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述地球表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集结成对,如北美和南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集结成对,如北美和南美,欧洲和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每对组成大陆辨,大陆瓣都向北极区汇合,组成大陆星。
(2)除南极大陆外,每个大陆都像底边朝北的三角形,即每个大陆都是北宽南尖的。
(3)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彩状的岛屿所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而在大陆西缘没有这这种岛弧。
(4)南半球除南极大陆外,每个大陆的西部有凹曲,而在东部有突出。
(5)每对大陆之间被所谓“地壳断裂带”分开,断裂带有很深的海洋和众多岛屿。如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地中海,以及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海洋和群岛。
(6)大陆表面中央部分比大陆边缘低,反之,海洋中的中央部分都是高于边缘的高地。因此,整个岩石因由南北向的高地带和低地带交替组成。门)北极地区的海域(北冰洋)恰好与南极大陆的面积相抵消。
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索。
2、名词解释 盐成土壤(halomorphic soil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以盐化过程为主而形成的隐地带性土壤。可溶性盐由于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以盐化过程为主而形成的隐地带性土壤。可溶性盐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积聚于土壤的表层。按其盐分组成的特点,盐成土壤可分为盐土和碱土两类。
3、单项选择题 下列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印度、泰国
B.日本、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
D.中国、美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时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理论上全球共分24个时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理论上全球共分24个时区。
5、名词解释 台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6、填空题 广阔的海洋生态系统由于各部分的深度、光照、盐分和生物种群结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和()等,它们之中又包括许多次级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岸带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远洋带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岸带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远洋带生态系统
7、问答题 简述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规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规定,基准地价评估有以下两个技术途径:
第一,以土地定级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市场交易资料为参考评估基准地价。土地价格,从本质上说是土地权利利益的价格,是用来购买土地效用或预期经济收益所应付出的代价。因此,地价(含基准地价)的评估必须以土地收益为主要依据。但要注意的是,土地收益应区分为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两种。实际收益是在现状下实际取得的收益,它一般不能作为评估基准地价的依据。客观收益是排除了实际收益中属于特殊、偶然的因素后所得到的一般正常收益。因此,地价评估应以客观收益为依据。
第二,用土地条件划分均质地域,用市场交易等资料评估基准地价。从整体上看,城镇是由不同的用地类型组合而成的,而不同的用地类型在经济效益上相差很大,故是非均质的。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各类用地又是在规划指导下落实到地块上的。因此在土地利用上形成了同质的各种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等,它们内部不仅用地性质基本相同,而且土地的区位、基础设施等也基本相似,因此有条件成为评估基准地价的基础,即可在这类均质地域内主要依据土地市场交易资料评估基准地价。
以上第一个途径适合于已完成土地定级的城镇的基准地价评估,而第二个途径则适于尚未进行土地定级而土地市场又较为发育的城镇的基准地价评估。
8、名词解释 城市热岛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城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城市气温高,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
9、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性质的好坏除养分外还与土壤中的水、气、热等状况的适当配合和相互调节有很大关系(21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组成概念;
(2)从农业生态环境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组成概念;
(2)从农业生态环境来看,土壤的功能主要是指其对植物供应养分、水分和立地条件等的能力,即为肥力条件的综合。
A、供应养分能力包括:土壤养分来源、养分的保存、植物的吸收、养分的流失等。
土壤养分来源主要有两方面:矿物分解(水解和溶解);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必须有微生物的参与才能成为有效养分,其中主要是水解和氧化作用。
养分的保存:主要靠土壤的吸收性能。形式有三种:吸收—有效;固定—无效;难吸—流失。
B、土壤溶液和水分:保水能力及其中有多少水分能够被植物利用。
保水的同时,还希望保持足够的空气,以及具有适宜的土壤温度状况
C、立地条件:决定与土壤的厚度、层次构造、结构和松紧度状况产生的具体影响。
10、问答题 对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介绍贿赂的,应如何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介绍贿赂,情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介绍贿赂,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1、问答题 论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除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般也为生态系统所具有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除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般也为生态系统所具有之外,以食物关系把各类生物有机体联结起来形成的营养结构是最主要的。
绿色植物——第一营养级→第—性消费者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蚱蜢和牛)→螳螂吃蚱蜢,猫头鹰吃田鼠,这两种捕食者动物都是第二性消费者,占据第三营养级→吃螳螂的鸟和吃猫头鹰的貂是第三性消费者,占第四营养级。还可以有第四性消费者和第五营养级。
由此可见,在生态系统中包含于食物里的能量由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是一步一步进行流动的,每一步或每一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不同的生态系统往往具有不同数目的营养级,一般为3—5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组合就是营养结构。
12、填空题 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裸子植物是()℃。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在()的环境中仍能生存。温泉中的蓝藻能在()的水域中生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49.3;46.4;50-60℃;85.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49.3;46.4;50-60℃;85.2℃
13、名词解释 土壤的演进或发育(soil developm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土壤的自然侵蚀速率小于岩石风化的速率,那么随着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土壤的自然侵蚀速率小于岩石风化的速率,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发育将不断的深化,土层的分异越来越明显和复杂,土壤特性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过程就称为土壤的演进或发育(soil development)。
