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葡菌经呼吸道或经血行进入肺内,引起的肺化脓性炎症。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葡菌经呼吸道或经血行进入肺内,引起的肺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高热畏寒、贫血、衰竭、咳嗽、咳痰,多呈脓痰或脓血痰,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可有肺实变体征及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血行播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呼吸道表现较轻。金葡菌肺炎也是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因之一。
2、名词解释 非典型性增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拉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拉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3、名词解释 缺血性脑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由于低血压、心脏骤停、失血、窒息等原因引起的脑损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由于低血压、心脏骤停、失血、窒息等原因引起的脑损伤。
4、名词解释 燕麦细胞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肺小细胞癌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有些细胞呈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肺小细胞癌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有些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少而形似裸核。典型时癌细胞常一端稍尖,形似燕麦穗粒,称之为燕麦细胞癌。
5、名词解释 干性胸膜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病理变化为胸膜充血、水肿及纤维蛋白渗出,胸膜增厚及表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病理变化为胸膜充血、水肿及纤维蛋白渗出,胸膜增厚及表面粗糙;结核中毒症状,胸痛及胸膜摩擦音是其临床特征。多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
6、名词解释 Osler小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部分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皮下小动脉炎,于指、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部分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皮下小动脉炎,于指、趾末节腹面、足底或大、小鱼际处,出现红紫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称Osler小结。
7、名词解释 层状坏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脑皮质第3、5、6层神经元坏死、脱失、胶质化,引起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脑皮质第3、5、6层神经元坏死、脱失、胶质化,引起皮质神经细胞层的中断。
8、名词解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正常前列腺或前列腺癌上皮分泌的糖蛋白,此抗原具有器官特异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正常前列腺或前列腺癌上皮分泌的糖蛋白,此抗原具有器官特异性,对判断抗原产生部位特异性很强。
9、名词解释 呼吸功能衰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
10、名词解释 隐性癌基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Rb基因定位于13q14,编码一种核磷蛋白,Rb的两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Rb基因定位于13q14,编码一种核磷蛋白,Rb的两个等位基因必须都发生突变或缺失才能产生肿瘤,因此,Rb基因也被称为隐性癌基因。
11、名词解释 Ph1染色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Ph1染色体是由于t(9:22)形成的,在此易位中,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Ph1染色体是由于t(9:22)形成的,在此易位中,原来位于9号染色体的BCR基因和原来位于22号染色体的ABL基因拼接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基因,新融合的BCR-ABL基因定位于变短了的9号染色体,此染色体称为Ph1染色体,其编码的210kd的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能和CML的发生有关。
12、名词解释 支气管扩张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疾病,系由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
本题解析:试 题答案是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疾病,系由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支气管组织结构出现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支气管呈现不可复原性扩张与变形。
13、名词解释 继发性肺脓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继发于肺内原有的化脓性病变、支气管内新生物阻塞支气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继发于肺内原有的化脓性病变、支气管内新生物阻塞支气管或邻近器官化脓性病灶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坏死形成脓肿。
14、名词解释 穿胞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内皮细胞胞浆的穿胞通道而产生,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内皮细胞胞浆的穿胞通道而产生,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使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溢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成这一机制发生的因素。
15、名词解释&nb 91ExAm.orgsp; 特异性心肌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继发性心肌病,是原因明确或继发于全身疾病的心肌疾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继发性心肌病,是原因明确或继发于全身疾病的心肌疾病。
16、名词解释 风湿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当他们吞噬纤维素坏死物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当他们吞噬纤维素坏死物后,转变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楚而不整。胞浆丰富均质而微嗜双色。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稍后则核变得浓染结构不清。
17、名词解释 白色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出血很少,故称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灰白色,因而又称白色梗死。
18、名词解释 心肌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梗塞后综合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机体对坏死的心肌所产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表现为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机体对坏死的心肌所产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表现为心肌梗塞后数周甚至数月出现的一种弥漫性心包炎,可伴有心包积液,此外尚有胸膜炎、肺炎、发热等各种表现。
19、名词解释 粘液样变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脂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常见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脂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营养不良时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
20、名词解释 病理性色素沉着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本题答案:有色物质(色素)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色物质(色素)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
21、名词解释 交界性肿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不典型,核分裂象增加,表现为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不典型,核分裂象增加,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22、名词解释 Verocay小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神经鞘瘤束状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圆形,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神经鞘瘤束状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圆形,互相紧密平行排列呈栅栏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称Verocay小体。
23、名词解释 致AS性脂蛋白表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前认为,LDL(主要是sLDL)、TG、VLDL和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前认为,LDL(主要是sLDL)、TG、VLDL和apoB的异常升高与HDL-C及apo-1的降低同时存在,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血脂蛋白综合症,称为致AS性脂蛋白表型,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4、名词解释 血源性肺脓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皮肤或组织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或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皮肤或组织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或脓毒栓子可经血流进入肺循环,引起肺小血管栓塞,致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多发性脓肿。
25、名词解释 腹膜假粘液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卵巢粘液性肿瘤有时可导致穿破囊壁,使粘液上皮种植在腹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卵巢粘液性肿瘤有时可导致穿破囊壁,使粘液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
26、名词解释 淀粉样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即遇碘液后变为棕褐色,再遇稀硫酸由棕褐色变为深蓝色。
27、名词解释 呼吸性细支气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称为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
28、名词解释 微灶浸润型鳞状细胞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少数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并浸润到基底膜下方的间质内,浸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少数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并浸润到基底膜下方的间质内,浸润的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没有血管浸润也无淋巴结转移。
29、名词解释 渗出性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多为急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30、名词解释 大白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膜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故称大白肾。病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膜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故称大白肾。病变特点是上皮下出现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表明有IgG和C3的沉积,光镜下早期改变不明显,之后出现GBM弥漫性增厚,电镜下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 物,沉积物之间基底膜物质形成钉状突起,银染色显示钉突与基底膜垂直相连,形如梳齿。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病理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病理学:病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