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关于未成年人案件的不公开审理与犯罪档案封存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犯罪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B.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其他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其他人员均不可旁听案件
C.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D.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只有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才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犯罪案件的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根据该条规定,A、B选项均错误。该法第275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根据该款的规定,C、D选项均错误。
2、单项选择题 未成年被告人赵某被检察机关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在考验期内,应当由以下哪个机关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查?()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D.社区矫正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刑事诉讼法》第272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查。
3、单项选择题 关于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只有法院才有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无此义务
B.如果其犯罪的时候未满18周岁,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了,法院不用再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C.其如果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可以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D.到了审判阶段,如果其还是未成年人,法院要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某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援助。《刑诉诉讼法》第267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据此确定,公、检、法三机关都有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所以A、C选项错误。公、检、法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看的是诉讼进程中的年龄,而不是犯罪时的年龄,所以B项正确。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办案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不是由其指定具体的律师,所以D选项错误。
4、单项选择题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进行调查
B.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C.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D.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第6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2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调查、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参见《刑事诉讼法》第268条、第269条、第271条的规定。
5、单项选择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需要贯彻分案处理原则,关于分案处理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案处理是指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案件要实行诉讼程序分离
B.分案处理包括分别审理、分别关押、分别执行等
C.分案处理主 要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串供,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D.分案处理应当以不影响案件的处理为原则,并尽可能地采取分案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强制措施的适用。分案处理,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审理、分别关押、分别执行。分别审理,是指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或者与犯罪有牵连时,只要不妨碍审理,要进行分案审理,包括对未成年被告人分案讯问、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和分案宣判。分别关押,是指在采取刑事诉讼中的拘留、逮捕等强 91ExAM.org制措施时,要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别关押看管。分别执行,是指未成年人案件的判决、裁定生效后执行刑罚时,要将未成年罪犯与成年罪犯分开执行,不能放在同一场所,以防止成年罪犯对未成年罪犯产生不良影响。《刑事诉讼法》第269条第2款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6、单项选择题 人民法院受理某甲抢劫案件,开庭时,公诉人出庭公诉,某甲没有委托辩护人,并查明某甲在 案件受理后刚满18岁。人民法院如何为某甲指定辩护人?()
A.由于某甲在实施抢劫犯罪时尚不满18周岁,因此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B.某甲在案件受理后已满18岁,但是案发时未满18岁,因此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C.某甲不符合法定的应当指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不为其指定辩护人
D.人民法院不能为某甲指定辩护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援助。《刑事诉讼法》第267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但根据《刑诉解释》第467条的相关规定,被告人是否为未成年人,以开庭时为准。故某甲不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因而只是"可以"指定,当然法院也可以不为其指定辩护人,故C项为正确答案。
7、多项选择题 关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特有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B.分案处理原则
C.不公开审理原则
D.和缓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91 考试网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方针、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6条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所以A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9条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所以B、D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4条的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所以C正确。
8、单项选择题 在刘某(15岁,涉嫌抢劫)一案的审理过程中,应当贯彻不公开审理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法院不准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B.法院宣布对于刘某涉嫌抢劫的审理过程不公开
C.法院审理结束后,为了刘某的健康成长,决定不公开宣告判决
D.法院允许刘某的父母到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审判公开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6条第1款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故而在我国,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B.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的,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C.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D.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到 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1款、第2款、第3款的规定。根据此条,可以确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错在"应当"上,应改为-可以";C、D选项均错误,均应该把其中的"或者其他人员"去掉。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二》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