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A.美国、英国、德国
B.德国、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德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B.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发展
C.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D.工商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 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买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初期是指那些被外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初期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买办较早地接触到近代工业,并在外国在华企业中“附股搭办”,依靠外资生存、发展,后期自行投资办厂。
5、单项选择题 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
A.商周到宋元
B.西周到明朝
C.秦朝到清朝
D.汉朝到元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木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工.――<<礼记•曲礼>>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
材料三(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2.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出现于什么朝代?其表现是什么?
3.私营手工业何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
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
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官营手工业具备人才技术优势,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和提高;材料三反映了汉代私营手工业一度发展兴盛。(2)唐代;唐代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一大变革。(3)明代
8、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名词解释 适地适产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740年,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提出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740年,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提出要求在“日、满、华三者之间,实行适当分业”,日本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伪满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一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华北着重发展开发盐业和矿业,华中则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这样的分工,就是要把沦陷区的经济完全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使沦陷区的工业发展服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需要。
10、单项选择题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的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 91exam .org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对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成果如下。对经济高峰③出现贡献最大的国家是()

91eXAm.org ①美国 ②德国 ③英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列举中国古代四大科学、三大技术和四大科学著作(或四大农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门领先科学——天文、数学、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门领先科学——天文、数学、农学、医学
三大技术门类——纺织、陶瓷、建筑
四大科学名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13、单项选择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图9
B.图10
C.图11
D.图1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银元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民党政府临覆灭前,由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闫锡山,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民党政府临覆灭前,由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闫锡山,于1949年7月公布银元券发行办法。规定银元券1元含纯银23.4932448公分,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及辅币4种,实际仍然是不兑现的纸币。银元券一出笼就遭到群众抵制,纷纷拒用,也宣告彻底失败,银元券的崩溃,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金融的彻底破产。
15、问答题 请谈谈家族企业在近代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局限性,以及家族企业未能转化为现代大公司的制度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家族企业的发展是近代化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得到认可的结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家族企业的发展是近代化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得到认可的结果,在近代企业发展中,它代表了最高的发展水平。
中国家族企业具有一般家族企业的共同缺陷,就是社会化不足。在公司发展初期,家族企业有其积极意义,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有向现代大公司转变的可能。
但在近代中国并未发生这种转型。原因很多,一是中国的近代企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即因政治原因中断,一是中国缺乏非家族性社团及超越于家族伦理的经济伦理,而这是由中国的中央集权传统决定的,专制统治者排斥、压抑一切民间组织,从而实现政治集权与经济统制,但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转型设置了障碍。
16、单项选择题 我国人口分布从北重南轻到南重北轻的转折点在()。
A、魏晋南北朝
B、唐安史之乱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出现上表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 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
B.唐朝前期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历史记载: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由此推断出洛阳繁盛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分别是:()
A、仰韶暖期、秦汉暖期、隋唐暖期、宋元暖期
B、仰韶暖期、秦汉暖期、宋元暖期、明清暖期
C、秦汉暖期、隋唐暖期、宋元暖期、明清暖期
D、仰韶暖期、隋唐暖期、宋元暖期、明清暖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名词解释 江南制造总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1865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1865年,李鸿章派人购买了上海虹口一家美国人办的旗记机器铁厂,再加上原来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局址最初设在上海虹口。1867年,迁至上海城西南高昌庙新址,下辖炼铁、造船等企业。1868年附设翻译馆,聘请了一些外国人和中国人翻译、出版西书。1876年,该局工人达2000多名。到清末,该局发展到20多个企业,成为清政府举办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个军工企业。
22、单项选择题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作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B.科技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企业生产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句话对中国近代化路径的描述不正确:()
A、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
B、主角为地主阶级开明派
C、推动力是外部因素;
D、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判断题 中国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开始了铁农具的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应该如何划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济周期的划分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在规律,因此中国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济周期的划分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在规律,因此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应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的周期运作作为分期的依据,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0年—1887年,第二阶段为1887年—1914年,第三阶段为1914年—1936年,第四阶段为1936年—1949年。
27、判断题 人口迁徙的目的有维护生存和谋取发展,我国古代人口迁徙主要以后者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试析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指1927-1956年间由国营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指1927-1956年间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共同组成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经济形态。
经济成份:国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领导成份;合作社经济是半公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私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的农业经济和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以及中小资本主义经济。
历史进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时期。
产生条件和前提: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只能在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产生,革命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和保证,而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为工农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时间:新民主主义经济从1927年在革命根据地产生起到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止。
意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取得胜利。
这一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改变了旧中国社会经济面貌。
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生活。第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胜利,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必然趋势,它为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总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又如今天仍在提倡的“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的方针,也是在原来自力更生方针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29、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期在隋唐辽宋金元时期,主要标志是:()
A、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B、黄河流域&ldqu o;沟洫农业”的形成
C、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D、多熟种植的推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中国经济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