14、名词解释 哈雷慧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名字命名的平均回归周期为76年的彗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名字命名的平均回归周期为76年的彗星。
15、单项选择题 在地球的“五带”中,非洲主要属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名词解释 天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
17、名词解释 凋萎系数(或凋萎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中一些极小空隙中和颗粒的周围水分不能被植物利用,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中一些极小空隙中和颗粒的周围水分不能被植物利用,这样植物会出现凋萎现象,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或凋萎点(wiltingpoint)。
18、名词解释 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银河系以外,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的恒星集团,由于它们距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银河系以外,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的恒星集团,由于它们距离太遥远,看上去也是云雾状天体,称为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如仙女座大星系等。
19、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问题有()
A、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
B、汽车越来越多
C、大气污染严重
D、绿化面积逐年提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地质时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试举我国实例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以下地区:
(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以下地区:
(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
(2)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
(3)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2、干旱气候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
(2)缺乏气压扰动。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
(3)缺乏潮湿气流。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
(4)局地下沉气流。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不过,以上成因多数还难以解释中国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问题,更不能解释干旱气候何以第四纪中期以来趋于强化。
凡此,均说明了亚洲中部干早气候成因的独特性,即青藏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高原的屏障作用关,它直接阻挡了西南湿润季风气流的北进,切断了主要的水汽来源。平均而言,高原北侧的大气湿度不足南侧的1/3。
(2)高原为强大的热源和有组织的上升运动区。在高原及邻近地区多年夏季平均的垂直运动场上,夏半年(4-9月)高原上盛行较强的上升运动,而绕高原西、北和东北侧分布着下沉运动带,三个下沉中心大体分别与中亚、西北和华北三片干早及半干早区对应。高原北侧和西侧这种长时间维持的深厚下沉运动,致使这些地方全年出现少云的干燥天气,形成高原外围少雨带。
(3)强迫西风气流分支绕流,形成高原北侧全年盛行的高空脊和反气旋性辐散带。既进一步加强了高原北侧的下沉运动,也使气柱中本来就稀少的水汽易辐散掉,难在当地降雨。上述高原对西北干旱背景及年变化的影响,得到Brocoo1i等(1992)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气候模拟试验结果的验证。还得到青藏高原隆升史上,至高原达3000-3500m临界高度(冰冻圈高度)后,亚洲气候环境才发生重大变化的古地质证据的支持。
21、问答题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地海洋上。
22、问答题 海陆风的形成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
陆海风的转换时间因地区和天气条件而不同。一般说来,陆风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盛,日没以后,海风逐渐减弱并转为陆风。阴天,海风要推迟到中午前后才出现。
23、单项选择题 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A.北极熊
B.马川鹿
C.企鹅
D.海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名词解释 礁后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礁向陆或背风一侧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物类型,可以是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礁向陆或背风一侧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物类型,可以是礁后砂滩相或礁后泻湖相。它是生物礁组合内的相带之一。
25、问答题 试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是同时综合起作用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是同时综合起作用的;
(2)各种生态因素对某种生物来说不是同等重要的。有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26、单项选择题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阿拉伯半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简述变质矿床分类及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试题答案
28、问答题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同点:各月气温都高达20℃以上,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同点:各月气温都高达20℃以上,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旱季和雨季)。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只存在北半球,雨季降水量比热带草原多;热带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雨季降水量比热带季风气候少。
29、问答题 简述成煤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植物转变为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这过程可分为连续的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植物转变为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这过程可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
1)菌解阶段——亦称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在水下被泥沙覆盖时便逐渐与氧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使植物遗体中H,O成分逐渐减少,而碳以及腐殖酸等新生合成物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泥炭。
2)煤化阶段——即褐煤阶段——也即煤矿的成岩阶段:泥炭被完整顶板覆盖而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细菌作用停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泥炭逐渐被压缩、脱水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为褐煤。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若褐煤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作用,使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便逐渐变为烟煤。褐煤中原有腐殖酸完全消失,并开始具光泽和粘结性。烟煤进一步变质可成为无烟煤。
30、填空题 天文五带自北而南依次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