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省市地县乡村”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定名量表;“()”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顺序量表;“”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间隔量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地球科学》或《地球科学: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题库
2、名词解释 地物和地貌
3、名词解释 线形符号
4、判断题 制图综合中的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5、单项选择题 编图时,对地图上的符号发生占位性矛盾,通常采用()、移位和压盖的手段来处理。
A.舍弃 B.概括 C.合并
6、判断题 地图载负量分为长度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
7、问答题 地物注记分为()、数字注记和()三种。
8、单项选择题 制图物体的密度()其选取标准越低,但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
A.愈大,愈小 B.愈大,愈大 C.愈小,愈大
9、名词解释 比例尺精度
10、填空题 对于性质上有重要差别的地物,用分类的概念;对于同一类地物当其数量或质量有重大差别时使用()。
11、问答题 朝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叫()(分水岭)。在两个山脊之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或集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地性线真实地反应了地貌的形态。连接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称为()。
12、名词解释 极限载负量与适宜载负量
13、问答题 简述选取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14、名词解释 曲折系数
15、填空题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分为()和概括。
16、填空题 地图符号占位处理,编图时大致采用三种方式处理:()、位移、()。
17、填空题 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表现为:()和分级。
18、判断题 在彩色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不算载负量。
19、名词解释 定位优先级
20、名词解释 概括
21、名词解释 级别选取
22、判断题 制图物体选取和形状概括都不能引起数量标志的变化。
23、名词解释 地物注记
24、填空题 选取分为()和级别选取。
25、问答题 简述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26、填空题 第1编组随车机械师进入第1编组0号车司机室,按下()开关,MON显示联挂准备→()→打开头罩→()→联挂准备完成。
27、填空题 ()是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28、名词解释 地形图图式
29、判断题 制图综合程度的大小只受图解尺寸的影响。
30、单项选择题 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是()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和数据质量。
A.地图用途 B.制图区域 C.地图类型
31、问答题 简述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32、问答题 简述制图综合的实质
33、判断题 计算机制图时,夸大也是通过对制图数据进行修改来实现的。
34、单项选择题 在计算机制图时,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概括是通过()的操作手段来实现的。
A.分级 B.合并 C.分类
35、问答题 根据地物的大小和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可以分成()、非比例符号、()、()四种类型。
36、填空题 概括分为()、数量特征概括和()三大类。
37、判断题 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的化简。
38、单项选择题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合并、()和夸大来实现。
A.选取 B.删除 C.修改
39、单项选择题 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包括:由形状概括引起的误差、描绘误差和()。
A.资料图上的误差 B.纸张变形的误差 C.移位误差
40、填空题 地图载负量分为两种形式:()和数值载负量。
41、名词解释 资格法与定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