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大豆发酵饮料生产中产酸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导致产酸过低或过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原料配合比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导致产酸过低或过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原料配合比例失调,特别是可供乳酸菌发酵的糖类含量过低或过高;使用质量较差的发酵剂,菌种活力较低,产酸能力较低;发酵操作不当,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不利于菌种的生长,致使产酸能力下降;缩短或延长菌种在最适温度下的发酵时间,也会影响产品中乳酸含量。
2、问答题 豆乳生产中应怎样严格控制杀菌工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豆乳变质的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尤其是芽孢杆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豆乳变质的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尤其是芽孢杆菌。杀死芽孢的温度必须130℃,5min。芽孢杆菌在杀菌中的致死特性是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芽孢数按对数规律降低的。据报道,杀菌温度以143℃左右,3.0s~4.0s最适。
3、问答题 生产大酱时制曲条件是什么?
点 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氧气含量对制曲非常重要,如制米曲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氧气含量对制曲非常重要,如制米曲时温 度需控制在35℃或稍低,湿度需超过90%,适当通风以增氧并去除CO2,且需翻曲数次,使料上下对换并打碎团块。为防杂菌污染,需添加空气过滤设备并安装紫外灯,并预先汽蒸曲房。
4、问答题 为何大豆发酵饮料有时会出现沉淀及分层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搅拌型或杀菌型酸豆乳经常发生蛋白质沉淀,甚至出现乳与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搅拌型或杀菌型酸豆乳经常发生蛋白质沉淀,甚至出现乳与水分层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稳定剂选择不当、用量不准;杂菌产生的果胶分解酶将果胶类稳定剂分解失效,造成制品分层;原料所含的蛋白质质量差,已有部分蛋白质变性;搅拌温度不当;豆乳未经均质处理或均质效果不好,蛋白质凝固后粒子粗大,导致蛋白质胶体粒子凝聚而沉淀析出。
5、问答题 米曲霉发芽时孢子体积为何有时过小?应该怎样解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加水量适当与否对制曲有很大影响。原料中含有适当的水分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加水量适当与否对制曲有很大影响。原料中含有适当的水分是加速米曲霉发芽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水分适当,孢子即吸足水分其体积膨胀可增加2~6倍。水分过少,孢子吸水不足,造成体积过小。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米曲霉的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酶,促进制曲和发酵阶段的分解作用。但用水量过大,易于感染杂菌,制曲较难控制,所以水分也不宜过大。为了制好曲,易于酱醪发酵,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以黄豆为主料,一般吸水量控制在75%~80%为宜。
6、问答题 天培生产中应该怎样对大豆进行蒸煮及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接种前蒸煮效果轻度加热(95℃,10min)和微生物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接种前蒸煮效果轻度加热(95℃,10min)和微生物酸化后,乳酸菌和杆菌属是产品中的主要菌群,而杆菌必须在95℃、60min或12 1℃、15min的加热条件下才会遭到破坏。叶沙尼亚菌在发酵过程中在5℃以上贮藏时都能很好生长,而沙门菌尽管在发酵后加入不能繁殖,但在发酵过程中能很好生长,因此必须在蒸煮过程中将它们破坏。
7、问答题 为什么要对大豆原料进行真空浓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空浓缩应称为减压加热浓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空浓缩应称为减压加热浓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速溶豆粉的加工生产中,豆粉混合原料在杀菌完成后,通常要先进行真空条件下的浓缩,以脱除其中的部分水分,再经过均质以后,进行喷雾干燥。经浓缩后喷雾干燥的豆粉颗粒比较粗大,流动性、分散性、可湿性和冲调性良好,色泽也较好,并且由于采用真空浓缩工艺,豆粉颗粒内部的空气含量被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颗粒致密坚实,这既有利于豆粉的保藏,同时又有利于产品的包装和贮藏。
8、问答题 豆粉生产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均质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均质除了可以破碎脂肪球,增进速溶豆乳产品稳定性,改善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均质除了可以破碎脂肪球,增进速溶豆乳产品稳定性,改善产品的口感,提高吸收率以外,同时还可以降低浓缩豆乳的黏度,而这显然有助于喷雾干燥的操作。均质过程通常采用二级均质:其压力通常一级为18MPa~30MPa,二级为5MPa~7MPa。特别是生产II型速溶 豆粉,因省去了分离除渣工序,产品中纤维含量较高,口感较为粗糙,所以最好进行两次均质。
