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项选择题 不影响金属的工艺焊接性的是()。
A、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性能 B、焊接方法 C、焊接材料 D、工艺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焊工技能考试》或《焊工技能考试:高级气焊工考试》题库
2、单项选择题 属于导体的物质是()。
A、铜 B、塑料 C、玻璃 D、橡胶
3、单项选择题 对接接头刚性拘束焊接裂纹试验的试件尺寸的长和宽的最小值是()。
A、200mm³50mm B、200mm³100mm C、300mm³50mm D、300mm³100mm
4、单项选择题 冲击试验时,常用的试样有()试样。
A、V形缺口和U形缺口 B、V形缺口和K形缺口 C、K形缺口和U形缺口 D、Y形缺口和U形缺口
5、单项选择题 金属与合金经塑性变形后,其外形尺寸的改变量与内部晶粒变形的关系是()。
A、外形尺寸的改变量大于内部晶粒变形量 B、外形尺寸的改变量小于内部晶粒变形量 C、外形尺寸的改变量等于内部晶粒变形量 D、A和B
6、单项选择题 有关氧气瓶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瓶的外表为白色 B、氧气瓶内的氧气使用后应全部放净 C、氧气瓶应倾斜放置 D、氧气瓶阀处应严禁沾染油脂
7、单项选择题 在磁性线圈中放入()后,线圈内的磁场就大大增强。
A、铜 B、铁 C、铝 D、木材
8、单项选择题 宏观内应力是由于物体各个部分的()引起的。
A、均匀变形 B、不均匀变形 C、拉应力 D、压应力
9、单项选择题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大部分转化为()。
A、热能 B、内应力 C、内能 D、动能
10、单项选择题 金属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称为()。
A、硬度 B、强度 C、弹性 D、塑性
11、单项选择题 扩大电流表量程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与电流表串联一个低值电阻 B、与电流表并联一个低值电阻 C、与电流表串联一个高值电阻 D、与电流表并联一个高值电阻
12、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物体内的残余应力的表现形式是()。
A、宏观内应力 B、微观内应力 C、点阵畸变 D、滑移
13、单项选择题 正火与()两者的目的基本相同,只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微快一点。
A、中温回火 B、退火 C、淬火 D、高温回火
14、单项选择题 一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当瓶内压力是15MPa表压时,该瓶内的氧气储存量是()。
A、60L B、600L C、6000L D、60000L
15、单项选择题 用左手定则时,四指指向()方向。
A、电流 B、磁力线 C、电磁力 D、磁极
16、单项选择题 气割用的氧气瓶属于()。
A、压缩气瓶 B、溶解气瓶 C、液化气瓶 D、低温气瓶
17、单项选择题 做插销试验时,施焊完毕待焊件冷却到()左右时,对插销加载荷,并保持这一载荷直到试样断裂。
A、50℃ B、100℃ C、150℃ D、250℃
18、单项选择题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
A、磁感应强度 B、磁势 C、磁通 D、磁阻
19、单项选择题 加工硬化指的是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
A、强度、塑性提高,硬度、韧性下降 B、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C、韧性、塑性提高,硬度、强度下降 D、强度、塑性、硬度、韧性都提高
20、单项选择题 检查安全阀是否漏气可使用()。
A、蒸馏水 B、肥皂水 C、汽油 D、盐水
21、单项选择题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C3A或CmA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随后在()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A、水 B、空气 C、矿物油 D、盐水
22、单项选择题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时,焊后试件需放置()后,才能做裂纹检验。
A、12h B、24h C、48h D、60h
23、单项选择题 维氏硬度用符号()表示。
A、HB B、HR C、HV D、HM
24、单项选择题 万用表采用串接方式可测得的参数是()。
A、电阻 B、电压 C、电流 D、电动势
25、单项选择题 电阻率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其单位是()。
A、Ω B、Ω²m C、V D、A
26、单项选择题 对于H01-6型焊炬,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焊接1~6mm厚的钢板 B、可用于切割厚钢板 C、属于等压式焊炬 D、只能由乙炔瓶供气
27、单项选择题 窗形拘束试验时试件的坡口形状是()形。
A、I B、V C、X D、Y
28、单项选择题 硬度指标中不包括()。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马氏硬度
29、单项选择题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用焊条的直径是()。
A、2.5mm B、3.2mm C、4.0mm D、5.0mm
30、单项选择题 焊炬有射吸式和等压式两种,有关这两种焊炬,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压式焊炬需要中压乙炔 B、等压式焊炬不易发生回火 C、射吸式焊炬只适用于低压乙炔 D、目前国产的焊炬均为射吸式
