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基础医学》题库
点击进入《基础医学:金匮要略方论》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填空题 桂枝芍药知母汤用于治疗()历节。具有()、()、()的功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湿;祛风除湿;温经行痹;滋阴清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湿;祛风除湿;温经行痹;滋阴清热
2、名词解释 半身不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3、填空题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主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茯苓泽泻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茯苓泽泻汤
4、多项选择题 《金匮》对妊娠腹痛的治法有()
A.温阳祛寒
B.温经暖宫
C.温中健脾
D.调和肝脾
E.活血润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填空题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主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即头眩;茵陈蒿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即头眩;茵陈蒿汤
6、名词解释 漏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妇女不在行经时间,阴道流血,量不多,而淋漓不止,时断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妇女不在行经时间,阴道流血,量不多,而淋漓不止,时断时续,称为漏下或经漏。
7、名词解释 肠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属于内痈范畴。是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痈脓的一种病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属于内痈范畴。是热毒内聚,瘀结肠中,而生痈脓的一种病证。
8、单项选择题 悬饮的饮停部位应是()
A.胃肠
B.胸胁
C.胸肺
D.四肢
E.心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多项选择题 桂枝附子汤的药物组成为()
A.桂枝白芍炮附子
B.桂枝炮附子
C.炙甘草生姜大枣
D.甘草大枣
E.生姜大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越婢加术汤与甘草麻黄汤同治皮水,二者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文曰:“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文曰:“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越婢加术汤与甘草麻黄汤虽均用治皮水,但二者在病机、病位、症状、治法方面却有不同,属同病异治之例。越婢加术汤所治皮水病属脾失运化,肺失通调,水湿内停,郁久化热,症见一身面目洪肿,汗出,小便不利,脉沉。治以发汗行水,除湿清热。甘草麻黄汤所治皮水病属肺气不宣,水郁肌肤,内无郁热,症见浮肿,无汗,咳嗽气喘,小便不利等,治宜宣利肺气,发汗散水。总之,越婢加术汤证属表实有热,而甘草麻黄汤证属表实无热。
11、多项选择题 根据“治未病”的理论,临床上对肝实证的治疗,除泻肝外,还可采取何种治法()
A.柔肝
B.滋水涵木
C.清心
D.实脾
E.宁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阳明病热入血室头汗出与郁冒头汗出的机理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入血室——肝与冲任之脉皆上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入血室——肝与冲任之脉皆上行,由于里热熏蒸故头汗出。
郁冒——亡血阴虚,阳气独盛,孤阳上出,挟阴津外泄而致头汗出。
13、填空题 大黄附子汤的适应症是(),是()法的代表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寒实内结证;温下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寒实内结证;温下法
14、问答题 肾气丸治疗消渴病之机理何在?所治消渴病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上消和中消证,大多属热,惟下消寒热皆有。因肾为水火之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上消和中消证,大多属热,惟下消寒热皆有。因肾为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所以肾阳虚和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均可导致本病。肾气丸所主之消渴,属于肾阴阳两虚的下消证。因肾阳虚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以摄水,故见饮水一斗,小便一斗,治宜滋养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温复肾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使肾能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则消渴自可缓解,故以肾气丸主治。
肾气丸主治的下消病以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而甜,腰酸膝软,脚肿,唇淡舌淡,苔少乏津,尺脉细弱等为其特征。
15、单项选择题 浸淫疮预后为顺势的是()
A.从四肢流来入口者
B.从口流向四肢者
C.从四肢流向胸部者
D.从口流向胸部者
E.从胸部流入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栀子大黄汤证与大黄硝石汤证应如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栀子大黄汤证与大黄硝石汤证皆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的黄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栀子大黄汤证与大黄硝石汤证皆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的黄疸证。方中都使用栀子、大黄。但前者病位偏上偏胃,症状以心中懊恼、热痛、呕吐为主,后者病位偏下偏肠,症状以腹满拒按、便秘自汗为主。在治疗方面,栀子大黄汤中以栀子为君意在清热除烦,而大黄硝石汤以大黄、硝石为君旨在通腑泻热。
17、多项选择题 对于“治肝补脾”正确的有()
A.适用于所有肝病的治疗
B.是治未病思想的一种体现
C.适用于肝脾两虚证
D.适用于肝实而脾虚证
E.适用于肝虚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名词解释 聂聂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皮水因阳气被郁,正邪相争所致四肢动而轻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皮水因阳气被郁,正邪相争所致四肢动而轻微。
19、填空题 (),小青龙汤主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咳逆倚息不得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咳逆倚息不得卧
20、单项选择题 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
A.寒邪
B.雾露之邪
C.热邪
D.风邪
E.湿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肠痈应如何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肠痈辨证施治的关键是有脓无脓。肠痈脓已成,症见外观腹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肠痈辨证施治的关键是有脓无脓。肠痈脓已成,症见外观腹部局部紧张而肿,用手按压肿痛处,濡软不硬,肌肤甲错,身无热,脉数无力,治疗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痈,清热解毒,振奋阳气。方中重用薏苡仁排脓解毒利肠,轻用附子振奋阳气,通阳散结,败酱草排脓消痈;若肠痈脓未成,症见少腹部肿痛处,有痞硬感觉,拒按,痛引前阴,疼痛如淋状,时时发热,恶寒,自汗,脉迟紧有力,治以大黄牡丹汤。方中大黄泻热逐瘀;丹皮清热凉血;芒硝软坚散结;桃仁活血破瘀;冬瓜仁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诸药合用共奏急下通腑、荡热逐瘀,消肿排脓之功。
22、多项选择题 苓桂甘枣汤中包含的治法有()
A.通阳降逆
B.解表化饮
C.健脾制水
D.温肾利水
E.引火归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填空题 脉得诸沉,当责(),身体肿重,()者,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水;水病脉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水;水病脉出
24、名词解释 胃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亦称反胃、翻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亦称反胃、翻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特点,因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所致。又为反复呕吐的总称。
25、填空题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背寒冷如掌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背寒冷如掌大
26、名词解释 结在膀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此泛指邪结下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此泛指邪结下焦。
27、名词解释 甲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28、问答题 为何茱萸汤既可治胸满,又可治头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匮•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胸满者,茱萸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匮•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又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第1条论述了胃虚寒凝呕吐的证治。胸满是因胃阳不足,寒饮内停,阴寒上乘,胸阳被郁所致;第2条论述了胃虚停饮挟肝气上逆的干呕头痛证治。由于肝经上抵巅顶,肝气挟阴寒之邪循经上冲,故头痛。由于吴茱萸汤既可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又可泄厥阴逆气,2条原文描述病证虽异,但病因病机相同,故可用吴茱萸汤,属异病同治之例。
29、填空题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汗沾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水;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水;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
30、问答题 简述小建中汤所治黄疸的病机与临床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建中汤为仲景治疗虚劳之方,在黄疸篇用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建中汤为仲景治疗虚劳之方,在黄疸篇用治“男子黄,小便不利”。黄疸的形成多与湿有关而小便不利,小建中汤治黄而小便自利,可知此黄与湿无关,乃因中焦虚寒,气血不足,肌肤失荣所致,其证除身面黄外,尚可见纳呆少气,身倦肢困、腹痛便溏等,故用小建中汤补脾建中,以资化源,中气旺盛,气血充盈,则虚黄自愈。
点击进入《★基础医学》题库
点击进入《基础医学:金匮要略方论》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