9、问答题 豆豉加工过程中为什么在入坛发酵前要调节豆曲的含水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入坛发酵前应该调节豆曲的含水量,方法为:水洗后将豆曲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入坛发酵前应该调节豆曲的含水量,方法为:水洗后将豆曲沥干、堆积,并间歇洒水,调整豆曲含水量在45%左右。对于发酵来说,控制豆曲装坛时的含水量是关键,如含水量超过47%,会造成豆豉表面颜色减退、发红,甚至烂身,脱皮。若含水量低于40%,酶的水解作用受到抑制,成品不疏松,鲜味较差。拌料后的豆曲含水量达45%左右为宜。
10、问答题 在大豆油脂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混入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适当的条件下,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催化剂能加速油脂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适当的条件下,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催化剂能加速油脂的水解反应,如催化剂是碱,则生成的脂肪酸会转化成脂肪酸盐(肥皂),脂肪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也称为皂化反应。在加工制作含脂高的大豆食品时,若混入强碱则会使产品带有肥皂味,有碍食用。
11、问答题 揭竹温度对腐竹质量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践证明,将揭竹温度控制在80℃左右,所形成的腐竹色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践证明,将揭竹温度控制在80℃左右,所形成的腐竹色泽俱佳。若温度始终保持在85℃以上,则腐竹的色泽发生由淡黄色向褐色的变化,且越来越深,越明显。最初浆皮黄亮,口味醇香,品质好。后续浆皮渐变为灰黄色,其主要原因是在长时间的加热保温过程中,豆浆中的糖类受热分解为还原糖。豆浆中的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苏氨酸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类似酱色的色素(即碳氨反应)。这不仅影响腐竹的色泽,而且造成某些氨基酸损失,破坏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配比,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质量。
12、问答题 腐竹生产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加热揭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煮透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内,然后用文火加热,使锅内温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煮透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内,然后用文火加热,使锅内温度保持在85℃~95℃,同时不断向浆面吹风。豆浆在接触冷空气后,就会自然凝固成一层油质薄膜(约0.5mm),然后用小刀从中间轻轻划开,使浆皮成为两片,再用手分别提取。浆皮提取遇空气后,便会顺流成条。每3min~5min形成一层浆皮后揭起,直至锅内豆浆揭干为止。
13、问答题 豆豉加工过程中为什么要蒸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蒸豆的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蒸豆的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质适度变性,以利于酶的分解作用;使淀粉达到糊化的程度,同时蒸豆还可以杀死附于大豆上的杂菌,提高制曲的安全性。蒸豆的方法有两种,即水煮法和汽蒸法。
14、问答题 固态无盐发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固态无盐发酵也属消化型发酵工艺,它具有生产周期短(只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固态无盐发酵也属消化型发酵工艺,它具有生产周期短(只需56h)、不需要加温设备、操作方便等优点。固态无盐发酵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主要是因为发酵时摆脱了食盐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高温来抑制杂菌的繁殖。在较高的温度下,酶的作用速度快,但容易衰老,持续时问短,然而,在水分较少的基质中,酶促反应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强。利用酶促反应的这些特性,可高温短时间完成分解作用。
15、问答题 豆腐脑老嫩不匀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点脑老与嫩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以每个缸为单位,全缸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点脑老与嫩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以每个缸为单位,全缸豆腐脑都点老,全缸豆腐脑都点嫩或同一缸豆腐脑中有老又有嫩。前两种情况主要与下卤速度有关。下卤要快慢适宜,过快,脑易点老,过慢则点嫩。第三种情况就是点脑的技术出问题,如在同一缸豆腐脑中出现了老嫩不一的情况,还混有未凝固的豆浆,主要是点脑的翻浆动作不准,出现了转缸。点脑时应不断将豆浆翻动均匀,在即将成脑时,要减量、减速加入卤水,当浆全部形成凝胶后,方可停止加卤水。
