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美国1993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判断题 思维主体在进行思维时,不拘泥于旧框框,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于压力,实事求是、遵循真 理,体现的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对外科技依赖度要减低到()?
A.10%
B.20%
C.30%
D.4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简述21世纪各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科技政策举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一,提高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加强国家顶层的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一,提高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加强国家顶层的宏观调控和协调;
其二,加强按国家目标选择R&D的优先领域;
其三,调整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关系;
其四,加强工业界与科技界的联系和合作;
其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计划()
A.973计划
B.自然科学基金会
C.攀登计划
D.火炬计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判断题 在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 择题 我国第()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象征着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A.一
B.二
C.三
D.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日本科技战略转变意味着()
A.模仿—原始创新—自主创新
B.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发明
C.模仿—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D.自主创新—科技发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论述现代西方科技政策沿革的历史背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科技政策的体制化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科技政策的体制化时期——二战中科学与军事的全新关系,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科学资源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了国家的长期战略。与“一战”中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于军队自己限定的军事需要不同,“二战”的许多技术进步则产生于科学家的实验室。所以说,第二次世界大版是一个分水岭,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技术的性质,改变了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关系,这个改变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军事模式化的新阶段——美苏争霸时期,苏联于1957年4月10日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天,它表明苏在航天领域(卫星技术、发射工具、发射技术及其他整体技术)早熟于美国,居领先地位,并可将此技术用于洲际导弹上,美国随之调整政策迎接苏联的挑战;
(3)社会优先性时期——由于60年代的战略竞争和经济发展无视产生的社会成本,到了60年代末,国际环境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冷战缓和、学生运动、越南战争惨败、环境污染,经济上的单纯数量增长。因而单纯的科学技术至上的信条开始动摇和消退;
(4)经济竞争时期——70年代,美国在全球的技术和经济竞争中占据统治地位。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都产生于美国,但7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经济8.5%的增长速度)、香港(11%的增长速度)、日本等经济实力上升,威胁到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形势,将科技政策纳入到工业政策中成为一种趋势;
(5)科技政策转型期——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两大对立阵营解体,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多极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特征明显,国内和国际科学技术构成网络和交互式联系;科学技术自身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经济使用的责任性增强。
10、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科技政策的萌芽在()时期。
A.东周
B.春秋战国
C.西周
D.唐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的背景及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背景:在冷战后期,由于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背景:在冷战后期,由于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美国害怕“核平衡”的形势被打破,有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同时,美国也是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拖垮。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1983年3月23日)一个著名演说。
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由于该计划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故亦称“星球大战计划”。
12、判断题 我国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创新阶段,国家明显调整了国家计划资助的方式,从单纯的以项目为核心的方式,变为支持项目和支持科研基地建设并重的方式,支持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描述错误的是()
A.立足于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B.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
C.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D.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定的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现代西方科技政策体制化的标志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科学——无止境的边疆》这篇报告的发表
D.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简述共识会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 案:共识会议是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决策的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识会议是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决策的一种模式。自1987年以来,丹麦科技委员会已经针对各类议题举办了二十几次的共识会议。共识会议主要在于促成社会公众对科技政策议题进行广泛的、理性的辩论。它邀请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针对具有争议性的政策,事前阅读相关资料并做讨论,设定这个议题领域中他们想要探询的问题,然后在公开的论坛中,针对这些问题询问专家,最后,公众在有一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争议性的问题相互辩论并做判断,委员会将讨论后的公众观点,写成正式报告,向社会大众公布,并供决策参考。
17、多项选择题 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第二期科学技术计划(2001年---2005年)中,政府投入在五年内达到24亿日元,具体措施包括()
A.改变政府研究投资的战略途径
B.推进科研机构改革
C.营造竞争性的研究环境
D.促进科技界和社会的交流
