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介入性研究
B.问卷调查
C.社会实验方法
D.实地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上对社会的概念是怎么样界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社会”不是外来词,中国自古有之,在更多的场合,“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社会”不是外来词,中国自古有之,在更多的场合,“社”、“会”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表示不同的概念。
②,“会”即“聚会”、“集会”。“社”的含义就比较复杂一些。最初是指祭神之所;也指土地神或用来祭祀土地神的一块地方;又用指人群聚居之地区;再后来,也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诗社”、“文社”;
③,“社”、“会”两字连用,这里指“集会”的意思;后指,知趣相同者结成的团体;后引申指,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
3、名词解释 准则效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的是用几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或不同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的是用几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或不同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准则的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其他的方式与指标就具有准则效应。
4、名词解释 理性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含1、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标作价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含1、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标作价值上的排列,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对他们进行比较;2、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的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效果负责;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4、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严格的首位一贯性。
5、问答题 简述建立综合性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行性原则:尽量利用现有指标,避免大规模重新搜集。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行性原则:尽量利用现有指标,避免大规模重新搜集。
可比性原则:注意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指标的可比性。
准确性原则:认真核实指标的来源及其准确程度。
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指标体系。
6、问答题 如何理解资料分析方案的多样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资料分析方案包括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资料分析方案包括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首先,对于不同类别的资料有不同的资料分析方法和技术。
其次,对于同样的调查资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7、单项选择题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试述贫困的概念和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㈠贫困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缺乏必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㈠贫困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
㈡类型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2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朗特里
初级贫困实际上相对于绝对贫困,不过它更强调贫困的客观性,也就是生存资源的绝对缺乏。
次级贫困更强调导致贫困的主观因素,是由于不当消费所导致的。
3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持续的时间上看
过渡性贫困是在特定时期内陷于贫困的状况。
持续性贫困是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意摆脱其贫困地位的一种情形。
4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贫困的认定和测量
公开贫困大体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
隐蔽贫困是指南易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用一般的平均指标完全可能掩盖大量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财富或收入分配非常不均的情况下。
5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成因
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相对缺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6国内贫困和国际贫困
9、问答题 影响社会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政策本身,政策是否合理可行;
政策资源;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政策本身,政策是否合理可行;
政策资源;
目标群体;
执行策略;
执行机构;
沟通与协调;
环境;
监督。
10、问答题 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控制的度
社会控制对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控制的度
社会控制对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具体包括:
1.控制力度:以社会活动空间为标准。空间越小,则力度越强。
2.控制刚度:以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受制裁可能性越大,制裁越严厉。
3.控制网络的致密度: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致密度越大,控制的程度越深。
考察是否适度的视角
1.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社会稳定的角度:社会是否井然有序。
3.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社会控制能否最大鲜度的给以社会成员自由。
11、多项选择题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有()。
A.家庭
B.同龄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E.社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社会行为是一种()
A.无意识的行为
B.偶然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
D.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社会研究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研究对象。在确定了研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社会研究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研究对象。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以后,还需要确定调查对象。
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以及调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简捷性等方面的要求而灵活选择调查对象。
14、单项选择题 种族社区是从()角度来考察的。
A.历史演化
B.空间性
C.非空间性
D.综合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ExaM.org15、多项选择题 ELISA试验中,固相载体的要求有()。
A、与抗原或抗体有较高的结合容量且结合稳定
B、抗原或抗体与其结合后,应保持活性
C、固相化方法应简便易行,快速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名词解释 追踪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口渴想喝水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多项选择题 群体的特征表现在()
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撰写导言常有哪几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直截了当地把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直截了当地把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展示给读者,缺点:一是缺乏对研究的有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可能对理解研究的结果造成困难;二是平铺直叙,缺乏必要的气势和冲击力,不能有效地达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激发其阅读报告动机的目的。
2.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此为背景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或争论,最后再介绍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基本资料。优点 www.91eXam.org: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阅读的欲望,缺点:不够简明、扼要。
20、问答题 初级群体的特征、功能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征:1、群体规模较小
2、成员间有直接的、面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征:1、群体规模较小
2、成员间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成员间互相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出全部的个性
4、成员间交往富于情感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功能:(一)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1、初级群体可能会压抑个人的发展
2、初级群体可能会妨碍组织的运行
21、单项选择题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试述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是如何利用现在统计资料分析方法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世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相信,导致自杀的各个具体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世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相信,导致自杀的各个具体原因背后,有着共同的社会原因。
首先,引起他特别注意的是自杀率的相对稳定性。接着他又考察了年龄、性别及其他许多因素。提出以下的假设:社会秩序的破坏导致自杀率的增高,或说社会稳定和整合可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提出了“社会整合度”的概念。他认为:自杀率是社会整合度的一种反映。即社会整合度越低,自杀率越高;社会整合度高,自杀率就低。
23、问答题 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 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人格"与"人品"等同使用,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与库利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年)也曾研究过自我意识的形成。
"主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和"客我"是相互建构的。
"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他强调的是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二)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时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够比较有效地落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
24、名词解释 整合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那些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那些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主要涉及到调节冲突和指导动机,为实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例如,精神病院等。
25、名词解释 社会控制的闭环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社会控制系统是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社会控制系统是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26、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和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角色理论四个主要来源
芝加哥学派&mdas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角色理论四个主要来源
芝加哥学派——乔治•米德
文化人类学——拉尔夫•林顿
“完型主义心理学”
社会戏剧论——雅各布•莫雷诺
27、多项选择题 文化传播的规律是()
A.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文化发明地
B.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传播
C.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
D.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传播
E.文化传播容易向文化差异小的地区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称为()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的3个阶段是()。
A.对角色的期望
B.领悟角色
C.对角色的实践
D.对角色的建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角色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强调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相互依存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社会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