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健康成年人(以体重约60kg为例)一次性失血超过多少应及时输血()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轻度失血(失血量≤500ml)者只需补液即可;中度失血(800~1000ml)者及时补液,然后视出血情况再考虑输血,如出血已止,可以不输血;重度失血(>1500ml)者,应积极进行抢救,给予足量补液后应及时输血治疗。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
2、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dl,氧分压100mmHg(13.3kPa) ,动静脉氧差3.5ml/d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慢性支气管炎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慢性贫血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氧容量为20ml/dl,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血氧饱和度93%~98%,血氧分压80~100mmHg(10.7~13.3kP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故可见该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下降,符合等张性缺氧的特点。故选C。而慢性支气管炎、ARDS、COPD易出现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出现循环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正常,动-静脉氧差升高。
3、单项选择题 氧输送()
A.反映心肺功能和血红蛋白的量水平
B.代表组织实际需氧量
C.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
D.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E.反映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SvO2为来自全身血管床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代表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2.DO2为每分钟心脏向外周组织输送的氧量,反映心肺功能和血红蛋白水平。3.氧消耗即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在正常情况下,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但并不代表组织的实际需氧量。4.氧摄取率指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4、单项选择题 以下物质进入线粒体代谢需要肉毒碱转运的是()
A.长链脂肪酸
B.中链脂肪酸
C.短链脂肪酸
D.葡萄糖
E.氨基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需要肉毒碱参与,重症患者体内肉毒碱下降,从而使其代谢受影响。
5、单项选择题 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是()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枸橼酸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输血不良反应有很多种,上述选项中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是溶血反应,输血后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是循环超负荷的典型体征,输血后出现酱油色尿液有可能是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红斑、瘙痒、呼吸困难最可能是发生了过敏反应。
6、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血氧指标为: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分压95mmHg(12.6kPa),动脉血氧含量19ml/dl,静脉血氧分压55mmHg(6.3kPa),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90%可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慢性贫血
E.氰化钠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从血氧检查结果来看,血氧容量正常与慢性贫血不符;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与呼吸衰竭不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不可能发生于失血性休克和心力衰竭,而见于组织氧需要量下降或组织不能利用氧,因此,氰化钠中毒才可呈现以上氧监测指标的改变。
7、单项选择题 ED50是()
A.引起50%动物有效的剂量
B.引起动物有效的药物剂量的50%
C.引起50%动物中毒的药物剂量
D.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E.以上均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半数有效量在量的反应中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在质反应中只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8、单项选择题 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炎症介质是()
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B.白介素-4、白介素-10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炎症细胞和炎症 介质、细胞因子多达100多种,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关键炎症细胞,故第1题应选D。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的同时,机体也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其中,白介素-4、白介素-10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故第2题应选B。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是早期促发全身炎症级联反应的促炎细胞因子,故第3题答案应为A。免疫异常参与了SIRS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淋巴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免疫细胞,故第4题答案应为E。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活化的补体成分都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故第5题案应为C。
9、单项选择题 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是()
A.Th1细胞
B.Th2细胞
C.CTL细胞
D.Ts细胞
E.NK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2.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3.CTL细胞可高效、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4.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α、TNF-β等细胞因子。5.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
10、单项选择题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A.反映心肺功能和血红蛋白的量水平
B.代表组织实际需氧量
C.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
D.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E.反映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SvO2为来自全身血管床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代表全身组织水平氧供和氧耗的平衡。2.DO2为每分钟心脏向外周组织输送的氧量,反映心肺功能和血红蛋白水平。3.氧消耗即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在正常情况下,反映机体对氧的需求量,但并不代表组织的实际需氧量。4.氧摄取率指组织从血液中摄取氧的能力,反映组织呼吸与微循环灌注及细胞内线粒体功能。
11、单项选择题 输血后尿液呈酱油色的是()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枸橼酸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输血不良反应有很多种,上述选项中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是溶血反应,输血后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是循环超负荷的典型体征,输血后出现酱油色尿液有可能是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红斑、瘙痒、呼吸困难最可能是发生了过敏反应。
12、单项选择题 蛋白质是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主要的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内蛋白质不断的合成与分解
B.白蛋白不能作为营养补充剂
C.应激状态下,体内谷氨酰胺的浓度降低
D.静脉营养补充的氨基酸的目的是补充能量
E.重症患者容易发生机体蛋白质的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重症患者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蛋白质代谢的紊乱,造成分解代谢远远大于合成代谢,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此时,如果静脉供给氨基酸,目的是补充机体蛋白质的损失,减轻分解代谢,尽可能增加蛋白质合成而不是作为能量底物。
13、单项选择题 参与SIRS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中,不属于炎症介质的是()
A.白介素-6
B.白三烯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活化的补体
E.花生四烯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白三烯、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活化的补体成分都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而白介素-6是炎症级联反应激活的标志性细胞因子,故答案应为A。
14、单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中能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有()
A.严重创伤及感染
B.重组白细胞介素-2和多西紫杉醇等药物毒性所致
C.体外循环术后及再灌注损伤
D.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以上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引起CLS的病因有多种,常见于严重创伤、脓毒症、体外循环术后(尤其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及再灌注损伤、毒蛇咬伤、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烧伤,也是重组白细胞介素-2和多西紫杉醇等许多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途径。
15、单项选择题 细胞坏死的表现为()
A.细胞肿胀、溶解
