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地方公务员》题库
点击进入《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前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
C.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文段描述的主体是语言和权力,权力是因,语言使用是果。具体介绍了语言的使用受到权力分配的影响。无论是帝国、殖民国家、殖民地,语言的使用都反映了权力的分配,语言也随着权力的变化而变化。 B项是对因果关系主旨的概括,政治权力是因,语言使用是果。A项延伸错误,从文段中只能得知殖民地独立之后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而不是本土语言是独立的标志;C项无法从文段中得到,根据文段描述,帝国语言在殖民统治期间仍然是强力的、持续的,独立之后改变语言是为了摆脱殖民的阴影,无法得到权力推行语言的持续性如何;D项是不重要内容,文段并不想强调殖民统治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隐含主旨题
2、单项选择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与________的应用令人_______,或者有些始料未及。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 瞠目结舌
B.无孔不入 无法招架
C.无所不在 目不暇接
D.形形色色 猝不及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空:无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多指做坏事,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无所不在指到处都有,到处都存在,与前文“广泛应用”对应,当选。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这两个词都指花样繁多,用在此处也说得通,但没有“无所不在”恰当。 第二空:无法招架指没有办法抵挡,猝不及防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这两个词都有防备、抵挡的意思,从文段来看对信息技术并无反感抵抗之意,排除B、D两项。瞠目结舌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与始料未及含义相近,用在此处有些重复。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与前文“日新月异”“广泛应用”呼应,用在此处最为恰当。 综上,正确答案为C项。 本文段节选自2013年02期《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刊登的《信息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补余谈》 考点:成语填空
3、单项选择题 预循环,是一种更环保的生活方式,指通过购入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来减少垃圾数量的行为。可循环的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别的功效,可是处理这些可循环物质也是要消耗能源、并产生垃圾的,所以更加环保的方式是尽量少用会产生垃圾的物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避免 发挥
B.杜绝 具备
C.放弃 衍生
D.禁止 实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空考察语意轻重。根据文意与循环主要是倡导让人们尽量少用一些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这些行为不可能完全“杜绝”、“禁止”或者“放弃”而只能是尽可能“避免”;第二空考察词语搭配。“发挥功效”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实词填空
4、单项选择题

A.123,456
B.135,246
C.146,235
D.156,23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相交线的特征,其中①②③相交线交错,④⑤⑥相交线完全重合。故答案选A 考点:平面-元素 考点介绍: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平面-元素
5、单项选择题 FOLWSJWFSJLO
A.ETMUJCUEJCMT
B.KLTMJCTKJCML
C.IVXUJWUIJVXW
D.RHTMUQUMRHQ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题干中第一个字母与第八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与第十二个字母相同,第三个字母与第十一个字母相同,第四个字母与第七个字母相同,第五个字母与第九个字母相同,第六个字母与第十个字母相同,选项A与之关系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其他
6、单项选择题 箱子里有大小相同的3种颜色玻璃珠各若干个,每次从中摸出3颗为一组,问至少要摸出多少组,才能保证至少有2组玻璃球的颜色组合是一样的?
A.11
B.15
C.18
D.21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解法一:设这三种颜色分别为A、B、C,当三个颜色相同时,情况为种;当有两个的颜色相同时,情况为种;当三个颜色都不同时,只有1种。因此总共的颜^色 情况为10种。答案为10+1=11种。本题选A。 解法二:借A、B、C三个颜色的球各一个,则此题转化为6个A、B、C颜色的球(每种球至少一个),每种颜色至少摸一个,则利用插板公式可得总情况为。答案为10+1=11种。 考点:计算问题
7、单项选择题 ①草原上大量的实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②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 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排序题,观察选项,首先确定首句①或④,比较①和④,①中出现“这些帝国”指代内容不明确,不适合充当首句,所以先排除A、B项。比较C、D项,④提出“游牧民族”,②中出现“这些民族”为重复词语,可知④后面应为②,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考点:语句排序
8、单项选择题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的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句引出城墙的防御功能。第二、三句描述蒙古人的攻城历史,通过攻城战术和火器的运用使得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被摧毁,从而城墙的作用渐渐消失。第三句后半句即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第二步,分析选项找到答案 第三句后半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的是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城墙是如何逐渐消失的。选项B是原文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蒙古兵团征服欧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城墙作用的消失,所以城墙这个主体对象必须抓准。同理可知,C项与D项亦非文段论述重点也就很好理解了。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隐含主旨题
9、单项选择题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说的就是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可以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一个组织的成员只有团结一致。这个组织才能高效率的运作;一个组织的成员如果能团结一致,也就一定能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 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B.一个高效率运作的组织其成员之间一定是团结一致的
C.一个组织的成员若不团结一致,就会相互内耗,影响整体效益
D.一个组织只有高效率的运作,才能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1)团结=》战胜艰难险阻 (2)高效率运作=》团结 (3)团结=》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正误 A项:战胜艰难险阻=》团结,是对(1)的肯后,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错误; B项:高效率运作=》团结,是(2)的同义替换,正确; C项:-团结=》-整体效益,是对(3)的否前,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错误; D项: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高效率运作,题干没有提到整体效益与高效率运作的直接关系,该项是对(3)的肯后,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关联词推导
10、不定项选择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定密的事项,做法正确的是()。
A.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B.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
C.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定密责任人提出具体意见,交由上级机关,单位审核批准。
D.没有上级的机关,单位认为需要定密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解析国家秘密法第十二条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所以C项错误。国家秘密法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故正确答案为ABD项。考点:公务员法
11、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3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全部企业贷款余额增速高1.2个百分点。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824亿元,同比增长7.6%,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77万亿元,同比给你2.7%,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农户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农业贷款余额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关于2013年3月末贷款余额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全部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4.7%
B.贷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万多亿元
C.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快于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
D.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量超过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的3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A、B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C选项直接在材料最后一段可以比较得出选项错误,因此只能选D。
12、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组不属于夺命“急症”?
