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调节性多肽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对腺垂体有调节作用的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对腺垂体有调节作用的多肽。
2、单项选择题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B.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终尿量
C.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D.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终尿量
E.每分钟两侧肾的血浆流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判断题 成人脑电图中a波常在睡眠状态下出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能初步完成循环、呼吸等基本生命现象反射调节的部位是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丘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下丘脑控制生物节律的可能部位是
A.外侧区
B.腹内侧区
C.视前区
D.视交叉上核
E.室旁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何谓神经递质?主要的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
本来源:91exam .org题解析:试题答案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是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肽等。
中枢神经递质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γ-氨基丁酸、某些肽类等。
7、判断题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等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nb sp;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它在兴奋传导中的意义的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含义:①动作电位的幅度是“全或无&r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含义:①动作电位的幅度是“全或无”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②动作电位传导时,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幅度衰减。因在传导途径中动作电位是逐次产生的。
意义:由于“全或无”现象存在,神经纤维在传导信息时,信息的强弱不可能以动作电位的幅度表示。
9、单项选择题 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
A.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B.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C.缩短的速度越小
D.缩短的程度越大
E.完成的机械功越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为选了A或C。后负荷是肌肉在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肌肉在有后负荷的条件下收缩时,总是张力产生在前,缩短出现在后。后负荷越小,肌肉所产生的张力越小,肌肉缩短出现的时间也越早,缩短的初速度、肌肉缩短的程度越大。但后负荷过小时,虽然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增大但张力过小,并不利于做功。注意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全面理解,不但影响肌肉收缩的张力、时间、速度、程度而且影响机械功。
10、单项选择题 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有
A.蛋白分解酶
B.溶菌酶
C.脂肪酶
D.肽酶
E.寡糖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填空题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体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扩散系数、通气;血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体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扩散系数、通气;血流比值
12、单项选择题 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不感蒸发
E.可感蒸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辐射散热。
13、单项选择题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于
A.胸内压与
B.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气体的分压差
E.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A.前负荷
B.后负荷
C.动脉血压的高低
D.射血分数
E.心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期特点及形成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心室肌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由除极化(或称去极化)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心室肌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由除极化(或称去极化)和复极两个过程组成,通常分为0、1、2、3、4期共五个时期。
(一)除极过程(0期)心肌受刺激后,膜上Na+通道部分开放,少量Na+内流,膜部分去极化。当除极由静息电位-90mV达到-70mV阈电位水平时,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出现再生性Na+内流,Na+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大量内流,使膜迅速去极化,膜电位快速上升到+30mV。0期历史1-2ms,膜内电位从0mV上升到+30mV,称之超射。
(二)复极过程心室肌细胞的复极过程比神经和骨胳肌细胞复杂,且耗时久,可包括三个阶段:
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由于快钠通道很快失活,Na+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Ito)激活,电位差和浓度差驱使K+快速暂短外流形成复极,膜电位迅速下降到0mV左右,历时10ms。0期和1期形成的尖锋,称为锋电位。
2期(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复极化电位达0mV左右之后,复极化过程变慢,主要由Ca2+和Na+缓慢内流和内入性整流造成的K+缓慢外流引起。在平台期早期,几种正离子跨膜流动所负载的正电荷相等,使膜电位稳定在0电位水平;在平台期后期,由于Ca2+通道逐渐失活,而K+通道逐渐激活,Ca2+内流渐少,K+外流渐多,使膜电位逐渐下降,移行到3期。此期历时100-150ms,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平台期末钙通道失活,而K+继续外流,且随时间而逐渐递增,形成K+外流的再生性过程,使膜迅速复极化达到-90mV静息电位水平。此期历时也较长,占时约100-150ms。。
4期(静息期)3期之后膜电位稳定在-90mV,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离子分布状态尚未恢复。此期,由于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激活了Na+-K+泵,通过耗能,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K+泵回膜内,恢复静息状态时Na+和K+的膜内外浓度。Ca2+逆浓度差外运与Na+顺浓度差内流相耦联,形成Na+-Ca2+交换的能量仍由Na+-K+泵提供。Na+-K+转运和Na+-Ca2+交换都是生电性的,几种离子跨膜转运的结果,最终使此期的膜电位保持在静息水平电位。
16、问答题 反射弧是由哪些环节组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 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17、单项选择题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
B.生长激素
C.盐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E.甲状腺激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甲状腺激素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主要激素。肾上腺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警觉性,反应变得灵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欣快感、烦躁等,但均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也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18、单项选择题 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为
A.20~40L
B.2~4L
C.200~400ml
D.20~40ml
E.2~4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大约每小时有120ml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粗略计算,每天生成的淋巴液总量为2~4L。
19、名词解释 脉搏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简称脉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简称脉压。
20、问答题 试述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为:窦房结→心房肌&r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为: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氏纤维→心室肌。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有:
(1)解剖因素:心肌细胞的直径是决定传导性的主要解剖因素,直径小的细胞电阻大,传导速度慢;反之,则传导速度快。
(2)生理因素:①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0期去极速度愈快、幅度愈大,局部电位形成速度快、局部电流大,电流扩布的距离也愈大,兴奋传导快。②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下移,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变小,从静息电位到达阈电位的时间缩短,邻近部位易发生兴奋,则兴奋传导快;阈电位水平上移,则兴奋传导慢。
21、单项选择题 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刺激脑桥调整中枢
D.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
E.牵张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三个连续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滤过是指血浆流经肾小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血浆中的部分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出、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流入肾小管的原尿称为小管液。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成分被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此过程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还将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小管液中,此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小管液经过这些过程最后流入肾盂的液体,成为终尿。
23、单项选择题 抗凝血酶Ⅲ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A.除去血浆中的Ca,实现体外抗凝
B.封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
C.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D.抑制X因子激活
E.增强其他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抗凝血酶Ⅲ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通过与凝血酶及凝血因子FⅨ[a.gif]FⅩ[a.gif]FⅪ[a.gif]FⅫ[a.gif]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故选B。考点: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24、名词解释 顶体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的顶体外膜与头部的细胞膜首先融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的顶体外膜与头部的细胞膜首先融合,继之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释出顶体酶,以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25、问答题 什么是动作电位?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产生的原理?一般在论述动作电位时以哪一部分为代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快速大量Na+内流形成的,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锋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
在论述动作电位时常以锋电位为代表。
26、问答题 简述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一)肌细胞膜的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二)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三)肌浆网中的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27、问答题 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异型慎输&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异型慎输”。(一)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前者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后者为交互配血的主侧,因为主要应防止供者的红细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体凝集。判断交叉配血的结果后应掌握以下原则:
⑴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⑵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能输血
⑶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二)异型慎输:在病人需紧急输血而又无同血型的血液时,可考虑异型输血。异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异型血时每次量应少,不能超过400ml。速度应慢。输血中一旦发现输血反应现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紧急救治。
28、单项选择题 关于温度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黏膜均含有冷、热感受器
B.外周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
C.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弓状核中以冷敏神经元居多
D.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中以热敏神经元较多
E.脑组织局部温度变 动0.3℃以上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才会发生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增强
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
C.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出现分泌期变化
D.促进乳腺发育
E.高浓度的雌激素有导致水、钠潴留的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肾糖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其限度时尿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其限度时尿中就会出现糖,称为糖尿。因肾小管中的糖来自于血糖,故把不出现糖尿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