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所谓投射测验,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组成教学系统,下列有关现代教学系统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是最基本的教学关系,是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组织者、授业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对整个教学活动负责
B.学生的角色一般是 接受者、参与者、学习者和被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C.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适合学生学习
D.师生情感关系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富有魅力的教学过程和高效优良的教学结果,会促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反之则可能使师生的情感关系恶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判断题 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1)克服气质偏见;(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3)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4)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
A.人本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点击查看答 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辨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应该放在那些“自我实现”的人身上,本题中突出了“自我实现”的作用,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单项选择题 在下面的描述中同时用到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为()。
A、晓铭的期中考试得了90分,在班内排第5名
B、平时表现综合评定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C、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李老师在上课前对其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
D、为了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期末都用评语来评价学生,而不用分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91EXAm.org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判断题 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心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1、进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9、问答题 学习策略的种类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习策略的种类:(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习策略的种类:(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
10、判断题 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多项选择题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
A.学习对象的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者的智力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为了充分发挥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他不仅以自身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还要创建班集体,创建一个能对成员产生教育影响的集体。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班主任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影响学生的合力。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13、问答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4、问答题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组织学生感知教材
(2)引导学生理解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组织学生感知教材(2)引导学生理解教材(3)组织学生巩固知识(4)指导学生运用知识
15、问答题 试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16、判断题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判断题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问答题 讨论法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2、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诱导。3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1、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2、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诱导。3、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19、判断题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简述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1、判断题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简述心理和行为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的。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其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23、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判断题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选择教学媒体的四个主要依据包括()。
A.依据教学条件
B.依据教学目标
C.依据教学内容
D.依据教学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简述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二、确立符合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二、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目标。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第四、积极改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第五、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第六、因地制宜开发德育工作。
27、问答题 为了提高课外辅导的质量,教师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2、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2、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28、判断题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学好心里学
本题 解析:试题答案(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1)学好心里学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学好心理学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2)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搞好思想工作(3)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30、问答题 论述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并不是期末复习阶段的事,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复习要抓住两点①复习要及时,要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②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要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结合起来,使复习成为体系,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很多如,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