A.肺栓塞、哮喘
B.冠心病、毒品过量
C.脑出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阑尾炎、腹膜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不属于夺命“急症”。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科技常识
13、单项选择题 π型人才,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π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多门知识的融会贯通。 下列属于π型人才的是?
A.庄先生拥有理学、管理学两个博士学位,现在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个人拥有多项专利,业余时间喜欢自行车运动
B.张女士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理发师,每天为20多位顾客理发,一天下来尽管十分疲惫,回家后还要陪着女儿弹钢琴
C.曹先生是服装界达人,对各类服装的款式、面料、做工、产地及市场行情了如指掌,他几次进军餐饮业都铩羽而归
D.老赵是某酒店的大厨,川菜,粤菜,淮扬菜样样拿手,平时还苦练书法,歌唱的也好,是朋友圈里有名的麦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关键词是“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庄先生拥有理学和管理学两种专业技能,符合定义; B项张女士只有理发一种专业技能,不符合定义; C项曹先生只有服装一种专业技能,不符合定义; D项老赵只有厨师一种专业技能,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多定义判断
14、单项选择题 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只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著作财产权,又称著作经济权,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知名网络小说作家要求出版社使用期真实姓名出版其作品,则该作家行使的是著作人身权
B.画家王某将自己的画作以高价卖给了姜某,则姜某获得了该画作的著作财产权
C.某知名舞蹈家创作的舞蹈深受群众喜爱,不少人纷纷模仿并进行商业演出,该舞蹈家要求停止这一侵权行为,则他行使的是著作人身权
D.某剧作家创作的电视剧因深受观众喜爱而被翻拍,该剧作家要求电视制作方不得修改故事的结局,则他行使的是著作财产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考察著作人身权定义,某知名网络小说作家要求出版社使用其真名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B项:考察著作财产权定义,著作财产权应该是画家王某。 C项:不符合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任一定义,此选项无题无关。 D项:该剧作家要求电视剧制作方不得修改故事的结局是行使的著作人身权,“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因此,正确答案是A。 考点:单定义判断
15、单项选择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元素组成凌乱,排除属性,数数。题目考点是个新考点,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第一行为0,1,2;第二行为0,1,2;第三行也应该为0,1,2。符合条件的只有D。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平面-数数
16、单项选择题 英国有着高福利的传统,1601年英国引入世界首部《济贫法》,1948年依据《贝弗里奇计划》,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承诺提供“从摇篮到坟墓”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但随着经济不景气、尤其是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已达16%,养老金严重入不敷出,目前养老金缺口已达GDP的26%。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但这无疑触动了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遭至强烈反抗也在情理之中。显然,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使得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
B.揭示人口老龄化对英国攻府提出的新要求
C.反思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
D.分析英国高福利传统难以为继的客观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文段类型——背景铺垫 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 文段第一句讲述了英国高福利的传统,而由于经济不景气、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金入不敷出、缺口较大等问题,阐明了养老金改革的背景。文段第二句是主旨,阐明在这一背景下养老金改革计划实施的困难阻碍。最后一句是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 A项是对原文主旨的凝练概括,“举步维艰的状况”即是文中改革实施障碍重重的概括。B、C、D均非文段重点。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表面主旨题
17、单项选择题 隐性歧视:指存在于人的思想中、未公开显现出来的对特定群体的歧视性认识。 下列属于隐性歧视的是?
