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代初期
C.秦代后期
D.汉代前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展。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2、单项选择题 唐宣宗时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
A.120P7
B.125门
C.123门
D.121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有()。
A.毫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区分青、非青、非终、惟终
C.慎侧浅深质量以别之
D.罪疑从赦
E.诬告反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奴隶制的五刑,即()、()、()、()、()在商代已较通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墨;劓;膑;宫;大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墨;劓;膑;宫;大辟
5、名词解释 简述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事皆决于法:凡事皆有法式。以刑杀为威:法网太密。严刑重罚。
6、多项选择题 抗日民主政权为鼓励犯人自新实行的制度有()。
A.外役
B.假释
C.保释
D.提前释放
E.赎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清末政府1908年宣布立宪预备期为()。
A.五年
B.无期限
C.九年
D.三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填空题 商朝的监狱叫做(),又称作()、()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圜土;羑里;圉;囹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圜土;羑里;圉;囹圄
9、名词解释 听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代朝廷举行的各类会审活动都 有厂卫的官员参加,而且东厂还派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代朝廷举行的各类会审活动都有厂卫的官员参加,而且东厂还派出特务在三法司衙门监视审判活动,随时报告皇帝,称之为“听记”。是皇帝全面控制司法的渠道。
10、名词解释 《五五宪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彰显,结束训政,制定宪法,实行宪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彰显,结束训政,制定宪法,实行宪政,共同对外,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在此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以孙科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正式宪法,至1934年完成初稿,后经立法院及国民党代表大会反复审议修改,1936年5月5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名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史 称《五五宪草》。
11、多项选择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人民调解制度中的调解原则有()。
A.协商原则
B.自愿原则
C.合法原则
D.以原告为主原则
E.不是诉讼必经程序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名词解释 “礼法之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
(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13、单项选择题 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典是()。
A.唐律疏义
B.秦律
C.汉律
D.开皇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僭(jian)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逾制。规定凡是属于皇帝御用的车马乘舆、服饰器皿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逾制。规定凡是属于皇帝御用的车马乘舆、服饰器皿等,任何人不得僭用,否则治以重罪。
15、名词解释 两造具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审理案件要求“两造具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审理案件要求“两造具备”,两造即两曹,指诉讼双方,即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法官才开始审理案情。
16、名词解释 资政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向国会过渡的权力机关,其职权包括:负责法典的修订修改,议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向国会过渡的权力机关,其职权包括:负责法典的修订修改,议决国家的预诀算、税法、公债,对行政机构实施监督,决定其他奉旨义议的事项等等。资政院所议决的事项须奏请皇帝裁夺;军机大臣和各部行政长官有权要求复议,若双方意见不一,则分别上奏皇帝;皇帝有权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
17、单项选择题 凌迟作为一种刑罚的司法实践最早始于:()
A.宋
B.南北朝
C.元
D.唐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时期的刑罚制度。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这是一种碎而割之,使被刑者极端痛苦,慢慢致人死亡的酷刑。《宋文鉴》载,受刑者往往"身具白骨,而口眼之具尤动,四肢分落,而呻痛之声未息"。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熙宁以后成为常刑。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凌迟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18、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
A.地方行政长官
B.专职法官
C.军事长官
D.监察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大清现行刑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1910年颁行的,是一部过渡性法典,是在《大清律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1910年颁行的,是一部过渡性法典,是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从形式上看,它仍未突破“诸法合体”的框框,但设置了新的刑罚体系,也规定了新罪名。
20、填空题 清末成立的修订法律馆由当时刑部左侍郎()主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沈家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沈家本
21、填空题 “盗贼重法”创立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
22、多项选择题 “袁记约法”规定大总统的大权包括()。
A.行政
B.立法
C.司法
D.军事
E.财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
A.《十九信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廷杖盛行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名词解释 特种刑事法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即颁布《特种刑事临时法庭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即颁布《特种刑事临时法庭组织条例》在各省市设立“特种临时地方法庭”,在首都设“特种刑事中央临时法庭”,分别审理反革命案件和土豪劣绅案件的第一审和上诉审。
26、名词解释 《十九信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1911年清政府迫于革命形势而颁布的。它在形式上缩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1911年清政府迫于革命形势而颁布的。它在形式上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并只字不提人民的权利,是清朝统治者玩弄 91Exam.org立宪骗局的最后伎俩。
来源:www.91exam.org
27、填空题 汉代将宣读判决书叫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读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读鞫
28、问答题 《唐律疏议》中对官僚贵族在刑法适用上规定了哪些特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八议。即“八议”之人犯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八议。即“八议”之人犯死罪,报皇帝交朝庭公议;犯流刑以下罪,减等处罚。
(2)上请;对比“八议之人”低一等级的贵族官僚犯罪,死罪上请皇帝裁决;流罪以下减等。
(3)减刑;流刑以下直接减等处罚。
(4)赎;以钱抵刑。
(5)官当。以官职抵徒刑。
29、名词解释 告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朝起诉称为“告劾”。告是指民告发违法犯罪,其中包括原告直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朝起诉称为“告劾”。告是指民告发违法犯罪,其中包括原告直接去官府告诉,相当于现代诉讼中的自诉。“劾”是指由官吏请 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
30、填空题&nb sp; 秦朝的具五刑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与()并用的刑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肉刑;死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肉刑;死刑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