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A.日常性班级活动
B.竞赛性班级活动
C.工作性班级活动
D.阶段性班级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A.盛宣怀
B.张焕纶
C.程庆魁
D.王有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l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单项选择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专家解析:身心发现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上。
4、问答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
(1)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4)自学的习惯。
(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6)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单项选择题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正常小学生。
6、单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年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专家解析: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问答题&n 91ExAM.orgbsp;
教学设计题:
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上,特别指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且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该知识,拟定教学目标。(15分)
(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5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带着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通过制作、猜想、验证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生来源:91exam .org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对与旧知识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在体会数学的魅力同时发展智慧。
【教学目标】
①对比三角形,理解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空间想象等能力。
②通过观察、对比、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
③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是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设计如下活动:首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然后,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最后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学生能举出实际例子。这样设计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且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8、问答题 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9、单项选择题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D.强迫性自我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l776—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
11、单项选择题 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 的教育活动是()。
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专家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2、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那个?()
A.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
B.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
C.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D.近代洋务运动以来,正式改称“学堂”为学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称学校为“学堂”;维新变法时期,才正式改称“学堂”为“学校”。
13、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系统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A.教育的性质
B.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C.教育的服务方向
D.教育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15、单项选择题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16、单项选择题 世纪有一位法国人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点,它出自()之口。
A.杜威
B.卢梭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卢梭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他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立的“自然人”。
17、单项选择题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专家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18、问答题
教学设计题:
1.简要分析该文 本的写作特点。
2.如何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细致有序地描写了海底世界。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字典理解注音字的含义,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等词语造句,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3.依据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三个题目如下:
设计题目1: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澎湃”、“蕴藏”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
设计题目2: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第二段和第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展开的,分别写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设计题目3: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有哪些呢,课后搜集一些你海洋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海底生物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体会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果的喜悦。
19、单项选择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专家解析: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单项选择题 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小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语文略差。妈妈为了让小璐多识汉字,提高语文成绩而要求小璐回家后一遍又一遍地书写孤立的汉字。
你对小璐母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进行讨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由此,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该理论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小璐妈妈让小璐一遍遍书写孤立汉字的做法属于机械学习的方法。为了促进小璐的学习成绩小璐的妈妈可以帮助小璐掌握意义学习的方法,例如,背诵,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来促进她的学习。
22、问答题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23、单项选择题 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党支部
B.校长室
C.教导处
D.教务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25、单项选择题 “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进行的活动属于()。
A.群众性纪念日
B.民间传统节日
C.专题教育活动
D.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挫折现象
B.回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高原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课程33
B.选修课程33
C.必修课程55
D.选修课程5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30、单项选择题 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指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小学教师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