A.戴着墨镜进居民小区的中年男子更容易被保安拦住盘问
B.满脸大胡子、装束怪异的人往往被看成艺术家
C.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的人常常被认为是成功人士
D.打扮成失学少年的乞丐往往能讨到更多的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隐性歧视的关键词是“歧视性认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选项中只有A项涉及到歧视性认识,符合定义; BCD三项均未涉及歧视性认识,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单定义判断
18、单项选择题 对于古埃及的农民来说,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他们__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他们把月亮和星星作为日历,当天狼星在夏天升起的时候,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就要泛滥了;接着当新月时候,就是古埃及新一年的开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揭示,尝试
B.遵循,坚持
C.总结,学习
D.掌握,摸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根据文段语境可知,由“因此……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古埃及的农民并没有把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因此“揭示”、“遵循”不符合句意,排除A、B,“学习”一般用于学习已知事物,“摸索”则用于未知事物,第二个空根据文段语境,选择“摸索”,更符合句意,故答案为D选项。 考点:实词填空
19、不定项选择
百步亭社区地处H省W市江岸区,位于城市规划中最大的后嗣居住新区。目前,这里建住宅120万平方米,入住3万多人。8年前,这里一片荒凉,遍地烂泥。水、路、电全无,先后有七家开发商进入,均因其恶劣的开发条件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先后退出。而后,W市安居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安居公司”)作为第八家进入百步亭地区的开发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创新以企业为主导的“四结合”的社区建管模式,建设温馨家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社区的发展之路。成为H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安居公司成为全市房地产第一强。百步亭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和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百步亭楼盘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百步亭把一把乱泥塘建设为绿色社区,得益于创新体制,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四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即房地产开发公司汇报社会的义举,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当地政府的行指导及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这种模式以”党的领导、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居民自治”为社区基本运作机制;以企业为主导,将“建、管、育”融于一体,以“全新爱民、热心助民、倾心为民,给居民最好的生活,建人生最温馨的家园”为历年,以实现企业、老百姓和国家“多赢”为目的,聚集社会力量,鼓励社会义举,追求理性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百步亭社区管理模式打破了层级管理,形式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这里形成了“一个中心、两层网络”的管理体制,促成了开发、管理和服务环节的良性循环和无缝对接。“一个中心”是指社区党委会领导下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帮助社区协调社区内部组织机构与工商、税务、环保、卫生、计生等政府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关系,使其结成一种利益共同体。“两层网络”:一层是以开发公司为主体,以追求“理性利润”为基本原则,负责社区的住宅开发、环境建设、公益性设施投资等事务,追求长远利润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另一层是以物业公司为主体,融商业性服务、福利性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公益性服务于一体,把管物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微利或无利经营,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也使社区服务真正成为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和拉动力,成为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密切社区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这种“一个中心、两层网络”的管理制,实现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整合社区事务,克服了以往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城市通病,杜绝了“亭棚经济”、“马路经济”,使社区建设和管理走向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小区内居民生活轻松有序
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区别在于()。
A.管理主体不同
B.管理范畴不同
C.管理性质不同
D.管理作用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解析从管理主体来讲,所谓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社区管理,也可称之为社区行政,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的活动。从管理范畴来讲,社区管理管辖的范围广,往往不限于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物业管理则是针对一个物业管理区域讲的。从管理作用来讲,社区管理内容要比物业管理范围广得多,除包括公共部位、设施设备的物业管理外,还包括居民的计划生育、户口、社会治安、社区文化、党的政策宣传等方面;而物业管理仅仅是与物业相关事务的管理。从管理的性质上讲,社区管理除包括主管部门、居(村)委会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外,还包括计划生育、市容、环卫、城建等部门在社区的各项行政管理。物业管理包括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管辖范围内进行的物业管理有偿服务,还包括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和规范运作。故正确答案为ABCD项。考点:综合分析能力
20、单项选择题 知情同意原则是指临床医师在为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后,必须向病人提供包括诊断结论、治疗决策、病情预后及诊治费用等方面真实、充分的隐患,尤其是诊疗方案的性质、作用、依据、损伤、风险、不可预测的意外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案及其利弊等信息,使病人或家属经深思熟虑自主作出选择,并以相应方式表达其接受或拒绝此种诊疗方案的意愿和承诺;在得到患方明确承诺后,才可最终确定和实施由其确认的诊治方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了知情同意原则的是:
A.医生向患者交代了目前患者可以选择的两种治疗方案,但患者和家属由于文化水平低,并未听懂,因此让医生替他们做决定
B.医生向白血病患儿的家属交代了骨髓移植手术的作用、风险、预后及花费等情况,家属在讨论后,决定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C.某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医生将检查的用处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向患者告知,患者表示清楚,但非常关心检查的费用是否报销,在得乔是自费检查时,拒绝了该项检查
