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
A.常态分布
B.离散分布
C.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正态分布。
2、单项选择题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A.桑代克与华生
B.巴甫洛夫与华生
C.斯金纳与巴甫洛夫
D.华生与班杜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用来说明有机体的学习,形成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因此,可以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与华生。
3、单项选择题 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属于下列哪种强化?()
A.原始强化
B.替代强化
C.次级强化
D.自我强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原始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饮食等)进行的强化。如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等。
4、判断题 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 答案:对
本题解析:猫逃出迷箱符合问题解决的内涵。
5、填空题 加涅于1969年与 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______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学心理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学心理学
6、判断题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所以教师应尽量多地把“奖励”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改正: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的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最好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7、单项选择题 下列测验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的是()
A.心理测验
B.客观测验
C.标准测验
D.论文式测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根本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一般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编制试卷并组织实施。
8、问答题 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应当怎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方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包括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和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9、单项选择题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0、填空题 库珀史密斯提出培养自尊心的先决条件是_____ _、成就感和有力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要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要感
11、问答题 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12、单项选择题 & nbsp;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课堂管理的两大功能为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
13、单项选择题 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获得了新知识和解决了新问题的迁移属于()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景时,学习者如果利用原来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了新知识和解决了新问题,这种迁移就是顺向迁移。
91exam.org14、多项选择题 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10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个由低到高、顺序不变的发展阶段。
16、多项选择题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学事项
B.教学方法
C.教学情境
D.教学媒体
E.教学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教学目的不是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7、多项选择题 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第二,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18、单项选择题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被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一般而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
A.课堂教学能力
B.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
C.研究学生的能力
D.组织班集体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尽快培养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的大批创造性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想法:
(1)破除创新神秘论;
(2)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仅仅做到以上几点也很难奏效。但只要我们全体教师立足创新教育,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改进教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走出一条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路来。
21、单项选择题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学年开始后,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地布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教室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盆景,教室充满了生机。
一名教师达到下列哪个阶段就标志着其成熟?()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福勒和布朗认为,当教师到达关注学生阶段就标志着其成熟。
22、问答题 简要叙述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提高练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练习方法不当;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意志品质差等。
23、问答题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24、单项选择题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去够,结果不够高,于是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到能够着葡萄的高度。
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到了葡萄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维果斯基认为,当学生够不到“葡萄”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教学。
A.先行组织者
B.支架式
C.范例式
D.自主探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维果斯基的理论,当学习目标超出学生本身能力,同时处在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
25、问答题 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1分钟;
(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26、判断题 智力水平越高创造力就越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改正:创造力是一种较特殊的智力品质,是智力发展的结果。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高创造力。
27、多项选择题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认同
E.输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教师期望影响课堂气氛的四条途径是接受、反馈、输入与输出。
28、判断题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而减少。
29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填空题 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第三部分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30、单项选择题 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的现象称为()
A.过度学习
B.复习
C.记忆恢复
D.强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学教师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学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