31、单项选择题 调质处理后,钢的组织是()。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D、片状珠光体
32、单项选择题 国际焊接协会认为,()是评定焊接接头层状撕裂敏感性的最好方法。
A、压板对接焊接裂纹试验 B、Z向拉伸试验 C、T形接头焊接裂纹试验 D、插销试验
33、单项选择题 断裂前产生宏观大范围的塑性变形,此种断裂称为()。
A、塑性断裂 B、脆断 C、低应力断裂 D、解理断裂
34、单项选择题 万用表测电压时最忌插错的挡位有()个。
A、一 B、两 C、三 D、四
35、单项选择题 对于焊接结构的正火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细化晶粒 B、可消除淬硬组织 C、可消除组织不均匀 D、可降低钢的强度
36、单项选择题 使用磁电系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应注意电表极性。
A、直流 B、交流 C、正弦交流 D、三相交流
37、单项选择题 刚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时,焊后经过()以后,才能截取试样做磨片检查。
A、6h B、8h C、12h D、24h
38、单项选择题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拘束焊缝的焊接应采用()。
A、酸性焊条 B、低氢焊条 C、不锈钢焊条 D、堆焊焊条
39、单项选择题 对于减压器的安全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炔减压器和瓶阀的连接必须可靠严密,严禁在漏气时使用 B、氧气表和乙炔表不能交换使用 C、减压器能准确地显示瓶内压力,但不能显示工作压力的高低 D、使用溶解乙炔瓶需配备专用乙炔减压器,以便调整乙炔的使用压力
40、单项选择题 FISCO焊接裂纹试验采用的试件由两块200mm³120mm的钢板组成,其坡口形状为()形。
41、单项选择题 GD1-30型割炬()。
A、用于切割2~30mm厚的钢板 B、是一种等压式割炬 C、可用于焊接2~30mm厚的钢板 D、只能用乙炔瓶供气
42、单项选择题 在焊接过程中操作正确,不会引发触电、漏电事故的是()。
A、水下焊接时,采用28V电压 B、干燥环境下,使用36V的电压照明 C、电焊机使用时不用接地 D、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43、单项选择题 气焊焊炬在点火时,应()。
A、先旋开氧气调节阀,然后打开乙炔调节阀 B、先旋开乙炔调节阀,然后打开氧气调节阀 C、氧气调节阀和乙炔调节阀同时打开 D、只打开乙炔调节阀
44、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焊接性试验的是()。
A、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 B、插销试验 C、刚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 D、冲击试验
45、单项选择题 穿过磁场中某一单位面积内的磁力线数目,称()。
A、磁势 B、磁阻 C、磁感应强度 D、磁通
46、单项选择题 裂纹敏感性最大的材料是()。
A、低碳钢 B、中碳钢 C、低合金钢 D、高碳钢
47、单项选择题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塑性变形使金属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 B、塑性变形使金属的亚结构细化 C、塑性变形导致变形织构 D、塑性变形不会导致金属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48、单项选择题 焊接性试验方法中不属于自拘束试验的是()。
A、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B、搭接接头焊接裂纹试验 C、T形接头焊接裂纹试验 D、插销试验
49、单项选择题 等压式焊炬()。
A、能使用乙炔瓶或中压乙炔发生器 B、只能使用低压乙炔发生器 C、只能使用高压乙炔发生器
50、单项选择题 对弧焊变压器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空载电压应低 B、短路电流不能太大 C、焊接电流应具有可调性 D、负载电流应低
51、单项选择题 做插销试验时,底板的厚度一般为()。
A、5~10mm B、10~30mm C、30~40mm D、40~50mm
52、单项选择题 关于氧气阀的压紧螺母周围漏气的产生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紧螺母未压紧 B、密封垫圈破裂 C、螺母规格偏大 D、阀杆方形磨损
53、单项选择题 导致乙炔压力低、火焰调节不大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喷嘴未拧紧 B、导管被挤压或堵塞 C、焊炬被堵塞 D、乙炔手轮打滑
54、判断题 风门是巷道中可通过人员及车辆,但不让风流通过的通风设施。
55、单项选择题 金属的疲劳可以用()指标来衡量。
A、屈服极限 B、疲劳极限 C、冲击韧性 D、抗拉强度
56、单项选择题 金属材料的()属于穿晶断裂。
A、蠕变脆断 B、塑性断裂 C、氢脆断裂 D、应力腐蚀断裂
57、单项选择题 表示材料对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是()。
A、屈服极限 B、弹性极限 C、抗拉强度 D、断裂强度
58、单项选择题 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
A、塑性 B、屈服点 C、延伸率 D、收缩率
59、单项选择题 珠光体转变是典型的()相变。
A、合成型 B、扩散型 C、分解型 D、聚集型
60、单项选择题 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用()来表示。
A、屈服点 B、延伸率 C、硬度 D、韧性
61、单项选择题 焊接中使用的弧焊变压器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A、电磁感应 B、安培定则 C、欧姆定律 D、楞次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