流散和利用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的汇编,《春秋》是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的汇编,《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1)与档案流散的关系:孔子正是利用了流散于社会的档案编纂了《尚书》和《春秋》。(2)与档案利用的关系:《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可从两方面说明:
从《尚书》成书来看,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从《尚书》的文体看,包括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书种类。
《春秋》的编纂从内容到问题明显带有脱胎档案的痕迹,从内容看,记载政治活动居多,都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是公文书的汇纂。《春秋》文体类似大事记,一条记一事,不相联属。文句极其简短,每条最长不超过四十余字。看来基本上是史官记载的汇纂,十分明显是原始档案排比年月的汇抄。
27、名词解释 知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知枢密院事。五代后晋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北宋初无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知枢密院事。五代后晋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北宋初无定置,与枢密使不并置,熙宁中并置,主持全国军政,元丰改制时以知院为枢密院长官,南宋绍兴七年罢。辽代北、南面官与西夏枢密院皆置。元世祖置一员,因皇太子例兼枢密使,元知院为枢密院实际长官,掌全国军事机密之务。
28、单项选择题 宋代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是()。
A、周敦颐
B、二程
C、朱熹
D、陆九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名词解释 三国鼎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30、判断题 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为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简明中国古代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