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文学》题库
点击进入《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名词解释 七月诗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2、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胡风冤案,建国后基本停止创作)
2、填空题 ()的《玉梨魂》是民初最畅销的小说,与苏曼殊的《数鸿零雁记》同为“鸳鸯蝴蝶派”发韧之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徐枕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徐枕亚
3、问答题 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则是“变异复杂的人性,精妙的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精神,浩瀚的想象力”。莎士比亚被称为“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他对人物很少作单一的或静止的描写,而是对其性格和情感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其人物大多复杂丰富,富于发展变化。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也称“性格悲剧”。《雷雨》的悲剧可以说直接与蘩漪的“雷雨式”性格有关,而曹禺笔下的许多人物(包括次要人物)都具有复杂而偏执的性格。此外,莎士比亚的诗人气质和用诗体写成的戏剧,对曹禺也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曹禺甚至还曾翻译过莎翁的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
4、填空题 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题记的作品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日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日出》
5、填空题 标志着余光中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双向改铸和融合的最高成就的则是他1974年出版的诗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白玉苦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白玉苦瓜
6、单项选择题 陈白露自杀的主要原因是()。
A.债台高筑走投无路
B.对自己生活的绝望,对所处社会的绝望
C.处理个人爱情婚姻的失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老舍小说中的“旧派市民形象”是指哪些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那些保留着东方古国传统的温和、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那些保留着东方古国传统的温和、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守旧的“老中国儿女”。这是老舍作品中市民形象塑造得最成功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系列。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儿女,骨子里是农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传统思想包袱。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显得比较保守、守旧、闭塞,他们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
8、填空题 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夕,郭沫若在武汉《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1928年,郭沫若流亡日本,在这期间,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中国古文字学;古代社会历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中国古文字学;古代社会历史
9、填空题 学衡派、甲寅派反对文学革命的主要观点是()、赞美、维护文言、反对言文合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对白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对白话
10、单项选择题 “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填空题 与文学研究会并峙的著名文学社团是创造社,它于()年()月成立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21;6;东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21;6;东京
12、单项选择题 闻一多自认为自己“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格律诗代表作是()。
A.《死水》
B.《太阳吟》
C.《忆菊》
D.《孤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在孤岛时期,,阿英同巴人(王任叔)曾有过一场关于()的论争。
A.“鲁迅风”杂文
B.如何继承民族传统
C.如何利用斗争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1938年4月,艾青以武汉为背景,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抒情长诗()
A.《向太阳》
B.《火把》
C.《太阳》
D.《吹号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填空题 中国现代首倡幽默,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语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语堂
16、问答题 1966年,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是如何谈他们两人的不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提示:在风格上,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提示:在风格上,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名士气味甚浓;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是现代的“洋才子”。在人物上,梁羽生写名士风流比较有一手,但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精彩;而金庸写恶人、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段誉啊,不够精彩。在艺术上,梁羽生擅长写文采风流、豪迈脱俗、纵性任情、笑傲公卿的名士型侠客,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情操高洁,深受读者喜爱。
17、问答题 西方印象派绘画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艾青是在巴黎时接受印象派绘画的。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9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艾青是在巴黎时接受印象派绘画的。印象派绘画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陈旧的表现手法强调光和色彩在绘画上的作用,是近代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雷阿若、德加、毕加索、尤其是“后印象派”的两位画家高更和梵·高,艾青不仅熟悉他们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而且在诗歌中也留下了他们影响的痕迹。在印象派绘画里最早出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绘画体系的交融,这就是写意艺术与写实艺术的邂逅,而在更高和梵·高的身上,东方艺术风格的影响最为鲜明。在印象派绘画那里,色彩不再是印象感觉的“记录”,而是“象征”和“暗示”,是激情和“欲望”的表现,是原始生命力的燃烧。这也使艾青在“气质上”与象征派的诗人进一步接近。
艾青感受世界和艺术的再现世界的基本方式,明显地打上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的印记。那时,他“开始试验在速写本里记下一些感觉印象和自己的观念之类,学习用语言捕捉美的光、美的色彩、美的形体、美的运动„„”。这就表明艾青开始写诗时是用语言来作“画”,而且是用印象派的画法来“画”的。艾青写诗象印象派画家那样重视感觉的表现,他往往能抓住刹那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加以渲染,并且用恰当的诗句摹画出来。他说:“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的迅速而确定的感受能力,——而且更应该如画家一样的渗合自己情感的构图”。
