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关于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查清自然保护区土地状况,建立土地资源地籍档案;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查清自然保护区土地状况,建立土地资源地籍档案;
2)进行自然保护区土地登记,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
3)确保自然保护区土地的法定用途,禁止侵占、买卖、转让自然保护区土地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4)加强执法监督,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2、单项选择题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负责进行补偿的部门是()
A.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B.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物主管部门
D.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并按规定得到补偿。
3、名词解释 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
4、名词解释 海洋污染损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将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将物质或 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的现象。
5、单项选择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所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能流物复”律
D.“负载定额”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名词解释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立法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立法的项目、议程等事项所作的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立法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立法的项目、议程等事项所作的安排和部署,以避免环境立法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目的是要在一定时期内明确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向、目标、任务、具体立法项目以及完成立法规划的措施和保障。
7、问答题 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实行“预防为主”原则的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这将给人类将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
2)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在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
3)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后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但到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无法救治。
4)历史的教训使世界各国认识到采取预防性措施的重要性,因此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一般规定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8、问答题 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体现?(试论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公民的环境权。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公民的环境权。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但在《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中有相关的规定,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的精神。
2)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这项权利首先在《宪法》中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
3)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对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作了规定,充分体现了环境管理的民主原则。
9、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档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对自然资源调查所获资料、成果按一定方法进行汇集、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对自然资源调查所获资料、成果按一定方法进行汇集、整理、立卷归档并集中保管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总称。
10、问答题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构成及其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有以下几部分构成:宪法关于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有以下几部分构成: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形法规;环境标准;其他法律规范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等。他们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分述如下:
1)宪法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础,是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它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重大问题加以全面调整的综合性实体法,也是其他环境与资源保护单形法规的立法依据。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形法规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是对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他以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所以单形环境法规一般都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单形环境法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地位。
4)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生 态平衡而制定的各种技术指标和规范的总称。他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他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相配合,在国家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5)由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广泛性,专门的环境立法不能把涉及环境的社会关系全部加以调整,其他部门法如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中,也有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也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11、问答题 我国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酷渔滥捕,竭泽而渔所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酷渔滥捕,竭泽而渔所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
2)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生长条件。
3)水域围垦与河湖水工程或设施对内陆水域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12、问答题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2)水污染防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2)水污染防治规划;
3)水污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4)关于水污染源的管理;
5)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6)重要江河流域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和水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
7)城市污水处理;
8)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9)清洁生产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淘汰制度;
13、问答题 环境标准在国家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标准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标准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
3)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4、名词解释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生产储存和管线输送等一系列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生产储存和管线输送等一系列作业活动。
15、问答题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变更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因征用而变更,法律授予国家有依法征用集体所有的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因征用而变更,法律授予国家有依法征用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权力。
2)因所有权主体的分离或合并而变更,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分立或合并的情况;
3)因依法转让而变更,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只能发生有限的转移。
4)因对换或调换而变更,国家出于工艺的需要,可以采用以国家所有的一种资源对换或调换集体所有的一种资源的方式达到目的。
16、名词解释 社会生活噪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7、问答题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确认取得:即自然资源的现实使用人依法向法律规定的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确认取得:即自然资源的现实使用人依法向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申请登记,由其登记造册并核发使用权证的情况。
2)授予取得。即单位和个人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出申请,国家机关依法将被申请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授予申请人的情况。
3)转让取得。即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形式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情况。
4)开发利用取得。即单位、个人依法通过开发利用活动取得相应自然资源的使用权。
18、问答题 《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大气污染及其生产设施实行的控制措施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推行清洁生产,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推行清洁生产,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2)推广实行清洁能源技术或措施,改善燃料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
3)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实行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定制度。
4)实行逐步减少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的措施。
19、填空题 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20、单项选择题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污染源是()
A.机动车
B.飞机
C.船舶
D.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工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控制和防治泥状废弃物质污染的法律是()
A.《水污染防治法》
B.《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名词解释 “负载定额”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如果超过这种负载能力的上限,生态系统就会遭到污染和破坏。
23、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有关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是()
A.押运员让朋友在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舱里搭乘
B.小王向某化工专营店一次购买50克的危险化学物品
C.某五金仓库拒绝保管危险化学物品
D.因科研急需,小李将极少量危险化学品试剂快件托运给小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环境科学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使人类改造环境的活动符合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使人类改造环境的活动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等等。
25、问答题 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概念: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概念: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2)危害表现在:
①对人体健康的侵害。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直接侵害是指大气污染物直接通过空气的传播造成的侵害。间接侵害是指大气污染物随人类进餐或饮水途径对人体造成的侵害。
②对其他环境要素的侵害。指对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和环境的侵害。
③对财产的侵害。大气污染物对暴露在空气中的各种物体,具有侵蚀和破坏的作用且加快器物老化的进程。
26、问答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不是谁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不是谁认为某一条重要就可以列为基本原则。他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
2)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也不同于一般法律规定,他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27、问答题 论述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水法》明确规定&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水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3)节约用水原则;《水法》作出了国家啊“厉行节约用水”的规定,规定的具体措施:(实行供用水合同制;采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实行节水措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实行用水脊梁,按量收费;实行节约用水、浪费有罚;)
28、问答题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意义(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它有利于促 91ExaM.org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它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2)它有利于为开发新的资源筹集资金,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3)它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9、问答题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类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2)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
30、问答题 防止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法
本题解析来源:91exam .org:试题答案1)对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
2)界定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
3)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以推广使用能够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4)建立、健全企业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5)建立专用储存设施、场所。
6)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查处的,必须经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