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防的目的只是捍卫国家的主权和保卫国家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社会工作者考试》或《社会工作者考试:残疾人社会工作》题库
2、判断题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3、判断题 国防法规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防领导和国防建设事业二个方面的制度。
4、判断题 科技、教育肯定不属于国防的范畴。
5、判断题 国防科技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之一。
6、判断题 国防领导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判断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8、判断题 我国最高国防领导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国体、政体和传统的一致性。
9、判断题 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判断题 国防的强弱与国家的安危存亡、兴衰荣辱紧密相关。
11、判断题 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不直接隶属于中央军委。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社会工作者考试》或《社会工 作者考试:残疾人社会工作》题库
12、判断题 民兵是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
13、判断题 “第二炮兵”这个名称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的。
14、判断题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侵略的完全胜利。
15、判断题 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是由中央军委领导,国务院协同来进行的。
16、判断题 国防建设不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判断题 兵役制度是一成不变的。
18、判断题 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
19、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负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其中之一就是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20、判断题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判断题 兵制即我们常说的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22、判断题 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的训练原则上由县(市、区)人武部组织实施。
23、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规范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
24、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和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受损失获得补偿的权利。
25、判断题 我国在1965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6、判断题 我国的最高国防领导根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7、判断题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招募义乌等地的农民和矿工3000人加以训练,组成的戚家军,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名闻天下,后人称之为“义乌兵”。
28、判断题 国防法规动员体制建设不属于国防建设的内容。
29、判断题 我国必须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30、判断题 国防政策不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31、判断题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子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的观点,说明富国是强兵之本,富国是强兵之急,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是经济发展。
32、判断题 国防是国家的对内职能之一。
33、判断题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34、判断题 保卫国家自身的安全是我国国防的目的之一。
35、判断题 国防法规体系,指的是由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内容的国防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
36、判断题 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问题,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
37、判断题 武装力量是国家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38、判断题 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
39、判断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建设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40、判断题 军事刑事方面的法律制度,是指有关军职人员违反职责犯罪和其他公民危害国防利益犯罪及其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
41、判断题 自卫型国家的国防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
42、判断题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新中国国防的第五个阶段提出来的。
43、判断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9年召开的。
44、判断题 军事是国防的主要手段。
45、判断题 武警部队享受同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
46、判断题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47、判断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49年召开的。
48、判断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隶属于中央军委。
49、判断题 在国防法规体系的纵向关系上,依据我国国防立法的权限,通常将国防法规划分为二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国防条款和基本国防法律。
50、判断题 我国实行义务兵、军官薪金、军衔三大制度是在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提出的。
51、判断题 现存问世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理论奠基之作《孙膑兵法》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代表作。
52、判断题 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
53、单项选择题 法定继承权的取得原因不包括()。
A.因抚养、赡养关系而取得B.因合同而取得C.因血缘关系而取得D.因婚姻关系而取得
54、判断题 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属于陆军的一个兵种。
55、判断题 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56、判断题 党和国家对国防的领导是国家政权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
57、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实施是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保证征兵工作的进行,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
58、判断题 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责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落实。
59、判断题 女民兵也可以编入普通民兵组织,只是要控制适当的比例。
60、判断题 我国的陆军设置有独立的领导机关。
61、判断题 政治作为国防的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息息相关的”政治活动,12、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
62、判断题 1982年,党和国家共同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并采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形式。
63、判断题 后勤物资动员不属于武装力量动员的范畴。
64、判断题 1936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65、判断题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公民在享有国防权利的同时,无需承担相应的国防义务。
66、判断题 重视和了解国防,是国家和军人的事情。
67、判断题 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职责。
68、判断题 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可以编入普通民兵组织。
69、判断题 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是在1981年通过的。
70、判断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进步意义在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71、判断题 国民经济动员属于国防动员的内容之一。
72、判断题 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73、判断题 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74、判断题 国防政策是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75、判断题 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了国防的性质和形式。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 版《★社会工作者考试》或《社会工作者考试:残疾人社会工作》题库
76、判断题 国防法规体系的层次,指的就是对国防法规体系的纵向划分。
77、判断题 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活动。
78、判断题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我国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79、判断题 1842年,清王朝在英国的康华丽号军舰上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
80、判断题 1856年至1860年,英国联合法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