B.染色体无变化
C.DNA电泳呈"梯"状条带
D.线 粒体固缩
E.线粒体数量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主要分泌IL-2、IFN-α、TNF-β等细胞因子的是()
A.Th1细胞
B.Th2细胞
C.CTL细胞
D.Ts细胞
E.NK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2.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3.CTL细胞可高效、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4.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α、TNF-β等细胞因子。5.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
A.酸中毒
B.高血钾
C.高血钠
D.凝血异常
E.暂时性低血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会释放钾离子,大量输注易产生高血钾;大量输血可能产生稀释性凝血障碍;大量输入枸橼酸盐保存的血液有可能发生枸橼酸盐中毒,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导致暂时性低血钙。大量输血通常不会导致高血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C。
18、单项选择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
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
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体温、血白细 胞计数、呼吸频率与心率(或脉率),故第1题的答案为A;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故第2题的答案为C: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故第3题的答案为B;脓毒症休克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故第4题的答案为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故第5题的答案为D。
19、单项选择题 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细菌污染
B.致热原
C.血型不合
D.红细胞破坏
E.过敏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致热原、免疫反应、其他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的早期症状,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热原(内毒素、外毒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
20、单项选择题 微循环中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主要是()
A.直捷通路
B.动-静脉短路
C.真毛细血管
D.迂回通路
E.微静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动静脉吻合支、直捷通路和微静脉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直捷通路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真毛细血管网构成的迂回通路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微静脉参与调整回心血量;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于皮肤,在调节体温中发挥作用。
21、单项选择题 男性,45岁,车祸致左大腿撕裂伤,腹痛急诊入院。入院检查: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淡漠,四肢湿冷,意识尚清。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腹股沟处简单包扎,并有大量渗血。血压105/85mmHg,心率96/分钟。对于该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患者处于休克代偿期
B.肌性小静脉收缩
C.微动脉收缩明显
D.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
E.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患者表现,其处于休克的代偿期,即缺血缺氧期。此时微循环的改变:肌性小静脉收缩以增加回心血量,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入血管。
22、单项选择题 某催眠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t1/2为1小时,给药后体内含药100mg,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下12.5mg时便清醒过来。病人将于多久清醒过来()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E.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药物半衰期定义,此药t1/2为1小时,给药100mg,1小时后体内剩下50mg,2小时后剩25mg,3小时后剩12.5mg。
23、单项选择题 合成蛋白质最重要的底物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长链脂肪酸
D.中链脂肪酸
E.氨基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合成蛋白质最重要的底物是氨基酸。2.脂肪酸是重症患者的心肌(肝、骨骼肌)的首要能量来源。3.葡萄糖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能源物质。4.中链脂肪酸代谢会促进酮体合成。5.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代谢需要肉毒碱转运。
2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
E.静脉血氧含量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O支气管哮喘因支气管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管腔内炎性渗出物增多,造成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由动脉氧分压决定,亦下降;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故选C。
25、单项选择题 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
B.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
C.小儿每分钟约10滴
D.对失血性休克,应以患者可以接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E.一次输血的总时长不宜超过4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输血速度的确认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血液成分、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有着不同要求,但都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边输边观察。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应控制在5~10ml/分钟,急救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分钟,不论什么情况,年老体弱、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小儿每分钟约10滴),不论什么情况,每一单位的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不正确,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A。
26、单项选择题 长期禁食或无营养支持的病人,突然给予大量营养时容易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其表现为()
A.高血糖
B.高血钾
C.低血糖
D.高血磷
E.高血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长期禁食及营养不良患者补充营养过快可能导致再喂养综合征,表现为:血中钾、磷、镁下降,血糖升高。
2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药动学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A.研究药物在机体作用下的变化及规律
B.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C.研究药物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研究影响药物浓度变化的因素
E.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
2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科输血目的()
A.纠正血容量
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C.矫正凝血或止血障碍
D.提供抗体和补体
E.静脉营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外科输血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恢复患者血容量;②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纠正术前存在的凝血异常或因失血引起的止血障碍;④提供抗体和补体,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全血、血浆或白蛋白静脉输注的适应证各不相同,但都不是以补充静脉营养为目的。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E。
29、单项选择题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
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
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呼吸频率与心率(或脉率),故第1题的答案为A;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故第2题的答案为C: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故第3题的答案为B;脓毒症休克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故第4题的答案为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故第5题的答案为D。
30、单项选择题 应激状态下,糖供给过多的后果不包括以下哪项()
A.肝功能损害
B.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C.二氧化碳生成增多
D.呼吸负担加重
E.乳酸生成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糖的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过多糖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增加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负担 91eXAm.org加重;脂肪合成增加,导致淤胆和肝功能损害;组织缺氧,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乳酸生成增加;但不能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重症医学习题集》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重症医学习题集: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