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证明构成环节的有()。
A.证明对象
B.证明主体
C.证明责任
D.证明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三大诉讼法有各自不同的证明标准
B.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相同
C.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D.我国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相同,而高于民事诉讼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当事人陈述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的体现。
A、禁止反言
B、禁止撤诉
C、撤诉有效
D、诉讼中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攀供或举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
5、多项选择题 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该借条属于()。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言词证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自认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是()。
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有()。
A.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B.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C.当事入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D.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如何对证人 证言进行审查、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反映在真与假的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反映在真与假的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办案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审查、判断。
(1)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感受、记忆、陈述三个阶段,判断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即使一个如实提供证言的人,其陈述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客观真实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证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感知、记忆和陈述的过程。
(2)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如果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本身无关联,即使在内容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无证据价值。
(3)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程度。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4)审查认定证人的品格、操行对其证言是否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凡是品格、操行一贯优良的证人,其证言则具有更大的真实、可靠性;反之,其证言的真实、可靠性较弱,即证明力不强。
(5)审查、判断证人的作证能力。证人的作证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基本是相适应的。
(6)综合对比,实物验证。任何 一份证言必须要经得起实物验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件的质量得以保证。
10、多项选择题 以下哪些是书证()。
A、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车票
B、物体的颜色
C、犯罪现场留下的车票
D、窃取的机密文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也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
B.证人出庭确有困难的,经法院允许后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出庭
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
D.在民事诉讼中,单位可以作为证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神示证据制度内容的有()。
A.水审
B.刑讯逼供
C.决斗
D.以五声听狱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证据学大研究方法很多,但()是证据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唯物辩证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唯物辩证法
14、名词解释 证据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15、填空题 本证对当事人的主张起()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肯定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肯定性
16、名词解释 斧底酬薪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被告人无罪,也不能提出依法应当减轻或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被告人无罪,也不能提出依法应当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的事实,但他们能够推翻指控被告人有罪的控诉证据,使起诉方提出指控不能成立,实际上也是洗刷掉了强加在被告人身上的罪名,故可以成为刑事诉讼证据中最有力的辩护证据。
17、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书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书证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属、石块、竹木、布帛
B.书证记载的方式可以是手书、印刷、打印、雕刻等
C.以书证形成的方法为标准,书证可被划分为原本、正本、副本
D.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A.证明对象
B.证明责任
C.证明方法
D.证明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物证又属于间接证据的有()。
A.作案的工具
B.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
C.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
D.赃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我国诉讼立法上第一次将视听资料明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的法律是()。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律师法
点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刑事诉讼法第46条中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A.直接言词原则
B.证据裁判原
C.自由心证原则
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司法认知的范围应当包括()。
A.公众周知的事实
B.裁判上显著的事实
C.职务上已知的事实
D.生效 裁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 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
A、优势证据
B、排除合理怀疑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合理根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多项选择题 根据证明的表现形态,可将证明分为()。
A.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B.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C.严格证明
D.自由心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试论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间接证据要证明某一主要事实,必须要有两个以上;(2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间接证据要证明某一主要事实,必须要有两个以上;(2分)每一间接证据都应查证属实;(2分)每一个间接证据都与案件事实的某一方面有客观的联系;(2分)各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2分)各间接证据证明得出结论是肯定的,并且是唯一的,具有排他性。(4分)
26、多项选择题 实物证据和言辞证据的划分标准,是证据()的不同。
A.存在状况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司法精神病鉴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司法机关聘请有关医学专家,对案件当事人(以及某些证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司法机关聘请有关医学专家,对案件当事人(以及某些证人)的精神状况进行检查,鉴别其精神是否正常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当事人对其行为的控制能力,据此判断其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8、单项选择题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的辩护律师有权对被害人进行询问。询问的时候,()。
A、不得多于2名办案人员
B、不得少于2名办案人员
C、不得多于3名办案人员
D、不得少于3名办案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名词解释 微量物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是不能被人的感官所发现,必须借助于科学仪器才能发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是不能被人的感官所发现,必须借助于科学仪器才能发现、提取和送交鉴定的体积微小的物证。
30、问答题 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认罪的供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认罪的供词。(2分)
(2)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2分)
(3)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2分)
(4)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1分)
(5)重视勘验检查。(1分)
(6)据众证定罪的制度。(1分)
(7)集成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法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法学:证据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