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食品科学技术》题库
点击进入《食品科学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判断题 发酵中泡沫过多对发酵完全没有负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食品基因工程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定向重组遗传物质,来改良食品的品质和性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A.细胞水平
B.个体水平
C.群体水平
D.分子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霉菌的菌丝有哪些类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根据菌丝有无隔膜: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根据菌丝有无隔膜: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2,根据菌丝在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分为:
A:营养菌;B:气生菌丝;C:孢子丝(繁殖菌丝)
4、多项选择题 诱变育种的主要方法是()
A.日照
B.改变培养基
C.物理方法
D.化学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采用吸附法将酶固定的方法有()
A、分子吸附法
B、物理吸附法
C、离子吸附法
D、等离子吸附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简述食用色素概念以及红曲色素的发酵方法和基本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用色素:以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用色素:以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红曲色素的发酵方法有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法。
①固体发酵法:采用的多为“红曲通风制曲”工艺,优质大米经浸泡后沥干,蒸锅中蒸透,冷却至40℃时接入红曲霉菌并搅拌。此时品温30~35℃,将拌匀的曲料转入曲池,堆积升温,用麻袋盖住保温,待温度上升至50℃进行一次翻曲,料温下降至30℃左右,再堆积升温至40℃,进行第二次翻曲。将曲料搅拌后摊平地面,待料温上升至35℃利用电机进行通风制曲,然后将成熟的曲出池晒干或直接提取红曲霉素。
②液体深层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周期短,品质易于控制,是红曲色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向。液体深层培养以淀粉为碳源,硝酸钾或硝酸钠为氮源,pH5.5~6.0,发酵周期一般为50~60h。红曲霉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深层培养时要提供足够的溶氧。然后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渣用70%~80%的乙醇进行浸提,所得滤液与发酵液分离后的澄清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后喷雾干燥。干燥时添加色素载体利于干燥进行。最后可取得红曲霉素。
7、多项选择题 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
A.种子培养基
B.孢子培养基
C.发酵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填空题 食品生物技术的包括食品与基因工程、()、食品与发酵工程、食品与细胞工程、食品与蛋白质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品与酶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品与酶工程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病毒的蛋白有哪些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构成病毒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构成病毒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子的破坏。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具特异亲合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
3、决定病毒的抗原性,并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4、病毒蛋白还构成了病毒组成的酶——毒粒酶。
11、单项选择题 传统的啤酒生产主要依靠麦芽中的α、β-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麦芽糖,进而发酵过滤生产啤酒,请问经β-淀粉酶作用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麦芽三糖
D.极限糊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荚膜主要功能有哪些?其与生产实践有哪些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功能:A:保护菌体,增强对于干燥的抵抗力;
B: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功能:A:保护菌体,增强对于干燥的抵抗力;
B:贮藏养料;
C:堆积某些代谢物;
D:黏附物体表面;E:为主要表面抗原(K抗原),是有些病原菌的毒力因子;
危害:
在食品工业中产荚膜细菌可引起面包、牛奶、酒类和饮料等食品的黏性
应用:
鉴定菌种;提取葡聚糖;黄原胶;用产菌胶团的菌进行污水处理等
13、单项选择题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多项选择题 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
A.用于啤酒的澄清
B.提高啤酒的持泡性
C.改进果酒的生产工艺
D.食品保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判断题 同一种微生物,培养时的PH值不同,不会影响发酵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目的基因又称().
A.制造基因
B.靶基因
C.制备基因
D.获取基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发酵罐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微生物细胞反应器而言,最为常用、历史悠久资料齐全且在比拟放大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经验的是下列哪种发酵罐()
A.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B.机械搅拌自吸式发酵罐
C.非机械搅拌发酵罐
D.基因工程菌生物反应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大部分农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有关这方面的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A.秘鲁国际马铃薯培育中心培育出了一种蛋白质含量与肉类相当的薯类
B.山东农业大学将小牛胸腺DNA导入水稻中,培育出了蛋白质含量高达16.51%的水稻变异株
C.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将大米草DNA导入小麦中,培育出了蛋白质含量高达12.74%的小麦变异株
D.我国科学家通过转移云扁豆蛋白基因获得了具有较高贮存蛋白质的转基因向日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酶常应用于酶学研究和疾病治疗().
A.自然酶
B.化学修饰酶
C.人工合成酶
D.固定化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什么是病毒的增殖?简述烈性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增殖又叫病毒的复制,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增殖又叫病毒的复制,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释放5个阶段。
21、多项选择题 利用乳酸菌发酵到的产品有().
A.泡菜
B.酸奶
C.酸奶油
D.酸乳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以下哪些是物理诱变剂().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快中子
D.白荧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判断题 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是是DNA键断裂,破坏核糖与磷酸的链接,引起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分子内或分子间肽键断裂,造成微生物菌体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多项选择题 提高酶的产量可以通过()来解决
A.添加营养物质
B.添加催化剂
C.添加诱导物
D.基因突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许多有机物的分解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许多有机物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的作用,自然界中各类元素及物质就不可能被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生态平衡就会破坏,整个生命世界就会绝灭,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
碳素是构成各种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碳素循环包括CO2的固定和CO2的再生。植物和藻类,以及光合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自然界中的CO2,合成有机碳化合物,进而转化成各种有机碳化合物。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经过生物氧化释放出CO2,动物、植物的尸体经微生物完全降解(即矿化作用)后,最终主要产物之一也是CO2。地下埋藏的煤炭、石油等,经过人类的开发、利用,例如作为燃料,燃烧后也产生CO2,重新加入碳循环。通过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产生的CO2,随后又被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利用,开始新的碳素循环
氮循环中的作用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另一种必需元素,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包括许多转化作用。空气中的氮气被固氮微生物及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固定成氨态氮,经过硝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硝态氮,后者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成有机氮化物。动物食用含氮的植物,又转变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过程叫做氨化作用。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无氧条件下被一些微生物还原成为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开始新的氮素循环。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几种作用归纳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同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微生物在硫素循环中的作用
脱硫作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尸体中的含硫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成H2S的过程称为脱硫作用
硫化作用:即硫的氧化作用,是指硫化氢、元素硫或硫化亚铁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自然界能氧化无机硫化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硫细菌。
同化作用:由植物和微生物引起。可把硫酸盐转变成还原态的硫化物,然后再固定到蛋白质等成分中。
反硫化作用:硫酸盐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成H2S的过程称为反硫化作用。
26、多项选择题 二氧化碳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
A.微生物形态
B.微生物生长
C.产物合成
D.微生物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第一个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种酶是().
A.乳酸酶
B.凝乳酶
C.胰蛋白酶
D.胃蛋白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判断题 供生产用的孢子培养基要用单一氮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有().
A.酶的分子修饰
B.酶的生产
C.酶反应动力学
D.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判断题 无机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是仅次于碳源的另一重要元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食品科学技术》题库
点击进入《食品科学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