16、问答题 纳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纳豆是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有时也被称为日本拉丝豆豉,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纳豆是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有时也被称为日本拉丝豆豉,在日本北方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纳豆主要特征为黏糊状、味甜且有特征的氨味,通常在食用前拌酱油和芥末。
17、问答题 豆腐乳生产中所用米曲是怎样制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米曲是用糯米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将糯米除去碎粒,用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米曲是用糯米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将糯米除去碎粒,用冷水浸泡2h~4h,沥干蒸熟,再用25℃~30℃温水冲淋,当品温达到30℃时,送入曲房,接入0.1%米曲霉,孢子发芽后,温度上升至35℃时,翻料一次,当品温再次上升至35℃时,过筛分盘,每盘厚度为1cm,培养过程中防止结块,待孢子尚未大量着生,即可出曲,晒干后备用。
18、问答题 豆腐乳生产中为什么要添加食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盐是腐乳生产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加食盐腌制的目的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盐是腐乳生产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加食盐腌制的目的是:既能调味(咸味),又能在发酵过程以及成品贮存中起抑菌防腐作用。食盐使毛坯内渗透盐分,析出水分,坯身收缩,坯体变硬;经腌制,咸坯的水分由白坯的73%下降为56%左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中含有卤汁和其他杂质,其中氯化镁含量较低为好,因为它的存在,可能与腐乳汁中形成腐乳白点和无色结晶物有关。因而生产中要求应用精盐或碘盐。
19、问答题 怎样对豆豉坯进行发酵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曲升温后加18%的食盐,立即装入罐中至八成满,装时层
本题解 析:试题答案成曲升温后加18%的食盐,立即装入罐中至八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盖上塑料薄膜及盖面盐,密封置室内或室外常温处发酵,4~6个月即可成熟。
20、问答题 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要注意哪些安全性质量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乙醇浸出温度随温度升高,脱脂湿粕中可溶物在乙醇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乙醇浸出温度随温度升高,脱脂湿粕中可溶物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提高了浸出效果,加快了可溶物的提取速率,因此浸出温度高时,所得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高。温度高时大豆蛋白醇变性、沉淀作用加快。
(2)乙醇水溶液浓度最佳乙醇水溶液浓度在65%左右,所得大豆浓缩蛋白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3)浸出时间和固液比先工业己烷、后乙醇二次浸出、一次脱溶连续化工业生产装置固液比约为1:3,浸出时间60min左右。传统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间歇萃取洗涤0.5h~1.0h。
(4)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最佳浸出工艺条件选择为:工业己烷一次浸出可采用常规生产的工艺条件,乙醇水溶液二次浸出,浸出温度40℃~45℃、乙醇浓度65%(质量分数)左右,浸出时间60min左右、固液比1:3左右。
21、问答题 豆豉加工过程中大豆浸泡有什么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使大豆中蛋白质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变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使大豆中蛋白质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变性;②使淀粉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且有利于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③还提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22、问答题 喷雾干燥法制备豆粉的优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喷雾干燥法在速溶豆粉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十分普遍。喷雾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喷雾干燥法在速溶豆粉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十分普遍。喷雾干燥法虽然具有热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缺点,但在产品的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受热温度低,时间短,从而使得蛋白质轻微变性,因而所得到的豆粉产品复水后溶解度高,风味和色泽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23、问答题 揭竹处理时pH对腐竹质量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加热揭竹过程中,豆浆的pH会因有机物的分解而逐渐下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加热揭竹过程中,豆浆的pH会因有机物的分解而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一般情况下,豆浆的初始pH为6.5左右。如果豆浆的pH低于6.2,豆浆便会出现黏稠状,表面结皮龟裂、不成片。试验表明,pH为9时,腐竹的得率最高,但颜色较暗,因此以pH7~8为最佳。
