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是什么环境承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指在某一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2、单项选择题 在大气组成中,含量变化最明显的是()
A.N2
B.O2
C.Ar
D.CO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ExAm.org
3、问答题 简述温度因子的生物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节律性变温对生物有影响。尤其是极端温度对食物的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节律性变温对生物有影响。尤其是极端温度对食物的生长发育存在极大的影响。
(2)温度是决定物种分布区域的主要生态因子.
4、问答题 噪声的定义和公害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噪声定义:从物理学讲是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的声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噪声定义:从物理学讲是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的声音;从心理学讲指一切主观感觉不需要的声音。
公害特征:
①主观判断性;
②局部的和多发性的;
③噪声消失后,无残余物质需要处理。
5、问答题 光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光污染的直接危害是导致人的视力下降。据研究,长期在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光污染的直接危害是导致人的视力下降。据研究,长期在白色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眼角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0%以上。
⑵“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正常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导致人的精力不振。
⑶造成交通事故。光污染可使汽车司机眼花缭乱、分不清东西南北,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⑷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反射光进入居民房间,导致居住环境恶化,给居民的生活休息带来烦恼。
6、填空题 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两个纲领性文件,充分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21世纪议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21世纪议程》
7、名词解释 二次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 91EXAm.org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的参与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8、问答题 什么是逆温?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逆温指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晴空少云夜间,当风速较少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晴空少云夜间,当风速较少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自地面向上渐发展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据大气稳定度的分析,当发生等温或逆温时,大气是稳定的,所以逆温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的污染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积聚在它下面,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9、单项选择题 在大气环境中,诱发酸雨的主要化学物质是()
A.CO及CO2
B.硫及氮的氧化物
C.氟利昂
D.CH化合物及TS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在生态价值上的主要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主要都依靠绿色植物通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主要都依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通过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种提供物质和能量。
2、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
3、促进植被发育,保护水土资源。
4、调节气候。植物吸收CO2,树木降低地表温度等
5、某些生物对污染物有抗性,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净化环境;另一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6、良好、多样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1、填空题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12、名词解释 水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因接收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因接收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13、填空题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解度;蒸汽压;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解度;蒸汽压;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14、名词解释 人口环境容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15、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资源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
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16、问答题 简述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中国引进小麦、玉米、花生、甘薯,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中国引进小麦、玉米、花生、甘薯,澳大利亚引进蜣螂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中国引进水葫芦、大米草,澳大利亚引入野兔.
17、填空题 衡量土壤结构体的三个基本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粒密度;土壤密度;孔隙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粒密度;土壤密度;孔隙度
18、填空题 ()是由发达国家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危险性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危险性废物
19、问答题 请扼要写出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水化合物是由C、H、O组成的不含氮的有机物,根据分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水化合物是由C、H、O组成的不含氮的有机物,根据分子构造的特点通常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戊糖(以木糖和阿拉伯糖为代表)和己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代表);二糖以蔗糖、乳糖和麦芽糖为代表;多糖是己的产物和其他单糖凝聚而成,以淀粉、纤维素为代表。
其降解过程如下:
(1)细胞或其他微生物首先在细胞膜外通过水解使碳水化合物从多糖转化为二糖后,才能透入细胞膜内。通式为:
(2)在细胞外部或内部,二糖可以再水解而成单糖,如:
(3)在细胞内部,单糖可作为能源而被利用。进一步的变化是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单糖都先转化为丙酮酸:
①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乙酰辅酶A的作用下即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②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氧化不能充分进行到底,而是把丙酮酸本身作为受氢体,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各种酸、醇、酮等,这样的过程称为发酵。碳水化合物发酵分解会产生大量有机酸,时常超过水体的缓冲能力,使PH值下降,甚至会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动,称为酸性发酵。
20、单项选择题 土壤在哪种状态下有利于农药分解()
A.落干氧化
B.落干还原
C.淹水氧化
D.淹水还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为什么水体具有自净功能为什么水体具有自净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污染物在水体中扩散(1)推流迁移(2)分散作用(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污染物在水体中扩散(1)推流迁移(2)分散作用(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降低了污染物的浓度
B.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1)水体中耗养有机物降解(2)水体富营养化(3)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C.水体在环境中的循环作用
22、问答题 当污染物排入河流后,从污水排放口到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通常要经过竖向混合与横向混合两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竖向混合:由于河流的深度通常要比其宽度小很多,污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竖向混合:由于河流的深度通常要比其宽度小很多,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在比较短的距离内就达到竖向的均匀分布,亦即完成竖向混合的过程。在竖向混合阶段,河流中发生的物理作用十分复杂,它涉及污水与河水之间的质量交换,热量交换与动量交换等问题。在竖向混合阶段也发生横向的混合作用。
2)横向混合:从污染物达到竖向均匀分布到污染 91EXAM.org物在整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的过程称为横向混合阶段。在直线均匀河道中,横向混合的主要动力是横向弥散作用。在河曲中 ,由于水流形成的横向环流,大大加速了横向混合的进程,完成横向混合所需的距离要比竖向混合大得多。
在横向混合完成后,污染物在整个断面上达到了均匀分布。如果没有新的污染物输入,保守性污染物将一直保持恒定的断面浓度;非保守性物质则由于生物化学等作用产生浓度变化,但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始终是均匀的。
23、问答题 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问题:是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任何不利于人类活动的问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问题:是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任何不利于人类活动的问题,或者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
2.资源问题:(1)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和退化。(2)森林资源锐减。(3)淡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4)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A。化石燃料濒临枯竭。B。矿产资源匮乏。
3.生态破坏: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
4.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海洋污染、赤潮、有毒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转移
24、名词解释 大气稳定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25、问答题 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次生盐渍化、城镇建设对土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次生盐渍化、城镇建设对土地的侵占。
26、填空题 按照来源分类,固体废物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
27、填空题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常用()这个综合性指标表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28、单项选择题 危险性废物越境迁移的走向是()
A.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名词解释 生物入侵:
点击查看答案
本 题答案: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30、填空题 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害物质的释放、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产生污染危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害物质的释放、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产生污染危害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概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