E.促进年轻研究人员的独立性和流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判断题 211计划是一项以支持科学研究基地为主的国家计划,明显有别于以往的以项目为龙头的国家计划,这是国家科技政策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的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简述科技政策的静态上的纵向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宏观科技政策: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及相应的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宏观科技政策: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及相应的政策,即国家层面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2)中观科技政策:各地区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所实施的相应政策;
(3)微观科技政策:各相关具体部门为实施上述政策所制定的政策。
纵观层次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政策之间具有位阶性,上下政策之间应具有协调和衔接型,构成一体。如国家有《科技进步法》、省和直辖市有《地方科技进步条例》、省以下有《实施细则》。
20、判断题 2006年2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十五年规划中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政策指导方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判断题 动态上,科技政策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环节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判断题 《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是1978年作出的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判断题 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科学与军事的关系,使美国等国家意识到了科学资源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了国家决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判断题 近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呈现两条平行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简述《增长的极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份著名的研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份著名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等人完成。该报告的主要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处在经济矿山速增长的繁荣期,这是“一个充满巨大幻想的时期”。如果当前的这种增长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在今后几代,我们这个实际上很小的星球将要达到人类扩展的极限,从而使这个体系陷入无法控制的崩溃和瓦解的境地。如果能限制和控制增长,改变增长目标,还来得及避免最终的灾难。但是,如果时间过得越长,这种改变就越痛苦,成功的机会就越少。该报告引发了人类关于人类面临空前困境问题的大思考。
27、问答题 谈谈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社会事业,它是一种主客观认识,是真理,是一种知识体系。
技术总的来说是一种人类实现目的的手段,人类建构、变革、控制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手段。他的来源较广泛可以来源于人来源:www.91exam.org类实践、科学、已有技术等。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任务和性质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而科学是一种精神财富,技术是一种物质财富。
(2)解决问题不同。科学讲的是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而技术说的是要做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3)方法不同。科学是使经验上升到理性,而经验是技术则是组成部分。
(4)研究过程不同。科学研究尽管是有计划的,但目标是不确定的;而技术尽管有它的不确定性,但路径明确,有明确的方向、准确的时间、经费等成本预算,计划性较强。
(5)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自由度大,个体性强,而技术则集体性强些。
(6)从才人因素看。科学要有能力但更凸现知识,年龄偏小,而技术发明要有知识,但更注重能力,年龄偏大(7)从结果和评价看。科学标准往往只有一个就是客观规律,而技术过程及地域、民族等差异,评价标准往往也是实用不实用、有效不有效,不能做是非判断。
(8)发展过程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此起彼伏,并不完全重合。
(9)从与国家的关系看。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虽密切相关,但并不完全成正比。
(10)从价值和意义看。科学是长远的,科学革命带来技术突破,技术虽也对科学有推动作用,但更直接的则是它的经济、社会、军事价值等。
(三)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历史地看,科学与技术由分离走向互动,且随着人类的进步,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个统一体,并且是科学、技术、生产的三位一体了。
(1)近代以前,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二者是独立发展的。科学依附哲学,而技术依附工匠,古代的奇数发明都是工匠们经验的积累的结果。
(2)近代以后,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才逐渐融合起来且日期越来越短。
(3)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由平行——交叉互动、共为一体):
第一,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现象。
第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
第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更加显现。
第四,各学科、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集中表现在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
第五,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的解决必须加强科技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才能有重大突破。
第六,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实现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虚拟实验室等新型的研究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研究村”。
第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8、多项选择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A.提出了& 91Exam.orgldquo;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方针。
B.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
C.提出科技体制改革方案
D.提出人才培养与科技队伍建设
E.提出三个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即863计划、攻关计划、基础研究计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各国简述全球范围内获取智力资源的共有做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修改移民法,吸引智力资源
美国自上一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修改移民法,吸引智力资源
美国自上一世纪50年代就开始多次修改移民法—允许专业方面的“精英”优先进入美国;取消有专长的外国人非移民短期签证限额等。日本1989年修订移民法是持有临时签证的高级技工能容易进入日本。德国2001年公布“移民法”草案,强调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人移民德国不受限制。
第二,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日本1986年颁布《研究交流促进法》;欧盟有专门针对第三国的国际合作计划和专门吸引人才的计划。
第三,大学及研究机构积极主动招纳外国留学生第四,跨国公司展开人才争夺攻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是其人才争夺的资本。
30、单项选择题 霍布森选择是指思维()
A.思维封闭
B.思维混乱
C.思维非理性
D.思维怠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管理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管理学:科技政策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