艾青从印象派绘画中吸取了艺术营养,认为要将自然色彩变为语言色彩,关键是要使诗人头脑变成一个调色板,“语言必须在诗人脑子里经过调匀,如色彩必须在画家的调色板上调匀。在艾青那里既有线条又又色彩,而且是那样地和谐。比如下面这些诗句: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林子里的池沼是闪着光的”(《黄昏》)。“他的衣服象黑泥一样乌暗,他的皮肤象黄土一样灰黄,阳光从高空照着他的脸,脸上是树皮似的繁杂的皱纹”(《老人》)。无疑,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具有油画般的色彩,雕塑般的质感。正如现代人们常常赞扬的:艾青作品是“彩色的诗”,“诗中的画”。
18、填空题 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的三大要素分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爱情经历、异域色彩、宗教气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爱情经历、异域色彩、宗教气氛
19、问答题 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0、填空题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至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次代表大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次代表大会
21、问答题 为什么说《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行健的实验话剧探索,具有强烈的剧场意识,注重演员与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行健的实验话剧探索,具有强烈的剧场意识,注重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追求戏剧语言“直观化”的最大可能,强化台词的直接表现功能;开掘戏剧表演综合性的特点,融多种艺术形式于话剧演出之中。这些创作特点,在小尉场话剧《绝对信号》和无场次多声部生活喜剧《车站》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绝对信号》捕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以“列车”象征重新出发前进的国家,探讨了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也反映出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主旨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和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写实戏剧,使大家看到了一种按照生活和心理本身的复杂冲突去结构剧情的可能性。作家用生活化的语言对生活进行了朴实的描写,而表面的波澜不兴之下汹涌着激烈的心理潜流,戏剧冲突以心理交锋来酝酿和推动,张力十足。在艺术上,该剧最出新的地方,则在于把人物内心世界外化为舞台场面的表现手法。也就是高行健自己自觉追求的戏剧“语言直观化”,表现了戏剧虚实互转的“假定性”特征,也彰显了剧作家深刻的、创造性的舞台戏剧意识。该剧电影化的叙事手法也拓展了戏剧舞台的审美空间,丰富了观众的戏剧审美体验。
无场次多声部生活抒情喜剧《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剧作有一个简单的情节八个人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在周末的下午来到一个车站等车进城,几次车过不停之后,其中一个“沉默的人”坚定地迈开双腿徒步进城,其余的七个人则在焦躁不安、抱怨责骂和偶尔对“沉默的人”的猜想中继续原地等待,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车还是没来,人们这才偶然发现这个车站早被废弃了。现在看来,剧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积极行动、自我救助的现代人生主体精神的肯定。以及对因循保守、目光短浅、缺乏主见、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的善意嘲讽和警示,恰恰是剧作家敏锐把握社会观念变革并积极运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的探索先锋进取的特点。
在艺术形式上,《车站》明显地借鉴了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文立足于本土的日常生活经验之上,两相结合,对剧中所欲表现的主旨赋予了新的内涵。剧中人各自带着自己的生活背景而来,并满怀着对现实生活中不同目标的憧憬,家长里短的主妇、初次赴约的少女、满怀理想的青年考生、自信技艺超群的师傅、满足于现实既得利益的主任、无所事事却对现实处境愤懑不满的愣头青小伙、痴迷棋艺的大爷,还有不说一句话只有行动的“沉默的人”,戏剧台词几乎全是平直朴素的生活语言,从剧作结尾所有角色还原成普通观众“甲乙丙丁……”并对剧中人加以评论的设计可以得到体现。而人们在车站一等就是十年,这种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的象征性极强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隐喻,嘲弄了盲目、被动、保守,在无望的等待中自白耗费时间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剧作家以这样新奇独特的现代手法,打破了舞台与生活的界限,调动起观众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感受来参与“演出”,与角色一起创造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世界荒诞感。《车站》最重要的艺术创新。从而揭示出生活内在的矛盾性、复杂性以及还在于剧作家第一次实验了多声部的戏剧语占表达方法。在剧中,不同人物组成不同声部,同时揭示不同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活动,或者几条行动线索齐头并进,交织成复杂、丰富的合音,造成内涵饱满的综合戏剧效应。这种实验既是剧作家实践自己的现代戏剧观的有益尝试,激发了导演和演员表演的新的创作欲望和艺术手段,也开拓了中国话剧史上新的审美形式。
22、填空题 学衡派成员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吴宓;梅光迪;胡先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吴宓;梅光迪;胡先辅
23、问答题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等。如《背影》中父亲的深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
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
3、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4、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如《背影》的质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的绘画美,《荷塘月色》里的26个叠词,颇有听觉的美感。
24、填空题 徐志摩()省海宁县人,“五四”前后在()留学。()年因飞机失事而过早地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浙江;美国;英国;193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浙江;美国;英国;1931
25、填空题 ()第一部武侠小说是1960年发表的《苍穹神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龙
26、填空题 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的话剧团体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春柳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春柳社
27、问答题 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舍的短篇佳作有《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舍的短篇佳作有《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月牙儿》写母女两代被迫为娼。小说结构精致玲珑,“月牙儿”贯穿全篇。“月牙儿”是主人公命运的诗意象征。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含蓄点题等多重作用。加强了作品的诗的韵味。作品兼具散文诗之风,抒情味极浓。《微神》也写暗娼。主人公自尊而倔强,不受人怜,具有人性美,艺术上也具有诗情浓郁特点。《断魂枪》写拳师,写时代巨变中名拳师沙子龙的复杂心态。理智上认识到时代的狂风已把过去的世界连同自己的事业吹走,感情上却对过去的世界有着无限的留恋。这一人物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28、填空题 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麦家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暗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暗算
29、填空题 后期新月社于()年()月在()市出版《新月》月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28;3;上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28;3;上海
30、填空题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点击进入《★文学》题库
点击进入《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