24、问答题 速溶豆浆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速溶豆浆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不降低速溶度标准的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速溶豆浆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不降低速溶度标准的情况下,速溶豆浆粉比传统豆浆的蔗糖添加量少;②速溶度较传统豆浆明显提高;③速溶豆浆粉耐热性好,在80℃条件下,经6h保温速溶度不下降;④豆腥味较传统豆浆明显降低。
25、问答题 大豆发酵饮料生产中为什么有时会有异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产品缺乏乳酸菌发酵特有的爽口风味,或者存在有不愉快的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产品缺乏乳酸菌发酵特有的爽口风味,或者存在有不愉快的异味。前者可能是由于产品酸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发酵冷藏不充分造成的。后者是由于杀菌不充分或杀菌后污染杂菌造成的。
26、问答题 蒸料的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了使原料中蛋白质达到适当变性,便于米曲霉生长发育所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了使原料中蛋白质达到适当变性,便于米曲霉生长发育所利用,易为曲霉各种酶水解的状态;使原料中淀粉吸水膨胀达到糊化程度,并产生少量的糖类供给米曲霉所需;消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以提高制曲的安全性,必须对原料进行蒸煮。
27、问答题 制作大酱时对面粉有什么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面粉分为特别粉、标 准粉和普通粉。制酱用的面粉一般为标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面粉分为特别粉、标准粉和普通粉。制酱用的面粉一般为标准粉,面粉在多湿而高温的季节,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很容易变质,面粉中脂肪分解会产生一种不易接受的气味,糖类发酵后就会带有酸性,或麸质变化而失去弹力及黏性,严重时甚至发生虫害。变质的面粉对酱类的质量都有不良影响,因而在贮藏期间必须注意妥善保管。凡是含淀粉而又无毒无怪味的谷物,例如玉米、甘薯、碎米、小米等均可作为酱类生产的淀粉质原料。制酱用的面粉通常使用标准粉。
28、问答题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在食品中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豆浓缩蛋白产品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可以替代奶蛋白、酪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豆浓缩蛋白产品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可以替代奶蛋白、酪蛋白和分离蛋白。
(1)在肉糜制品中,由于大豆浓缩蛋白比乳化性和持水性好。大豆浓缩蛋白产品在法兰克福香肠、波洛尼亚香肠和肉糜中广泛应用。
在这些肉糜制品中,大豆浓缩蛋白与注射盐水后的肉混合形成一种稳定的乳化状态,而不吸收溶解肌球型肉蛋白。因此,大豆浓缩蛋白既可用干状,也可用乳化状态加入注射盐水后的肉中,在斩拌帆鼓内进行斩拌,根据肉的性能制成香肠类肉糜。
(2)在块状碎肉中,如肉饼、各种肉肠等,添加大豆浓缩蛋白可以增加它的硬度、营养价值,溶留肉汁和脂肪。在生产中以干状或用4.5倍的水调和后加入肉制品中,常用量2%~3%(干状),增加了烹调肉制品的应用范围。
(3)在火腿和其他注射盐水的肉制品中,大豆浓缩蛋白是比较理想的产品,因为它具有分散性、水合作用,加入盐水并不影响它的功能性。在制作火腿时,一般加入量为2%~3%,火腿制品或其他注射盐水肉制品中总的加入量为原质量的40%~100%。
29、问答题 熏干怎样进行加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豆腐干白坯切成6cm长、2cm宽、2cm厚的长条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豆腐干白坯切成6cm长、2cm宽、2cm厚的长条块,在盐水池内浸泡10min后捞出,放入专用的铁筐中;将铁筐与豆腐干坯一同放入1%的碱水中浸泡,温度为50℃~60℃,浸泡约5min,待坯料表面出现光滑面后,立即将筐提出,并在通风处使水分自然蒸发,待坯子表面光滑发亮后即可熏制。熏干一般需熏制15min~20min,中间需将坯子翻倒一次,以使两面熏制均匀。有的地方还将熏好后的熏干表面刷一层香油或熟豆油,即为成品。
30、问答题 大酱生产中原料应该怎样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豆是黄豆、青豆、黑豆的总称,通常以黄豆为代表。大豆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豆是黄豆、青豆、黑豆的总称,通常以黄豆为代表。大豆酱生产所用的蛋白质长期以来都是以大豆为主。有的地方也用蚕豆、豌豆等作为蛋白质原料。大豆酱氮素成分约3/4来自大豆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经发酵分解能生成氨基酸,是大豆酱滋味成分的极重要物质。具体选择大豆的标准如下:①大豆要干燥、相对密度大而无霉烂变质。
②颗粒均匀,无皱皮。
③种皮薄,富有光泽,且少虫伤害及泥沙杂质。
④蛋白质含量高。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豆制品加工考试》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豆制品加工考试:豆制品加工考试》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