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2、多项选择题 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等时期。
A.军政时期
B.训政时期
C.宪政时期
D.党政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不断强化是宦官制度恶性发展的温床。
A.皇帝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宗法制度
91EXAm.orgD.军功爵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成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成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是清廷第一个专门办理外交的机构。1901年,应西方列强的要求改为外务部,其存在4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本来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总理衙门是在西方列强进逼中国,整个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加深,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是一个缺乏完整独立行政权的半殖民地性质的政府机构。但它也有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为晚清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开创先例的积极一面。
6、多项选择题 后宫制度是皇帝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宫通常指()。
A.皇太后宫
B.皇后宫
C.妃嫔宫
D.皇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提出了“不诛而害除”的“推恩”削藩之法的是:()。
A.汉景帝
B.晁错
C.汉武帝
D.主父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参议院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临时政府组织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时期。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种学堂没有与入仕制度相结合,还不能广泛地搜罗人才,有人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给予学堂毕业生以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
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高三级。分别采用升级制,最高可升入通儒院。通儒院和和分科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予进士,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都可取得入仕资格。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学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新的学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旧体制之下建立的。因此,它又必然保留着旧制度的许多基本特点。
11、单项选择题 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将作院
C.通政院
D.宣徽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简述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员的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员的管理,使官有所职,职有责任。这种由简及繁、由粗渐细的发展过程,反映着古代政务管理体制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2)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 91exam .org。
(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多着力于对原有的政治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91ExAm.org,在坚持以本民族统治为主体、保留本民族原有传统文化和制度特点的同时,又大力吸收了各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制度;汉民族为主导的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治理形式,这种“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曾经鲜明有效地反映在各个时期中央朝廷的体制,也促进了民族之 间的了解和融合。
13、单项选择题 秦以后职官选拔和录用分正途和异途两种。正途选任制度以()为界,前后变化很大。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明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多项选择题 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
A.省
B.府
C.道
D.县
E.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多项选择题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分权体制。地方监察制度也是如此。监察职官设置主要有()。
A.走马承受
B.通判
C.提刑司检官
D.侍御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多项选择题 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18、多项选择题 秦朝并称“三公”的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司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世卿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奴隶制时代贵族世袭爵位和职位的制度。这些世袭贵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奴隶制时代贵族世袭爵位和职位的制度。这些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
20、问答题 论府兵制破坏的社会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中央禁军系统的地位日趋重要。唐代中央军队分两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中央禁军系统的地位日趋重要。唐代中央军队分两部分,一是南衙十二卫系统统领的各京师轮番宿卫的府兵,另外则是由北衙掌握的禁军系统。唐前期的中央禁军主要有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其中以左右羽林军地位最为重要,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各军皆置大将军。二是募兵制的发展和藩镇势力的扩张。随着府兵制的逐步瓦解,募兵制代之而起。随着府兵制的破坏,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quo t;。到了唐后期,藩镇势力已形成尾大不掉,"无地不藩,无藩不乱"的局面。其发展结果是五代十国又一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
21、多项选择题 商代的王位继承方式主要有()。
A.父死子继
B.嫡长子继承
C.兄终弟及
D.禅让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尽管各诸侯国都有相应的自治权,但周王仍保留着适度的控制权。主要体现为()。
A.诸侯国的最高级官员要得到周王的任命才具有合法性
B.天子有巡狩检查各诸侯国国政的权力
C.天子有派出使者监督诸侯国行为的权力
D.周王有调解或命令就近诸侯征讨的权力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多项选择题 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负责管理军籍、武官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及作战计划等。长官为枢密使、副,或知枢密院事,副职枢密副使或同知院事。枢密院长官的地位略低于同平章事,与()等统称执政官,与“同平章事”并称“宰执”。
A.参知政事
B.门下侍郎
C.中书侍郎
D.尚书左右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多项选择题 汉初,萧何制《九章律》,以《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
A.具律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E.田租税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设有庞大的宦官机关系统,即所谓12监4司8局等24衙门。
A.唐朝
B.北朝
C.秦汉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清政府于1905年10月成立巡警部,作为管理京师、地方警察和全国警政的最高公安机构。该部由尚书以及()等官员组成,其后又编练了新式警察,以代替旧时的巡捕、差役。该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警察制度的产生。
A.御史大夫
B.左右侍郎
C.左右丞
D.左右参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多项选择题 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
A.司土
B.司马
C.司工
D.司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判断题 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权威性
D.层次性
E.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曹魏末年,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中书省则变成了出令机构,()成了真宰相。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中书监
D.侍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政治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