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人员属于刑法第93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A、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下列行政管理工作
B、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C、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D、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见关于刑法第93条第2款的立法解释。
2、多项选择题 药剂师某甲看错医生处方,而将一种副作用强烈的药物交给护士某乙。某乙以为是给患者某丙注射之用,并且没有与处方核对,就给某丙注射,致某丙死亡。
A.甲、乙均构成医疗事故罪
B.甲构成医疗事故罪,乙不构成犯罪
C.乙构成医疗事故罪,甲不构成犯罪
D.甲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均有因果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
A.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
B.犯保险诈骗罪,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C.因为受贿而挪用公款,或者挪用公款后又使用挪用的公款犯其他罪的。
D.盗窃汽车作为绑架犯罪工具使用,在绑架过程中使用该汽车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参见法定数罪并罚的特殊情况。
4、多项选择题 甲、乙二人向同住一旅馆的丙某兜售毒品,遭到拒绝。甲、乙二人强行将丙某绑住,给其注射了一针毒品。第二日,丙某主动上门要求购买毒品注射。甲乙二人见丙某携有大量现金,便心生夺财之念。故意给其注射大剂量毒品,致丙某昏迷。乘机掠走丙某身上的现金。甲乙二人构成何罪()
A、强迫他人吸毒罪
B、盗窃罪
C、贩卖毒品罪
D、抢劫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关于D项,属于使用麻醉方法抢劫)
5、单项选择题 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 91ExAM.org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共犯认定)乙某有运输毒品的故意和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而甲某为自己杀人而毁灭罪证,不单独成立犯罪。
6、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职务侵占罪()
A、某甲个人承包经营某国有商店,利用承包的职务之便侵吞应予上交的承包经营款10万元的;
B、某村民小组长利用经管集体财产的的便利,侵吞集体财产12万元的。
C、某甲在外地为本单位(国有公司)收回大笔货款后,为防止丢失将其存放在朋友某乙处,某乙将其据为己有的。
D、某村民委员会委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代征、代缴税款工作的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代征、代缴税款5万元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A、选项应定贪污罪;C.选项乙某应定侵占罪。
7、单项选择题 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枝一批,价值30余万元,运到我国境内销售,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同时,某甲顺便购得伪造的美元10万元,一并运到我国境内,加价后出售给他人。某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B.构成走私管制刀具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C.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D.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走私罪司法解释。本案情形不属于走私武器弹药。出售假币是走私的后续行为,不需另外定罪。
8、多项选择 题 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指下列哪种行为?
A.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
B.随意丢弃废物,不听劝组,情节恶劣
C.任意毁损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D.强拿硬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多项选择题 二十五、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12月7日又犯抢劫罪。
C.甲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被假释,1995年1月25日假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5月24日缓刑考验期满。2001年5月5日又犯抢劫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理由:
A是累犯,因为:本案的后罪发生在新刑法生效前,前一罪也是发生在刑法生效前,因此它的间隔时间适用旧法标准,而旧法规定的时间标准是3年,新法是5年,依照旧法行为人前后罪的间隔时间已过了3年,从而构成累犯,新刑法没有溯及力。
B不是累犯,因为在认定累犯时的刑法溯及力问题上规定,如果后罪发生在新刑法生效以后的,适用新法的标准适用累犯,而本案的前后罪的间隔期不到5年,因此不构成累犯。
C构成累犯,因为在假释的情况下,从假释考验期满起计算时间,而本案从假释考验期满到行为人又犯罪不到5年时间,成立累犯。如果行为人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的,行为人不构成累犯,因为5年是从假释考验期满开始计算的。假释考验期视同在监狱里服刑,在监狱里犯罪的不能认为是累犯。在刑满释放以后或者假释考验期满以后5年以内又犯罪才构成累犯。
D不构成累犯,因为前罪被判处缓刑的,以后又犯罪不存在累犯问题。构成累犯(不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殊累 91ExaM.org犯)的基本前提是前罪必须是被实际实行完毕过,否则都不构成累犯。另外,大家注意行为人1998年5月的4日缓刑考验期满,那么5月24日本身仍然属于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行为人在5月24日当天又犯罪了,属于在服刑期间内犯罪。
10、多项选择题 甲某是某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起先,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甲某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
B、受贿罪
C、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参见第355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与贩卖毒品罪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没有牟利目的)
11、单项选择题 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甲乙二人的行为
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非法经营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修订后刑法中对于伪造事业单位证件行为没有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认为犯罪。
2、法律适用问题,该案发生于新刑法生效以前,依修订前刑法,伪造事业单位文书是犯罪行为,但审判时在97年10月1号以后,依照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轻法。
3、新刑法没有规定伪造单位文书的行为是犯罪,适用轻法(新法),无罪。
12、单项选择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黄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动物侵袭通常属于危险的范畴,但是被人利用具有不法侵害(工具)的性质,利用人属于不法侵害,故适用正当防卫制度处置。
13、多项选择题 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A.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
B.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
C.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
D.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事实上没有不法侵害,误以为是不法侵害,采取了自认为是正当防卫行为,属于假想防卫。不认为是故意犯罪,有过失的,认定过失犯罪,无过失的,认定意外事件。
14、单项选择题 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枝一批,价值30余万元,运到我国境内销售,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同时,某甲顺便购得伪造的美元10万元,一并运到我国境内,加价后出售给他人。某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B.构成走私管制刀具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C.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D.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走私罪司法解释。本案情形不属于走私武器弹药。出售假币是走私的后续行为,不需另外定罪。
15、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几种行为可以构成受贿罪?
