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点击进入《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外科感染》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脓液稀薄、量多、粉红色()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杆菌
E.类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脓液恶臭带血发黑()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杆菌
E.类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类杆菌感染后可出现脓液恶臭,黑色血性
3、单项选择题 痈常见于()
A.心脏病病人
B.高血压病人
C.肺结核病人
D.糖尿病病人
E.肾炎病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关于破伤风,正确的描述是()
A.颈部肌肉强烈收缩最早出现
B.不会发生骨折
C.严重者神志不清
D.可出现尿潴留
E.光线不能诱发全身肌肉抽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破伤风发病起初先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的肌肉收缩,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现象,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但患者神志一般清醒。故选D。
5、单项选择题 丹毒的致病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拟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β型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丹毒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故选D。
6、单项选择题 很少化脓的软组织感染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丹毒是由皮肤以及黏膜网状淋巴管引起,很少出现化脓性感染。因此选D。而疖、痈是指一个及多个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化脓性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急性淋巴结炎是淋巴结急性炎症。故A、B、C和E均不符合题意。
7、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5岁。被鱼刺扎伤右手示指尖2天,右手示指针刺样痛半天就诊。查体:T36.8℃,右手示指末节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
该病的诊断是()
A.甲沟炎
B.指头炎
C.指骨髓炎
D.腱鞘炎
E.滑囊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18岁。上唇红肿疼痛5天,加重伴寒战高热头痛2天。检查:表情淡漠,体温39.5℃,脉搏120次/分,上唇隆起呈紫红色,中心组织坏死塌陷,有多个脓栓,鼻、眼部及其周围广泛肿胀,发硬触痛;实验室检查:WBC25×109/L,N0.90。
本例应考虑的诊断()
A.唇部蜂窝织炎
B.唇痈
C.唇静脉瘤继发感染
D.唇痈并发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E.唇部脓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痈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分布在()
A.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B.邻近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C.全身广泛的皮肤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D.皮肤网状淋巴管
E.肌间隙蜂窝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人,常发生在颈背等厚韧皮肤部,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选B。
10、单项选择题 危险三角的疖肿一般发生在()
A.背部
B.胸部
C.臀部
D.颈部
E.面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疖好发于颈、头、面、背、腋、腹股沟、会阴、小腿等部位。从鼻翼至两侧口角的部位的疖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故此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因此选E。
11、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18岁。上唇红肿疼痛5天,加重伴寒战高热头痛2天。检查:表情淡漠,体温39.5℃,脉搏120次/分,上唇隆起呈紫红色,中心组织坏死塌陷,有多个脓栓,鼻、眼部及其周围广泛肿胀,发硬触痛;实验室检查:WBC25×109/L,N0.90。
本例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补液、少量多次输血
B.限制张口、少语言
C.早期联合静滴抗生素
D.过氧化氢液局部湿敷
E.切开引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痈的主要致病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β-溶血性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梭状芽孢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气性坏疽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A.大剂量青霉素
B.高压氧疗法
C.输血、输液
D.紧急手术处理
E.补充足够的营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紧急手术处理是气性坏疽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故选D。气性坏疽常用治疗手段包括:①应用抗生素等,首选青霉素;②高压氧治疗,用以创造不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③全身支持治疗,包括输血、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调,营养支持与对症处理亦不可或缺。
14、单项选择题 丹毒是指()
A.多个毛囊同时感染
B.皮肤管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C.扩散到皮下组织的毛囊感染
D.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E.有全身症状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丹毒是由皮肤以及黏膜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因此选D。
1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5岁。被鱼刺扎伤右手示指尖2天,右手示指针刺样痛半天就诊。查体:T36.8℃,右手示指末节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
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抗生素控制感染
B.保持右手下垂,以利于血液循环
C.鱼石脂软膏外敷右手示指
D.金黄散糊剂敷贴右手示指
E.右手示指理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5岁。被鱼刺扎伤右手示指尖2天,右手示指针刺样痛半天就诊。查体:T36.8℃,右手示指末节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
患者右手示指肿胀加重,伴有剧烈搏动性跳痛,此时作切开引流,正确的操作是()
A.右手示指末端做鱼口形切口
B.末节指侧面纵切口,远侧应超过甲沟的1/2
C.末节指侧面纵切口,近侧超过指节横纹
D.脓腔较大时,宜做对口引流
E.突出切口的脂肪不应剪去,以防损伤血管、神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45岁。5日前耕地时右下肢被拖拉机轧伤,已清创缝合,现突然出现伤肢胀裂样剧痛,伤口周围皮肤变黑,伤口裂开,肌肉呈熟肉状,其周围有捻发音,渗出物恶臭,可诊断为()
A.芽胞菌性蜂窝织炎
B.厌氧性链球菌性蜂窝织炎
C.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
D.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E.变形杆菌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该患者伤口有严重污染史,清创后缝合造成无氧环境,易使厌氧菌生长。同时皮肤变黑、肌肉呈熟肉状、有捻发音考虑为产气厌氧菌感染导致的肌肉坏死即芽胞菌性蜂窝织炎。因此选A。
18、单项选择题 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破伤风杆菌
E.肺炎克雷伯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败血症为一种或多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而破伤风杆菌只在局部繁殖,一般不引起败血症。因此选D。
19、单项选择题 诊断丹毒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头痛、畏寒、高热
B.好发部位
C.色鲜红界限清楚
D.局部发生水疱
E.所属淋巴结肿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8岁。足部刺伤1小时,已接受计划性混合疫苗注射,为预防破伤风,最重要的正确的处置是()
A.刺伤部切开不予缝合
B.注射TAT750U
C.注射TAT1500U
D.注射TAT3000U
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此患者已接受计划性混合疫苗注射,伤后仅需肌内注射0.5ml类毒素,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故选E。
21、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5岁。右小腿皮肤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丹毒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右小腿烧灼样痛是由A组13型溶血性链球菌(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故选D。
22、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70岁。足刺伤10日,头痛,乏力,张口困难及颈项强直,伤口红肿临床诊断为()
A.气性坏疽
B.败血症
C.破伤风
D.脑血栓
E.牙周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2日,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等前驱症状,12~24小时后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初为咬肌,以后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综上所述,因此选C。
23、单项选择题 脓液黏稠、黄色()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杆菌
E.类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破伤风发作期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最先表现在()
A.咬肌
B.颈项肌
C.胸肌
D.背肌
E.四肢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破伤风感染后12~24小时后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最先表现在咬肌,以后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因此选A。
点击进入《★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点击进入《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外科感染》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