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 釜底抽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中医执业医师》或《中医执业医师:泻下剂》题库
2、多项选择题 大陷胸汤的组成有()
A.大黄 B.厚朴 C.枳实 D.芒硝 E.甘遂
3、单项选择题 与大承气汤主治无关的是()
A.热厥证 B.阳明腑实证 C.里热实证之痉病 D.脾约便秘证 E.热结旁流证
4、单项选择题 下列方剂中大黄、杏仁并用的是()
A.五仁丸 B.麻子仁丸 C.黄龙汤 D.大黄牡丹汤 E.三物备急丸
5、单项选择题 济川煎中配伍当归的意义()
A.补血活血 B.补血润肠 C.补血调经 D.补血益肝 E.引血归经
6、单项选择题 温脾汤用于()
A.阳虚寒积证 B.脾约便秘证 C.胃肠燥热证 D.肠痈 E.阳明腑实证
7、单项选择题 下列证候中,哪一项不属于十枣汤的主治()
A.咳唾胸胁引痛 B.日晡潮热 C.心下痞硬 D.干呕短气 E.头痛目眩
8、问答题 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主治、配伍上的异同点?
9、单项选择题 调胃承气汤主治()
A.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B.阳虚寒积证 C.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D.阳明腑实轻证 E.阳明腑实证
10、多项选择题 黄龙汤的组成有()
A.人参 B.甘草 C.当归 D.枳壳 E.厚朴
11、单项选择题 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
A.大陷胸汤 B.温脾汤 C.麻子仁丸 D.黄龙汤 E.济川煎
12、多项选择题 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有()
A.枳实先煎 B.厚朴先煎 C.大黄后下 D.芒硝溶服 E.久煎
13、填空题 黄龙汤的功效是()
14、单项选择题 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属于()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药味、药量、剂型变化 E.以上都不是
15、单项选择题 大承气汤的证治要点是()
A.痞、满、实 B.燥、实 C.痞、满、燥、实 D.痞、满 E.满、燥、实
16、单项选择题 济川煎与补中益气汤共有的药物是()
A.黄芪、党参 B.当归、牛膝 C.枳壳、黄芪 D.升麻、当归 E.升麻、柴胡
17、填空题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8、多项选择题 十枣汤的药物组成有()
A.大枣 B.甘遂 C.芫花 D.大黄 E.大戟
19、单项选择题 温下的代表方剂是()
A.温脾汤 B.大黄附子汤 C.大黄牡丹汤 D.济川煎 E.麻黄细辛附子汤
20、单项选择题 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A.五仁丸 B.济川煎 C.增液承气汤 D.麻子仁丸 E.调胃承气汤
21、单项选择题 大黄牡丹汤原方中大黄的用量是()
A.一两 B.二两 C.三两 D.四两 E.五两
22、多项选择题 泻下剂分哪几类()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逐水 E.攻补兼施
23、填空题 控涎丹主治()
24、单项选择题 具有泄热破瘀,散结消肿功用的方剂是()
A.五味消毒饮 B.桃核承气汤 C.仙方活命饮 D.大黄牡丹汤 E.复元活血汤
25、单项选择题 济川煎中的臣药是()
A.肉苁蓉、当归 B.当归、牛膝 C.牛膝、枳壳 D.枳壳、升麻 E.升麻、柴胡
26、填空题 济川煎中具有升清阳作用的药物是()
27、单项选择题 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的病机是()
A.津枯肠燥 B.风热血燥 C.肠胃燥热 D.热结阴亏 E.血虚肠燥
28、单项选择题 治疗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者,方选()
A.小承气汤 B.白虎汤 C.定痫丸 D.大黄牡丹汤 E.大承气汤
29、多项选择题 大承气汤主治症有()
A.痞 B.满 C.燥 D.实 E.利
30、单项选择题 患者心下硬满,疼痛拒按,便秘,舌燥,苔黄,脉沉有力者,方用()
A.大承气汤 B.大黄牡丹汤 C.大陷胸汤 D.温脾汤 E.半夏泻心汤
31、单项选择题 黄龙汤中配伍桔梗的意义是()
A.升提肺气 B.载药上行 C.宣肺化痰 D.祛痰止咳 E.宣肺通肺
32、单项选择题 十枣汤的功效是()
A.峻下热结 B.温下寒积 C.攻逐水饮 D.攻下通便 E.泻热破瘀
33、填空题 泻下剂具有()、排出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等作用。
34、填空题 温脾汤中人参、当归的作用为()、()
35、填空题 温脾汤主治()
36、单项选择题 十枣汤的最佳服用时间是()
A.饭后服 B.饭前服 C.睡前服 D.不拘时服 E.清晨空腹服
37、填空题 大陷胸汤功用为()。
38、多项选择题 大黄牡丹汤的君药为()
A.大黄 B.牡丹 C.桃仁 D.芒硝 E.冬瓜仁
39、单项选择题 济川煎的主治病症是()
A.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 B.大便不通,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腰酸背冷 C.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脘腹冷痛 D.大便不通,小便清长,头晕目眩,少腹冷痛 E.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40、单项选择题 攻补兼施的代表方剂是()
A.黄龙汤 B.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C.十枣汤【攻逐水饮】 D.大黄牡丹汤【泄热破瘀,排脓消肿】 E.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41、单项选择题 大黄牡丹汤与复元活血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丹皮、赤芍 B.大黄、桃仁 C.冬瓜子、红花 D.穿山甲、桃仁 E.大黄、甘草
