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这些钱一旦属于政府支配时,民间部门就无法再使用同一笔钱。这种效应是()。
A.乘数效应
B.挤出效应
C.收缩效应
D.扩张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这种效应是挤出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民间部门的投资规模就只能减小。
2、多项选择题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A.增加基础货币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增加公开市场业务的卖出业务
E.提高利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包括:(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2)提高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卖出业务;(4)直接提高利率。所以,答案为BCDE。
3、单项选择题 IS曲线表示经济均衡,LM曲线表示货币均衡,把两条曲线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两条曲线的交点E必然同时满足()。
A.I>S,L>M
B.I<S,I<M
C.I>S、L<M
D.I=S,L=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IS曲线表示经济均衡,LM曲线表示货币均衡,把两条曲线 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两条曲线的交点E必然同时满足I=S,L=M。
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多倍存款创造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当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供给1元准备金时,存款的增加是准备金的数倍,这个过程被称为多倍存款创造
B.存款创造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在银行体系中繁衍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C.存款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全额现金结算制度
D.存款乘数的含义为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的变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多倍存款创造的相关表述。存款创造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在银行体系中繁衍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5、单项选择题 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政府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而吸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准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A.公开型
B.隐蔽型
C.预期性
D.非预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隐蔽型通货膨胀的特点,答案选B。
6、多项选择题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是()。
A.货币需求量
B.货币流通量
C.货币供给行为
D.货币供给量
E.货币供给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个内容。
7、多项选择题 在治理通货膨胀中,收入指数化方案可以收到的功效有()。
A.避免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B.剥夺政府收入,打消其通货膨胀动机
C.抵消对个人收入影响,克服分配不公
D.提高企业素质与产品质量
E.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收入指数化方案可抵消通货膨胀,其收到的两个功效有:①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新获得的收入,打消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②可以借此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分配不公。
8、多项选择题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反比的因素有()。
A.定期存单的收益率
B.股票的收益率
C.恒久性收入
D.债券的收益率
E.人力资本比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恒常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人力资本比重越大,创造的收入越多,从而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所以CE与货币需求成正比。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减少。所以ABD三项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参见教材P125
9、单项选择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应是()。
A.当机立断
B.相机行事
C.单一规则
D.适度从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
10、单项选择题 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因而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直接调节()。
A.投资支出
B.消费支出
C.出口量
D.货币供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货币供求。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因而适当调节利率 水平,就可以直接调节货币供求。
11、多项选择题 下面对于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利率升高时,社会公众以持币机会成本加大而减少现金提取,这样就使现金比率缩小,货币乘数加大,货币供给增加
B.银行因贷款收益增加而减少超额准备金来扩大贷款规模,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增加
C.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会出现不均衡的状况
D.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
E.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关系。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因此选项 C不正确,答案选ABD。
12、单项选择题 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的通货为1500亿元,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4000亿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乘数为()。
A.2
B.2.75
C.3
D.3.2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的通货为1500亿元,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4000亿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给量为()亿元。
A.3000
B.4500
C.5500
D.60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依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
A.现金流量
B.证券组合
C.货币组合
D.衍生工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互换的概念。
15、单项选择题 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会()。
A.不受影响
B.升高
C.降低
D.上下波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会降低。
16、单项选择题 我国在()发生过通货紧缩。
A.1978-1983年
B.1993-1996年
C.1998年
D.2008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的难题是需求过旺,供给相对不足。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
17、多项选择题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
A.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B.物价变动率
C.货币流通速度
D.利率
E.物价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E
本题解析: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物价变化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是判断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如我国目前情况下)可用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相结合衡量货币是否均衡。
18、单项选择题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作用最重要。
A.中央银行
B.存款机构
C.储户
D.信用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作用最重要。
19、多项选择题 某个时期物价下降,若发生下列情况中的()时,则可判定该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
A.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下降
B.物价的持续下降
C.物价一次性的大幅下降
D.通货膨胀率由正转负
E.季节性因素引起的部分商品价格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通货紧缩概念的理解。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降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负;二看这种下降是否持续了一定的时期。所以,答案为BD
20、单项选择题 治理通货紧缩,启动需求的关键在于()。
A.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居民消费愿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治理通货紧缩,调动企业投资的积 极性和居民消费愿望,是启动需求的关键。
21、多项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99.2%、98.6%、100.4%、100.7%和99.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产生这种物价现象的重要原因有()。
A.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C.国际环境的影响
D.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超额储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关内容。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利率。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货币供应量。
注意: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函数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之间的区别。
23、单项选择题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同()之比。
A.流通中现金
B.广义货币
C.基础货币
D.存款准备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乘数的公式。在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Ms)等于基础货币(B)与货币乘数(m)之积。即Ms=m·B。参见教材P127
24、单项选择题 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不包括()。
A.中央银行
B.存款机构
C.证券公司
D.储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货币供给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所以,答案为C。
25、单项选择题 凯恩斯认为治理通货紧缩应当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为货币政策存在()。
A.资产泡沫破灭
B.流动性陷阱
C.多种结构性因素
D.货币紧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认为治理通货紧缩应当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是货币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动性陷阱。
26、多项选择题 凯恩斯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即()。
A.对消费品的需求
B.对投资品的需求
C.对奢侈品的需求
D.对保险品的需求
E.对资本品的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凯恩斯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即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参见教材P124
27、单项选择题 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稳定性
B.还原性
C.兑换性
D.流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划分货币层次的基本标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28、单项选择题 从某一时期看,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货币平衡
B.财政收支平衡
C.货币均衡
D.货币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所谓货币均衡就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29、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受以下因素影响()。
A.货币需求量
B.商品价格
C.利率水平
D.商品交易量
E.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马克思的货币需求必要量公式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参见教材123页
30、单项选择题 2006年全年我国CPI的上涨率为1.5%,2007年1月的CPI上涨率为2.2%,但自2007年年中以来,CPI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2007年5月的CPI上涨率为3.4%,6月的CPI上涨率为4.4%,自此每月攀升,到2008年2月达到此次通货膨胀的高点8.7%。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经济现象属于()。
A.结构型通货膨胀
B.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级金融专业》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级金融专业:货币供求及其均衡》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