D.某患者在化疗前,医生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种为效果较好但昂贵的进口药,一种是效果稍差但便宜的国产药,家属和患者的意见不一致,请医生帮他们拿主意,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患者与家属终于达成了共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使病人或家属经深思熟虑自主作出选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患者和家属因文化水平低未能听懂医生的交代而让医生替他们做决定不符合题干中医生在为病人诊断和治疗方案后必须向病人讲解清楚后病人或家属做出选择。 B项:符合定义中病人了解详情后自己做出选择。 C项:符合定义中病人了解详情后自己做出选择。 D项:医生并没有帮患者拿主意,而是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或者与家属终于达成了共识。 因此,正确答案是A。 考点:单定义判断
21、单项选择题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利用箭头法或者时针法以及公共边上的细节排除BCD。其中B项,顶面的直线应与右侧面的对角线相连,错误;C项,顶面应是只含对角线的面,错误;D项,顶面影视含有对角线和一段直线的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空间-折纸盒
22、单项选择题 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涓滴效应的是
A.国家加大对西部扶贫力度
B.政府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条件
C.劳动部门为下岗职工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
D.节假日城市近郊农家乐旅游逐年升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定义中的关键信息为:涓滴效应的主体是“群体或地区”。符合这一主体的只有D项。 考点:定义判断
23、单项选择题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考点:数学运算
24、单项选择题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信息。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A.人们的想法增多导致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B.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
C.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
D.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A选项“人们的想法导致”是无由猜测;B选项“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是夸大事实;D选项“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是无忧猜测;C选项“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可以从“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中得出。因此选C。 拓展归纳推理有三个原则:话题一致、整体优先、可能优先原则。 考点 逻辑判断 考点介绍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25、单项选择题 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第一台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于1886年获得专利,从此汽油汽车。燃烧汽油作为动力也似乎成为的事,然而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2008年科技失驱”,却赫然将细菌“开动”小汽车列入其中,我们是否正在汽油汽车时代?真正环保的汽车是否正向我们走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靡全球 天经地义 告别
B.大行其道 水到渠成 抛弃
C.势不可挡 约定俗成 终结
D.唯我独尊 理所当然 变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从文段语境“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于1886年获得专利”的感情色彩,可排除消极感情色彩的“大行其道”、“唯我独尊”。“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燃烧汽油作为动力”显然不是人们约定的,很明显,“天经地义”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项。 考点:混搭填空
26、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A.70
B.80
C.85
D.10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3次义务劳动共计112人次参加,其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设设只参加一次的人数为5x人,则参加2次的为4x人,参加3次的为x人。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可列式为:112=5x+4x×2+x×3,解得x=7,则参加了一次的人数为35人,参加2次的人数为28人,参加3次的为7人,参加总人数共计35+28+7=70人,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
27、单项选择题 构建之于()相当于破除之于()。
A.外交模式——利益藩篱
B.养老保险——城乡二元
C.良好习惯——侥幸心理
D.学术思想——环境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项构建外交模式,破除利益藩篱。满足动宾关系且符合搭配习惯。 B项构建多用于抽象事物,与养老保险搭配不当,故排除。 C项常用搭配为养成良好习惯,而非构建良好习惯,故排除。 D项构建学术思想没有问题,破除其释义为对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给以破坏和铲除掉。因此破除环境污染搭配不当。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其他
28、单项选择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基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0年有15个省份收支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6.5亿元。
报告分析显示,我国养老金地区差异较大。到2011年,我国有辽宁、黑龙江、天津、上海等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但是,在面临亏损的同时,18个省份养老金收入则远远大于支出。其中,广东结余最多,达到519亿元;浙江、江苏、北京等省份结余也在二三百亿元。
养老金总缺口达到766.5亿元。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缺口均超过100亿元;天津、新疆兵团和吉林缺口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以及重庆的缺口在10亿元到50亿元之间;河北的缺口最少为1.62亿元。从区域来看,东北三省负结余395.5亿元;中南四省(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负结余)123.9亿元;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兵团)负结余100.98亿元。
从10年来的数据看,2002年,全国29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省份走出了这一困境,到2011年则为14个,数量上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欺负结余规模不断扩大,亏损额有2002年的407.6亿元大到2011年的766.5亿元。而且在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地区。
对比2010年和2011年排名前10的亏损省份显示,上海、黑龙江、广西的排名变化比较明显。其中,上海结余由2010年的139.5亿元减少到2011年的25亿元,排名从第2位下移到10位之外。主要原因是,上海市2011年将外来务工人员和城郊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当年养老基金大幅增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报告分析显示,我国养老金不存在地区差异
B.对比2010年和2011年排名前10的亏损省份显示,吉林的排名变化比较明显
C.报告分析显示,到2011年,我国养老金收入远大于支出的省份有14个
D.养老金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扩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元素组成凌乱,且分内外两个部分。本题考点为对称中的图形本身的对称性。题干外部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B项,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平面-特殊考点
30、问答题 屈原在哪一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3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3年
点击进入《★地方公务员》题库
点击进入《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