42、填空题 大黄牡丹汤中冬瓜仁的作用除清肠利湿外,还能()。
43、多项选择题 济川煎主治()
A.大便秘结 B.小便清长 C.腰膝酸软 D.脉细数 E.舌淡苔白
44、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有()
A.服药得快利后,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B.清晨空腹服 C.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 D.温服 E.大戟、芫花、甘遂等份为末,以大枣十枚煎汤送服药末
45、多项选择题 温脾汤的君药是()
A.大黄 B.人参 C.芒硝 D.附子 E.干姜
46、单项选择题 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效是()
A.滋阴 B.养血 C.行气 D.泄热 E.润肠
47、单项选择题 温脾汤的辨证要点是()
A.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 B.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C.腹痛拒按,便秘,舌燥,苔黄,脉沉有力 D.腹痛便秘,手足厥冷,苔白,脉沉紧 E.腹痛便秘,苔黄,脉实有力
48、填空题 十枣汤主治()
49、填空题 大黄牡丹汤的功用为()
50、单项选择题 麻子仁丸的功效是()
A.润肠通便,温肾益精 B.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攻逐水饮 E.峻下热结
51、单项选择题 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首选()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葛根芩连汤 E.增液承气汤
52、单项选择题 十枣汤的君药是()
A.大枣 B.大戟 C.甘遂 D.芫花 E.牵牛
53、单项选择题 温脾汤的组成是由附子、干姜、甘草加下例哪组药物组成()
A.人参、大黄、白术 B.人参、大黄、当归 C.人参、大黄、芒硝、当归 D.人参、大黄、枳实 E.人参、芒硝、厚朴
54、单项选择题 黄龙汤治疗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升降并用
55、单项选择题 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A.大黄、丹皮 B.大黄、芒硝 C.大黄、桃仁 D.大黄、冬瓜子 E.桃仁、丹皮
56、单项选择题 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是()
A.大承气汤 B.温脾汤【阳虚寒积证】 C.十枣汤 D.大黄牡丹汤【肠痈】 E.小承气汤
57、单项选择题 泻下剂属“八法”中的()
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温法 E.清法
58、填空题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为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甘草。
59、单项选择题 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
A.大黄牡丹汤 B.大承气汤 C.大柴胡汤 D.三物备急丸 E.黄龙汤
60、填空题 济川煎的功效是()。
61、填空题 大陷胸汤中大黄先煮,是取其()之意。
62、单项选择题 温脾汤的功用是()
A.攻下冷积,温补脾肾 B.荡涤肠胃,温补脾阳 C.攻下冷积,温脾暖胃 D.攻下冷积,温肾暖脾 E.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63、填空题 十枣汤中善行经隧水湿的药物是(),善泄脏腑水湿的药物是(),善消胸胁伏饮痰癖的药物是芫花()。
64、单项选择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泻下剂适应范围()
A.胃肠积滞 B.实热内结 C.大便不通 D.寒积蓄水 E.饮食停滞轻证
65、单项选择题 组成中含有当归、牛膝的方剂是()
A.济川煎 B.补中益气汤 C.黄龙汤 D.朱砂安神丸 E.天王补心丹
66、填空题 麻子仁丸主治()。
67、填空题 黄龙汤主治()
68、单项选择题 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是()
A.大承气汤 B.大黄牡丹汤 C.十枣汤 D.温脾汤 E.大陷胸汤
69、问答题 泻下剂的分类、适应症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70、填空题 麻子仁丸中杏仁的作用为()、()。
71、多项选择题 组成中含有大黄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大承气汤 C.大黄牡丹汤 D.温脾汤 E.十枣汤
72、填空题 大承气汤中芒硝的作用为()、()
73、问答题 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74、多项选择题 麻子仁丸的组成有()
A.大黄 B.芍药 C.枳实 D.厚朴 E.杏仁
75、单项选择题 含有泽泻的方剂是()
A.禹功散 B.黄龙汤 C.济川煎 D.麻子仁丸 E.大黄附子汤
76、单项选择题 温脾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附子 B.人参 C.干姜 D.大黄 E.芒硝
77、单项选择题 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寒因热用
78、填空题 大黄附子汤主治()
79、单项选择题 下利那一项不是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
A.益气护胃 B.缓和峻毒 C.培土制水 D.补中益气 E.使下不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