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何谓急性肾功能不全,其原因可分为哪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GFR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严重急性病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GFR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严重急性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的综合征。
三类原因:肾前因素、肾性因素、肾后因素。
2、问答题 产生肺内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血气变化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因是①肺泡膜面积减少,见于肺不张、肺实变;②肺泡膜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因是①肺泡膜面积减少,见于肺不张、肺实变;②肺泡膜厚度增加,见于肺间质性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和肺纤维化等。③血液与肺泡的接触时间过短。
3、单项选择题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确诊试验有()。
A.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B.凝血酶原时间
C.纤维蛋白原含量
D.凝血酶时间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
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试述正常成人机体每日进出水量的平衡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常成人每日饮水约1200mL,食物含水约1000m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常成人每日饮水约1200mL,食物含水约1000mL,机体代谢产生水300mL左右,总共约2500mL。每日通过肺排出水约350mL,经皮肤蒸发和出汗排水约5000mL,随粪排水150mL,随尿排水1500mL左右,总共排出约2500mL。机体每日进出水量大致相等,从而保持动态平衡。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物质属于发热激活物?()
A.白细胞致热原
B.内生致热原
C.干扰素
D.肿瘤坏死因子
E.白喉毒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属于大脑功能停止()。
A.昏迷
B.意识丧失
C.对光反射消失
D.前庭反射消失
E.体液调节功能丧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
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C.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D.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E.小血管强烈收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严重休克
B.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氧疗对哪型缺氧效果最好?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因为这一型缺氧病人动脉血氧分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因为这一型缺氧病人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吸氧可提高肺泡氧分压,使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增高、血氧含量增多,因而对组织的供氧增加。
11、判断题 根据近代死亡概念,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慢性肾衰竭引起患者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
A.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B.抑制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FDP的抗凝血作用
E.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名词解释 干细胞黄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运,结合及排泄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运,结合及排泄均受到影响,导致血清中非酯性胆红素和酯性胆红素均升高。
14、判断题 DIC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凝血功能异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简述严重感染导致DIC的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严重的感染引起DIC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严重的感染引起DIC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内毒素及严重感染时产生的TNFα、LI-1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TF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TM、HS的表达明显减少(可减少到正常的50%左右),这样一来,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原抗凝状态变为促凝状态;
②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胶原,使血小板粘附、活化、聚集并释放ADP、TXA2等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促进微血栓的形成。此外,内毒素也可通过激活PAF,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
③严重感染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可激活白细胞,激活的白细胞可释放蛋白酶和活性氧等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使其抗凝功能降低;
④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使生成血栓的溶解障碍,也与微血栓的形成有关。
总之,严重感染时,由于机体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不足,血小板、白细胞激活等,使凝血与抗凝功能平衡紊乱,促进微血栓的形成,导致DIC的发生、发展。
16、单项选择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对病人威胁最大的并发症是()。
A.水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www.91eXam.org C.氮质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钠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时,出现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其机制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渗性脱水时出现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因细胞外液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渗性脱水时来源:91考试网出现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液渗透压低于细胞外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18、单项选择题 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 题 阻塞性黄疸(早期)临床生化测定的特点是()
A.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含量升高
B.尿中无尿胆红素
C.粪中粪胆素原升高
D.尿中尿胆素原升高
E.尿中尿胆素升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判断题 DIC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吸气性呼吸困难一定存在上呼吸道梗阻,对吗,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对。因为:(1)胸外梗阻均可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这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对。因为:(1)胸外梗阻均可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这包括所有的上呼吸道梗阻以及部分处于下呼吸道的胸外气管的梗阻,如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导致的梗阻就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亦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这包括神经肌肉性疾患、胸廓畸形、胸膜病变及一些肺部疾病所致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22、问答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其发病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1)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功能不成熟,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2)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Y蛋白相对不足,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一运载过程减慢。(3)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23、单项选择题 一般公认,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
A.5%
B.13%
C.27%
D.50%
E.1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急性肾衰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死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钾血症。因为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钾血症。因为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室纤维颤动或心脏停搏。
25、问答题 简述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的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是由于:
①糖尿病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是由于:
①糖尿病患者常因过量或长期应用胰岛素,使细胞外液镁移入细胞内;
②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酮症酸中毒,酸中毒能明显妨碍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
③高血糖产生的渗透性利尿,也与低镁血症的发生有关。
26、单项选择题 产生无复流现象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中性粒细胞激活
B.钙超载
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D.ATP减少
E.微循环血流缓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乏氧性缺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地张性缺氧或缺氧性缺氧.
28、问答题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发生DI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肝脏合成抗凝血物质减少;②肝脏灭活凝血因子功能下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肝脏合成抗凝血物质减少;②肝脏灭活凝血因子功能下降;③肝细胞坏死释放组织因子;④吞噬解毒功能下降。
29、单项选择题 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先天性无汗腺
E.流行性脑膜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
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
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
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医学三基(医师)》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医学三基(医师):病理生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