A.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B.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C.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正当利益
D.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多项选择题 行为对象的错误包括()
A.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侵害,而甲与乙的法律性质不同
B.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侵害,而甲与乙的法律性质相同
C.误将非犯罪对象当作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D.误把犯罪对象当作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多项选择题 甲、乙、丙三人看见山坡散放着一群羊。三人就把羊群赶到山的东面隐藏起来。并商量由丙某回家取钱作路费,将羊群运到外地销赃。丙某回家取了路费,顺便叫上丁某。丙某、丁某到隐藏羊群处与甲某、乙某会合一同将羊运到县城销售、分赃。后来经查证,该羊群是新疆建设兵团农8师152团10连所有,他们在山的东面隐藏羊群处并未出10连的地界。丁某的行为属于()
A.转移赃物罪
B.盗窃罪共犯
C.承继的共犯
D.销赃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共犯认定。中途加入他人犯罪活动,即使没有事先通谋,也可以成立共犯。但是,事先没有同谋,在他人犯罪既遂以后加入(帮助的),则不成立共犯。本案丁某加入时他人犯罪没有既遂,所以能成为共犯。如果既遂的,丁某则成立赃物罪。
18、单项选择题 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爆炸罪
C.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理由:因为该行为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危害公共安全。
19、单项选择题 (分则、涉密犯罪)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理由:本案首先是定性问题。
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在互联网上把国家的秘密情报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电子信箱的直接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不定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就包含有泄露的内容。
本案也不应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包含有窃取行为,行为人是既窃取又提供可以包含在该罪内,只要定一罪即可,不需数罪并罚。
另外,本案是否构成受贿罪?不构成因为受贿罪的一大特点就是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务便利,而本案的行为人只是利用工作上的方便,与职权无关。若本案的行为人是社长的话,就涉及其因受贿而泄露国家秘密,从而涉及数罪问题。假如行为人利用互联网向境外的机构在互联网上公然披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定泄露国家秘密罪。
20、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受贿罪
C.遗弃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理由:继续犯也是罪数形态的一种情况,但它实际上对数罪并罚问题没有影响因为我们不会对继续犯发生误认。本题中只有B不是继续犯,其他都是。
继续犯常见的有三类:
一是像非法拘禁等侵犯自由的情况,由此推及到拐卖、绑架、拐骗。
二是不作为的犯罪,以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偷税罪,不解救妇女、儿童罪为代表,甚至玩忽职守罪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继续犯,如綦江彩虹桥垮塌案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但适用的是生效后的重法,理由是行为继续到了刑法生效后,否则不能适用新刑法。
三是持有型的犯罪,如;持有枪支弹药,窝赃,窝藏。是否是继续犯对于我们只有在追诉程序上有实质的差别,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1、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A.、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该女说,地太湿。甲某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这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去。
C、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出的数量。
D、甲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甲某回家后将钱藏起,到公安机关报案,称乙某抢劫了自己刚从银行提取的5万元钱。公安人员经调查发现破绽,最后从其家中将该5万元钱搜出,致使其诬告陷害他人抢劫的行径败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奸淫幼女罪采取接触说,故认定为既遂;如果没有烟草专卖许可,买卖香烟的,包括真烟,属于非法经营罪;如果销售假烟,同时还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如果有专卖许可,则只构成生厂销售伪劣商品罪。根据司法解释,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是犯罪既遂;
没有查到销售额,但查处的数量折算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按照未遂追究刑事责任;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诬告行为完成就是既遂;不以犯罪人实现是他人受刑事处罚的目的为既遂要件。
22、单项选择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理由:本题涉及故意犯罪形态的基本观念。
23、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
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B、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
C、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D、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理由:刑法第128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 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129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4、多项选择题 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某甲1988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9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关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
B.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9月5日,才有可能出狱
C.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12月3日,才有可能出狱
D.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9年2月2日,才有可能出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理由:假释、减刑的时间起点或限制。另外涉及刑法的溯及力。修订后刑法关于对被判处10年以上刑罚的暴力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的规定,没有溯及力。
26、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犯罪是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A、金融票据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
D、合同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多项选择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下列那种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B、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C、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D、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多项选择题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1995年4月4日至18日,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50万元。之后,后甲某于1995年5月19日至1998年10月7日,先后归还透支款29万余元。尚差21万余元没有归还。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甲某构成诈骗罪
B.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
C.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国家司法考试》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国家司法考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